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宁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昊知道他话中的意思,便对身边的永安县令朱骧楠道:“此事涉及韩将军被杀一案,请朱县令这就回衙办理。”朱骧楠躬身称是,与那锦衣少年并永安县衙一干人都退了出去。

    吴成龙又道:“小鱼姑娘现在城北小松林里,有我们的四位兄弟守着,请公子爷速派人接回,见面的暗号是……”文士说到这,把话吞了回去,附在杨昊耳边低语两声。

    杨昊叫过程克领、关索二人,耳语了两句,打发了二人与一干侍卫出去。李通究竟是在官场上混过多年的人,见此情形知道杨昊有意支开众人,要与那孟姓女子私谈,便知趣地找了个借口退了出去,只留着十名卫士守在门口,不允许闲杂人等靠近酒楼。那一干看热闹的闲汉至此也一哄而散。

    马力大费了好大的劲才爬起来,哼哼唧唧对孟姓女子说:“瑶妹妹,大哥这回可把脸丢光了。”女子笑道:“这才叫不打不成交。这位刺史大人是我表弟,以后可不准你去寻仇。”杨昊慌忙道:“马大哥的医药费都由我来出。”

    马力大摆了摆手道:“几个小钱算什么?杨老弟,哦不,刺史大人,我算是服了你了。在奉安敢打我马力大的人,你是第一个!好,你这兄弟我交了。”说罢伸出手来与杨昊握手大笑。吴成龙让两个锦衣少年陪他下去修养。

    此时厅中只剩杨昊、孟瑶、吴成龙、壮汉子和一个锦衣少年。杨昊慌忙又拜那女子,口称大姐。孟姓女子不觉扑哧一笑,指着杨昊笑骂道:“说你是个呆霸王,做了刺史还是不改身上的呆气。凭吴叔叔几句话你就行了,他万一是骗你的呢,你把侍卫们都打发走了,我们要是动手,你如何应付?”

    杨昊笑道:“不瞒姐姐说,我一见你就觉得面熟,心想以前肯定在哪见过,不知不觉都生出一份亲近。”

    孟瑶道:“好了,我不跟你嚼嘴皮子了。我问你,你得罪了什么人,人家要请摩纱的杀手来对付你?”

    杨昊叹道:“官场也如江湖,总不免要得罪一些人,小弟占据了奉安了,断了别人的生计,自然要遭人记恨。姐姐帮小弟除了心腹大患,这笔血债由小弟来背。绝对不连累姐姐分毫。”

    孟瑶哈哈大笑道:“这笔账自然要你来背,难不成我帮了你的忙,还要替你来背债吗?”孟瑶似乎觉得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说完又笑了起来。杨昊却是一脸的尴尬。

    一直没有吭声的粗壮汉子,此时忽然说道:“摩纱的规矩的,收了别人的钱就一定要把事情办成,这回没杀成,他们还会有下一次。杨大人可要万分小心啊。”

    杨昊道:“多谢先生提醒。”

    那汉子笑道:“我不是什么先生,吴成龙才是先生。我姓种叫种阳极,你叫我老种好了。”

    孟瑶道:“种叔叔你放心吧,他们刺马营兵强马壮的,想来也不惧摩纱那帮人。吴叔叔,你说说正事吧。”

    杨昊闻听这话,望着吴成龙道:“先生有话请直说,我能帮忙一定帮。”吴成龙沉吟片刻,话到嘴边似乎又有些不好意思。

    孟瑶见状,却道:“那我来说吧。我来找你,是请你帮我运一批私货到北边去。这事对你来说轻而易举,我不会让你白干的,事后我送你五千两黄金答谢。”

    杨昊心中微微一惊,不动声色地问道:“请问是什么样的私货?”

    孟瑶顿时冷下脸道:“你有必要知道吗?”

    杨昊忙赔笑道:“一般的私货,小弟自然可以帮忙,若是衣甲兵器之类的东西,恕小弟不敢答应。”

    孟瑶听了这话来了兴致,冷笑着问:“除了衣甲兵器你什么都敢运吗?”

    “只要不是资敌军备物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我运的可是一批国宝。”

    “请姐姐明示。”杨昊听到国宝两个字心里有些惊慌。虽说回纥、室韦名义上臣属大唐,但究竟不是一家人,倘若真的任由国宝外流,这个罪过可不是自己能承担的,杨昊有些后悔刚才自己把话说的太满了。

    “姑娘跟你说笑呢。是一批宫里定制的瓷器、漆器和丝织品。有些神通广大的人多弄了一份,现在高价卖给回纥人。除了是禁宫御制之物,并无任何出奇之处。公子爷若是不信到时候可以亲自开箱点视。”

    杨昊心里松了口气,果然是些奢侈品那倒无碍。于是杨昊爽快地答道:“此时包在小弟身上了。”

    孟瑶道:“你可想好了,朝廷命官参与走私,可是死罪。走私御用禁品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杨昊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姐姐敢,我就敢。我相信姐姐不会害我的。”

