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宁王-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回去好好审讯,务必让她开口说点什么。”被擒少女眼直勾勾地盯着杨昊,眼里却是一副不屑。

    “明白。”朱七轻轻吐出的两个字。

    落雁川军垦农场的开场典礼简朴而热烈,这是杨昊喜欢的风格,遇到喜事要尽情欢庆,但不要花太多的钱,过日子嘛还是要精打细算。庆典之后,杨昊在张虎臣、凌彤、索额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整个农场,一块块新开垦的农田、一条条新修的沟渠、一座座农舍都让人欣喜振奋。杨昊指出在农场里四周和中间要修几道防风林,西北的风沙大,要防止风老爷来夺粮。

    看完军垦农场,一行人来到一处流民定居点。军垦可以强军却不能富民,民垦才是解决丰州贫困的长久之计。因此在各营进行军垦的同时,刺史府也在积极招徕流民垦荒。这些定居点便是为流民而建,他们多半依附着军垦农场,便于在时机成熟时将军垦的农田逐渐转移到流民手里。

    落雁川附近有三个流民定居点,这一处有三十八户,一百二十九人。携家带口的已经在军队的帮助下建成了自己的房屋,单身汉则集中居住在几排单身宿舍里。杨昊来到一户流民家里,这家主人姓刘名新,祖籍河东,家乡连年遭遇灾害,官府不光不抚恤还加征税赋。一家人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带着妻儿老母四处流lang,靠给人打短工过活,因为听到丰州招募流民垦荒,三年不征赋税,五年内只收半税。五年后土地归垦荒者所有。因此携家带口赶到了丰州,在考察了四五个农场后,最终决定在落雁川安家落户。

    刘新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绿油油的麦田说道:“这里水土好,只要两年生土就能变成熟土。将军三年不征税就能让百姓扎下根来。五年之后,丰州将名副其实,成为物阜民丰之地。到那时将军再来我家做客,老汉便有好酒好菜招待您啦。”

    张虎臣看到刘老汉的妻子抱着一个新生的婴儿,便打趣道:“看来丰州的水土养人,老哥喝了我们丰州的水,这么快就开枝散叶了嘛。”

    刘新闻听张虎臣称自己为老哥,忙摆手道:“折杀老汉了,岂敢跟刺史大人称兄道弟呢。”张虎臣道:“咱们丰州是官爱民,民爱官,官民两家亲。叫你一声老哥有何不可?”

    刘新七十岁的瞎眼老母听到这话,啧啧嘴道:“世上只有官欺民,哪有官爱民的?当官的只有有求于你的时候,才说好话,过后就什么都忘了。”

    刘新听了这话,吓得目瞪口呆,他的妻子赶忙跪在婆婆面前,叩头让她不要再说下去。杨昊听了这话,不觉一声苦笑。刘新不明他为何发笑,一时心慌,竟“扑通”一声跪下来请罪。唬的众人忙将他搀扶起来。

    杨昊拉着他那双粗糙的手,说道:“婆婆说的是真话。如今的大唐内有阉党乱政、朋党之争,外有藩镇割据、强敌环伺。官贪吏暴也是不争的事实。丰州官员能否清廉自守、爱护百姓,光说是没有用的,靠官员们的自律也是没有用的。还要靠你们的监督。”

    刘新一时没咂摸出杨昊话中含意。他的瞎眼母亲,却冷笑了一声:“大人想必是个大官,听你这话也是个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可是,老婆子要问大人一言,当官的都有权有势,他们能让百姓监督吗?不要说高高在上的刺史、将军们就是一个小吏也有三五个闲汉做帮手,百姓能斗得过他们吗?官府有刀枪有监牢,百姓们却是赤手空拳啊。”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杨昊的身上。杨昊略一思忖:“世间万事大不过一个‘理’字,做官的,做百姓的,都要讲这个理。百姓们无理,官府有捕快监牢对付他。官府不讲理——那百姓就用脚来对付他。”

    “要是官府绊住了百姓的脚呢?”

    “那就用手,造官府的反,官逼民反,罪在官不在民。”

    老婆子笑了:“难为大人能说出这番话来,看来丰州我们是来对啦。”

    众人闻听这话都松了口气。

第16章 旧恩与新仇

    杨昊是申时初离开落雁川的,索额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一艘坐船。

    临行前,杨昊望着索额焦灼而期待的眼神,便松口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落雁川是个好地方,好好打理,我以后还会再来的。”话到此,索额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

    朱七在陪杨昊参加完开场典礼后,便将那个女刺客押到船上进行审讯。等杨昊回船时,朱七已经审讯完毕,他带着审讯笔录和从刺客身上搜到的一封书信来见杨昊。

    杨昊大略地翻了一下笔录,不过是些套话和空话,没有什么实际内容。那封信倒是引起了杨昊的兴趣,虽然封套上一个字也没有,但看纸张、款识却是宫里专用的信封。封口处的金漆上,赫然签着宜春公主李晴的印章。信确实是宜春公主李晴写的,那个被朱七称为“小青衣”的刺客,实际上是李晴身边最得宠的宫女金韬吟。

