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两个人现在谁是谁的上司尚不确定,因为按照帝国之前的先例,有过中将指挥战斗而上将为其下属的,因此现在他们谁是凌海方面的指挥官,尚不明了。
不过冯平章还是立正站好,对着王珏先敬了一个军礼:“您能赶到前线,为29军稳住防线,保住锦州不失,冯平章愿意给您敬礼!第29军前线两个师2万1千名官兵,听候王司令官的调遣。”
这冯平章是个性情直爽的军汉,以往他仕途不畅的主要原因就是这张嘴巴有些琐碎,可是他最佩服的就是有能力的人,所以见到王珏在锦州大败托德尔泰,还俘虏了1万多名叛军,立刻就对王珏好感大增。
因为有好感,所以说话也就不那么难听,自然大家也就其乐融融。而且见识过了新军的军容,冯平章也有自己的打算,战争是军人崭露头角最好的舞台,他蹉跎一生,也只有借着这个机会,才能在这个时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而显然,和眼前这个有能力,而且又深得皇家信任的年轻人搞好关系,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机会:他冯平章能爬上军长的位置,并不是蠢蛋,如果能把29军锤炼成新军这种状态,那他即便还是个军长,也会比那些混日子的集团军司令更有前途一些。
说得直白一些,冯平章这人自傲,不服那些庸才的束缚,所以往日才显得桀骜不驯,让人觉得不容易相处。可是这种有傲气的人见了更有本事的人,却更容易共事一些,比起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来,他们的能力和眼界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回了冯平章一礼的王珏倒没有想冯平章心中那么多弯弯绕,他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合29军的兵力,夹击盘锦打通路上到旅顺的通道。如果在短时间内他能够打通这个通道,那么整个辽东的战局,将会向着有利于大明帝国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所以他也没有耽搁什么,直接就在这路边对冯平章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冯将军,我准备休整2个小时,就向盘锦方向发起试探性进攻,您的部队继续驻守凌海,接应我军并且掩护我军侧后,可有什么问题?”
冯平章一愣,然后脸上露出了更加欢喜的神色来,他一直举得能在锦州城下大败托德尔泰的王珏虽然年少,但却是个有能力的人,现在发现王珏不仅仅有能力,而且雷厉风行很合他的性格,于是更加欢喜一些。听到王珏的问话,他略微思考了一瞬间,就回答道:“29军能抽调7000人,同司令官您一同,前往盘锦!”
59有功该赏
今天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王朝的重要日子,因为帝国先皇陛下孝悼帝驾崩,按照帝国最高宪法的规定,今天是新皇帝登基上位的日子。新旧皇帝交替的时候对于帝国来说是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整个帝国哀痛和混乱的时候。
宽大的宫殿走廊内,穿着面料考究的宫装的侍女毕恭毕敬的站在两旁,她们身上的衣服虽然名贵,却以素雅为主,毕竟先皇大行并没有多久,即便是登基的大典,也不宜过分喜庆。而按照规定,这个时候应该站在这里的四名大臣守在一扇闭合着的房门外,面无表情的开口轻声劝道:“请太子殿下登基。”
房间内许久没有声音,两侧服侍的使者头也不敢抬,只好就那么站在门旁,大气也不敢出。如果不出意外这将会是他们最重要的一班岗了,他们只能在心中不停的祈祷着,希望一切平安顺利。
“赵先生。”门内突然响起了一名青年的声音,声线还略显稚嫩。但是这人说话的语气不急不缓,似乎在压抑自己的感情一般:“父皇大行不过几日……本宫这就急着登基称帝,岂不是枉为人子?只求在这里哀念父皇几日,这难道也不行么?”
