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8风雨前的宁静
站在大明帝国的对立面上,金国的叛军和日本陆军最能看见那些潜移默化的改变。大明帝国的新军部队钢盔上再也没有了那种大明帝国陆军标志性的尖锐撞角,原本显得有些松垮的军装,也因为h型武装带的束缚,变得更加提拔和精神。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变化而已,事实上因为撞角的消失,这些大明帝国部队在战壕内探出头来的时候更加难以被发现,h型武装带的出现也让这些部队可以更合理的携带更多的武器装备。
这些新式装备带给大明帝国陆军的不仅仅是外表上的改变,也真正提升了这些士兵在作战时候的战斗力和持久力。当这些士兵们伴随着坦克向叛军的阵地发起进攻的时候,移动更加方便迅速,更多的弹药也赋予了他们更强大的战斗下去的信心。
“优先射击那些使用短枪的明军士兵,阻止他们用手里的武器向你们连续开火!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并且延缓敌军扩大突破口的时间,随后增援部队会立刻发起反击,夺回被突破的阵地……记住了吗?”阵地上,一名日本陆军的军官按着自己的指挥刀,反复的强调着各种注意事项。
因为调兵山是辽河西岸仅剩下的一片防御阵地,日本陆军派出了5000人加入到了这片阵地的防御当中去。并非是日军准备为金国血战到底,而是他们也非常想要真正体验一番与敌军新式军队交手的感觉。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费是士兵的鲜血和生命,而学到的东西有助于他们更好的了解敌人,为下一次战斗的胜利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日本陆军都是从各个军队中抽调的精锐,大部分甚至是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
为了加强调兵山附近的防御力量,叛军和日本都抽调了自己的精锐,配给了不少小口径的火炮,作为反坦克武器支撑整条防线。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小型要塞,现在叛军还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些用钢板还有沙袋搭建起来的永备防御工事。
战壕联通战壕,防线连着防线,雷区密布而且搭建了一条漫长的铁丝网地带,在防线前临时挖掘了一条防坦克壕沟,远处还布置了机枪阵地用来封锁可能上前填壕沟的大明帝国步兵。
在整个防线上,拥有2万1千名金国士兵和5000名日本士兵,他们要依托工事阻止明军任何企图攻占调兵山的攻击。对于小小的调兵山附近防线来说,这样的部队数量完全可以说是集结重兵进行防御了。
金**方高层,包括叶赫郝兰和叶赫郝连两人,都把调兵山防线看成是辽河防线攻防战的一次预演,只有调兵山防线能够守住并且击退明军士兵,他们才会相信整条防线是可靠的。当然日本方面也存着找出坦克弱点的心思在里面,毕竟他们的现状根本没有国力去和大明帝国在陆军装备上一争高下。
紧张的气氛在日本守军和金国守军内蔓延开来,因为他们从自己长官的紧张眼神中,看出了战斗即将来临的信息。最近大明帝国的飞机频繁出现在调兵山附近,似乎是在侦查整个阵地,又似乎是在挑衅着金国空军。
不过这些明军飞机异常谨慎,从来不在调兵山上空和日本飞行员与金国飞行员纠缠,只要对方起飞飞机迎战,明军飞行员就会驾驶自己的飞机转身离开,半点要缠斗起来一决生死的打算都没有。
“长官,要开战了么?”一名金国士兵抱着自己的步枪,趁着自己的团长巡视阵地的时候,在对方经过自己面前时开口问道。他显得有些紧张,因为在之前的数场战斗之中,金国的参战部队下场都不怎么好……
那名金国的团长没有立刻回答自己士兵的问题,他抬起头贴着阵地的边缘看向远处安静的明军阵地,好一会儿才开口回答道:“推测说是今天战斗就会开始,谁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好好打!小伙子!金国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的!”