    孟瑶给吴成龙暗暗递了个眼色,吴成龙侧身向身边的锦衣少年点了下头,锦衣少年从腰间的袋子里拿出一个红木盒,里面是两枚光华夺目的珍珠。

    “这两颗珠子是定钱。余下的等货物通关后,我们即可奉上。”孟瑶说的干脆利落。

    “姐姐救了小鱼,小弟感激还来不及,怎敢受此贵重之物。”

    “那是人情,这是生意。”孟瑶冷冰冰地说道,杨昊心里有些不快。便收了两枚珍珠,道:“姐姐既然说到生意,小弟倒有件生意想跟姐姐一起做。”

    “在商言商,只要有利可图,我不会不做的。”

    “室韦人擅自编制毛毯,内地人称为边毯,在奉安一张一两银子的毯子运到洛阳,叫价四两。此事不知道姐姐是否知道。”

    孟瑶点点头,不屑地说道:“这种小生意,我已经很久没过问了。吴叔叔,咱们的铺子还在做吗?”吴成龙笑道:“一直都没歇,只是这两年室韦那边战乱不休,货源不稳,利润不如以前了。公子爷若是能找到稳定的货源,这笔生意咱们是可以做一做的。”

    杨昊喜道:“我会很快找到货源,届时我派人将样品送往洛阳,请先生过目,只要先生点头说声好,将来货源不成问题。”

    吴成龙喜道:“那咱们一言为定。”

第65章 丰安新世界

    时间是开成元年四月末,丰州城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绣。

    在城东南角的一片空地上,数百军卒手持利斧、铁镐、铁锨,劈倒杂树,斩断荆棘,平整土地,在军士们身后不远处,丰安州县的大小官吏们正手持铁锨奋力铲草。荣军院的一群残疾老军们则在贴着招募告示的竹棚前维持秩序。

    丰安城的百姓用一种新奇、复杂的眼光打量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受着这位新任刺史大人带给丰安人的震撼。这片正在平整的土地上,不久将建成一座名叫“毛毯厂”的新作坊。新作坊里,几百名织工将不分男女老幼集中在一起开工,这是何等气势?当然,让人惊讶并不仅仅是新作坊的规模宏大,而是它内部的管理和工序流程与老作坊截然不同。

    这里的学徒统称为工人,没有男女老幼的限制,只要能通过测试谁都可以在这里凭手艺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钱。工人们分三班进厂劳作,每人每天劳作时间不超过五个时辰,且每劳作一个时辰就给半柱香的时间喝茶、吃点心。

    新作坊里设有宿舍、食堂,城外家远的工人可以申请住宿在新作坊里。所有工人劳作两个时辰后都免费管顿饭,不敢说吃的有多好,但绝对管饱管够。新作坊按月结算工钱,工钱比一般作坊里的师傅略低,比学徒则高。

    与老作坊里一个师傅只带一两个徒弟不同,新作坊里的师傅一个人要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徒弟,徒弟多师傅少,不可能手把手地去教,但也不用担心跟着师傅学不到本事。这里的每个师傅只传授徒弟一样本事,簇绒的师傅教徒弟们簇绒、缝编的师傅就教缝编、提花的师傅则只教提花,因为术有专攻,徒弟们学的快,学的精。工作时,每个人只需要完成自己手头上的一份活,剩下的交由下面的工友完成。

    因为每个人都能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工序上,因此新作坊的效率明显要比老作坊高很多,而且质量也不比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差多少。这一点从先前在刺史府后巷里试办的“小工厂”里已经得到证实。

    “工厂”是刺史杨大人起的名字,意识是工匠们在一起工作的场所,之所以在前面加个“小”字,是因为将来还要建一座比这更大的“工厂”。这座在刺史府后巷一座破旧小院里创办的工厂,起初只有五名师傅和十二个新手。创办之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仅仅一个月后,“小工厂”里的毛毯产量就超过同等规模作坊的三倍,而成本却减少了三成。

    一些脑筋活络的作坊主开始观察和模仿“小工厂”的做法,但他们的尝试很快都以失败而告终,小工厂里的那套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异常困难。这个时候刺史府的官员却主动找上门来,提议大伙集资入股创办一家规模比小工厂大十几倍的新工厂。新工厂采取官商合办,由刺史府提供厂房、土地和主要销售渠道,商户提供资金和分销渠道,作坊主们提供设备、人力和技术支持。

    在刺史府官员不懈的游说下,丰安城中几乎所有经营毛毯生意的商户、作坊都成为新工厂的股东。十八家有实力的商户募集股本七千三百两白银,作坊主则提供了数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刺史府不但提供厂房土地还承担了全部基建。而那些没有入股的散户,也大多跟新工厂签订协作协议,新工厂会将部分工序外包给他们。资金不足的散户还可以向工厂申请一笔周转资金。

    当然,就像所有的新事物出现时都要面临的赞美、惊奇、怀疑、敌视和非难一样,新工厂的出现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仇恨,当面辱骂者有之,背后咀咒者有之,煽阴风的、点鬼火的也不在少数。

    有人说刺史大**大势大财力更大,根本无须理睬这些阴风暗火;也有人说丰安城里卧虎藏龙,刺史大人是条强龙不假,但古话不是说嘛,强龙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