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跑到鞍山辽阳筑垒地区去过日子了。

    日本陆军也终于找到了要经费的理由,五次三番上书玉武天皇,要求配发更合适的武器,确保辽东局势不会向着最恶化的方向发展而去。

    “三井孝宫将军,这50毫米口径的火炮,一直都是海军军舰上的小口径武器,你要搬到地面上去,还一口气要装备5000门,这不是开玩笑么?”山口次郎捏着三井孝宫向国内提交的采购文件,有些哭笑不得的开口劝说道:“国内什么情况,您也不是不知道,哪里来的经费,给我们采购这么多东西?”

    在山口看来,这份采购清单上,唯一能通过的可能就是巨型手榴弹之类的小玩意,用来给日军陆军解掉燃眉之急。至于其他的那些异想天开的东西,也许卖给感兴趣的英军,还能换取一些经费回来。

    “如果三井孝宫将军您真的想要装备一些针对明军坦克的东西,那这份给陛下的奏折就不能这么写。”山口次郎看着三井孝宫,用自己的经验继续打击着这位日本陆军的高级将领:“要知道,这东西陛下看过之后,还要丢给大本营里那些大人们讨论的。”

    也确实是三井孝宫心急了,前线战事吃紧,部队谈新军的坦克部队色变,恐惧已经蔓延看来,不为手下的部队提升提升士气,那就真的要把整个辽河防线拱手让给大明帝国了。所以病急乱投医的他,一口气开出了无数从手下人那里汇总起来的采购清单,想要送给后方赶紧筹备一批出来,运往前线以备不测。

    这些日本还有金国需求的防御武器五花八门,甚至包括了巨型的手榴弹,巨型地雷,30毫米还有50毫米口径的直射火炮等等。甚至有人提出了早些年就被放弃了的日军装甲汽车,应该被改良成日本的坦克尽快服役。

    “开玩笑!采购300辆新式坦克?且不论海军那边会不会让给我们那么多的钢铁,就算海军那边点了头,研发还有量产的经费,你三井孝宫自己出?”山口次郎冷笑了一声,将那份采购清单丢在了桌子上,用眼睛斜了一眼面色苍白的三井孝宫,无奈的说道:“天皇陛下已经节衣缩食了,你现在要他饿死?”

    日本上上下下怀着报仇雪恨的心情,还有争霸亚洲的宏愿,苦心经营了数十年,好不容易借着金国和锡兰共同发力,想要用一场战争来改变自己的处境与未来。可是在没有达到先期战略目的之后,日本帝国的人们发现,一场全面战争可不是一个岛国可以承受的起的。

    大明帝国因为这场战争,原本一年的财政盈余,变成了现在很小规模的财政赤字。征兵动员补充生产军火以及扩建新式装备和海军,花销何止百亿。为了稳定国内,继续建设和维持部分行业在战争状态下的稳定,更是向市场投放了大量金币。

    而日本,原本就是全国举债在打这场战争,现在战争似乎无法看见胜利的希望了,那么借贷资金发动战争的弊端也已经开始涌现出来了。原本是琢磨着打赢了辽东之战,日本能够通过战争红利在亚洲崛起,结果现在看来,能够体面结束战争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结局了。

    金国那边的叶赫郝连就更郁闷了,他几乎典当了金国所有值钱的家当,才筹备出了这场战争。即便如此也是依靠着锡兰还有英国的扶持,勉强扩充了军队达到了可堪一战的规模,可是战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他比玉武天皇更加绝望。

    “日本人的增援什么时候能到?锡兰国的增援什么时候能到?是不是要等我成了大明帝国的阶下囚,他们才会真正在意大明帝国的威胁?”在自己鞍山要塞内的行宫里,叶赫郝连拍着桌子质问着面前的叶赫郝兰等大臣。

    “英国人那边怎么说?要是蓟辽地区就这么被明国夺回去,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明朝重新振作可就真的出现了,难道他们就不怕么?”叶赫郝连也知道仅仅依靠着自己这只蚂蚁,没办法真的将辽东局势再翻过来,他只有尽可能的拉更多的国家下水,形成新一次的反明同盟,才有可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叶赫郝兰原本就有些不太赞成这次战争,结果现在局势糜烂到如此地步,最终还要靠他来给整个金国叛军的这场毫无收获的辽东之战擦屁股。这也不能怪别人,谁让当初叶赫郝连决定出兵的时候,他叶赫郝兰也点头赞成了呢?

    不过他知道金国眼下的形势,要比日本还有锡兰严峻的多。毕竟日本锡兰输了还可以逍遥海上,大明帝国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针对。金国如果真的兵败,丢了鞍山辽阳甚至吉林大部分平原丘陵地区,可就没有什么再翻身的余地了。

    一是因为现在可不如刚刚起事的年代,有一群忠实的拥护者愿意跟着去钻深山老林;二是因为眼看着战争已经开始变革,钻深山老林的办法究竟还管不管用,谁也不敢肯定。叶赫郝兰想出来的办法其实和三井孝宫的差不多,就是拼命加固辽河防线,以守待变罢了。

    几乎同一时间,在日军指挥部内的山口次郎,和在鞍山行宫内的叶赫郝兰,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唉……现在能指望的,就剩下外交斡旋迫使明国妥协,这么一条路了!”

