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和宽宥就想着要挑战自己的皇权。

    “此事以后再议!”

    朱由校毫不犹豫地说了这么一句,就直接甩手而走,倒让钱谦益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李明睿见此不由得轻轻一笑,并追上了朱由校,见陛下朱由校眉头微皱,心里也猜到是因为钱谦益刚才的话惹恼了陛下。

    但李明睿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不能火上加油给钱谦益使绊子的,因为按照他对陛下朱由校的了解,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他是只字不提钱谦益提议早立储君之事的正确与否,而是换了一个话题,且也是正事,但李明睿相信,如今再提及此事,陛下朱由校是不会生气的。

    只听李明睿走上前来,直接拦住了朱由校,很是认真地道:“陛下,都察院乃监察百官之重要所在,而左都御史又担当着总领都察院之重责,因而左都御史一职不可久悬,微臣斗胆谏言陛下早做决断,廷推也罢还是廷议也好,都得早作安排。另外,虽说如今陛下已有两位殿下,但终究还是太少,陛下当广纳妃嫔以延子嗣,使得国朝延续得意稳固而不因形势而变。”

    李明睿的提议让钱谦益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此时提重新确立左都御史一事无疑是在触逆陛下之逆鳞,毕竟曹思诚才刚刚被贬,陛下当时对党争最厌恶之时,另外,对于广纳妃嫔这种选秀之事虽说不触逆陛下却触逆很多清流官员,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荒诞国政的昏君表现,会扰民的,而李明睿在此刻提出来无疑会得罪很多文官,尤其是卢象升,因为掌握军权的卢象升反对陛下大张旗鼓的选秀,因为那样会让影响百姓生活。

    而李明睿此举无疑是把保持中立但又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左右的卢象升给推到自己这边。

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

    钱谦益走上前来,心里暗忖着这李明睿只怕是太过害怕失去自己对都察院的掌控而迫切的想要在陛下面前确立左都御史之事且不惜以谏言陛下广纳妃嫔为条件交换?

    但在钱谦益看来,当今陛下并不是一个好美色的昏君,而且即便是好美色,也用不着去得到下面大臣的允许,因而李明睿此举无疑只会惹恼陛下。

    所以,钱谦益没有前来阻止李明睿的冒然之举,反而心里有些喜悦,希冀着在自己因为提出早立储君一事遭到陛下白眼的同时,让这个李明睿也会因为提出早日确立左都御史一事而引起陛下的反感。

    正如钱谦益所料,此时李明睿提出早日确立左都御史之事的确让朱由校心里感到有些意外,但却并不是反感,因为无论这李明睿是出于私心也罢还是出于公心也好,左都御史之职的确是不能一直控制,朱由校可以搁置确立太子的事,却不能一直搁置确立左都御史的事,而这恰巧也是属于一个内阁阁臣应做之正事,即尽量维持帝国的行政秩序。

    因此,朱由校并没有因此流露出对李明睿的恼怒之意,反而笑将起来,试探性问道:“以爱卿看,左都御史之职该由何人担当?”

    李明睿心里不由得一喜,他之所以在这种非正式的场合下冒然提出尽早确立左都御史一事就是要得到一个陛下让自己推荐左都御史人选的机会,只要在这种没有其他内阁阁臣和部院大臣的情况下,他推荐的人才有获胜的希望。

    当然,李明睿也知道自己此刻直接推荐自己阵营的人多半会让陛下对自己产生反感,且会适得其反,且即便是推荐京城里官员而且还是与自己毫无瓜葛的官员也会让陛下猜疑自己是不是跟这个被自己推荐的官员有来往,最终结局只怕依旧是不采纳自己的推荐人选。

    所以,李明睿决定推荐一位入了陛下法眼但却又跟自己不可能有太多联系的地方大员:

    “回禀陛下,依微臣看来,现任两广总督的商周祚或许能担当此重任,此人在离京之前就是右佥都御史,如今也还挂着左副都御史的职衔,且在广州被围之事中也表现出了一位朝廷重臣该有的镇定与从容还有不畏强大实力而折腰的坚毅,所以微臣推荐调此人进京担任左都御史一职,执掌都察院,而两广如今局势已稳且渐由军事转为发展买卖为主,可派一名善民政的官员担当此任。”

    此时,钱谦益心里已经对此感到大为惊讶,他没想到当今陛下会真的就坡下驴,询问李明睿的意见,而不是像刚才自己提出确立太子一事一样来敷衍自己。

    而朱由校对于李明睿的提议的确有些感到意外,但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并且也因此感到有些意外,这位李明睿无论是出于私心也好还是出于公心也好,至少在玩弄政治方面要比钱谦益要高明些。

    当然,朱由校也没有直接就这样答应李明睿,尽管李明睿很会把握时机和揣摩圣意,但朱由校并不能做到就这么轻易的被他所左右,而是直接点头道:“既如此,就让商周祚进京述职,朕再考量考量他。”

