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塞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跪在地上,越听脸色越难看,最后一张英气逼人的脸竟然变成了铁青色,他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的主意还是朱允的主意。妈卖批的,当初老子搞变法的时候,你们百般阻扰,除了事先说好的奴隶之外,什么支持都没给。

    现在老子好不容易扛着各方压力,冒着兵变的危险,将事情做成了,你们上来就要拿走三成。朱暗自庆幸自己让蓝幼澄修改了一下账目,要不然他们肯定还会要的更多。要知道,明朝九边的屯粮共计二百七十六万石,民运粮一百六十四万石,漕运粮二百四十万石。朝廷一下子让自己出三百万石,那就相当于让自己负担了百分之七十五的运粮,让自己一个小小的肃藩来替朝廷养活百万大军。

    宣旨太监早已将圣旨宣完,见朱趴在地上老半天不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王爷,请接旨吧。”

    朱面如死灰,依旧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宣旨的太监十分纳闷,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知夫莫若妻,孙云琦知道朱正在想什么,忙在屏风后面咳嗽了一声。

    朱听见孙云琦的咳嗽声之后,才突然回过神来,低着头,没有一丝生气的说道:“儿臣领旨,父皇万岁,万万岁!”

    随后站起身来,去接宣旨太监手里的圣旨。宣旨太监见到朱那张面无血色的脸,吓了一跳,忙问道:“王、王爷,你怎么了?”

    朱抬眼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太监,缓缓道:“没事,本王昨晚受了些风寒。你先退下吧。”

    宣旨太监忙跪在地上磕头,道:“王爷保重身体,奴婢告退。”随后在门外小太监的指引下,回驿站休息去了。

    见宣旨太监走远后,孙云琦从屏风外闪出来,见到朱惨白的脸色后,吓了一跳,连忙扶住朱,关切地问道:“王爷,你不要紧吧,千万不要吓臣妾啊。”

    朱气得浑身发抖,恨恨道:“本王辛辛苦苦了一年才收了一千万石,支付给军户、百姓、囚犯的口粮一年怎么着也得三百万石,还能剩多少?他们凭什么一伸手就拿走一半?”

    孙云琦知道此时的朱很激动,害怕他一时冲动说出什么犯忌讳的话来,连忙用手抚摸了几下他的胸口,帮他消了消气,道:“王爷切莫动怒,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随臣妾到寝殿里来。”说罢,挽着朱的胳膊就往里面走。

    朱也冷静了下来,这里人多耳杂,搞不清那个看着忠心耿耿的仆人就是锦衣卫,在这里谈机密之事危险性实在太高,于是道:“爱妃言之有理。”又对怀恩说道:“你去把本王寝殿周围的闲杂人等全部支开,二十步之内,不得近人。”

    怀恩知道朱正在气头上,这个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于是立即躬身道:“是,奴婢遵命。”随后立即退了下去,迅速的将朱寝殿周围的宫女太监全都打发走,并派人在二十步以外站了岗。

第五十八章 云琦劝夫

    寝殿内。朱气鼓鼓地坐在桌子边上,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一言不发。孙云琦替他倒了杯茶水,素手芊芊,递到朱跟前,道:“王爷,先喝杯茶消消火吧。”

    朱一动不动,冷淡地说道:“本王不渴,你自己喝吧。”

    孙云琦没有因为朱的这种态度而不高兴,将茶杯放在桌子上,然后轻轻地走到朱身后,替他按摩肩膀,边按边笑道:“王爷还在为刚才的事生气那?”

    朱冷哼了一声,没有回头去看孙云琦,仍然像一尊石佛一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冷冷地说道:“王妃真是好肚量,别人从你手里白白拿走了那么多东西,你倒是一点也不生气。”

    大明的农业税是三十税一,按照这个标准朱只需向朝廷交纳三十多万石粮食就够了,现如今倒好,税额硬生生地增加了十倍,连个理由都没有,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也难怪朱会生气。

    孙云琦放开朱的双肩,双臂交叉着抱住朱的脖子,将自己的前胸贴在朱的后背上,一张俏脸轻轻地向前伸,挨住了朱的脸庞,道:“依臣妾看来,王爷确实不该给父皇三百万石。”

    见孙云琦的意见跟自己的一致,朱心头一喜,扭过头去看着孙云琦,笑道:“爱妃也是这么想的?可有什么办法化解?”

    孙云琦猛地站起来,又将双手搭在朱的肩膀上,道:“依臣妾看来,王爷应该给父皇交纳五百万石。”

    “什么?”朱“蹭”地一下子站了起来,这个败家娘们儿,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把粮食都给了朝廷,那本王吃什么?拿什么养军队去打帖木儿?不由地怒道:“王妃何出此言?难道我肃藩的粮食很多余吗?”

