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自然而然的就向郭嘉发了问,想了解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郭嘉解释道:“主公领衮州后,主要就是在平定衮州黄巾余党。衮州黄巾平定之后,主公择其精锐为青州兵,其余的就令务农。而主公在这时留了一手,就是仍然让一小部份的黄巾军保留着黄巾旗号,以备不时之需。义浩你该明白,主公统领的是朝庭兵马,有些时候和有些事是不便出面的,就得靠这些打着贼兵旗号的兵马去做,主公则在暗中资以钱粮。”

    这么一解释陆仁马上就明白了过来,心说这事到是挺合曹操的风格的。简单点说,就是曹操留下这么一只见不得光的部队,专门去做那些见不得光的事。这个别说是曹操,就算是在现代社会,诸多的国家在暗中其实都是有这样的部队的。毕竟有很多事,明面上的正规军绝对不方便出面,只能靠这些躲在暗中的部队去做。

    这时郭嘉接着道:“孔融与陶谦一向交好,听闻徐州被围就一定会出兵援徐。如果说只是和孔融交兵打仗,孔融这种酒徒绝不足虑,只是孔融的名声也太大了点,真和他对上,主公的脸面拉不下来。要是孔融再写封信或是发个檄文什么的,主公这里在情理上可就难做了。毕竟孔融可不是边让,杀边让不会有太大的关系,还会有立威之效,可如果杀了孔融这样的人……往近了说就不亚于王允杀蔡邕,会激起天下士子的强烈反感不说,还会给其他的诸候出名攻打主公的借口。所以只有让管亥去围攻北海,让孔融自顾不暇,无法出兵援徐。”

    陆仁听得“呵呵”强笑,心说这他妹的就是政/治,里面的弯弯绕绕也太多了点。而既然有这些因素在里面,刘备会把管亥做掉那就是必然的事了。至于其他的一些看似微枝末节的因素,陆仁也懒得去想了,反正现在的结果真的是和原有的历史进程相差不大,就是在时间上可能提前了一些而已。

    事实上陆仁不知道,由于他的出现,刘备那边有些事是调了个个的。原本应该是糜竺到北海之后,才由孔融派太史慈去向刘备求援,现在却是糜竺直接去了平原,然后刘备在去徐州的路上糜竺又告诉刘备,说可能会有黄巾余党围攻北海,刘备就顺路打了管亥一家伙。

    这样看上去好像是没多大的分别,但要知道原本刘备是在救了北海之后才跑去公孙瓒那里借兵借将,现在却是事先借好了兵和将就向徐州跑,在时间上也是有所提前的,至少是省去了刘备从北海到公孙瓒那里打一个来回的时间。而且在兵力比原本进程多出一些的情况下,对管亥部众的俘获与收编能力也强上了一些,因此刘备才会有这过万的人马跑来徐州。

    扯完这些闲淡,再看陆仁见郭嘉一直都紧锁着眉头,尽管心中已经有些明悟,但还是向郭嘉开口问道:“只不过是来了个刘备的万余人马而已,老郭你却苦着张脸是怎么个意思?”

    郭嘉摇摇头:“有些事你不清楚,到也怪不得你。告诉你吧,如果此时来驰援徐州的是其他的人都还好说,可来的是刘备那就有些麻烦了。”

第四十四回 视角不同

    “有些事你不清楚,到也怪不得你。告诉你吧,如果此时来驰援徐州的是其他的人都还好说,可来的是刘备那就有些麻烦了。”

    陆仁一听这话就心说我当然知道刘备援徐对曹操来说是麻烦事,但曹操这时真正的麻烦并不是在刘备的身上,而是在陈宫和吕布那里。而且从史料上来看,这时的曹操其实是很不把刘备当一回事的,所以陆仁很不明白郭嘉为什么会这样。

    郭嘉见了陆仁那一脸茫然的样,笑了笑之后向陆仁解释道:“徐州现在最大的毛病是空有善战之兵,却无善战之将来统领。而这个刘备自讨伐黄巾以来就颇有战功,为人勇而能战,而且他的二弟关羽、三弟张飞也都是武勇过人的猛将,如果让这样的人来统领徐州的丹阳兵,主公的仗打起来可就没之前那么轻松了。”

    陆仁心说我知道啊!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以前一直都打不过曹操,但也没少让曹操大吃苦头,刘备真正输是输在起步晚和没有好的战略目标上,再就是在谋略方面也差了很多。

    这时郭嘉却又接着道:“而且我还担心一件事,就是这个刘备数次弃官、数次改投,今番援徐至此,陶谦若是待刘备恩遇颇厚,那么这个刘备就很有可能会改投在陶谦的麾下。介时徐州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要将有将,将再不是可以轻易图谋之地。若是主公此番不能尽快强攻下徐州,那么就只有退还衮州,静待时变了。”

    陆仁心中暗暗的给郭嘉点了个赞,心说郭嘉到底是个看人很毒的家伙,这么早就能看出刘备是个……往好了说是有英雄之志,不甘屈于人下;往坏了说就是反复难养的n姓啥啥了。

    不过在听到“退还衮州”这四个字时,陆仁稍稍的犹豫了一下,有点想把自己的那番话说出来,但想了想还是决定别乱开口的好,因此是在郭嘉的面前打起了马虎眼:“既然如此,老郭你就劝曹公作速攻城啊!”

