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不济你还可以看看我。我一介女流,虽然说与陆叔有些关系,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多么的亲近,说得难听点,我只不过是秀姨娘被陆叔收为侧室之后带去的一个拖油瓶而已。可是陆叔还就偏偏给了我机会,而现在的我,至少是比起现在的你,我不是要风光得多、自在得多吗?”

    曹彰仍旧没有回应,只是低着头在那里默然不语。

    吕玲绮也没再多说什么,很潇洒的一转身便就此离去。而曹彰看着吕玲绮离去的背影,心中要说对吕玲绮没有点羡慕之意那是骗人的。

    建安二十七年的曹彰不过三十来岁,正是一个男子血气正盛,想要作出一番功业的时候,可是他的际遇却让他不得不窝在封地里,曹彰又如何会甘心如此?而在原有的历史上,曹彰曾经一度向曹丕逼宫,不过被人给说服了而已;再说是据说曹彰是被曹丕给暗杀的,也可以间接的说说曹彰胸中有志,引起了曹丕的警惕。若是一个无志之人,曹丕又何必下这个手?

    不扯太远,反正曹彰肯定是不会甘心呆在封地里当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所以如果有什么机会的话,曹彰也会想着抓住机会做点什么。而在现在的这个进程之中,曹彰当时会跑去找陆仁,不也证明曹彰有些心思吗?

    在另一头,陆仁对这个事那可是非常的了解。而对于陆仁来说,曹彰可是个值得一用的人。再说得难听一点,曹彰对陆仁有着很不错的利用价值,所以陆仁才会在与曹丕肝上的同时,还没忘记授意吕玲绮去向曹彰说些什么话。那么接下来,就要看曹彰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了……

卷三 第两百九十六回 找人凑兵

    建安二十七年五月,陆仁在夷州先后收到了献帝刘协的诏书、曹丕的道歉信,再就是汉庭与曹魏方面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也都写了大量的劝慰书信给陆仁。另外,曹丕很肉痛的作出对陆仁方面的赔偿,现在也已经走在路上。

    这样的一个结局应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所以陆仁到并不是很在意,反正对曹丕方面该解除的解除,对献帝刘协那边,该回的信或是该玩的政场手段有荀在管着,也用不着陆仁操心。而相比之下,现在的陆仁比较在意的却是吕玲绮在辽西发回来的消息:曹彰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思考之后,终于带着他的那支“义军”转赴了辽西,目前正在前往锦州城的路上,不出意外的话五天之内就可以抵达锦州了。

    当时陆仁是派人给吕玲绮和曹彰送去了实体信,所以一开始荀还不知道陆仁在暗中对曹彰下了手。但是这回辽西那边发回来的是电报,荀自然就经了手,然后荀就愕然了。荀是汉末三国时代顶尖的智者这不假,但对比起陆仁终究还是有着一些历史局限性,所以很多时候荀也搞不懂陆仁的脑子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而这回也不例外,荀在看到这份电报的时候实在是想不通陆仁为什么要拉拢曹彰,最后就找了个没人的机会向陆仁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义浩,你对那曹子文到底是有何用意?”

    时值半夜,又是在五月的端午之季。而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间,有什么事能比与狐朋狗友们坐在一起纳凉喝啤酒外带吃麻辣小龙虾更适畅?至少陆仁就是在与荀忙到差不多的时候叫回来了几大份的麻小,然后邀荀一起吃吃喝喝。此刻听到荀的问话,陆仁就微笑着把手中剥好的麻小放到了荀的碟里再反问道:“荀公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荀迟疑了一下,把陆仁剥好的麻小抓起来蘸了蘸酱再送入口中,细嚼了一番咽下之后,荀这才目光闪烁的道:“难不成,你是想扶持这不得志的曹子文,再到差不多的时候设法把他送上魏公之位?”

    陆仁正在剥麻小的手当时就是一颤,剥了一半的麻小也因此掉到了碗里溅出了几点的酱料。随手拿过抹布擦了擦桌面,陆仁这才向荀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我说荀公,你觉得我要是这么做的话合适吗?”

    荀一向谦恭有礼、温厚慈祥,可在这个时候却很少见的在目光中划过了几许阴狠:“若是事有可为,为之何妨!”

    “……”

    陆仁顿时就无语了。说实话,以荀一贯的谦恭温厚却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陆仁到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因为陆仁很清楚荀对待汉室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而老曹执意的建立魏公国,就是触动了荀心中某根敏感的神经,最终才造成了荀与老曹之间的分道扬镳。原有的历史上荀是向老曹以死明志,现在的情况则是陆仁趁虚而入把荀给拐了过来,但是荀对曹魏的恨意可不会因为某些事情的改变而削减半分。

    反正简单点说,荀的想法就是曹魏不灭,汉室仍危。因此荀可是很希望能看到曹魏方面出点什么变动,然后给汉室以中兴之机。现在荀见陆仁在有意的扶持曹彰,再联想起曹彰的勇猛强悍与曹家兄弟之间曾经有过的一些争斗……嗯,荀会认为陆仁这是想玩些什么阴损的招数到也正常。而对于荀来说,这样的手段有利于曹魏的分裂与汉室的中兴,该玩!!

