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大笑道:“你若真是细作,回到鄄城时首先就过不了文若那一关。不过你又为何会有此一问?”

    陆仁不好意思的搔搔头皮:“我怕曹公多疑,然后把我给杀了。”

    曹操笑着伸出手去拍了拍陆仁的肩头:“义浩你的确是个有些贪生怕死的人,但越是你这样贪生怕死的人,就往往越是会识时务。再者以你的聪明与见识,又哪里会不明白孤与吕布之间,谁才是更值得追随的明主?”

    陆仁心说也是哦!要在曹操和吕布之间选一个老板的话,当然是选曹操更好,这在后世可是公认的。而想到这些时,陆仁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了不少,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是紧绷着的了。

    这头曹操远眺向了濮阳城,若有所思的道:“就是不知那夜击飞吕布画戟的人到底是谁……孤若是能得此人为将,又何惧吕布之勇?”

    陆仁心说我就在你身边来着,但要我去和吕布过招,还是可免则免吧。和吕布那样的高手过招可不是光有力气就行的,就好像是打游戏,攻击力够高的话清清小兵当然是没问题,可是和关底的boss干,你至少也得考虑一下命中率的问题。万一出个miss,**oss反手一记大招你就得跪了。

    再看曹操望了濮阳城一阵,忽然又转身向陆仁问道:“义浩,你也是个颇有几分见识的人,那你且说说看,孤这样与吕布在濮阳城僵持不下,当如何是好?”

    “……”陆仁无语良久之后才向曹操干笑道:“曹公你可难为在下了,这行军打仗的事,在下可是半点都不懂啊。”

    曹操摆摆手:“无妨,孤就是想听听诸将与各谋士的看法。”

    “这个嘛……”

    陆仁心说装二百五也不能装得太彻底,而且老曹刚给自己升职加薪还答应送小秘,那好歹自己也得在老曹这个大老板的面前适当的表现一下。这事要是换到现代社会,小职员们想在大老板的面前表现表现都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是不是?

    于是乎,陆仁装作抓痒的样子,悄悄的激活了芯片开始查阅相关的资料,嘴上则对曹操道:“曹公问得太突然,在下半点的准备都没有,且容在下思索一下。”

    曹操点点头,陆仁就在那里来回的踱起了圈。良久过去之后,陆仁总算是整理出了一番说辞,这才向曹操道:“若是在下说得不好,还请曹公莫要怪罪。”

    曹操道:“但说无妨。”

    陆仁道:“在下觉得曹公应该退兵,或者是分出一军乃至数军,尽快的设法去收集粮草。”

    曹操“嗯”了一声,显得有些不置可否,但仍示意陆仁继续说下去。其实向曹操建议退兵的又不止陆仁一个,而一个懂得如何去征求意见的人,是能够让对方把话说完的人。

    陆仁见状心也放宽了些,就指着天空向曹操道:“现在天已入冬,那曹公觉得今年入冬后的天候如何?”

    曹操又“嗯”了一声,但目光可就望向了陆仁。因为别人将领谋士在给曹操提建议的时候都是说些军事方面的话,唯独只有陆仁现在说的是天候,曹操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陆仁接着道:“在下流浪多年,多多少少的会看一点天候。躲在陈留那里养伤的这一个月里,在下就觉得今年秋冬交替之时天候异常的干燥,几乎就没有下过雨。再到现在这个入冬之时,就觉得今年青衮地区的冬季会少有雨雪。如果一直是这个样子的话,那到明年的春夏之季,就很有可能会衍生出大旱。再如若是久旱无雨,只怕就会闹出蝗灾了。”

    曹操好奇的向陆仁开了口:“义浩你懂天相之术?可就算是懂天相之术,却与孤现在退不退兵又有何关系?”

    陆仁道:“行军打仗、临阵决机的事在下不懂,但也知道军无粮草,仗就打不下去。现在看这入冬的天候,到明年春夏之季如果真的闹了大旱,衮州各地的庄稼就会欠收,要是再因为久旱生蝗之故闹了蝗灾,地里恐怕就是颗粒无收了,介时曹公也好,张邈、吕布也罢,又到哪里去收获军粮以资战用?但反过来一想,如果现在曹公事先就多屯积下一些粮草,哪怕只比濮阳城中的吕布多一个月的吃用……一群吃了一个月饱饭的人,还会打不过一群饿了一个月肚子的人?”

    曹操呵呵一笑:“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你刚从鄄城过来,一路上也累了吧?先去休息,等粮草计点交接事毕,你随队回鄄城去辅佐文若,勿使孤这里粮草有缺。至于你任比曹掾史的印绶,文若见信之后自会交付于你。”

    “……诺!”

