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怠慢之处,还请殿下恕罪。”

    朱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民乐县令张菊仁,似乎是有点印象,对他的忠心和机灵劲儿十分满意,面无表情地说道:“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

    既然是王爷,肯定要摆很大的架子,张菊仁对此早有准备,心中并没有泛起什么涟漪,因为他知道,如果说王爷之前失踪是属实的话,那自己先找到王爷,怎么着也是一件大功,又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道:“谢殿下。”随后缓缓站起,垂手恭立,样子十分的恭顺。

    农家的老伯和大婶虽然早已知道朱肯定是个贵人,但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救下来的是王爷,这不就等于天上掉馅饼吗?立即跑到朱的跟前,双双跪下磕头道:“小民不知是王爷驾到,若有怠慢之处,还请王爷恕罪。”

    朱赶忙扶起他们老两口,再怎么说人家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在他们面前再摆架子就不合适了,笑道:“老伯,大婶,你们千万不要多礼,你们救了本王的命,本王应该好好谢谢你们才是真的。”

    老汉借着朱的扶力,顺势站了起来,拱手道:“王爷是一国之主,我们能救王爷一次,那是对我肃国最大的贡献,不敢奢望报酬。”

    朱哈哈一笑,连连摆手道:“老伯如此说就不对了,你救了王爷是对国家立的一次大功,立了功就要有赏赐,这就是我肃国的规矩。老伯你可不能推辞,否则就是坏了规矩。”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喧闹声,夹杂着一阵阵的战马嘶鸣声,朱听到后,高兴地对众人说道:“这么快就来接本王了?看来我肃国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嘛。”

    话音刚落,两名衣着华贵的美貌妇人一前一后的急急走进院子里,正是王后孙云琦和淑妃黛昱竹,她们身后还跟着诚惶诚恐的王府左护卫指挥使张龙。

    孙云琦和黛昱竹亲眼见到朱平安无事,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三步并做两步地走到朱的跟前,双双跪到地上,略带一丝激动的哭腔道:“臣妾叩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千岁。”

    朱赶紧扶起两位夫人,十分温柔地说道:“王后,爱妃,快快请起。本王只不过去祁连山深处探探地形,你们何必哭泣啊?”

    孙云琦缓缓站起来,抹了一把眼泪,嘟着嘴道:“都这个时候了,王爷还有心情开玩笑。你不知道这两天臣妾等是怎么过来的,王爷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臣妾等该怎么活下去啊?”

    朱帮孙云琦和黛昱竹擦了擦眼泪,分别搂了搂她们,以示安慰道:“好了,好了。本王这不是回来了吗?你们放心吧,本王答应保护你们一辈子,是绝对不会丢下你们自己去西方享福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备战(二)

    孙云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眼睛突然落在了迪丽娜扎身上,只见她虽然穿了一身农家粗妇的衣服,但还是难掩天生丽质,西藩女子果然有一种有别于中原女子的美,怪不得王爷会对她上心。

    但孙云琦此时顾不上欣赏美人,更顾不上吃醋,眼神落在迪丽娜扎身上时,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冷冷地说道:“听说公主乃是女中豪杰,不知那头雪豹追到了没有?”

    迪丽娜扎冰雪聪明,看她的表情,听她的语气就知道她是在怪自己带着王爷孤军深入,遇到了危险。虽然当时两人的立场不同,可以说是各位其主,迪丽娜扎觉得当时自己并没有做错,但毕竟朱救了她的命,而且她也打算嫁给朱了,既然要做肃国的王妃,肯定是要跟王后搞好关系的,学着中原女子的样子对孙云琦盈盈一拜,道:“臣妾知道错了,请王后责罚。”

    这话说的孙云琦和黛昱竹面面相觑,就这么两天的功夫,传说中的冷若冰山的哈密公主就被收服了?咱家王爷的魅力也太大了吧。

    朱见自己一后一妃的表情,知道她们的大脑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她们解释清楚,但这件事实在是说来话长,太过曲折离奇,中间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情节,实在是不知该从何说起,只能先尴尬地干咳一声,道:“王后,爱妃,这件事本王之后再跟你们解释,我们先回宫吧。”

    随后,便带着一干人等返回了张掖,临行前问了救他们的老伯的姓名,并表示一定会有重赏。

    王爷找到了,这对于肃国的文武官员和后宫来说是莫大的喜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一行人大张旗鼓的返回了张掖城。

    迪丽娜扎还是回到了驿馆,毕竟她跟朱的事情还没有公开,在大庭广众之下冒然的卿卿我我不太妥当,传回哈密之后,难免授人以柄。她可不想当她提出投靠肃国时,那些主张投靠回鹘的人拿这件事情说她徇私。

    朱回宫后,首先安抚了自己三个惊魂未定的老婆,然后就派人将六曹判书、五将军府将军、监察院都监察御史都叫来,商议军国大事。因为他知道,哈密一旦主张投靠肃国,回鹘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肯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

