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就在他在辽东经营出了一片天地,让叶赫金国成为大明帝国的心腹之患的时候,冷不防大明帝国振作了起来,在辽东打赢了一系列的战争,让日本辽东部队黯然退场。这也给上杉安达的执政留下了污点,让他这个首相在面对天皇陛下的时候坐立不安。

    作为直面大明帝国的反对力量,日本在辽东地区最能感受到大明帝国的强大。那种近乎于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还有无法比拟的强大底蕴,都让日本帝国忌惮万分。可古语说一山不容二虎,日本想要崛起,就必须要对大明帝国敲骨吸髓进行掠夺才行。

    “我们失去了辽东,而且是永远的失去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明帝国在开发出了‘战车’这种武器的时候,就再也不是我们陆军凭借英勇和人数,可以战胜的对手了。”三井孝宫在根据流程,总结他在辽东指挥战斗的时候得到的经验。

    这些经验,有一些是直观的,有一些是将领本人领悟到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些都是一线指挥官们对经历的战斗的最直观的感受,都是最宝贵的经验。

    天皇还有其他与会的官员们都一声不响的听着,现在还没有到他们发言的时候。所以不管三井孝宫说的东西他们是厌烦的还是支持的,都必须要诚恳的听下去。这是大日本帝国的生存之道,这也是他们自强的理念之一。

    “除非我们停止建造战舰,将有限的钢铁用在和大明帝国比拼建造‘战车’上面。不然的话我们的步兵在进攻的时候,都会面对敌军优势的‘战车’兵力,最终导致进攻失败,损失也会非常惨重。”三井孝宫一边念着自己的演讲稿,一边也是心中苦涩。他好端端的一个辽东军总司令,结果却因为莫名其妙的战败,被迫交出兵权回国述职,能不感到无限憋屈么?

    他要是真的做了什么错误的判断和指挥也好,可是他从始至终,也没有让日军遭受什么难以接受的损失。甚至可以肯定的说,三井孝宫在辽东之战中,指挥还是非常得当,并且相当果断坚决的。

    在盘锦等地果断的撤退,在鞍山辽阳的果断南下,都让日军在最危机的关头逃出生天。他的失败,或者说丢失辽东的失败,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国叛军在指挥和作战上出现了失误,而不是因为日军出了什么问题。

    在整场辽东之战日军作战全部结束之后,总体损失不超过一万人,这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结局了。要知道数量几乎是日军三倍的金国部队,可是被明军几乎全歼俘虏掉了的,对比起来,日军遭受的损失,绝对是非常微小的。

    可是三井孝宫还是输了,输掉了日本依为国运的辽东,输掉了一场关乎金国日本大明三国之间兴衰灭亡的战争。而让他输掉了这场战争的,是一场战争技术体系的革命,并不是指挥或者作战方面出现的问题。

    让这位曾经在辽东指挥数十万日军主力的宿将绝望的是,他看不见日本可以扭转劣势的希望,看不见自己可以逆转乾坤的希望——陆军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钢铁和技术决定胜负的阶段,而日本比起大明帝国来,在很多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往的战争,双方都用步枪机枪,双方都用士兵在战壕里厮杀,人数还有士兵的英勇以及地形地貌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现在,技术还有后勤等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并且在战争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这让日本失去了和大明帝国纠缠的能力。

    等三井孝宫念完了自己的发言稿,所有的大臣都侧过头来,看着面色沉郁的玉武天皇。这位省吃俭用为日本海军筹款建造新型战列舰的皇帝陛下,这个时候心中想的是自己究竟还能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什么。

    朕已经为了海军的那几艘战列舰,每天只吃两顿饭了!你们还准备让朕做什么?再去为了陆军的什么狗屁战车,每天只吃一顿饭吗?他皱着眉头看着自己左手边的内阁首相上杉安达,一言不发。

    海军大臣织田武博咳嗽了一声,然后开口第一个发言道:“海军是维护帝国本土不被外敌侵犯的屏障,万里海疆是我们的天然城墙……海军建设绝对是帝国的根基所在,万万不能动摇半分!”

    他一边说,一边把来自情报部门的一份文件按在了桌子上,推到了会议桌的中央,继续说道:“听说大明帝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的战列舰,到时候海军的些许优势将不复存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分心去发展陆军装备呢?”

    “织田将军说的确实不错,可陆军作为守卫帝国领土的最后力量,无论如何也应该补充装备了……毕竟如果只发展海军,难道岸上的敌人我们就坐视不理了吗?”陆军大臣佐藤文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来。如果让海军再吃掉所有的资源,那陆军未来如何面对装备更强大的明军?

