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七)-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他对《徐》剧的看法。由于曹禺身兼数职,工作十分繁忙,用他的话说:
“我往往是不能预料第二天的工作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叫作‘身不
由己’呀!”从而,曹禺对我提出的要求感到犯难,没有给予答复。但是,
看了戏后,曹禺当机立断决定早一点同我谈。

次日下午,我来到曹禺家,主人说:“昨晚,我本来是很疲倦的,不料,
这个戏太好了,太有味道了,把我的倦意一扫而尽。今天这个时候,我原定
要去参加一个会,不过,我已经请了假。”接着,他说:幕一拉开,就揭开
了戏剧冲突,节奏流畅,情节的发展也很自然,有的地方是出其不意的。主
角徐九经叫人发笑,叫人喜欢,叫人恭敬。这个戏不同于那种表现不畏权势、
为民做主的,“青天”戏,它具有特殊的位置,带有时代气息。“官、官、
官”那一大段唱词很俏皮,很有哲理性,在念白的处理上,采用韵白不上口
的念法,观众易懂,这是一个突破。我觉得徐九经做梦那场戏,在良心与昧
心的问题上,还可以写得深一点。这个戏应该推广。湖北省京剧团勇于探索,
大有希望。

 (原载《长江日报》1981 年5 月20日)


曹禺谈《东邻女》

十月三十一日,曹禺同志会见《东邻女》作者戈明与唱腔设计人员黄山。
作者说明来意:“那天晚上你在舞台上与演员们见面时,讲了许多过奖的话,
在场人很多,你不便讲很多毛病,今天我们来请你挑一挑这出戏的毛病。”

下面是曹禺同志的谈话。

我说的不是过奖话,这戏的确非常好。整个戏是个和谐的统一体。进展
迅速、流畅,也很干净。一条线穿下来。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把极其伟大
的感情表现出来了。

周总理的出场非常之好,唱得也很好。

我回家后想过,这戏有点小毛病:主要是第一场女主角决定离婚的问题。
照中国的人之常情,夫妻好到这种地步,离婚是否可能?要找出性格上的理
由。现在感到有点勉强。我不是说现在这样写没理由,是说理由不充分,是
否可以把祖父写得有强烈的家族观念。

关于医学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中药,都作了化学分析。中药的特
点,我们确实不大懂。有没有不育症是用中药治好的呢? (作者说:“写戏
前问过医生,有的。”)

我跟总理几十年了,总理对我是有恩的。总理一向是关心别人为重。这
个恩是很重的,我看了戏很感动。尤其是结尾,昭子接骨灰的唱词“能收取,
星星点点,可当得,万万干千。”这段唱词很好。

整出戏确实非常之好。

戏里的几个地方构思很巧,叫我不能忘怀。像老房东那张名片就安排得
好极了!是你想出来的吧? (作者说:“不,确有此事。”)这个演员好,
我顶喜欢这个演员,很像日本人。日本人民朴素,有感情。

还有一段戏,我看了非常感动。就是“戏中戏”那一段。你想得非常之
好。那段戏虽然很简短,但使人感动极了。你真是灵感来了。是神来之笔!
唱词又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平川小姐与普照的对话也写得好。我认为是
全剧最好、最动人的一段戏。你大概怕这段戏太长,其实,还可以再展开一
点点,就更好。

京戏有程式、套子,要和日本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这做法是了不起的。
从老房东身上能看出较多传统的东西。

还有一点不足:做满月唱“联弹”时,大家拍手,有一些日本人的味道,
但还不够,再多加一些,气氛就渲染起来了。

一台全是好人,而又能使人非常感动,这是个了不起的写法。

你们能下这么多苦功去反复修改,也是很了不起的。(作者说:“这出戏
前后排了两年多,收入亏损十多万。”)所以说,你们领导也是了不起的。

(黄山记录)
(原载《福建日报》1981年11 月17日)


海滨月夜曹禺闲谈

——关于创作、艺术修养及其他

一九八一年的夏天,漫长而酷热。中国戏剧家协会约请许多戏剧家来到北戴河消夏

避暑。老剧作家曹禺带着新的写作任务,也来了。在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海风习习,树

影婆娑,走廊上的亭楼一角,几位同志围着曹禺亲切交谈。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年逾古

稀的曹禺同志兴高采烈,海阔天空,就戏剧创作、文艺修养以及他的创作道路和几个重要

作品的写作情况与经验,谈了许多许多,非常值得大家参考、思索。这里发表的,是中央

戏剧学院三位教师整理记述的这次谈话的一部分。

北戴河的夏夜,显得格外凉爽。当空的皓月,照亮了远处的海滨浴场,
虽听不见那白天搏浪击水的欢声笑语,但这美景如画的夜色,和它那独特的
宁静,同样使人迷恋、陶醉。我们迎着清爽的海风,围坐在亭楼的一角,畅
谈起来。。这时,一位年逾古稀,步履还稳健的老人朝我们这儿走来。啊,
他就是我们尊敬的著名戏剧家曹禺同志。我们喜出望外,请他即席就坐。曹
禺同志亲切地对我们说:“大家坐吧,坐吧。早就想找机会跟同志们闲谈。”
他简单的几句,使我们兴奋不止,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我们刚坐定,一
位同志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直截了当地请教了:“曹禺同志,我们一直有
个不解之谜:您怎么能在二十三岁就写出《雷雨》这样名扬中外的杰作?”

