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宁王-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师,水军巡江营在江面上和淮南水师杠上啦。”

    “哦——”李德裕一跃而起,急忙地问:“这次又是因为何事?”一边忙着找鞋子,说了也奇怪,临睡之前自己明明就把厚底布靴放在床前,怎么就少了一只呢。于是这位大和七年就曾入朝为相的观察使大人,就跪在地上找起了自己的靴子。

    “这一次错不在咱们,昨晚学生随水师小船巡江时,发现有艘船从扬州方向匆匆而来,后面有淮南水师十几艘艨艟在追,过了江心界,我们就按例扣了那艘大船。您说,人到了咱们浙西地面,就算船上人有什么罪,那也该由咱们来管,岂能由他淮南过境来抓人?你想要人,那就得移送公文,按规矩来办吧。哪能说凭你一句话,我就要把人交给你?那我浙西岂不是成了你淮南的下属州县了……”

    就在邱明喻唠叨的时候,李德裕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另外一只靴子。等他把靴子穿好,才想起来自己的裤子还没有穿,于是又把靴子脱了下来。

    “是什么人的船?”

    淮南、浙西隔江相望,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官府、民间原本往来甚密,但自牛僧儒执掌淮南、李德裕出任浙西后,两地官府之间就常生龌龊,似这种水师在江面上对峙的事常有发生。邱明喻跟随自己历练多年,颇有些决断能力,若是一般的事,他是不会心急火燎地跑回来找自己的。

    “船主是丰州刺史杨昊。”

    “是他,就是那个越境攻打天狼军虎卫的杨昊?”李德裕诧异地问,忽然眉头一皱想起了一件事。没等邱明喻回答,又追问道:“你真的没有弄错?确实是他?”

    被李德裕这么一问,邱明喻心里倒是一阵紧张。他仔细地回想了跟杨昊见面的每一个细节,肯定地点点头:

    “是他,学生可以肯定。”

    李德裕背负双手在屋中踱起步来,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

    “即刻传令沿江水师统领方封霞,即刻将淮南的船撵回去!”

    “是,恩师……”邱明喻惊讶的合不拢嘴,一向注重文法修辞的恩师竟连用了两个“即刻”,可见事情之严重,他转身正要走,却又被李德裕叫住了:

    “你亲自护送杨昊南下,记住,暗中保护,不要说话。”

    ……

    杨昊一行离开弋江楼后,匆匆赶回船上。杨昊建议让张伯中和李炎的幕宾乘坐大船,李炎和王拂儿则改乘他的小船,两船迅即拔锚南下,出城之后,张伯中一行继续向南,杨昊却命船夫掉转船头向北走,停泊在淮南水师营地外的江面上。没过多久,淮南水师营地里出来十艘艨艟舰,一路向南追去。

    杨昊的船就跟在艨艟舰的后面往南走。在扬州城南三十里外,艨艟舰拦住了张伯中的船,水军武士登船检查,这时杨昊的船就从他们身边大摇大摆地驶了过去。等众人发觉上了当,再向南追时,杨昊已将他们甩开了二十余里,不过艨艟舰的速度确实很快,在运河与长江交会口处还是被他们追了上来。

    艨艟舰向杨昊的座船上放箭警告,形势一度甚是危机。

    恰在此时,南方的江面上出现了浙西水师巡江营的三艘巡逻船。杨昊听从李炎建议向巡逻船发出了求救信号。巡逻船闻讯赶来,警告艨艟舰此处已属浙西,要他们立即退回去。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仗正式开打。

    都说江南女儿温柔似水,可在杨昊看来,江南的男人也温柔的可以。一大群男人吵的脸红脖子粗,竟是谁也没有动手。这若是换在丰州,江水恐怕都被染红了吧。

    对骂了半个时辰,浙西人有些招架不住了。杨昊在小鱼耳边说了几句话,小鱼就走到船头说:“丰州刺史杨大人在此,请管领大人上船一叙。”坐船巡夜的邱明喻听到这话,煞是惊奇便与巡江营的校尉一起登上了杨昊的船。

    杨昊拿出自己的官凭,对二人说道:“我是私下江南,在扬州打了张鹭的儿子张三霸,请二位行个方便。”邱明喻验看了杨昊的官凭后,说道:“张三霸仗势欺人,杨刺史打的好。这个忙我们帮了。”说完他便乘小舟还回润州去见李德裕。临行前他嘱咐巡江校尉一定要将杨昊看好了,既不能让他走也不可将人交给淮南水军。

    邱明喻走后约两个时辰,浙西水师倾巢出动。楼船、斗舰、走舸、游艇,浩浩荡荡,塞满江面,驱逐了淮南的艨艟后,几艘走舸、游艇为杨昊的座船引路,其余的舰船则列阵江心防备淮南水师。双方配合的十分默契,但自始至终都没人说话。

    李炎赞道:“文饶做事果然老道。”

    杨昊茫然地问:“谁是文饶?”