102谬密

    “陛下!这新式武器,乃是国之重器,陆军优先装备,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仁智殿的皇帝日常办公用的办公室内,兵部的几个官员正在皇帝朱牧的面前,为了新兴起的武器装备争得头破血流。

    京畿地区的皇家第一集团军挣着要一批坦克装备部队,理由是“外军皆已装备,京畿驻防需有备而无患。”另外的一些部队的理由就更加五花八门了,兵部在这件事中也有推波助澜的意思在里面,毕竟新军和禁卫军势大,对于兵部来说并非是一个好消息。

    葛天章并没有开口说什么,他只是坐在朱牧赐他的作为上,半闭着眼睛养神一般,冲锋陷阵的自然有程之信手底下的一大群官员,即便皇帝真的动怒要掀起腥风血雨,兵部高层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朱牧这个时候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似乎有了一种稳坐钓鱼台的风度。辽东的战局是朱牧现在针对兵部的最大依仗,王珏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让他这位新皇帝在面对兵部的时候,有了更从容和更丰富的选择。

    就如现在一般,兵部还有旧陆军的那些将军们,最终还是放下了自己高傲的身段,跑过来在装甲部队的武器分配上,祈求他这个皇帝了。更让他舒心的是,一直不怎么听话的辽北军总司令王甫同,也在这些拜服在他脚下的人中间。

    兵部再强大,还是有很多东西是捏在别人手中的,在大明帝国互相制衡的官僚体系中,它即便有的时候可以直面皇权,却无法应付来自其他部门的监督和管辖。比如说,管着兵部钱粮的户部,还有可以插手国家预算的内阁。

    户部尚书李明义虽然对兵部还算客气,可户部侍郎却是王家王珏的二叔王剑山,所以接着王家的手段,新皇帝朱牧把持户部的力度,可比葛天章领衔的兵部要高了太多太多。户部不拨钱粮,兵部拿什么去找军火商还有类似1014厂这样的国家企业,去要新式武器装备?

    朱牧和王珏可以不经过国家预算,借钱去发展“私军”。只要皇帝朱牧点了头,这就算是合理合法的程序。可如果兵部的官员们不经过国家预算和拨款,就采购新的装备,那和谋反也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即便是对在战场上大放光芒的新式武器装备坦克垂涎三尺,可兵部还真就没有办法截流自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坦克被送往辽东,分配在新军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部队之中。

    “陛下!礼部侍郎孙方求见,看来是那群外国大使把这位给逼急了。”陈岳这个时候走进来了,打断了那么一群等着朱牧施舍一些坦克出来的大臣们,走到朱牧旁边,小声的说道。

    朱牧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宣他觐见,你们也别避嫌了,既然都是兵部的大臣,都有保家卫国的职责。那就都留下来听听,看看那些欧洲人,都在打算怎么揉捏我大明帝国!”

    孙方进来的时候,看着兵部的那群站在皇帝办公桌前面的大臣们,就知道皇帝陛下是来用自己解围的。他作为屹立在朝堂之上,不参合各种纷争的孤臣,自然动起了帮皇帝一个小忙的心思。

    他也不急着说事情,而是从最开始,英国特使表态开始,向皇帝朱牧做了详细的会议报告。结果这一说就整整说了一个多小时,皇帝陛下也没有半点着急的意思,端着茶杯听着孙方在那里绕来绕去,也不开口催促。

    两旁站着的大臣里,只有年过八十的葛天章有坐着的待遇,现在顿时觉得两条腿有些累了。当然最倒霉的不是两条腿,因为大家上朝祭司的时候,也都站过这么长的时间,可嘴里就不那么舒服了——刚才和皇帝唠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能说话的时候还不觉得,可现在闭了嘴,口干舌燥立刻就让众人难受起来,可惜的是这里是皇帝的办公室,如果皇帝不开口赏赐,谁敢开口讨水喝?

    “好!做得好!”听到孙方用拖延的手段,不理会各国的停战要求,直接把英国特使还有法国人都晾在了一边,点头称赞道:“你这样做是对的,记住朕布置给你的任务,拉拢和英国不睦的美国,分化瓦解他们,剩下的就是为辽东局势争取时间!”

    “陛下所托,臣一定肝脑涂地誓死完成!”孙方低头对朱牧应承了一句,然后这才开口告辞,算是完成了这一次坑兵部的小插曲。

    一直等到孙方退出了办公室,朱牧仿佛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屋子里还站着一大群人一样,赶忙开口吩咐门外的侍者道:“怎能如此怠慢诸位大臣呢?这些内侍真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来人啊!快!给诸位兵部的大臣们看茶!”

    有了朱牧这一嗓子,站了半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