远处明军的阵地上,一门又门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在远处旗令兵挥舞的旗帜指挥下,开始缓慢的抬起自己高昂的炮管。训练有素的新军炮兵们熟练的摇动着控制火炮角度的轮盘,将自己的大炮炮口对准敌人的阵地。
金国和日本军方猜测的不错,新军确实正在筹划一次进攻,而且进攻的目标是彻底夺回调兵山,将辽河以西的敌军全部消灭干净。为了达到预期的战役目标,新军指挥部甚至调集了整整170辆第1装甲师和33辆禁卫军第1装甲师的坦克,用来掩护自己方面的步兵发起进攻。
掩护这两支精锐的装甲部队的,是禁卫军第3师所在的整个新3军。这支部队已经完成了基本换装,武器配置齐全而且训练实战经验都非常到位。算上加强给这些部队的集团军直属炮兵等部队,进攻的明军超过7万人。
这样的兵力已经在人数上压倒了守军,同样在各种火力上也有优势。将如此多的部队调集起来围攻调兵山防线,对于明军来说也是集结了雄厚的兵力,志在必得想要赢得最后的胜利。
“装填炮弹!”每一门明军火炮的炮长在看到令旗划出的弧线之后,都嘶吼着下达了各自的命令。装填手们将炮弹推入膛室之内,然后是发射装药被送入,紧接着炮闩被关闭起来,大炮进入到随时被激发的状态下。
双方阵地之间的空地上微风吹拂过草坪,发出呜呜的响声,一切显得都那么安详,透着一股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似乎是一场暴风骤雨前的片刻宁静,前线等待进攻的明军士兵在自己的掩体内抱着冰冷的武器。他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等待着随后而来的那一场歇斯底里般的疯魔。(未完待续。)
129海浪
在沉寂了短暂的时刻之后,大炮的轰鸣打碎了大自然的祥和。一枚接着一枚的炮弹雨点一般落在了调兵山附近,金国阵地之上。爆炸掀起的泥土和碎石飞向数十米高的天空,黑色的烟柱还没有散去,就被新的炮弹掀起的冲击波吹散开来,蔓延开散落于整个阵地上,远远望去到处都是。
这是一场久违的炮火盛宴,如同在犁地一般的炮火把人们的思想又拉回到了不久之前经典堑壕战的回忆之中。那个时候每一次进攻的开始都是这样漫天飞舞的炮火,都是伴随着尘土和爆炸的。
不同的地方在于,明军的阵地后面,低矮的山丘还有村庄以及并不茂密的林子里,一辆接着一辆的1号坦克开始发动起来,引擎轰鸣排气筒喷出黑色的浓烟,随后这些坦克的履带开始卷动起来,沉重的车体也开始缓慢的向前蠕动。
“当啷,当啷。”金属互相摩擦撞击,机械运作起来的声响仿佛在敲响时代的钟声。这些坦克在车组成员的操控下,冲出了自己集结的地点,向着对手的方向轰鸣着前进。履带在大明帝**队的战壕上碾过,战壕里的士兵用手扶着自己的钢盔,感受着坦克开过头顶时,掉落下来的泥土敲打在钢盔上发出的脆响。
“跟上坦克部队!进攻!”战壕内,一名新军的军官抽出了自己的配枪,高喊着第一个跳出了自己所在的战壕。他的前方已经有开过去的坦克提供了掩护,更多的士兵在这声呐喊之后,跟着拎起武器,跃出了战壕跟在了友军坦克身后。
“大明帝国万岁!”此起彼伏的叫喊声,让簇拥在一起的士兵们彼此忘了恐惧的存在,这些士兵们拥有伴随坦克作战的经验,弓着身子拎着武器,在呼啸而过的子弹中间,迈着细碎的步子,缓慢的前行。
“轰!”敌军的火炮也开始在大明帝国士兵的人群之中爆炸开来,带着一片残肢断臂四散横飞,逼迫着更远地方的士兵卧倒在地。不过这些士兵很快就在自己身边长官的督促下,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前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战斗已经开始了,除非奋勇向前,否则更加没有出路。
坦克压在反步兵的地雷上,引发了爆炸。不过显然对付步兵的地雷对坦克履带的伤害并不大,所以在短暂的停留之后,这辆倒霉的坦克继续前行,并且向着已经就在不远处的叛军阵地打出了一排曳光弹。
对面战壕内的叛军士兵正端着自己的步枪,瞄准暴露的大明帝国士兵开火,子弹飞向坦克之间的缝隙,有些打在坦克的装甲上,划出火星然后被坚硬的装甲弹飞到一旁。
因为投入的坦克数量太多,所以在进攻的宽大正面上,明军的坦克被列成了前后两排。在进攻发起之后不久,第一辆坦克终于被叛军的炮火侥幸击中,直接炸成了一团火焰报废在了双方阵地中间。
第二辆坦克是因为压中了地雷被震坏了变速箱,不得不被遗弃在了战场之上。紧接着第三辆坦克也被击毁,它的履带被对方的地雷炸断了,虽然反步兵的地雷装药很小,可是这辆坦克是1号早期型,履带很窄还很陈旧,所以因为巧合被炸断瘫痪在前进的道路上。
随着一辆又一辆新军部队的坦克被击毁在冲锋的道路上,明军士兵也逐渐接近了他们要攻取的敌军阵地。几辆冲的最靠前的坦克在那条宽大的反坦克壕沟前被迫停下,随后就有一辆坦克被远处的一门叛军的直射火炮给击毁了。
在踌躇了短暂的半分钟之后,明军似乎也已经被伤亡激起了凶性来。一辆1号坦克竟然就那么直接加速冲进了反坦克壕沟,把自己当成了一块填坑用的巨石,为后续部队快速填平这条壕沟争取宝贵的时间。
强林弹雨之中,明军士兵舍生忘死的跳入反坦克壕沟,冒着生命危险把冲进壕沟内的坦克舱盖撬开,拖出里面已经不省人事的车组成员。随后沙袋被一个一个投向壕沟内,很快一条通道就这么被创造了出来。
有了进攻的渠道,明军坦克又一次轰鸣着前进起来,很快就破开了那些阻拦步兵前进的铁丝网,出现在了调兵山下守军的第一道战壕附近。缺口依旧还不算太大,守军依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