“噢,你们提的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我那剧本,哪能算什么杰作?你
们说过头了。”曹禺同志说。

“那您能不能把您青年时代如何读书、学习的情况给我们谈一谈?”我
们进一步提出要求。曹禺同志这才慢慢讲下去:“我小时候算是爱读书的,
也喜欢听音乐,看各种画。这同我在家庭的处境有关。我父亲留学日本,是
日本士官学校的士官生。你们看过《啊,海军》吧?他受的就是那套‘武士
道’的训练,弄不好就吃耳光。什么军事?我父亲不过是在军校走个过场罢
了。他回国后,慢慢熬上个中将。其实他是个旧官僚、旧文人。在读书这一
点上,他还比较开通,对我们不太限制。他是‘两湖书院’出来的,他生前
爱读些闲书,有时爱写点诗文。记得当我七八岁时,他就逼着我写诗。我从
无诗才,当然写不出来。小时候,父亲给我请了先生,教的是孔孟之道,五
经四书之类。但我却偷着看些别的东西,像《红楼梦》、《水浒传》、《西
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等。我父亲不反对我读这类书,并且还
对我说过:‘《古文观止》是好文章,《聊斋志异》也是好文章。’我当时
看的书比较杂,新的、旧的都有。《左传》、《史记》我很感兴趣。也看绣
像小说,和旧戏曲本。林琴南用文言译的外国小说,使我大开眼界。鲁迅和
周作人译的《城外小说集》,启发我思想。更小时,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
我读得入了迷,稍大点,《聊斋志异》使我爱不释手。此外,我还读古人的
一些《读书割记》、诗话之类。常常看《东方杂志》和叶圣陶主编的《少年
杂志》。”

“从这些书籍、杂志中,一定学到不少东西吧?”趁曹禺同志稍作停顿
的时候,我们插问道。

“总该受些影响吧。”曹禺同志回答我们说:“书看多了,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觉得世界大起来了。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黑暗,也有光明。。
《东方杂志》本是我父亲订来消愁解闷的,但那里面就有对苏联十月革命的
介绍。”


“曹禹同志接触鲁迅作品也很早吧?”

“那是稍后的事,我记得还清楚,第一次读鲁迅的作品是《呐喊》,开
始不太理解,后来他的作品读得多了,才开始懂得一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
至今,我记得一九二一年在北京买到那本第一版的《呐喊》,红色的封面,
质地柔软,上面印黑字‘呐喊’,没裁页,要自己裁开。印刷、装订都十分
考究。当时卖价七角钱一本,是北京大学新潮社出版的。那个时候,这本书
价说来是相当贵的。可惜这本原版早遗失了。当时我把钱都花在买书、买画
和买大量中国、外国的唱片上面去了。”

我们提了一个新问题:“曹禺同志,您是怎么和易卜生的作品打上交道
的呢?”

曹禺同志回答说:“我在南开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位老师借给我一部英
文版的《易卜生全集》。当时我的英文底子并不好,就靠抱着辞典,边查辞
典边读剧本;就是这样读完了《易卜生全集》中的大部分作品。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欧美的小说、剧本、诗歌,还读一些中国戏曲。”

听到这里,我们不约而同他说:“您这样勤奋好学,实在令人敬佩。”

“我是个懒人。”曹禺同志笑了笑:“就我个人来说,到现在我都后悔,
感到自己读书太少,不写札记。世界上应该知道的东西实在大多了!当然,
要想学好,也不大难,只要你肯下死功夫,只要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
烈的欲望,就能如饥似渴地去学。几十年来,我总想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写
作,但没做到。”

“听说曹禺同志能用俄语背诵契河夫的剧本,是这样吗?”我们多少带
点好奇心这样问。这个问题,曹禺同志解释说:“不是这么回事。我搜集有
《三姊妹》和《布雷乔夫》演出的灌音唱片,经过反复地放听,能够凑合着
听下来了,没有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三姊妹》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录
音,动人极了。在《布雷乔夫》中扮演吹喇叭的演员,是个了不起的演员。
在《三姊妹》全部录音中,他们的台词朗诵得是那么动听,那么富有感情,
语言技巧又是那么熟练,真是具有艺术魅力。”

“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唱片吧?”

“有。英国著名女演员艾伦·泰瑞 (Elle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