    陆仁知道曹操多半是没把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听进去,不过自己想想,却也觉得自己刚才说的那些事是太玄乎了一点。别说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社会,提前预诂几个月之后的天气都不是很准确,当然几天之内的天气还是可以的。自己要不是有现成的资料,那把听这些话的人换成自己都不太会相信。

    至于苦劝曹操之类的事,陆仁很明智的没有去做,而且以陆仁这个家伙的性格也不会去做那种事。反正现在主要就是应付一下曹操的问询,信与不信那是曹操自己的事,自己尽了责也就行了。要是见大老板问自己事就拼命的表现,没完没了的去说这个说那个,那只能是在讨人嫌,搞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陆仁又不是笨蛋,才不会去做这种蠢事,毕竟自己还得在曹操这里混几年的安稳饭吃,可不想把曹操对自己的映像搞得很糟糕。

第六十四回 难为不见

    曹操最终没有采纳陆仁的建议。但这并不意外,陆仁自己都觉得提出那种建议的思想来源在当时看来太过玄乎,曹操这些古人就更不用说了。而且严格的来说,陆仁的建议是没有考虑过当时的战局的,曹操当然会直接就pass掉。

    就这样,时间在双方的对恃中一天天的过去,时间就来到了兴平元年(ad194)。在入夏之后,史书中所记载的蝗灾如期而至。眼看着今秋没粮进帐,曹操与吕布都没了再和对方僵持下去的底气,于是各自罢兵,寻求各自的养军生路。(注1)

    而在鄄城的荀彧这里,自然是一片焦头烂额之态,荀彧更是整天都紧皱着双眉,目光就是死死的锁定了墙上的地图,思索着曹操这里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双方的时局如此,但对陆仁来说却和他的关系不大。而且真要说起来,陆仁自濮阳战线归来再到蝗灾暴发的这半年多时间,应该算得上是陆仁自穿越后过得很悠闲、很自在的半年。因为自从他从濮阳战线归来并被曹操正式任命为比曹掾史,可以说一切都走到了他当初所预定的轨道上,因此就再没有什么需要他去担忧的事。

    由书佐吏升职为比曹掾,职升了薪涨了,但干的活却还是一样的,那些写写算算的事对陆仁来说也没什么难度可言,所以这半年中陆仁每天就是按时去荀彧那里上班,有什么工作要做就忙活一下,没事就呆坐在那里激活芯片打游戏,然后到点吃饭、天黑睡觉……这样的小日子能不悠哉悠哉?

    也别说陆仁的这种态度有点没心没肺,至少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里的吊丝宅男来说,有一份安定的工作,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就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能有个女神推一推就更好一些,不过现在的陆仁可没敢想这个,更不敢问曹操去要。

    不过陆仁会这样过他的小日子还是有所倚仗的。曹操是把陆仁的建议pass掉了,但陆仁自己却不会pass。那次陆仁从濮阳归来之后,就把手头上所有的钱都换成了粮食,甚至还厚着脸皮向郭嘉“借”了不少钱来买粮食,而郭嘉又哪里会和陆仁计较钱的事?

    此外那个时候陆仁想收集粮食还不难,因为曹操是在徐州当了一回蝗虫回来的,手下的将士们除了必须上缴的份额之外,其余的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战利品,自然也就少不了会有一些变卖掉战利品然后去吃喝嫖赌的事。

    总之,陆仁的钱可能是不算多,但陆仁硬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自己升任比曹掾之后搬迁到的新家的粮仓给装得满满的。两个能装三吨左右粮食的地瓮被塞满,就是六吨多些的粮食。有这六吨多的粮食存着,陆仁还真是应了那句“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小日子又岂能过得不悠哉悠哉?

    闲话少说,只说到了入秋时节,曹操这里可怜的粮食收入令曹操与荀彧都头痛不已。荀彧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就派陆仁代自己去三县之地巡视一下。用荀彧的话说,就是在这种大灾的情况之下,各地的钱粮帐目很容易出问题,而算这些帐在当时没人算得过陆仁,所以让陆仁去三县巡视并且计点帐目是最合适的。

    小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陆仁就算是再不愿意,却也只能应上一声“诺”,然后带着荀彧借调给他的一些随从上了路。而真当陆仁走到城外,看到那些荒凉的田间景色时,陆仁之前的那些悠哉悠哉的心情立时就跌落到了谷底。

    都说“眼不见为静”,陆仁之前会有那种悠哉的心态固然是有点没心没肺,但也与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见到过那种荒凉悲惨的场面有关。一个一直生活在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里的家伙,又哪里见到过那种惨状?即便陆仁是在穿越之后,最初呆的地方也是相对当时的时局来说比较安定富庶的徐州,最多也只是见到穷苦,离悲惨还差了老远。现在真的见到,对陆仁心中的触动是非常大的。

    这天陆仁正带着随从走在去东阿县的路上。陆仁的心情不好,一直都低着头没说话,心中却在暗骂着自己:“你这个家伙……现在看起来,你这个家伙到是像极了电影电视里的那些地主老财,自己躲在家里关起大门吃饱喝足,就没想过门外的人都已经饥苦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还真是典型的为富不仁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真没想到这句诗居然有映证到我身上的这么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