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足,归根结底是大明帝国自己没有投入全力罢了。

    陈昭明看了看远处正在热火朝天焊接坦克正前方防弹用的钢板的工人们,叹了一口气对王珏说道:“尽力而为吧,至少我们会保证计划内的30辆1号75毫米口径火炮突击型的生产……”

    “太拗口了,以后这种型号的1号坦克,统一就叫1号突击炮了!就和1号榴弹炮一个惯例!”王珏一挥手,就把这种没有炮塔的怪异坦克,定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他在给这种坦克定下了这个名字之后,目光却被远处正在生产的车间内,那些轰鸣着的机械给吸引住了。他看着那些运转着的巨大工业机器,开口问身边懂这方面知识的陈昭明道:“那些是什么机械?在生产坦克的什么零件?”(未完待续。)

157最大的财富

    王珏一边问陈昭明,一边用手指着远处一个接近7米高的类似印刷机一样的巨型设备。那个巨大的设备正在轰鸣运作着,噪音传到王珏身边来的时候依旧非常巨大,让他和陈昭明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已经是在扯着嗓子在喊了。

    “司令官!那是一台轧机!是用来将钢坯轧成坦克用的装甲钢板的……”提起这个设备来,陈昭明就一脸的自豪表情了。大明帝国因为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底子也较厚,所以在传统工业上拥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优势。比如说中国有可以为战列舰生产装甲板材的轧钢机,宽度已经超过3米,特种轧钢设备上的辊身,长度已经接近4米。

    当然,为坦克生产装甲钢板的轧钢机,宽幅并不需要那样夸张。不过眼前的这个轧钢机个头也不小了。毕竟轧钢机需要将生产出来的钢坯轧成钢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就要比钢材的强度要高。虽然钢坯是要被加热成炙热柔软的状态,但是其本身的硬度依旧还是非常惊人的。

    整个轧制钢板的过程不可能一气呵成,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执行,最终原本厚重巨大的钢坯,会在轧钢机的一次次锤炼碾压下,变成厚度合格的钢板。这些钢板将被焊接到坦克的正前方,为后面的车组成员还有发动机设备已经弹药提供保护。

    最开始的时候1号坦克的原型车采用的是铆钉结构安装钢板——也就是在坦克正面的装甲上密密麻麻的打上铆钉,用这些铆钉来固定这几块厚重的钢板。可是后来因为车体重量的问题,以及尝试更新技术的想法,最终采用了焊接车体结构。

    这即便是在几十年后,也是一个先进的举措,不过在当时看来,这种刚刚开始在海军造船领域掀起的焊接技术狂潮,还是太过好高骛远了一些。首先就是建造耗费时间并且占用大量稀少的焊接技术人才,其次就是让坦克的制造成本有些居高不下。

    最终的妥协结果,就是坦克在非承受攻击的底部还有内部,采用铆接结构来节约成本和生产时间,在正前方的装甲防护地带,采用更加结实的焊接技术。

    那台轧钢机在王珏的注视下继续工作,几名工人在机器的周围忙碌着,他们控制着一块块燃烧成赤红色的钢坯进入轧钢机,经过一次次的滚压,原本的钢坯一点点的变薄,最开始的时候是300毫米厚,最终变成1号改进型坦克车体前面3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利用两个滚筒相向滚动时候的吸附力,设计出用两个大型辊轴去轧压钢材的机械。就如同现代复印机卷入一张a4打印纸一样,轧钢机一块接着一块的卷入烧的如同岩浆般赤红的厚实钢铁。

    陈昭明在一旁大声的为王珏介绍着这个巨大的设备在使用之前,那些巨大的钢锭已经经过了无数道工序,才最终成为特种钢材,被运用的坦克之上:“这些特种钢从选矿上就和普通的钢材有区别,每一道工序都是无数工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晶!”

    说到这些专业知识,陈昭明都已经无法细致的讲解了,他只好又叫来了一个工厂内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工程师,请他粗略的给王珏介绍一下坦克需要的钢材,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

    被找来的工程师也没有推辞,直接就开口从遥远的最前端开始介绍起来:“将军……首先就是要将矿石处理成矿粉,具体是怎样处理的,我可以和您说上一整天。我想您也不会对这方面的事情太感兴趣,所以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只粗略的说一下……”

    他指了指车间大门外面,远方不断冒着浓烟的几根巨大的烟囱,对王珏喊着说道:“经过复杂的研磨和选矿之后,优质的铁粉将被分离出来,作为原材料混入助燃剂等添加物再进入高炉内煅烧,最终形成可供炼钢的铁原料。”