    李明睿自然是应声说是,他知道在陛下得知前左都御史曹思诚是自己阵营的人后肯定对自己也有了些不满,因而他敢确认自己是不可能再在都察院系统安插进自己的人了,因而他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这陛下不用守旧派的官员担任左都御史就算胜利,而且他还要抢在钱谦益之前推荐一位政治倾向并不明确的官员担任左都御史,这样或许还能和以后的左都御史之间留个善缘。

    钱谦益也不笨,在细细思量后,也才意识到李明睿的如意算盘,顿时不由得捶手顿足,心里懊恨自己怎么没有想到此举,难不成是因为自己在见到挤走一个倾向革新派的左都御史后就得意忘了形不成?

    不过,钱谦益也是记吃不记打,即便能在事后意识到对手的动机,却不能很好的应对,如同他在原本历史上想着要为大明尽忠却出乎意料的投了降一样。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一种心中所想和行动不一致的人,钱谦益就是这种人,有时候能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如自断子孙,有时候却也能做出让人觉得很傻的蠢事,如以头皮甚痒为由来解释自己怕死的本性一般。

    然而,现在的钱谦益就又做了这样的一件傻事,他明知道当今陛下厌烦太过激烈的党争,却故意怂恿自己阵营的官员弹劾李明睿收受商周祚贿赂而使得数百万银元的货物落入其手中的罪状。

    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样反而促成了陛下朱由校要让商周祚做左都御史的决心,而他此举无疑反而是帮了李明睿这边一把。

    由钱谦益唆使而弹劾李明睿和商周祚的官员被朱由校直接革职,而商周祚被直接调进京暂以右副都御史之职暂代都察院的旨意也直接发了出来。

    眼见自己已经无力改变商周祚成为左都御史的事实,钱谦益等守旧派也只得暂时偃旗息鼓,而钱谦益自己也只得暂时收敛锋芒,连带立储君之事也绝口不提,依旧干着自己本分的事。

    不过,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正是外番各国朝贡的日子,而钱谦益作为兼着礼部尚书之职的内阁首辅自然是要负责此事的,这种涉及来使礼节上的事自然是钱谦益的拿手之事,而且他本人也善于交际,因而也使得朱由校暂时放下了对他的成见,并也平台召见了几次。

    钱谦益很珍惜这种可以刷自己在陛下心中地位的机会,也拼命的在外番各使节面前吹嘘自己陛下的英明与大明的伟大,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钱谦益希冀着靠接待外番能增加在陛下朱由校面前的好感度时候,却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那就是,爪哇国的少主失手杀了一小贩。

    钱谦益最不擅长的就是这种对突发之事的应对,更何况还是一个外番的少主,这就让他更加棘手,他甚至都没敢及时将事情告知朱由校,甚至还让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也暂时不往上报。

    但他却不知,这反而造就了他以后的悲剧。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钱谦益

    朱由校背着手,面沉似水,因常年于案牍之间批阅奏疏,导致他现在略微有点近视,不得不微眯着眼才能看清远处的山峦。

    而钱谦益此时则佝偻着背,战战兢兢的站在朱由校身旁,等待着朱由校的询问。

    “爪哇国少主行凶之事为何隐瞒不报?”朱由校问道。

    朱由校很厌烦这种对一些不知名小国还进行平等礼仪外交的方式,但自古华夏的文明便是礼尚往来的好客之邦,因而朱由校也没办法轻易说服整个大明摒弃之前的一系列彰显大国气度却不能体现大国威严的繁文缛节,但对于爪哇国这种欠下过大明无数南洋百姓性命的蛮夷之国,朱由校早就提示过钱谦益,对于这种国家没必要太客气,最好是直接激怒,如今的大明正需要一个开启战端的理由。

    而如今恰巧这爪哇国的少主杀了一大明的小贩,这无疑正中了朱由校的下怀。

    按照朱由校的意愿,遇到这种突发情况,钱谦益就应该立即联络五城兵马司的人将这个少主缉拿归案,并立即上呈自己,而不是现在直接把事情压下来,甚至还酿成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冲突。

    随着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朱由校的有意推动,民族与国家的概念在大明百姓中逐渐得到加强,因而在此刻,任何一件挑衅大明尊严的事件都会引起底层百姓的关注,甚至会直接造成事端。

    而这个爪哇国直接就被大明日报当做了反面宣传的典型,早已让大明的士民们对此国恨得是咬牙切齿,因而现在当得知这个爪哇国的少主杀了大明百姓后就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京城市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

    有聚众闹事者更是围堵了顺天府衙门,其中不乏是国子监的监生和提前进京准备应试的举子。

    但因为朱由校之前惩戒复社成员的例子在前,愚蠢的顺天府官员们便以为如今依旧可以采取暴力手段,因而直接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