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听说是朝廷的新军……”那船长是个见多识广的,常年在辽东湾内讨生活,回到天津卫也见过新军征调兵丁的模样,看得那省略了撞角的钢盔,便已经猜到了这些军队可能是新编练的那支部队。
“呜!”正说话间,远处码头上一艘轮船已经拉起了汽笛准备了,这艘原本用来运送辽东货物的轮船,现如今上面挤满了调往辽东的士兵。
这些士兵经过了苛刻的训练,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和大明多数地方部队有着云泥之间的区别,同时随着这支部队登船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牵引式火炮,新装备的汽车还有大量用于机动的挽马。
所以这支部队虽然只有不足两万人,却动用了天津还有辽东湾内,各种各样的客运货运船只,让庞大的天津港也一时间拥堵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就在这些士兵正在忙着登船出海的码头远方,一艘接着一艘的大明帝国海军战舰正在烧热锅炉,这些战舰的烟囱里喷出了滚滚黑烟,在远方的海面上形成了一团壮丽的乌云。呼伦湖号巡洋舰的侧后方,华山号战列舰的舰桥之上,北海水师司令张如德傲然而立,正在指挥舰队从锚地开拔。
“此次护送这支部队远去辽东,诸位一定要谨而慎之,不要出了什么差错,让这些为国而战的好男儿,寒了心!”他背着手,一边看着远处正在起锚的衡山号战列舰,开口告诫自己的手下道:“起锚!”
……
这个时候,已经进了锦州城的王珏笑着对自己的参谋王琰指了指前方的旷野,透出了自己这一次的计划来:“叛军和日本人想绕道锦州,我却要从营口断他们的后路,这辽东之战谁胜谁负,现在才开始争啊!”
47校场仪式
出了紫禁城的内宫墙,西侧就是有名的西苑太液池。这座湖泊狭长而且上面有景色优美的琼华岛,是皇帝经常去消遣的地方。只要去看一眼京师留下的那些王府内宅,就知道即便是住所也能奢侈到让人赏心悦目的程度。
在中国数千年皇帝文化之中,有无数兴建宫殿的描述,而在这种家天下思想的影响下,皇帝陛下的住宅就成了汇集天下财富的精神文明象征——非壮丽无以重威。
实际上整个皇宫内院有很多很多的部门,并非只是传说中皇帝的丽春院。在一些角落内,包括石料加工、酒坊冰窖、花房以及采购部门,赃物库房还有印钞厂,图书馆加上宠物管理处……这么乱七八糟的挤在一起,不修成如同紫禁城这么大,还真就塞不下。
太液池再向西北去,就是内校场,这个地方皇帝一般是不会经常光顾的,可是这里却从天启年间,就成了禁军的一块主要训练场地。
如今的太子朱牧一身孝服站在校场中间,正兴致勃勃的看着那些锦衣卫亲军们,正在将手按在大明帝国的龙旗上面,高举着手臂向太子朱牧宣誓效忠。
一个班12人在班长的带领下,站在锦衣卫指挥使李恪守以及四名副指挥使面前,将手按在由卫兵们扯开的龙旗之上,高声的一起喊道:“我xxx对苍天发誓,在服役期间勇敢向前,不畏艰险。效忠大明帝国,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伟大的皇帝陛下战斗到最后一刻!”
然后这个班的所有锦衣卫士兵就转身向后,离开了宣誓的地点。他们将被人带领着,前往京师外围的驻地,开始换装禁卫军军装以及武器。而这些士兵也不再是单纯的大明帝国内卫部队,将被训练成真正的前线作战部队,伴随正常的帝国陆军在前线作战。
这个班12名士兵刚刚离开,第二批另外12名士兵迈着阅兵正步,庄严的走向了宣誓的国旗。这些锦衣卫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选择的理由就只有一个:忠于大明帝国并且父辈并无任何不良记录。
不远的地方,是另外一个宣誓的地方,紧跟着是第三个和第四个,一个连着一个加起来有十个之多。这里的宣誓仪式将进行好几天的时间。
“在未来的1年之内,整编的禁卫军将扩编到30万,20个作战师,统一由禁卫军指挥部负责管理。根据作战任务和战场形势,划归给陆军各个战区协同指挥。而未来的皇帝陛下,则永远为禁卫军总司令,此仪式由今年开始,定为后世永例。”朱牧一边指着那些宣誓的士兵,一边对身后的东厂厂督陈岳说道。
陈岳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开口轻声回答道:“殿下,这锦衣卫原本有一部分职责是监察刑讯……如今又给了这么大的兵权,臣恐怕日后会影响到帝国皇室之……”
太子朱牧摆了摆手,打断了这位近臣的话:“你呀,想说什么直说就是了,我不愿意费脑子和时间在你们这些弯弯绕上,不就是怕东厂失了势么?下次说话不要绕圈子了,我累你也累。”
他说完之后用眼角撇了一眼有些尴尬的陈岳,又看了看远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的锦衣卫指挥使李恪守,继续开口吩咐道:“你们东厂的职权,我也要给……从这一次辽东乱局上看,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工作实在太差了。”
陈岳听到了朱牧这么说,赶紧弯腰想要下跪喊那句耳熟能详的罪该万死,朱牧却伸手把他拦住了:“别急着喊,如果真要去死,一死也就罢了,我上哪里去杀你第二次去?锦衣卫现在忙着禁卫军的事情,这情报工作我就交给东厂了,把你的手伸到国外去,别只盯着家里这点儿盆盆罐罐,太小家子气了。”
“是!臣这就整肃所有情报人员,必定为殿下您擦亮耳目……”陈岳刚才要跪,也就顺势弯腰应承道:“东厂数百年,这情报底子还在,只需要几个月时间,臣一定……”
“去办!先祖天启皇帝能够在那种条件下中兴大明,我朱牧虽然愚笨,却也要效仿先祖,为子孙后代争一个太平盛世!”