    “然后将这些铁原料加入合适的稀有金属微量元素,一起继续送入炼钢炉内冶炼,形成合适我们使用的钢材。”那名工程师回过头来,指了指正在工作的那个体积庞大的轧钢机,对王珏介绍道:“形成钢材之后,经过轧机制造成特种钢板,随后运往下一个车间,安装在坦克上。”

    说实话这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实际上的步骤要远比这个工程师描述的要多的多。聪明的中国人,聪明的外国人,最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探索,才将原本那些简单到可怜的冶金设备,发展成为如今这样成规模,成体系的庞大冶金工业集合。

    这里的设备上,从每一个简单的细节一直延伸到每一个复杂的创新,都蕴含着百年来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都是数辈人辛勤劳动的结晶——任何一个科研技术的攀升都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往往一个工业设备上的某一个简单的变化,都是整个工业体系甚至是包涵了教育农业等一系列进步革新之后,才促成的。天启皇帝在1627年用笨重的火绳枪打败了辽东的后金政权,然后一路用自己的权力将火绳枪推进到了燧发枪的高度,却依旧只留下了一个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大明王朝。

    而依靠半工业半手工支撑的大明帝**队,也没有在征服世界的道路上笑到最后。带着无尽的遗憾还有不甘,大明王朝的无数精英们沿着天启皇帝的道路走了下去,他们披荆斩棘一直走到了今天,留给了后世子孙们最宝贵的财富。

    是的,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掠夺,而是逐渐在实践之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体系!从教育到思维、从材料到工艺、从流程到制度,这个体系搭建起来太难太难,不过大明帝国在风风雨雨之中,完成了这个体系,这……才是这个帝国最大的财富。(未完待续。)

158浮力箱的改进

    当一个设备接着一个设备都已经准备就绪的时候,王珏就发现自己手里捏着的决定胜负的筹码,正在变得逐渐增多起来。这个时候他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欺骗自己的对手来为手里的筹码谋取一个最好的投入时间了。

    他从1014厂的坦克生产车间内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心在辽东准备一场大战,来完成他好友朱牧的那个深埋在心底的愿望——他要夺回奉天,甚至砸碎整个辽东金国防御体系,彻底解决辽东问题!

    王珏的左脚刚刚迈出工厂大门的时候,他的右手在挥动中下意识的捏紧了拳头。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剩下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他要开始拟定并且执行一个计划,来为整个金国叛军挖下一个大坑,一个足以决定整个辽东战场胜负局势的大坑!

    “我今天就回辽东去,这里的一切,我就交给你了。”王珏在登上自己汽车之前,转身对跟在他身后的陈昭明说道:“我希望你能够帮我,把1014还有蚩尤这些生产坦克的工厂都照顾好!谢谢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将自己的右手握紧拳头,陈昭明对着登上汽车的王珏立正敬礼道。

    目送王珏的汽车离开1014厂,陈昭明才转身向自己的临时办公室走去,一名工厂内的负责人拿着一摞文件向陈昭明跑来,他的身后跟着两名负责安排铁路运输的工厂干事。三个人似乎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一见到陈昭明,就气喘吁吁的希望可以找个地方单独聊上几分钟。

    “陈副主任,这名是负责将浮力箱想办法运往前线的干事,他发现这些浮力箱在运输到前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希望可以请您想想办法,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那名负责人指了指身边的那个大约有50岁的干事,开口对陈昭明说道。

    “长官!”那名干事看上去已经略显苍老,不过一看就是在铁路运输工作上干了许多年的老手,对陈昭明说话的时候很是小心翼翼,不过他提出的问题却让陈昭明有些为难。

    对方看着陈昭明,一字一句的直接提出了一个很是要命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浮力箱原本都只是想办法在海上运输的,所以设计的尺寸让人有些绝望:“箱体要比铁路运输的板车宽出了25厘米,这样固定还有经过隧道桥梁的时候,都会遇到麻烦。”

    听到体积的问题,陈昭明就知道自己还是将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要直接拿这些浮力箱过来用,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想要用铁路运输这些浮力箱还有对应的舟船以及铺设浮桥用的钢板,显然要把这些东西改装成适合内陆的尺寸。

    舟船还有铁板的尺寸幸运的没有超标,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参照着陆军原有的武器装备设计建造出来的,沿用过去的尺寸也就歪打正着的继承了原来装备便于铁路运输的优良传统。不过显然浮力箱是海军装备,可没有为陆军运输着想过。

    “所幸的是,这些铁箱子的长度是合乎标准的,高度也和列车的车厢差不多……只有宽度确实超过运输标准,如果能切掉一部分,那就可以用火车来运输了。”那名老干事似乎没有看到陈昭明难看的脸色,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陈昭明也在心中不停的盘算,如果想办法把这些浮力箱全部切掉一部分,再重新焊接一个盖子,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