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宁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昊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小齐金,他比孟博昌小一岁,但一脸风霜之色,乍看起来,似乎比孟博昌还大了两岁。杨昊想象中的回鹘人都是披头散发、不修边幅的样子,他们穿着用动物皮缝制的衣甲,说话粗声大气,豪爽而又粗野。但事实是小齐金和几个回鹘将领除了发型、衣甲款式和武器外,其他的实在看不出来与汉人有什么区别。

    更让杨昊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回鹘将领都会说几句汉话,对汉人的仪节风俗也知道不少。但是区别也很明显,回鹘人的思维方式明显与汉人不同。

    鉴于丰州城墙高大、城外壕沟既深且阔,杨昊建议小齐金先围困丰州一段时间,耗尽城中粮草,待城中内乱自生然后再攻城。此议一出,回鹘将领便一片嗤笑,在他们看来,胜利和荣耀就应该在战场和敌人面对面、刀对枪地拼来,使用阴谋诡计来取胜,那绝不是一个勇士的荣耀。

    回鹘将领认为欲破丰州上策是诱敌出战,一战定乾坤;中策是强行攻城,破城杀敌;下策才是高垒深沟困死敌军,使其不战自降。

    当然这并不代表回鹘人就是一根筋、做事不讲策略,实际上他们提出的一些计策让杨昊极为吃惊。

    “捆奴军”主将密谱图雷建议在丰州东北角的角水上筑起一道大坝,然后挖掘一条沟渠到丰州城下,造成要放水浸城的假象,逼迫守军主动出战,然后在城外一股聚歼。杨昊不得不承认密谱图雷的这条计策十分高明。

    丰州的城墙虽然高大坚固,但也是土墙,土墙禁不起水浸泡,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何况七月以来丰州地区一直干旱,城墙的夯土早已干透,若是被河水一泡,立即就有崩塌的危险。城墙一塌,丰州无险可凭必败无疑。

    但问题是要在角水上筑起一道拦河大坝谈何容易?丰州一带都是沙土,要想筑起大坝,必须将沙土装入草袋,这么多的草袋从何处来?此外,角河和丰州城之间有一道石梁,要挖断这条石梁把水引到城下,不是说绝无可能,但肯定费时费力。密谱图雷玩的是一场心理战:筑坝若成,丰州必破。不管你有多么不相信我能筑成大坝,但只要我在角河上丢下第一个沙包,你就不得不出城与我决战。

    孟博昌很支持这条计策,他让杨昊拨出五百军士帮忙筑坝。并从附近乡村征调人手编制草袋。水坝工程很快开工,并且挑灯夜战,日夜不息。水坝筑在角河上,同时也筑在了丰州人的心上,城里谣言四起,百姓争相外逃。小齐金派兵将外逃的百姓全部堵回去,并扬言若不早降城破时官民士庶一个不留。

    丰州百姓都惊恐万状地等待着末日的降临。

    为了给丰州守军增加更大的压力,在筑坝的同时。密谱图雷也加快了挖掘地道的进度,除了从四周乡村强征的民夫,密谱图雷让上千捆奴军士也加入进来,挖掘的速度十分惊人。

    一切都进展的十分顺利。笼罩在恐惧中的丰州守军开始沉不住起了,不断地派出斥候到前沿侦察,似乎在寻找可以决战的战场。小齐金和密谱图雷对此的态度是,要选战场你尽管选,但要试图去窥看拦河坝工程——门也没有!

    杨昊将中军营盘就设在城东的薛王岭上,不用登高就能俯瞰丰州东门和远处热闹非凡的角河工地。

    孟博昌不是说过丰州城中来了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刘沔吗?丰州已经面临灭顶之灾,名将刘沔人在何方?

    密谱图雷的地道在继续向丰州伸延,角河上的拦湖大坝似乎也有了影子。刘沔没有露面,但丰安城突然安静了下来,一连几天没有再派斥候出城侦察,这是大战前的宁静吗?密谱图雷踌躇满志,大显身手的机会终于来了!

    但密谱图雷忽略了一个常识,机会总是与风险勾勾搭搭,相伴相行,某种情况下,二者实际上仅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八月十六日,围城的第十二天。

    密谱图雷一大早到小齐金的牙帐里汇报了一下最近的进展,回来后没有进中军帐,而是直接赶到了前营瞭望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半个丰州城,不过距离稍微有点远,天气不好或眼神不好的人其实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八月十六日这天,天气阴沉,而密谱图雷昨晚因为巡夜没睡好,眼神也有点模糊。

    前营东面的空地上数百民夫正在乱哄哄地排队,同样数量的士卒手持皮鞭在一旁充当监工。这是密谱图雷定下的规矩,每天开工前民夫们都要这样集结列队,喊上一阵口号后再开工。目的就是要闹出一点动静,好给丰州城守军施加压力。

    密谱图雷今天的兴致很不错,他决定等民夫们排好队后向他们训几句话。

    蓦然,丰州北城城门突然开启,一支铁骑呼啸而出,直奔捆奴军前营而来。

    这是一支三百多人的骑兵,按照天德左军的编制这是一个团的兵力,领军的应该是一个校尉。校尉的军旗上会绣上自己的姓,“石”,出城的是一个姓石的校尉。围城前孟博昌将丰州城内所有校尉以上军官的姓名、军职和样貌特征都通报给了小齐金。

    “这个姓石的校尉应该是……”密谱图雷拍了拍脑袋,实在想不起来城中那个校尉是姓石了。出城唐军很快攻破了捆奴军在城外设置的警戒线,马蹄滚滚朝前营大帐而来。陪同巡视的前营将军格尔赫比劝密谱图雷暂时回避一下,密谱图雷摇了摇手笑道:“无名之辈,不必惧他。”格尔赫比不敢再劝,毕竟来敌只有三百骑,又是孤军深入,自己若因此而惊慌失措,岂不让主将耻笑?

