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拿印度来换朝鲜半岛?我王剑锋虽然不才,可也不是你缪晟晔说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的蠢货!”他轻声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迈开了自己的脚步。
他继续前行,路过了天启大帝身边的五虎上将,路过了那些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赫赫名臣,最终走出了长廊。
冬日的阳光照在他尚且乌黑的头发上,照在了他披着的那件被貂绒修饰得华美无比的大麾上。
柔顺如瀑布一般的貂绒在阳光下泛着透亮的光芒,掩住了王剑锋原本挺拔的身形。
“来人啊,把王剑山叫来!对了,如果户部尚书大人李明义大人有暇,也请来!算是……算是召开一个小会吧。”他随口吩咐道。
身后跟着的秘书赶紧点头,对着一名亲兵挥了挥手,那名亲兵立刻敬礼,然后退开两步,转身去通知首辅大人要见的人去了。
“我虽然不是葛天章,执三尺剑上阵杀敌不如我儿王珏……”他笑了,在冰冷的阳光下笑的很开心:“可我入内阁执掌国力十年,又怎能没有自己的本事?”
“大明帝国啊……可是不养闲人的!”他一边继续往前走去,一边小声自说自话:“你们都认为这就是大明帝国的极限了?远远不到啊!远远不到!”
……
“首辅大人,不知召见下官,所为何事?”户部尚书李明义走进王剑锋的办公室,把身上的大麾递给了身后的侍者。
同样的,王家的老三,王珏的三叔王剑山也走进了屋子,把大麾解下就丢给了身后的侍者,全没有李明义那样的拘束。
“李尚书,我离开户部,入内阁任职也已经十年了……”王剑锋开口回忆起自己三十五岁就从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入阁成了内阁大臣的往昔。
李明义眼帘垂着,不知道是个什么表情,半梦半醒一般站在那里,却不开口接王剑锋的话。
王剑锋也没有等他接话的意思,径直开口说道:“无论用什么办法,挤出300个亿,用来扩军,有问题么?”
王剑山一愣,然后看向自己身边,如同站着睡着了的李明义,不知道自己的大哥究竟在搞什么事情。
“大人……”思考了快要一分钟之后,李明义突然睁开了自己的双眼,抬起胳膊一抱拳回答道:“如果大人问,下官只能回答‘没有’!”
不等王剑山开口,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是国家在问,下官舍去命不要,也凑的出这笔钱!”(未完待续。)
393有点儿意思
王剑锋究竟要做什么呢?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大明帝国的南北两条战线上同时增加兵力。
虽然这种办法是最笨的办法,却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皇帝陛下要向北增兵,同时又要在东南半岛上开战,那就同时向两个方向上增加兵力。
作为帝国的首辅大臣,王剑锋就是要在先夺下东南半岛,还是先夺下朝鲜半岛的选择题上,给全世界一个大明帝国的答案。
同时进攻!大明帝国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改革内政,发展工业,用积累的工业维持着国内的高速发展,为的不就是今天?
在所有人都认为大明帝国只能做一个选择的时候,大明帝国将会用它雄厚的国力,打破出题者的规则,霸气了把单选题变成了一道多选题来做。
“大明帝国数代人的积累,无数大臣们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这一搏之力,我王剑锋今天拿出来挥霍了。”他缓缓开口,对李明义说道。
李明义脸色郑重,抱拳回答道:“大人,这件事事关重大,恕下官不敢现在直接答应您……”
“我知道!我会上奏皇帝陛下,召开内阁会议,决定这件事之后,再来找你讨要这笔钱!”王剑锋挤出一丝笑容来,对李明义说道。
这本就不是王剑锋一个人能够决定事情,毕竟这是一场赌国运的战争,如果失败,可能大明帝国就再没有逐鹿天下的资本了。
所以这件事,必须要让内阁来表决,并且由皇帝陛下亲自主持召开内阁会议,商讨之后进行表决才行。
甚至,因为事情过于慎重,内阁和皇帝加起来的所有人,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在这件事情上,这种否决只要能说出道理来,都是被承认的。
“那下官就回去听候消息了,如果通过,下官会立刻打开暗库,将储备的黄金拿出来使用。”
这笔钱是当年大明帝国从世界各地掠夺回来的财富的一部分,虽然大部分金银财宝都被之后大明帝国的建设和发展消耗掉了,可始终历代皇帝都保留了一些积蓄。
庞大的财富被称为暗库,是被封存并且轻易不允许动用的储备金。这是当年继承天启皇帝位置的崇圣皇帝定下的规矩,他到死都没有忘记自己被英国人击败的血仇。
这个还算兢兢业业的皇帝输掉了大明帝国至关重要的对英国的战争,也输掉了一统世界的机会。
随意他到死都念念不忘,嘱咐他的儿子击败大英帝国。
可惜的是,他的儿子陷入内斗之中无法抽身,报仇的事情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但是崇圣皇帝留下来用于报仇的钱却被这个儿子封存了起来,并且规定后世子孙只能拿这笔钱对外扩张之用。
时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大明帝国丢掉了西西伯利亚,丢掉了日本和朝鲜半岛,丢掉了东南半岛和大吕宋……却没有一位皇帝能够对外扩张成功。
于是,这笔钱也就这么存放在了暗无天日的地下,成了一个历代皇权和内阁交割,都必须叮嘱却无人敢动用的一笔死钱。
即便是被天启皇帝改造过的大明帝国,即便是一个已经被资本主义化的大明帝国,可这个国家的高层依旧还是保有了一些落后的习惯,比如说封存一笔巨款留给后世子孙这样的蠢办法。
不过,还是要感谢那些愚蠢的祖先,不然现在的大明帝国,又如何能有力量,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爆发呢?