    来到王宫的几位肃国大员听到朱宣布迪丽娜扎决定与肃国结盟后,全都一脸惊愕,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快,这才两天的功夫,这件军国大事就谈下来了?看来男人和女人谈判还是一对一比较好,有别人在场,说话不太方便。

    兵曹判书管子玉第一个站出来,作了一揖,道:“启禀殿下,哈密既然决定投靠肃国,那回鹘知道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才是啊。”

    朱端坐在大王座上,右手轻轻地搭在扶手上,一脸威严的说道:“这正是本王宣众卿进宫的原因,希望众卿好好商议商议,我们肃国该怎样应对回鹘的二十余万大军。”

    虽然这件事属于军事范畴,但既然朱叫其他人来,那就表明了他们都可以参与军国机要,这么好的机会若是浪费了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吏曹判书纪君用向左跨出一步,忙向朱作了一揖,抢先道:“启禀殿下,臣以为我肃国此刻应扩军备战,加紧修建北边的防御工事,好在将来能集中力量对付回鹘。”

    这条战略也是管子玉想说的,没想到被纪君用抢先了,但管子玉并不打算就此和纪君用抬杠,毕竟人家是王府里的老人,自己只是个新来的,根基不稳,只能作了一揖,道:“臣以为吏曹判书所言极是,臣附议。”

    号称天官的吏曹判书和号称大司马的兵曹判书都同意了这个战略,群臣也就没有别的意见了,纷纷作揖附和道:“臣等附议。”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朱的目的,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朱霍的一声站了起来,手按宝剑,王气侧漏地说道:“既然众卿都附议,那本王就下令从今日起,我肃国处于战时状态,所有人都必须为战争服务,违令者严惩不贷!”

    群臣慌忙跪倒在地,齐刷刷地叩头道:“殿下英明,臣等遵旨!”

    朱的虎目扫视了一遍群臣,最后落到了后将军范朝西的身上,一脸正色的说道:“后将军,我肃国目前有多少兵力?”

    后将军范朝西,忙跪直身子,作了一揖,高声唱道:“回殿下,我肃国共有十二个卫,一个镇夷千户所,加上王府的护卫和围子手所以及殿下从囚徒之中挑选的精壮,共计八万八千八百二十名军士。之前与西藩诸贼大战时受的损失已经全部弥补,各卫所都是齐装满员的状态。另外,按照殿下的法令,我们在被征服的诸贼中又选取了一万兵力,因此我肃国目前所有的兵力加起来是九万八千余人。”

    九万八,偏偏是这个数字,要对付回鹘还是恨少啊。朱又将目光停留在户曹判书张文远的身上,威严道:“户曹判书,我肃国现有多少户口?民户有多少?”

    身为户曹判书,肃国的人头账和钱粮账张文远早已背的滚瓜烂熟,当即跪直身子,拱手道:“回殿下,我肃国共有户三十万,男女口一百零三万人。其中,民户有二十一万户,男女口八十六万人。”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肃国能有这番景象还是令朱很欣慰的。朱微微地点了点头,随即以不容置喙的口吻说道:“传令下去,民户之中,一甲之内出两名成丁从军,其所需粮草器械由该甲十户人口共同负担。所出成丁必须为该甲之内最为精壮之人,若是徇私舞弊,则必追究甲长、保长责任。另外,一甲之内还仍须出一名成丁或两名健妇修筑边墙,他们的口粮,由国家发放。”

第一百三十五章 扩军备战(三)

    一旦出现了战争,就可以充分体现出保甲制度的优越性,它可以使朱掌握住全国的人口资源,随时激发国家最大的潜力来应对敌军,而不是像汉朝末年那样人口和土地都落到了地方豪强手里,打个黄巾军还得靠各州县自己募兵,最后落了个群雄割据的局面。

    按照朱的法令,肃国还可以再征兵四万两千人,加上之前的九万八千余人,肃国的兵力可以瞬间达到十四万余人,再加上哈密的联军,足以对抗回鹘了。

    十户出两人从军一人修墙是朱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的,对明史比较熟悉的他知道明朝末年孙传庭担任陕西巡抚时,为了对付越来越壮大的民军,曾令陕西人三户出一丁从军,当时的陕西民众虽然有怨气,但没有人造反,可见这是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的。

    诸葛亮治理蜀国时,蜀国上下也就九十多万人,而他却能发动十几万人北伐,用的就是朱的这个办法。刘备死之前让他的儿子多读法家的书,说是可以增益人智,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修边墙的事,朱也不打算再等了,耽误农时就耽误农时吧,不就浪费点粮食吗,反正现在国家的仓库里也有不少存粮,安全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和回鹘大战期间,瓦剌突然率兵攻打肃国的侧翼,而肃国又没有任何防御措施,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此令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