    捆奴军两个百人队冲出营门向唐军迎去,丰州之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捆奴军的一个百人队有士卒一百二十五人,两个百人队就是两百五十人,人数上比唐军少了五六十人。但他们的营寨扎在一座土坡上,居高临下攻击,在地形上占了很大优势,而且敌军孤军深入,自己依托大部队作战,心理上也站着优势。两相对比,竟是捆奴军的两个百人队占了上风。

    丰州北门刚开,杨昊就得到了禀报。他登高远眺,远远可以看到北门外飞扬的尘土,和战马悠长的嘶鸣声。

    “终于要开打了……”杨昊默叹道,他立即命令各营高度警戒,同时派出斥候往北城刺探战况。斥候回报出城唐军只有三百人,已经冲破警戒线,正在和捆奴军交战。

    杨昊有些发懵,派一支三百人的骑兵出城是何用意?去阻止捆奴军修筑大坝?简直是痴人说梦,捆奴军有四千多人,光骑兵就有一千两百人。区区三百人孤军深入能成什么事?是别思过、刘沔昏了头,还是丰安城内已经失控?这次出击只是个别校尉自作主张贸然行事?

    杨昊看了眼灰蒙蒙的丰州城找不到答案。

第69章 我乃石雄

    满腹疑惑的并不是杨昊一个人。

    林中部首领小齐金接报时也是一头雾水,当时他正在牙帐和自己的老师——一位法理精深的摩尼僧——在下围棋。小齐金想不出缘由,他对报事的人说:“等密谱图雷割下那人的脑袋,再来告诉我吧。”

    或许因为信使的突然闯入搅乱了小齐金的思路,这盘眼看就要大胜的棋局,风云突变,形势急转之下。小齐金开始陷入了长久的思考中,他的老师摩尼僧比尔连城早已习惯了学生的这座做派,他站起身,活动活动腿脚,对小齐金说:“你慢慢想吧,我出去转一圈再回来。”

    比尔连城刚走出牙帐,信使飞马到了帐前:密谱图雷将军被唐将斩首!

    密谱图雷死的简直有些窝囊。三百唐军出城不久就被两个百人队截住,两百五对三百,半斤对八两,本来是场龙争虎斗,却不想刚一交手形势便是一边倒,唐军大刀阔斧锐不可当,两个百人队瞬间便被冲的四零五散、溃不成军。

    骄横的密谱图雷将唐军的这次小胜归结为运气,并没有十分放在心上。乱哄哄的民夫终于排好了队,密谱图雷开始训话。

    密谱图雷虽然骄横却并非无谋,他的底气源于自己的三员干将:乜嘢其木格、墨哥、骨力吐。乜嘢其木格和墨哥都是前营牙将,各拥兵五百,专门担负中军大帐和密谱图雷的警卫职责。乜嘢其木格的营寨在左,墨哥的营寨在右,唐军刚刚冲过警戒线,两部便已集结完毕准备迎战。

    两部骑兵是捆奴军中精锐,千人同时出战势如奔雷。像铁钳的咬嘴一样夹向孤军深入的唐军。两队骑兵所用马匹跟“铁面机勒”一样也是三阳马,这种马与唐军装备的河西马相比,在速度方面稍逊一筹,但差别极其微小,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但河西马的爆发力要强于三阳马,短程突击时优势十分明显。

    孤军深入的唐军骤然加快了速度,不顾一切地向前营东侧的工地冲去,乜嘢其木格和墨哥突然明白了唐军的真正用意,他们是要在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些人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完全是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

    “一定要堵住他们!”乜嘢其木格和墨哥拼命抽打着战马,铁钳的咬嘴瞬间合拢在一起。但终于还是迟了一步,唐军主力冲了过去,只夹住了最后面的二十余骑。刚刚脱离险境的唐军丝毫未得喘息,就迎面撞上了从土坡上斜冲下来的骨力吐。骨力吐是中军牙将,所部只有一百五十骑,但他很好地借用了地形之利,居高临下俯冲,顿时将突入的唐军拦腰切断。

    但唐军并不与他纠缠,拦腰被切断后,冲在前面的百人丝毫不管被围的同袍,而是继续向前冲锋。密谱图雷这时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自己空有四千人雄兵,眼前能救自己的只剩下亲兵营里的八十骑了。

    亲兵营紧急集合、迅速出动,但他们一开始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突到近前的唐军呈箭矢阵冲锋,人数处于劣势的亲兵营却以圆弧队形迎敌。他们的战马还没有甩开蹄子,唐军已经如刀锋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