    但陆仁可不是这样的想法。或者确切一点的说,陆仁不是没想过扶持老曹其他的儿子,然后去挑起老曹的几个儿子之间的大位之争的事。事实上,陆仁也的确有这个条件,像曹冲这会儿可就躲在夷州学院的文学系里的说。

    只是陆仁作为一个穿越者,能够看到其他的一些更长远的事,所以陆仁一直是把这个想法给压在了心底深处。

    举个例子吧,就比如说三国鼎立的格局,蜀和吴这两方面由于刘备、诸葛亮、孙权这些优秀的人员的健在,少说在二十年之内都还不会结束。而曹魏方面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分裂事件的话,最为敏感和最先抢到大蛋糕的人会是谁?会是陆仁吗?恐怕不见得!以刘备和孙权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陆仁到时候很可能最多也就是分到一杯。

    最重要的是一但被这俩货抢到了什么优势地位,那么这俩货接下来要发动的就会是一统天下的战争,介时陆仁也将会不可避免的被卷进去。而且不管是刘备夺了天下还是孙权得了天下,最后都肯定会掉过头来收拾陆仁,那么陆仁到时除了拼死一战之外,也就剩下投降一途。

    可能有人会说这汉末三国的乱局早点统一不好吗?外局统一之后大家才能安居乐业的发展生产力,百姓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是不是?陆仁原本也是这种想法,但是在混了这么多年之后,陆仁却会说一句“太肤浅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统一其实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统一,也可以说是士族地主阶级取得政权的一个胜利。而士族地主阶层的贵族性与特权性太强,又太容易走上那种特权误国的路线……三分归晋时的晋就是这个鸟样子,而晋朝开国才多少年,前前后后的就出了多少破事烂事?什么石崇斗富、八王之乱之类的,与其说是**,到不如说是士族专权后惹出来的祸。特别是八王之乱,结果就是惹来了外族的入侵,华夏大陆因此而陷入了多少年的黑暗时期?

    说这些可能是有点太深奥了,那还是说点简单的吧。陆仁没兴趣、没能力、没魄力去搞统一华夏大陆的大业,但是陆仁却并不反对华夏大陆能早日统一。可有一条,那就是陆仁绝不赞同那种不成熟的统一。再说白一点,陆仁作为一个有愤青思想而且反复研读过这段历史的人,可不想把华夏文明将来的走向交给那些士族贵族专权的政权。这些人,为了自家的利益什么破事烂事做不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仔细的看一下陆仁这些年来做的事,其实就是在把一些现代的理性思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给悄悄的散播了出去,说是在进行着潜移默化都不足为过。但同时陆仁非常清楚在这个时代,这些东西绝不是短短的十几二十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更长更久的时间。

    而且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留心的就是这个时代正在日渐坐大的士族阶层,他们一但发现这些东西对他们的贵族专权不利,肯定就会不遗余力的去打压。在这一点上,陆仁就算是现在拿下了天子之位也没有用,因为你一但到了那样的高位,为了维系自家的政权,就不可避免的要对这些在这个时代风头正劲的士族贵族进行妥协。历史上的曹丕、刘备、孙权,不都是如此的吗?

    或许只有诸葛亮在某种意义上还在坚持着什么,但蜀国最后又是个什么结局?刘禅明明还有着一拼之力,可是被谯周的几句话一说,蜀国赞同投降的人可真不少。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诸葛亮对蜀中本土的士族打压得太凶?所以蜀中的士族都巴不得你蜀汉政权赶紧滚蛋。

    不扯太远,反正陆仁清楚自己真要是和这些士族阶层去硬拼是肯定拼不过的,而想要玩好玩转自己的那些想法,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借势,借曹刘孙三家分庭抗礼,都想着把另外两家给吞进肚子里的这个势。

    再说白一点,就是曹刘孙三家境内的士家豪族们都在担心着会被另外两家境内的士家豪族给吞并掉,而不想被吞并掉,就得努力的做大做强自身。而想要做大做强自身,你就得主动的去接受那些可以让自家变得更好的方式,然后陆仁就是把许许多多的理性思想给掺杂在了那些教给士家豪族的东西里面。

    短时间之内,士家豪族们可能还意识不到什么,或者说意识到了什么,却因为不能耽误了自家宗族的发展而不得不采用,结果就只能是造成一个既成的事实。当许许多多的理性思想在中下层的平民百姓的心里面生了根的时候,诂计士家豪族们可就翻不起多大的风浪了……嗯,这就是陆仁心里面打的算盘了。

    现在把话说回来,陆仁要做这些事情,其首要前题就是现在的华夏大陆不能过早的统一,或者准确一点的说不能被士族贵族阶层给统一了。因为一但被这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