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曹操聚起了帐下幕僚开会议事。要商议的事其实只有一件,就是曹操在秋粮入仓之后,准备按照原定的战略,向黎阳和青州的部份地区用兵。目的当然是为了将来与袁绍的决战好先期准备。

    接下来的商议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而陆仁一直都低着头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将官的选取分派都已到位,曹操将要宣布散会的时候,陆仁才忽然抬起了头来向曹操道:“曹公。在下想去一趟宛城。”

    陆仁这一句话使众人皆惊,曹操更是难以置信的道:“义浩你方才说什么?你要去宛城?你去宛城作甚?”

    陆仁向曹操淡淡一笑:“曹公才智过人,又怎么会看不出在下此行的目的?”

    曹操眼珠转了转就明白了陆仁的意思,马上眉头皱了起来:“义浩。你此去可有把握?”

    陆仁道:“不敢说绝对有把握,但如果让我见到了张绣身边的谋士贾诩,那此事则必成。此外嘛……容在下直言。这还要看曹公你能不能容得下张绣。”

    曹操楞了一下,随即大笑道:“义浩何出此言?若张绣肯真心归降于孤,孤又怎会记恨旧日仇怨。到是义浩,孤更担心你啊……”

    陆仁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曹操见陆仁如此,侧目望了望程昱,而程昱也细看了陆仁很久,最后向曹操轻轻的点了点头。

    曹操见状想了想又问道:“那义浩,你打算怎么去宛城?”

    陆仁道:“我带些个族中子弟随在身边就行了。若无差错,三个月之内我必返许都。”

    曹操轻轻拍案道:“好!义浩若能劝降张绣,便是大功一件!今日天色已晚,义浩且先回府好生歇息一下,孤亦要修下结好书信,待明日交付于你。义浩你意下如何?”

    “诚如所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只是郭嘉紧皱双眉望着陆仁,暗中摇头不语。

    ————————————————————

    许昌到宛城其实也没多少路,所以在十来天之后……

    “家主,前面就是宛城了。”

    陆仁在马上举手遮阳,细看了一会儿十几里外的城池,轻轻的点了点头后问道:“前些天你们在城中打探到什么消息没有?”

    陆仁离开许昌时是带了二十个陆氏子弟在身边,其中有五个按陆仁的命令,先行一步赶往宛城去打听一些相应的消息。混了这么几年,陆仁明白想劝降某个势力可不是动动嘴就能做到的事,相关的客观因素那可是非常多的,如果不掌握这些情报就去动嘴皮子,说不定等着他的就会是砍头的刀斧。

    再看陆氏子弟回应道:“张绣虽屯于宛、壤,为刘表抵挡荆襄的北方门户,但是好像张绣与刘表之间并不怎么和睦,至少是在士卒将校之间对刘表颇有微辞。只是因为时间很紧,具体的情况如何我们还没能打探到。”

    “是吗?”

    陆仁趴在马背上陷入了沉思:“这一时期的张绣算得上是一个独/立的势力,虽然依附于刘表,但也只是一种帮刘表打工的临时雇员的关系,并不是刘表直属的部下,也就是说刘表的命令他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嗯……”

    理出了这样的思路,陆仁便激活了芯片仔细查阅刘表与张绣的资料,最后落在了这么有关刘表的这么一段话上:“‘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是了,刘表最大的毛病就是多疑,而史书上对刘表与张绣之间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却可以从刘表与刘备之间的关系里看出些什么来。

    “要是我没有推算错的话,刘表虽然是把张绣当作看门狗,但又怕张绣养成了气力就会反咬他一口,所以就既不让张绣吃饱,却又不让张绣饿着,完全是吊在那里而已。哪果是这样的话,也难怪曹操和袁绍向张绣招招手。张绣就屁颠屁颠的跑了。有好日子过,谁又愿意半饥半饱的?行了,在这里空想也没有什么意义,进城之后自己再仔细的看看吧。”

    一念至此,陆仁就准备带着二十骑陆氏子弟打马进城,身边的陆氏子弟慌忙劝道:“家主请三思!张绣素来与曹公不睦,而且两家本有亲子之仇。家主若是就这样进城,只怕……”

    陆仁摆了摆手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再者。宛城兵马虽本属张济,张济又曾是董卓的部将,但张绣却不是那种不讲道义的残暴之人,加上身边又有一个贾诩在。所以宛城的兵马现在应该被他们管得像点样子,我们大大方方的进城是不会有什么事的。废话少说,走吧!”

    这边陆仁催马先行,身后的陆氏子弟们则一个个都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低声议论道:“喂,有没有感觉自婉主母故去之后,家主他好像一下子就变了个人似的?”