    孙云琦的脸上并没有显现出一丝害怕的神情,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父皇的为人王爷还不清楚吗?当年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时,军中缺粮,我父亲拿出了四十船私藏的粮食供给军需,父皇就念了我父亲一辈子的情。还把臣妾许配给王爷,让臣妾享受荣华富贵。”

    “现而今,父皇最大的心病就是北疆的鞑靼,在边境屯兵百万来防止他们南下侵犯,这百万大军一年消耗粮食七八百万石,仅靠边军的军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朝廷在用开中法鼓励商人商屯的同时,又不得不依靠民运粮来维持军需。”

    “然而,民运粮何其艰难,海运风险太大,往往运过去的粮食能有一半就很不错了;运河又没有疏通,所以朝廷每年都要靠人力走陆路向北方运送近两百万石粮食。”

    “陆路运粮耗费之巨想必不用臣妾多说,听家父说,从南方运送一石粮食到长城,往往要消耗六、七石粮食,国朝初立,民力还不够强大,父皇又一向节俭,这么大的耗费他嘴上不说,肯定是疼在心里。”

    “父皇为人最是疼爱后辈,然而他给王爷的岁禄只有五百石,相当于一个下等伯爵。这并不是因为父皇不宠爱王爷,实在是西北之地路途遥远,运粮耗费甚巨,父皇承担不起。”

    “而今肃藩在王爷的治理之下,大获丰收,普天之下都在称颂王爷的贤能。王爷若是能将自己所打的粮食献出来替父皇分忧,那天下之人又会称颂王爷仁孝。在父皇的心中,王爷也会成为一个既能干又孝顺的儿子。将来王爷若是遇到事情,父皇又岂会坐视不理?”

    朱恍然大悟,真是家有贤妻胜过国有良相啊,白活了两世,还给老朱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儿子,对他的脾气还没自己老婆摸的透。前文说过,老朱是个很实际的人,所以最喜欢的就是实在人,你在他跟前吟两句诗词歌赋,哪怕是千古绝句,他也不会因此高看你一眼,该杀的时候绝不手软。著名的大才子高启不一样被他腰斩了吗?

    但是你要是在老朱最需要的时候,贡献给他最需要的东西,那他就会念你一辈子的好,自己的老丈人孙继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老朱最需要什么?当然是粮食,边境的百万大军,对于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自己要是能在这一点上帮上老朱,那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自然会直线上升,到时候办什么事不好办?

    朱摸着孙云琦的柔荑,长叹一声,道:“惭愧,本王的见识还不如你这个妇道人家。”

    孙云琦扶着朱坐在桌子前,身体前倾,双臂像之前那样交叉套住朱的脖子,双胸紧紧地靠住了朱的后脑勺,道:“都是王爷教导有方,臣妾跟着王爷也长了不少见识呢。”

    朱拍了拍爱妻的双手,道:“你说的话我都明白了,但是咱们也犯不着给五百万石,这样会让人觉得咱们傻实在,我看就依照父皇的圣旨给三百万石好了。”

    见朱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孙云琦十分开心,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丈夫重视自己更加令一个女人开心了,道:“臣妾也就随口一说,万事都由王爷做主。”

    朱突然站起来,一把搂住孙云琦的小蛮腰,坏笑道:“爱妃今日立了功,想让本王怎么奖励你啊?”

    孙云琦被他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轻轻地“呀”了一声,随即恢复了镇定,心头开始泛起一丝丝的甜蜜,娇羞道:“臣妾是王爷的人,为王爷做事是理所应当的,不敢要奖励。”

    朱用手指头勾住她的下巴,微微向上一抬,道:“那怎么行?立了功不给你奖励,别人还会以为本王是个吝啬的人。”

    孙云琦的心口开始“突突”直跳,身子也开始微微发热,轻轻地说道:“蒙父皇和王爷不弃,册命臣妾为王爷的正妃,夫妻一体,臣妾的这一生早已托付给王爷,王爷好了,就是对臣妾最大的奖励。”

    朱的手在孙云琦的脸上摸了一会儿后,就开始向下游走,惹的孙云琦的娇躯一阵阵地扭动,呼吸也开始不均匀起来,道:“本王奖励爱妃一位世子如何?”

第五十九章 建国大业(二合一)

    孙云琦如何不愿意?她虽贵为王妃,但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是她生不出儿子来,她的王妃之位虽不至于因此丢掉,但她在肃藩的地位肯定会受到影响。

    孙云琦心里颇为激动和期待,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又刚成亲不久,对这男女之事,还是有一份娇羞的,红着脸喃喃道:“谢王爷厚爱,臣妾若能为王爷诞下王子,那将是臣妾最大的荣幸。”

    来自后世的朱知道,将来继承他的爵位的朱赡焰是他的庶长子,不知道是历史上的朱和王妃孙氏的关系不太好,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孙氏没有给他生下儿子。

    朱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大明的历史走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知道自己后代的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如果有可能,他还是很想让孙云琦给自己生下一个儿子的,毕竟孙云琦是他的正妻,若是他的王位将来不是有孙云琦的后人接替的话,孙云琦的心里想必会非常失落。

    朱一个公主抱将孙云琦抱了起来,然后放到桌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