仁智殿内,皇帝朱牧捧着一本有关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的史册在读,这是他每天休息时候必然会做的事情,代表着他的勤奋和态度。
每天他只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还被分成了四个等份,这半个小时是其中的一段,是他读自己喜欢的书的时间。
剩下的时间有半个小时是练字用的,还有半个小时是用来小憩的,另外半个小时,他要做适当的锻炼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当皇帝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至少他没有工资,而且一生之中可能只有短暂的几个假期可以真正用来放松和休息。
整个帝国都离不开他,他也不敢放下整个帝国去真正休息——因为如果一个不小心,这个帝国就可能出现问题,搞不好帝国的姓氏,都要被处心积虑的人改了。
实际上只要在历史上留下一个中庸评价的帝王,他们的工作都是非常苦闷和繁杂的。相比较起来,可能闲散王爷的日子更好过一些。
他们的权力被内阁制约,多数时候也不敢放肆的随心所欲的下达命令。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却只在史书上留下一句“守成者也”的四字评语。
“陛下……时间到了!”守在朱牧身边的陈岳,弯腰轻声的提醒了一句。
朱牧放下了手里的书本,用精美的书签在上面做了记号,然后把书合上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伸了一个懒腰:“哈!”
“这是内阁首辅大臣王剑锋大人送来的紧急奏章,说是请陛下您尽快审阅。”一名秘书处的秘书把奏章递向了朱牧,低头汇报道。
朱牧接过了奏折,打开之后看向了里面的标题:“嗯?《奏请动用暗库储备金条疏》?”
他看到了标题,忍不住念出了声音来,身边的陈岳听到这个标题之后袖子里的手也是一抖。
这个掌管着东厂的男人斜着眼睛看向坐在龙椅上的朱牧,朱牧却在看这份奏章里的内容,根本没有抬头的意思。
一边看,朱牧的一根手指头一边在硕大的办公桌上敲打着:“请增军费粮饷300亿金币……增兵30万于朝鲜之同时,增兵50万与东南……”
敲打办公桌的手指头冷不防的停了下来,朱牧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突然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来:“这个首辅……有点儿意思哈……”
这一刻,朱牧觉得自己的这个内阁首辅,在关键时刻还是很有作用的,至少,比他预料中的有用的多。(未完待续。)
394不同的待遇
范铭的装甲车在天寒地冻的公路上缓慢的前行着,在他的装甲车前方,大明帝国的2号坦克一辆连着一辆。
在介川争夺战之中,他的装甲营成了损失最惨重的一个大明帝国的部队,所以这一次进攻顺川的战斗,他的部队并没有承担什么任务。
一直在数百辆坦克和数万名士兵身后,负责掩护弹药还有其他物资的辎重部队,范铭的部队这两天一直非常惬意。
这是对勇敢战斗的军人最好的褒奖,也是前线士兵们最渴望的一种奖赏——他们不用去前线拼杀,在相对安全的后方休整。
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沿着公路在前进,因为速度的关系,范铭的装甲车并没有超越这些赶路的马车。
这支队伍要到前面的营地才会停下来,范铭的部队也要在那里休整3天的时间,再参加随后的战斗。
因为介川争夺战,日本的装甲部队基本已经被击溃,所以大明帝国的装甲部队也得到了很多休整的时间。
范铭所在的这个装甲营已经在介川附近休整了3天,这一次是因为掩护这支部队,才顺便赶往前线,继续休完自己的假期。
虽然已经部署了大量的汽车还有坦克,可是大明帝国的机械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大量的战马还有马车充斥其间,负责运输很多步兵还有二线部队的物资弹药。这些大车比汽车和坦克更多,可以说是大明帝国前线军队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