    “你这不废话吗?家主对婉主母。那可真是……哎呀,我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反正就咱家主这脾气,受到了那么大的刺激现在还能这样神色如常,我看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婉主母也真的死得太……”

    前面的陆仁突然回过头来,愠怒道:“你们在议论什么?好好赶路!”

    “是、是、是!”

    ————————————————————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宛城城门前,陆仁一行人被宛城的守门士卒们给拦了下来。也难怪,二十来个人个个都挂弩配剑外带着甲,一看知道就不是一般的角色。

    陆仁在马上随意的拱了拱手道:“许都大司农府治粟都尉、守尚书仆射陆仁,奉曹司空之命为使,特来宛城欲与张将军一会。相烦各位前去通传一声。”

    “仙、仙师陆仁!?”

    许昌与宛城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远,所以陆仁的名号与事迹早就传到了宛城。几个守门士卒一听可不敢怠慢,慌慌张张的向陆仁见礼之后就有人通传去了。

    陆仁这一路过来也有些累了,就趴在了马背上小歇等候。稍稍的闭了一会儿眼,再睁开时陆仁细看了一下这几个守门的士卒,发觉这几个守门士卒虽说身强体壮,但脸上却明显的带着几分饥色,目光还有意无意的在自己与陆氏子弟们的干粮袋上瞄来瞄去。陆仁见状心中暗自冷笑,心说看来我刚才的推测应该是没有错的了。而这样一来,陆仁对自己这次劝降张绣的事又多了几分自信。

    过不多时,城中马蹄声响动,一队人马赶到了近前。当先一将大概三十岁出头,衣甲装束颇为齐整,而他身边一身文士装束的人大概四十几岁的年纪,一张阴沉的脸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很工于心计的人,看来这二位就应该是张绣与贾诩没错了。

    陆仁在马上先向二人拱手一礼道:“在下陆仁陆义浩,敢问二位可是张将军与贾先生?”

    张绣满脸疑惑的望了陆仁一阵才回礼道:“在下正是张绣,贾文和贾先生……阁下真的是陆义浩,陆仆射?”(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回 初会张绣

    “阁下真的是陆义浩、陆仆射?”

    陆仁环顾了一下自己的周身上下,随即笑而回应道:“怎么我看上去不像吗?”

    说真的,张绣还真没想到陆仁竟然这么年轻,不过陆仁今年确实是连三十岁都不到,而尚书仆射这个官职虽然是非正式的“守”,但一般来说没个四十岁左右也别去想。

    相比起张绣,贾诩到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继而向张绣道:“将军虽与曹司空素来不睦,但陆仆射即为使而至此,将军亦不可失却礼数。还是速请陆仆射到驿舍小歇,将军亦当设宴为陆仆射接风洗尘。若有正事,明日再行商议不迟。”

    张绣对贾诩一向是言听计从,于是赶紧的请陆仁入城。而陆仁在入城道路上刻意的与贾诩并骑而行,但是话却一句都不说,只是带着几分微笑望定了贾诩。

    贾诩亦望定了陆仁,皱眉眯眼了许久才问道:“尚不知陆仆射亲来宛城,是所为何事?”

    陆仁淡淡的回应道:“素闻贾文和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堪称乱国奇士,那么你又会不明白我在这个时候来宛城是想干什么吗?”

    贾诩道:“虽已料到,但未从尊口而出,诩心犹难安。”

    陆仁微笑道:“袁绍与曹公,你更看好谁?”

    贾诩道:“以势而论,当属袁氏;但若是以身而论……犹未可知也。”

    “是怕他不能容人吗?”

    贾诩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暗指了一下张绣道:“怕的不是我,而是他。你这次的事能不能成,关键也在于你能不能说服他。”

    陆仁望了眼前面引路开道的张绣,若有所思的道:“迎使一事,并不用他亲自出面,但是他却亲自来了,那他这里应该没有问题才是。”

    贾诩道:“狡兔三窟。以他今日之势。自然是谁都不想得罪,想多留一条后路。而你这次能不能事成,就在于你能不能令彼心坚。”

    陆仁道:“还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贾诩微笑道:“某……量力而为。”

    于是乎,陆仁被张绣、贾诩接入了宛城。而按当时普遍的外交习惯,张绣本来是想当夜就设宴款待陆仁的,不过陆仁却推说自己一路急行,现在身心俱疲,需要先好好的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体力才方便谈正事。

    因为这种事也在常理之中,张绣与贾诩也就没有强人所难的去强邀陆仁。而是把陆仁送到驿舍后留下了两百军兵保护就先行离去。反过来说,陆仁现在固然需要一些时间来整理思路说词,张绣与贾诩面对陆仁的突然到来又何尝不要一点应对的时间?

    陆仁记得这么一句话,叫“外交场其实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绝非论客辩士。虽说他很有几分很能忽悠人的小聪明,但在汉末混了这么几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陆仁早就体会到能决定这没有硝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