    “哈!笑话!如果让敌人冲上了我们的本土,我们海军还不如全部切腹死了算了!海军最重要的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怎么可能让敌人打进来?”织田武博看了一眼佐藤文,冷声说道。

    佐藤文也不甘示弱,张嘴刚想要反驳对方,那边首相上杉安达就拍了拍桌子,提起嗓子来阻止了他们的争吵:“够了!陛下还没有说什么,你们在这里吵吵闹闹,成什么体统?海军和陆军,乃是我大日本帝国的两大柱石,你们要保持自己应有的风度!”

    听到首相大人这么说,两个人也都闭上了嘴巴,一边刚刚葬送了日本海军舰队优势的舰队指挥官东乡贵一闭口不言,免得说错了话引火烧身。他现在和三井孝宫两个人可谓是半斤八两,都属于戴罪之身。

    “首先,‘战车’这种武器,我们大日本帝国一定要有!之前拟定的产量,看起来确实不够,要提高一些……暂时,就提高到……三百辆吧。”看了一眼依旧不说话的玉武天皇,首相上杉安达先给了陆军方面一个承诺,虽然说日本陆军的坦克现如今还在图纸上呢,可是这丝毫不耽误上杉给佐藤文画一张看得过去的大饼。

    对于上杉安达来说,朝鲜地区的丰富矿产资源,是日本维持经济发展,还有日后与大明帝国争霸的必要保证,如果失去了陆地上的最后一块殖民地,日本帝国也就真正成了海外孤岛,根本就没有崛起的任何可能了。

    所以他必须要安抚陆军方面,并且给陆军足够的筹码,让他们在朝鲜半岛鸭绿江防线上,建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防御体系来。这条防线在未来的战争中,必须经受住来自大明帝国的考验,才能给日本留下争霸的最后一丝机会。

    所以这一张三百辆战车的大饼,是上杉安达无论如何也要画给陆军方面的。说完了陆军的最低保障,上杉又把目光对准了已经有些不满的海军大臣织田武博,开口说道:“我会通过外交途径,向大英帝国订购一艘战列舰,争取让英国人移交他们现有的战舰给我们,而同时,抓紧时间,在国内建造两艘新的战列舰……”

    他咬了咬牙,狠狠的给出了一个新的战舰指标来:“要求新式的战列舰要完全超越现有所有国家的战舰设计,吨位要超过四万吨!既然大明帝国要在战列舰竞赛上用数量压倒我们,我们就在质量上追求完美!”

    说完了吨位,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笑着对已经非常满意的海军大臣织田武博承诺道:“锡兰方面打算再派一批技术顾问到日本来,帮助我们建造口径在400毫米以上的战列舰舰炮……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技术,不愁海军将来没有打垮大明海军的一天!”

    “那么!海军上上下下数十万名官兵,就等着首相大人这一次外交合作计划了!”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好处,海军大臣也赶紧卖乖,起身鞠躬感谢道。(未完待续。)

258谁也不信

    玉武天皇坐在那里,依旧还是紧皱着眉头。上杉安达在刚才提出的两条应对措施,其实在他看来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而已。给海军增添新的战列舰,给陆军拼凑一些装备出来——从几十年前他的父亲那一辈开始,日本就在做这种事情。

    可是到了他这一代,依旧还只能做这种事情,并且做的更加被动,面对的危机也更加让人心慌。他很想站起来,告诉上杉安达,还有在座的所有大臣,日本不能再这么被大明逼迫着走军备竞赛的道路了,可他没有勇气这样做,也没有决心这样做。

    和独立以来的历代天皇一样,他省吃俭用,励精图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让大日本帝国能够击败大明,实现真正的崛起。如果他放弃军备竞赛,那日本帝国再一次崛起的希望,也就彻底的破灭了。

    不过上杉安达接下来说出的话,让玉武天皇更加感兴趣起来,他坐直了身体,侧过脸来看着自己的首相,然后露出了欣慰的表情来。这一刻他觉得上杉首相是懂他的,也是深爱着整个日本的。

    因为上杉在那里提出了一个非常符合玉武天皇想法的问题来,只听上杉首相缓缓的说道:“这只是应对大明的临时性计划,我想我们大日本帝国也应该进行一次创新,用科技引领战争的体系变化,超过大明帝国刚刚形成的新式战术!”

    他一只手握住拳头,顶在了桌面上,坚定的开口继续说道:“仅仅是在数量上疲于应付,花费大而且陷入了和大明帝国比拼国力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怪圈之中!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我们研发秘密武器,就能够用较少的花费,打破大明帝国的国力优势,将战争的胜负,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可是,如果我们设计新的武器,同样需要钢铁还有各种资源,这对我们一样是一个额外的负担,不是么?”这一次,玉武天皇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对上杉提问,问出了自己希望听到回答的问题。

    听到玉武天皇开口了,上杉安达就知道自己这一次发言是得到了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