这边朱牧还在和陈岳两个人商量如何重振当年大明帝国那个让全世界都闻风丧胆,神出鬼没的东厂情报网的时候,一名内侍快步走到了朱牧身边,弯腰贴在朱牧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什么?怎么会用孝悼?”朱牧拧起了眉头,盯着来传消息的内侍,拍着一直的扶手站起身来,咬牙切齿的开口缓缓问道:“究竟是暂时商量草拟的,还是内阁以及宗室代表那边已经定了?”
“殿下……这是内阁会议里面商量出来的,宗室那边虽然没有发话,可是这种时候,谁会为了这种事,去驳内阁首辅次辅的面子?”那内侍是朱牧的心腹,听到朱牧发问,赶紧低头回答。
“欺我年幼!”朱牧冷冷的哼了一句,就看向身边的陈岳,一边向太液池的方向匆匆离去,一边开口吩咐了一句:“去办!”
陈岳立刻弯腰应承,朱牧头也不回的继续向校场外面走去,那些站在远处等着宣誓的锦衣卫士兵都看到了太子殿下急匆匆的离开,都在心中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情。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主持宣誓仪式的李恪守等人。
他们看着太子殿下远去,不知道自己站在这里做这些近似于闹剧一样的事情,究竟还有什么意义。不过只过了十几秒钟,跟在太子身边的内侍就折返了回来,他跑到李恪守的身边,宣读了太子朱牧的旨意。
“殿下让你继续主持宣誓仪式,他要去和阁臣们商量要紧的事情,办妥之后就会赶回来继续观看。太子殿下不在的时候,我在这里看着,仪式不可废止。”那内侍说完之后,就站在了李恪守的身边,不再多说一句。
48锦州外围
一队骑兵在公路上奔驰着,这些骑手们大都一人双马,背着骑枪带着干粮,这让他们的身上看上去有点儿过于凌乱了。这些骑兵来自远东叛军,也就是所谓的金国部队。他们一路上从撕开的奉天突破口向西疯狂突进,人困马乏筋疲力尽才赶到现在的位置上。
比他们还要倒霉的,是那些负责拖拽榴弹炮的部队,这些部队驾驶着马车,拖拽着100毫米口径的牵引式榴弹炮,那种炮兵更加劳累,甚至有一半左右都没有能够跟上骑兵的推进速度,至今还在半路上挣扎。
“没赶上好时候啊……老皇帝当时带兵起事的时候,许了辽东全境减三成的地租税金,我父亲那个时候,要不是明朝经常打过来抢东西,比现在可强多了。”骑在马背上的一名骑兵,对自己身边的战友抱怨道。
更远的地方,成千上万匹战马正在翻越丘陵,翻越满是硝烟的林地,沿着平原一路西进,仿佛要燃烧尽整个大地。他们曾经都是汉族的先民,熬过了苦寒的迁移,和当地的女真人通婚生存,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自己的家园。
然而,当他们拿起武器,为一少部分而战的时候,为了一己私利站在了自己祖国的对立面。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汉人,却满脸不屑的讥讽和自己一样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们,称这些人为南狗、明狗。
而就在他们如同蝗虫一样过境的时候,他们眼中的那些所谓的南狗们,却已经将手里的武器对准了这些号称身经百战的骑兵们。锦州城下并非是毫无准备的一盘散沙,而是王珏这头食人的幼虎。
原本这位托德尔泰将军是打算奔袭锦州的,结果却带着他疲惫的骑兵部队一头撞在了比凌海还要坚固的防线上。王珏带来的新军部队,包涵了集团军军部在内的3万多人,而真正被王珏丢在正面上的部队,就只有他直辖的集团军军部8000多名士兵。
这些士兵是还没有扩建成第3师的部队,他们的训练已经完成,每一名士兵都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素质最高的战士,而他们操纵的武器,也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精良的战争机械了。
“火炮已经找平!”拿着水平仪,一名新军士兵对身边的军官汇报了最新的调整数据,这些150毫米口径的重炮都是由列车拖拽而来的,正是因为这些巨大的武器占用了铁路,所以大部分新军士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