那位被屋内之人称作赵先生的老者当然就是首辅大臣赵宏守了,他略微有些驼背,无论年龄还是资历在这宫殿之内论起来都是最高,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帝国元老,所以才让他而不是王剑锋来“劝进”。
他略微一躬身,咳嗽了一声才开口回答道:“太子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切礼节都已经按照祖制安排妥当,太子殿下万万不可任性妄为。”
这是礼仪规定,按照天启皇帝之后的帝国律法规定,太子登基成为新的皇帝陛下之前,要以大臣中最德高望重者四人,恭请即位太子登基。太子必须推迟,反复三次之后,才算是完成了规定的礼节。
为首的是内阁首辅大臣赵宏守,站在他身旁同样弯腰的是次辅王剑锋,之后是兵部尚书葛天章,然后是礼部尚书张淮。即便是内忧外患,这规矩依旧还是要讲的,至少偌大的帝国,总要保留一些这样那样的规矩,以证明自己没有忘了自己的祖宗。
其实就是作秀,完全是表面功夫,因为即便是大臣不喜欢这位新登基的太子,也要反复的求请其登基即位,而即便是太子再怎么推辞,最后也要登基成为新的帝国皇帝。
今天这已经是第三次求请了,所以这位太子殿下算是终于能够从自己的小屋子里走出来了。于是这位众望所归的新皇陛下,就这么双手一推,打开了自己的房门。
只见这位新皇帝身体匀称,穿着太子礼服颇有几分英俊伟岸,眉眼之间略有几分稚嫩之气。其实他才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长得眉清目秀,却少了一些帝王气概。
这位新任皇帝陛下也不再说什么,抬脚就向前走去,左右两侧的侍从赶紧跟上,再后面是四位来求请他登基称帝的大臣。所有人一路无话,气氛显得有些诡异,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到规定的中极殿,即位大典算是正式开始了。
悠扬的钟声准时开始敲响,四名早就等候在中极殿的貌美侍女开始服侍这位太子殿下更换自己的服装,依旧是按照帝国规定,皇帝陛下拥有自己的各种礼服,在各种场合都不能穿错自己的衣服。
“勿忘国本!振兴华夏!”一名礼仪大臣在太子殿下更衣的时候,站在一旁大声的唱和道。在这声悠扬的唱和中,太子殿下伸直了双手,侍女们将一件金线手工缝制的略长一些的服装,穿在了这位新皇陛下身上。
这件上衣是小开领,有略微的束腰设计,下摆稍长,大约要延伸至大腿中部的位置。整件衣服成淡黄色,左侧是用纯金绣制的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这件礼服可是中兴帝国的天启皇帝融合世界各国礼服,摒弃古老的宽袍大袖传统,命大内的成衣监为自己设计的,也成了帝国历代皇帝登基必须穿着的规定礼服。
这种服饰曾经被人讽刺为胡服,在天启皇帝的倡导下,才得以在中国流行起来,之后随着中国的军队流传到世界各地,影响了世界服装设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一名侍者用小碎步匆匆走到了首辅赵宏守的身边,然后小声汇报了几句之后,退到了次辅王剑锋的身边,低头同样说了两句。紧跟着他又退到葛天章那里,轻声再说两句,这样依次汇报完,才毕恭毕敬的退出了大殿。
赵宏守听到这个侍者的汇报之后,就侧目看了一眼弯腰站在那里的王剑锋。他的眼中似乎有几分羡慕,又有几分不甘,还带着几分复杂到不能分辨的情绪。
然后他就走到了刚刚穿好了礼服的太子朱牧身边,开口汇报了一下前线最新的战况:“陛下……王珏带兵解了锦州之围,新军自营口北上,夺下了大洼,正准备前后夹击盘锦。恭喜陛下,看来这辽东的乱局,不日就将平息了。”
他用的是陛下而非殿下,虽然在这个时候在皇极殿举行的登基大典还没有开始,称储君为陛下有些不合礼数。但是赵宏守是贴着朱牧的耳朵说话,又是在这种十拿九稳的时候,自然不会引起什么不快。
太子朱牧倒已经习惯了这个新的称呼,这些天来,他的一些心腹旧臣,近侍还有亲信都已经改口叫过他陛下了,所以听到赵宏守的这一声恰到好处的溜须拍马,朱牧还是非常受用的。
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些满意的神色,然后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那挺拔的模样,也不知道是在说镜子里自己的身姿还是在说辽东的战况,含糊不清的缓缓开口道:“很好……很好!”
然后这位朱牧陛下就在自己还没坐上皇位的时候,开口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满脸震惊的问题来:“有功……该赏。给王珏个少将,葛尚书,不为过吧?”
60登基
“……”葛天章真的很想说这个王珏今年才20岁,和陛下您一样大——您是因为有个好出身所以登基称帝,他一个20岁的年轻人,已经是一军统帅了,难道还要给个帝国最年轻的将衔?
不过葛天章今年已经八十多了,他也没有精力在新皇帝陛下的登基大典上,为了一个少将的职位据理力争了。现在他的身体非常的不好,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因为小事惹恼了新的皇帝陛下,动摇他一生都在试图实现的先南后北的国家战略方针。
想到了这里,葛天章闭上了嘴巴,看了一眼旁边有些尴尬的王建峰,然后摇了摇头退后了一步,算是默认了这个晋升的事实。对于他这个兵部尚书来说,毕竟王珏夺回失地也是在为他这个顶头上司擦屁股,所以他也没有理由去过分阻挠王珏的晋升。
赵宏守这个时候却是一抱拳,开口说道:“陛下,现在是您登基大典,这命令还是迟一些再以陛下您的旨意的形式发出去,既能彰显皇恩浩荡,又能让王珏记住陛下您的信任,岂不两全其美。”
朱牧将目光从葛天章那边挪了回来,又落在了这个刚刚还算让他满意的首辅大臣身上。然后一边点了点头,一边开口说道:“首辅大人说的甚合本宫的意思,就作为本宫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圣旨下发给王珏吧,我觉得很有意义。”
“是!臣记住这件事了,登基大典之后,立刻就草拟出圣旨,然后用电文发往辽东。”赵宏守低头应了朱牧的要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