    李炎哈哈大笑道:“你呀,还是不爱读书。李德裕你总该听过吧。”

    杨昊倒是一惊,李德裕之名他当然听过,于是赞道:“这可是一代名相啊。”

    李炎嘘叹了一声:“可惜只当了几天宰相就被郑注、李训这两小人给排挤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杨昊暗想:“原来李德裕此刻还并不得志。”于是也不无惋惜地说道:“似这等名臣竟被埋没,殊为可惜啊。”

    杨昊不知道是站在他面前的李炎不久将登上皇位,正是他的宽容和信任成就了李德裕千古美名。自然他也无从揣测,这位晚唐最有名的宰相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第13章 苏州无面会

    苏州城西十八里有一湖名叫白汤,名称来历已不可考,湖心有一无名小岛,翠竹森森,岛上的竹林里有一座庄园,号“汤白山庄”,苏州无面会的会址就设在庄内。

    此时已经是开成二年的秋天,与开成元年春相比,外部的大环境已经好多了。永丰无面会时杨昊和孟博昌身披坚甲日夜巡守,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彼时,除了河北三镇,仇士良的亲信口含天宪,飞驰四方,监督地方清算刺马营势力。打了几匹老虎,抓了十几只狗狼,杀了一批兔子、老鼠、獐子、猫。

    而眼下刺马营和阉党虽然还处在敌对状态,但矛盾已经有了很大的缓和。刺马营渐渐地从大明宫的惨败中恢复了元气。反观阉党内部,仇士良、鱼弘志、郭勤已成三足鼎立之势。仇士良和鱼弘志结束了蜜月期,相互间的矛盾已渐趋公开化。此外阉党与朝臣矛盾不断,地方藩镇反指责仇士良专权的声音很大,这些迫使仇士良不得不对刺马营易攻为守。现在除了长安和关中地区,刺马营在其他各道已基本恢复了元气。

    苏州刺史王哲是刺马营正四品横刀,虽然年轻,但极为强势,在苏州是绝对说一不二的主儿。就是他的顶头上司李德裕也要给这个后生晚辈几分薄面。王哲曾做过言官,因上书弹劾郑注被降为苏州司户,后经李炎举荐才升为刺史。从那时起他就成为李炎的忠实追随者。

    杨昊和李炎未进苏州时便分开了,按照刺马营的规矩,一个横刀是没资格在大总管面前说三道四的。

    苏州远不及扬州繁华,与润州相比都有差距,不过江南水乡的灵性还是五体具备了。出门乘船不乘马,让这群北方来的人煞是感到新奇。这两天他带着小鱼乘着小舟,游走于苏州城内的角角落落,访风问古,喝酒品茗,又将当地盛产的丝绸和土产买了一堆。小鱼觉得这趟江南自己到底是没有白来。

    三日后的午后,王拂儿忽然来到了客栈,跟杨昊招呼了一声后便进了小鱼的房间,一起研究扫货心得去了。一盏茶的工夫后,王哲也来到了客栈。身为地主上门拜服客人本来也是礼节,但和王拂儿前后脚进来,其中的深意就颇值得玩味了。寒暄之后,王哲挑明来意,希望杨昊能站出来帮他一个忙。

    杨昊道:“王兄有事只管吩咐,但能帮得上忙,小弟绝不推辞。”

    王哲道:“昨夜接到湖州移文,说太湖中有一股盗匪上岸劫掠村镇,杀百姓十三人,掠取妇女儿童二十三人,焚烧房屋百余间。盗匪被官军击溃后,又潜入太湖,据抓到的一个匪首供认,近期可能还要洗掠苏州。”

    说到这王哲自嘲地笑了笑道:“上百盗匪在杨兄眼里可能不值一晒,但苏州不比丰州,苏州只有一些老弱残兵,吓唬吓唬偷鸡摸狗的小贼还行,与太湖里的盗匪对阵,那是打一场败一场啊。营中将校身体肥蠢,久疏战阵,骑不了马,拉不起弓,试问如何对敌?沿湖的百姓我已经下令迁入城中,但这无面会……唉,总不能因为几个盗匪就改变会址吧。”

    杨昊立即明白了他的用意,他是想借防备盗匪为由,让自己领兵警备会场。王哲是什么人,他是李炎的亲信,让自己领兵不用说是李炎的意思。盗匪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炎把兵权交到了自己手里。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阴谋诡计后,杨昊很清楚军队在这些阴谋中的作用,这是李炎对自己最大的信任。

    “在下才疏学浅,恐有负王兄所托啊。”

    “杨兄过谦了,天狼军两万精兵尚且不是你的对手,又何谈几百个盗贼?你若都不行,苏州恐怕就没人能行啦。”

    话说到这份上,杨昊只得应道:“难得王兄如此垂青,在下从命便是。”

    王哲将手上仅有的两旅团军交到了杨昊的手里,团军属于地方招募的土勇,其招募、训练、驻防、调动全由地方说了算。杨昊提前来到汤白山庄,先乘小舟围着小岛转了一圈,小岛上密布着竹林,竹林里布满了陷坑,设置了窝弓药弩。这些东西阻拦大军或许无用,但对付几个盗贼却已绰绰有余了。

    山庄呈一个大大的回字形,建有两层围墙,外墙高约一丈,青砖砌城,每隔百步就修有一座青石碉楼,每座碉楼上都有三名庄客持弓守卫。杨昊登上一座碉楼,发现视野竟是十分开阔,弓箭手控制的区域十分可观。

    随后杨昊又查看了会场,这是一个四方形大厅,四周挂着黑色的帘幕,加上院子里密密匝匝的常青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