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1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的?

    “……兰丫头,老身真的是越来越煳涂了。其实你会来许都巡演一事,老身虽然是深居简出,但好歹也算是早有耳闻。只不过嘛,如今的你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丫头,说你是名闻天下的歌姬都不足为过,老身想去见见你都不容易呢,而且也不愿被人说老身是……”

    陆兰赶紧打断了丁夫人的话:“丁姨,你说这个话也未免太见外了,难道你把小兰当成了那种趋炎附势的女子吗?小兰于多年之后再来许都,要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来探望丁姨。毕竟不管怎么样,小兰也可说是从抚幼义舍里走出去的孩子。”

    丁夫人很是欣慰的微笑了一下,然后是带着几分犹豫的问道:“义浩……啊,老身是想问一下,陆府君现在可还安好?”

    陆兰回以微笑:“丁姨,别人叫大人为陆夷州、陆府君什么的到也罢了,丁姨你唤大人一声表字又有何不可?其实小兰这次来也是大人的意思。丁姨,大人想接你去夷州。”

    “……”

    丁夫人沉默了。良久之后,丁夫人摇摇头道:“老身在这里住得很好,去夷州干什么?”

    陆兰环视了一下丁夫人这简陋而寒酸的斗室,轻叹道:“丁姨,你又何必如此?你与曹公之间的那些事情,别人不清楚,大人和小兰难道还会不清楚吗?丁姨,别的就不说了,子修(曹昂)哥故去至今已将近二十年,而他若是泉下有知,难道又愿意看见丁姨你在这里受这饥寒之苦吗?”

    顿了顿,陆兰又接着道:“况且死者死矣,生者犹存。在夷州,还有着我们这些当初从抚幼义舍里走出去的孩子,对我们这些孤儿来说,丁妻你就是我们的娘亲。现在大家在夷州皆业有所成,又哪里愿意看到丁姨你还在这里过着如此清苦的生活?这不是让大家都不得不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吗?所以丁姨,你不为你自己着想,也得为大家着想一下。”

    “……你这孩子,到是越来越能说会道了。老身还记得当初你尚在许都的时候,一张小嘴就不知道难倒了多少的人,其中甚至都不乏学识渊博的名士……虽然那时的你多数时候也只不过是在强辞夺理而已。”

    陆兰嘻嘻一笑:“那时的我只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而已,那些名流之士又哪里会和我这样的一个小丫头较真?好了丁姨……”

    说着陆兰就转到了丁夫人的身后,伸出手给丁夫人掐起了肩膀,语气也带出了些有如当年撒娇般的味道:“丁姨你就别为难小兰了!要是你执意的不肯去夷州养老,那回头却又要我如何向大人、向大家交待?”

    这样的一番话如果是由其他人来说的话,丁夫人多半会冷冷淡淡的没什么反应,可是换成代表着陆仁的陆兰来说,情况就变得很不一样,毕竟陆仁、陆兰这些人与丁夫人的关系很不一般。如果说老曹在曹昂死后,基于一些情感方面的原因而将陆仁视为曹昂的影子的话,那么在丁夫人的眼中,陆仁和陆兰他们,就是丁夫人另外的一群孩子。而在那时抚幼义舍实在是撑不下去的时候,丁夫人其实又哪里愿意和这些孩子分别?所以现在听说陆仁他们想接丁夫人去夷州团聚的时候,丁夫人还是很有些意动的。

    而此时的陆兰也早已不是当初许昌城里的小女生,这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还会没有?眼见着丁夫人有些松了口,陆兰马上就是一连串的招数和说辞使将了出来,三两下间就把丁夫人给杀得举手投降。

    不过真正让丁夫人最为动心的,却还是陆仁在夷州办起来的抚幼义舍希望丁夫人能过去。现年已经五十多岁的丁夫人在心灵上是很孤寂的,心中最希望的事情,也就是希望能有一群孩子围在自己的身边,为一群的孩子去担心、去受累。千万不要说什么这是在犯/贱/的话,如果你不能理解空巢老人心中的那份孤寂,也请你闭上你的嘴巴,尊重一下这些孤寂的老人,否则的话就应该把你拖出去狠狠的扇上三千六百个大嘴巴。

    在陆兰的软磨硬泡之下,丁夫人也就有些半推半就了。当然了,丁夫人也有些担心她去夷州的话会不会给陆仁惹麻烦,陆兰则笑着表示不用担心。陆仁既然敢让陆兰来接丁夫人,那自然也就作好了相应的准备。唯一让丁夫人有点意外的,是陆兰并不是要丁夫人跟陆兰一起走,而是另外会有人来接丁夫人,陆兰则因为马上就要在许都进行演出,太过招人目光,所以并不方便由陆兰来接走丁夫人。