    郭嘉叹道:“你以为我不想?可一则是刘备在郯城城外扎下营寨,与郯城成掎角之势,主公率军攻城之时必会从中干扰,攻城战打起来就麻烦了很多;二则还要两天,两天之后主公的攻城器械与随军工匠才会到此,之前派往各处掠取粮草的军兵才能回来,所以现在得先稳住刘备,和他玩玩先礼后兵,等器械兵马以及粮草都到齐了才能进军攻城。若是不等这些就冒然攻城,只能是在徒增死伤而已。”

    陆仁心说得,又得干等两天,然后曹操围攻郯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把郯城攻下来?再算算衮州鄄城那边到这里的路程时间,陆仁便在暗中摇头,心说不用看了,曹操这回能打下徐州才是怪事,除非曹操不想要他的老巢衮州。但以曹操的为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这几天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去营后等着吧。

    郭嘉看看陆仁,总觉得陆仁现在的反应有那么点怪怪的,便问道:“义浩,你有没有想到点什么?”

    陆仁低头沉思了片刻,觉得现在把一些话和郭嘉说说应该没关系……主要是那些话一直憋在心里有点难受,所以措了一下辞之后,陆仁也摆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道:“刚才你说孔融这个人不能杀的时候,我到是也想起来了点……我总觉得曹公不应该杀边让的。”

    “不应该杀边让?”郭嘉微觉诧异,带着几分好奇心问道:“我承认主公杀边让是过份了点,但那是必要的立威之举。况且边让可没孔融那么好的名声,杀了也就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陆仁一耸双肩:“我就那么点的本事你是知道的,要我完全说清楚,我自问做不到。嗯……这么说吧,老郭你先仔细想想,曹公自举兵以来可谓是威名远播,可是这个‘威’好像全都是军功,却没见曹公有过什么礼贤下士之举吧?”

    “嗯!?”郭嘉当时就是一愣,但仔细的想了想之后,好像还真像是陆仁说的那样,曹操到目前为止只有征战的军功,却没见曹操做过什么礼贤下士的事。

    反观陆仁,他可不想当那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糊涂蛋,当然最主要的是怕哪天要把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万一没个合理的解释,没准就会让曹操一声令下推出去咔嚓了,所以这些天里陆仁可是反复的在依照史料修正这些说辞,可以说是暗中的准备绝对的充份。

    眼见着郭嘉向自己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陆仁便顺着刚才的话继续道:“你我都知道曹公出身宦门,而曹公年少时的行为又未免太过放/荡不羁了一些,因此一向都被那些自命清流之士的人看不起。如今曹公威名大振,可彰显于世的全是征战之功,没有做过……或者可以说没来得及做些什么礼贤下士的事,那老郭你觉得在一般人的眼中,会认为曹公是哪一类的人?”

    郭嘉迟疑道:“你的意思是?”

    陆仁道:“我的意思是在寻常之人的眼中,很可能会把曹公当成重武轻文,只知以武征战而不知以文治世的草莽英豪,犹其是那些文人士子恐怕更会如此看待曹公,甚至会把曹公比作项羽那一类的人物。项羽的特点是什么?残暴无度,只知征伐而不知抚恤,对待文人士子更是视若无物、随意杀戳,以至于项羽的身边几乎是人人自危,最后叛羽者数不胜数。曹公现在是一味的征伐,在对待文人士子上没有采取比较好的怀柔之策,反到是杀戳起来半点的情面都不讲。所以我有些担心曹公身边的那些文人士子搞不好也会有自危之意,然后就……”

    话说到这里也就可以了,郭嘉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自然会明白陆仁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而郭嘉在听完陆仁的话之后,眉头又紧上了几分,人也在帐中来回的转起了圈。良久之后,郭嘉才向陆仁道:“我一向自问有识人之能,但在这一类的事上反到不及你想得深远。只是我的义浩贤弟啊……”

    说着郭嘉忽然逼视向了陆仁,声音有那么点的冷:“我与你相处已多有时日,对你我还是看得透几分的。方才的这番言论,你绝不是一时之间有所感悟之言,而是你已经在心中想了很久。义浩啊义浩,你要我说你什么才好?我不是和你说过吗?有些时候要敢把话说出来、能把话说出来,你如果是担心惹怒主公,不是还有我在吗?你不敢去向主公进言,又为什么不能早点向我说出来?”

    “呃……!”陆仁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一步,很有一种想伸手扇自己耳光的冲动。心说我这是在干啥?和郭嘉这样的聪明人玩心眼耍小聪明,我还真是吃饱了撑的,真把古人就当作是没脑子的人了?没脑子的那是原始人!

    郭嘉狠狠的瞪了陆仁一阵,最后才叹了口气道:“你刚才说的那些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却不可不防。你现在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