    杨昊在金吾卫的时候曾经见过她两面,虽然时隔一年,但还是有些印象。朱七虽不认识她,但从她的武功路数,却能猜出是宫里人。宫里会武功的女子并不多,李晴的花衣卫,应该是最有名的。

    文宗皇帝在年初特旨恩准李晴组建自己的卫队,至于原因,外人不得而知。卫队命名为“花衣卫”,一共有十八名宫女,都是从小和李晴玩到大的伙伴。花衣卫的教头是金吾卫派去的,所学的操典、武功和金吾卫一模一样。朱七先前就是金吾卫的教头,所以他一见金韬吟的武功路数,就知道她是宫里来的人。金韬吟的匕首上确实淬有剧毒,但她出手并不狠。实际上,她的武功远在杨昊之下,即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杀得了杨昊。

    “让她进来。”杨昊看完书信不觉眉头紧锁。

    金韬吟就等在门外,听到传唤便揉着手腕走了进来。朱七将她押进刑房进行审讯时,金韬吟一开始并没有表明身份。朱七只给她上了两套刑具,金韬吟勉强熬过了第一套,却没有熬过第二套。她的惨叫声让全船的人都知道朱七抓住了一名小青衣,正关在底舱严刑逼供。

    熬刑不过的金韬吟急忙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交出缝在靴子里的李晴亲笔信。

    “让你受委屈了,请坐。”杨昊指着书案后的椅子。

    金韬吟毫不客气坐了下来。杨昊注意到她的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还留有汗渍,但她身上的花衣裙却一点污渍,半点褶皱也没有。杨昊下意识地看了看案头的那份审讯笔录,又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朱七,他不明白朱七究竟用了什么刑具,竟能纤毫不损地就让她开了口。

    “公主为何突然想到要来丰州?”杨昊的话让站在门口的朱七心里凛然一惊,但他的定力实在不错,眼皮连眨也没眨一下。

    “将军是真的不知情,还是跟我装糊涂?”金韬吟脸上挂着冷笑,咄咄逼人地问。这种傲慢的态度让杨昊很不喜欢。

    “请姑娘赐教。”杨昊冷冷地答道。金韬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语气立刻变得缓和起来:“陛下有旨,明年三月,公主下嫁朔方节度使王崇文。如今公主府都建好了。可是公主很讨厌这个人,所以她想到丰州来躲一阵子。”

    杨昊有些苦笑不得,这种荒唐的念头也只有李晴能想得出来。

    “既然是公主派你来的,为何要假扮刺客行刺我?”这是杨昊心中的疑团。

    “公主想知道你对她是否还有忠心。”金韬吟似乎答非所问。

    “姑娘的话,我听不懂。”杨昊直接了当,他确实不明白金韬吟行刺自己和自己是否对李晴忠心有何联系。

    “很简单。你要是肯救我,说明你还有忠心,反之说明你已经变了心。”金韬吟说的一本正经。杨昊心里却是哭笑不得,李晴的刁蛮任性自然是出了名的,她脑子里的奇思妙想也是多不胜数,可是这里面的逻辑自己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好在杨昊明白,跟李晴在一起,有些事情你永远别指望能想清楚。

    “这件事是公主的意思,还是姑娘自作主张?”

    金韬吟想了想反问杨昊:“是公主的主张怎样?是我的主张又如何?”

    杨昊苦笑一声,“简直都在胡闹。”

    “你大胆!”金韬吟杏眼圆瞪,手指着杨昊:“你敢侮辱公主,你有几颗脑袋够砍?”

    金韬吟的嗓音又尖又细,门外的侍卫闻声闯了进来。金韬吟冷笑道:“你现在就可以把我拉出去杀了,最好绑上石头丢进河里喂鱼,只当我这个人从来没来过丰州。”

    杨昊真是哭笑不得,这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真不枉她是宜春公主最宠爱的侍女:急躁、傲慢,蛮横无理,又自以为是。

    朱七将侍卫们赶了出去,他自己也带上门离开了。

    杨昊望着气鼓鼓的金韬吟也不由地“扑哧”一笑,颇有些无奈地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公主躲到丰州来,躲得了一时能躲得了一世吗?陛下的圣旨已下,谁敢不遵?谁又敢藏匿公主?只怕公主殿下连长安城也出不了。”

    金韬吟道:“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说句痛快话,答应还是不答应。”

    杨昊笑道:“兹事体大,你好歹容我考虑一下。”

    金韬吟闻言气的浑身发抖,咬牙切齿道:“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靠不住,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你们还顾得了什么?”说到这,金韬吟鼻子一酸,眼泪流下来了,“可怜公主还以为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呢,还说什么‘将心比心,我救过他,他一定会帮我的’,真是傻的可怜,现在的人哪还有什么良心,心都让狗给吃了。”

    “你刚才说什么?公主救过我?”杨昊愕然地问。

    “你究竟还有没有良心?不是公主救你,你能活到今天吗?”

    “你,你不要着急,慢慢说,你说公主救过我,这究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