    算是一番有如地下党的接头一般的细谈之后,丁夫人收下了陆兰递过来的一枚饰物,回头可是要用这枚饰物来确认对方的身份的说。而在谈完之后,丁夫人看了看陆兰,忍不住问道:“兰丫头,老身有件事还是想问一问你……你与义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陆兰愣了愣,但对于这种问题,陆兰却并不算意外。早年间坊间就流传着陆兰是陆仁的禁脔的流言,对此陆兰的耳朵早都听出老茧了。而随着陆兰的名气越来越大,那些由好事之人编出来的不堪流言自然也是越来越多,只不过陆兰从来就不会把那些流言给当成一回事罢了。毕竟跟随了陆仁这么多年,多多少少的也算是在生死线上走过几遭,这样的一点心境,陆兰还是有的。

    所以此刻面对丁夫人的问询,陆兰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再回应道:“丁姨,那些漂亮话我也懒得去说,我只这么说一句,如果坊间流传的那些我与大人之间的流言是真的话,我其实还求之不得呢!事实上我也不怕丁姨你笑话我,别看这一转眼的我都三十多岁了,可我直到现在其实都还是……都还是黄花大闺女呢!”(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一百九十三回 许都故人(二)

    入秋八月,昼间的天气还颇有些炎热,而在夷州这种南方地区,更是还有些热得可以。

    陆仁此刻就是在家中的花园里纳凉,反背着双手伫立间,目光则是望着正在西落的夕阳出神。若是再细看一下,不难发现陆仁反背在身后的手中还捏着一纸信文。

    耳边听得莲步微响,陆仁却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只是随口问道:“是文姬吗?”

    蔡琰应了一声,站到了陆仁的身边与陆仁一起眺望夕阳。良久过去,蔡琰轻声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陆仁一怔:“你怎么会突然想起来了这两句?”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的李商隐,陆仁也是某次黄昏时分休息的时候顺嘴说出来的,然后就被蔡琰给记了下来。本来前面还有两句,但当时的陆仁根本就想不起来,事后再去查也觉得没什么意义。而对于陆仁来说,唐代诗人的诗辞从汉代的人的嘴里冒出来,哪怕是已经混了这么多年了,仍然会觉得有些怪怪的。偶尔的,还会让陆仁有种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空的错觉。

    再看蔡琰只是淡淡的一笑:“你一向不怎么作写诗辞,强行要你去写,写出来的东西也着实让人哭笑不得。只有很偶尔的时候,你对某样事物由感而发,会突然冒出来那么一两句的佳句。就拿这两句来说吧,看上去好像很是平淡,可实际上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深意。”

    鉴于和蔡琰这样的文学大家谈论这些纯属找虐,陆仁的心顿时就有点发虚,所以是很勉强的笑了笑再道:“我就是随口冒出来的两句而已,那里会有什么深意?”

    蔡琰没好气的瞥了陆仁一眼道:“你这人总是这样!如果我不是阴差阳错的嫁给你都快二十年了,对你早就是知根知底,那么多半还会以为你就是个不通文墨的粗鄙之人。”

    陆仁笑得更有点虚了:“文姬,你越是这么说,我越是搞不明白了。”

    蔡琰又没好气的瞥了陆仁一眼,随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天边的夕阳:“夕阳真的很美,可是每当夕阳出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漫长的黑夜即将降临。而这夕阳的美丽,又是不是在黑夜到来之前再绽放出那最后的灿烂?再对我们来说,这夕阳如此的美丽,又是不是因为它的即将逝去,所以才会觉得它份外的美丽?”

    陆仁心说我就是顺嘴扯了两句出来,到了你蔡文姬这里却能引发出带有一些哲学性的思想,还是用这样的文体说出来,看来蔡琰你以后可以再试着去写一写白话文形式的抒情散文了。

    他在这里胡思乱想,蔡琰却侧过身向陆仁道:“义浩,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我总觉得你当时在吟出这两句诗的时候,就是在将那夕阳比作了我们的大汉王朝。而现在天子在许都举办的足球大赛,又何尝不是天子在设法再绽放一下这有如夕阳般的光彩?”

    陆仁顿时语塞,他到是没想到蔡琰能把这俩件事给扯到一起去。不过再想想,献帝刘协现在不就是这个样子了吗?而且这还不是猜的,是献帝刘协在暗中亲口向赵雨说出来的,然后再由赵雨转告给了陆仁。

    彼此沉默了一会儿,蔡琰忍不住向陆仁问道:“义浩,我们大汉王朝,难道真的会成为这即将消逝的夕阳吗?”

    你说这样的一个问题,却要陆仁如何去回答?要知道在陆仁的心里,大汉王朝其实已经完了个蛋的了,根本就是个空壳子而已,要不是老曹还有着些顾虑什么的,一翻手掌就能让大汉王朝成为过去式,但这个话陆仁又哪里能说出口?毕竟在明面上,陆仁可是在走着一条“忠臣”的路线。

    而蔡琰也许是因为没有了史上那些经,没受到到老曹的恩情的缘故,尽管是身为一介女子,但“正统”的思想却非常浓重,所以陆仁也怕自己说错话,结果闹得自家的后院失火。

    只是他这里一犹豫,蔡琰却在摇头中发出了一声长叹,然后就挽住了陆仁的手臂道:“义浩你不用顾忌什么。我虽是女子,但有些事情,我还是能看懂的。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也许已经没办法再去改变什么了,但你仍然在尽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