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将纸铺在了一张桌子上,很快便将图纸画了出来。胡老汉在一旁边看边连连赞叹:“妙,妙。真是巧夺天工啊。如果此物做成,灌溉千亩良田不在话下,而且此物是用河流的水力推动的,不用人工和畜力,会省出很多人手啊。”
朱笑道:“怎么样?胡匠头。可以做出来吗?”
胡老汉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道:“应该没有问题,小的愿为王爷效力,早日制作出此物。”
朱赞叹道:“你先召集人手做一辆试试,成功之后,我们在加大生产量。待遇就按我之前说的发放。”
胡老汉道:“小人遵命,小人这就着手准备。”
其实朱知道,河西之地自古都有很多水渠,像汉朝、曹魏、唐朝,都在这里修了不少水利,这些水渠虽然废弃了,但是也是可以疏通的,水渠一直以来是河西走廊灌溉的主力。朱制作这个大水车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物尽其用,既然河西之地有丰富的水流资源,那这水力就不能浪费;第二是想搞出一件既实用又新鲜的利器来震惊诸人,让他们对自己产生崇拜心里,这样以来,自己在这里推行变法阻力就会少很多。
第十七章 治国攻略
朱道:“我河西之地虽然河流众多,但不是每一块田地都挨着河流的。本王还要制作一些手压机,可以将七丈深的水井里的水吸出来灌溉土地。”
“七丈?”胡老汉十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朝的井一般也就几米深,提水都是一桶一桶往外提,既费力又没有效率。听朱的意思,他要制作的东西要比手提水桶高效的多。
其实这个手压机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负压吸水的原理,用人工将管子里的空气抽走,造成井里和管子里的大气压强差,大气压强就会将水从井里面压上来,比起用手提既省力又有效率。只是明朝人不懂得大气压强的原理,所以听起来感觉匪夷所思。这样的手压机在后世的农村随处可见,朱的老家就有一套,提取出的水来自深层,甘甜可口,跟城里过滤过的水完全不是一个味道。
手压机的制作方法就是用一根长管子,把一头砸尖,管子的底部四壁钻许多眼,方便水流进来,顶部垫上木方子,砸进深井里。管子的手头接着一个唧筒,一按手柄,水就可以提取上来,十分的方便。
手压机最关键的部位就是唧筒上起密封作用的橡皮圈,明朝没这玩意儿,一般也可以用牛皮代替。但明初严禁宰杀耕牛,所以此时只能找一些厚布代替,效果会差一些,但此时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胡老汉等人都是老把式,朱一说他们就知道那个手压机是怎么回事了,不用画图。
朱道:“胡老汉,我说的这两样东西,你们务必加班加点的完成。大水车可以先做一辆,试试效果。手压机则是多多益善。另外,各种机械的部件上都要写上制作者的名字,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本王绝不轻饶。”
胡老汉拍着胸脯,道:“殿下请放心,老朽定当不辱使命。”
朱道:“很好。很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诸位,我们河西之地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诸位再也不用挨饿受穷了。从今以后,只要大家跟着我好好干,就绝对不愁吃不愁喝。”
众位工匠和士兵不知道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依照眼下这种情势来看,河西之地的开发程度跟内地还差的远呢,大家连好日子的影子都看不到。但朱毕竟是王爷,他都这么说了,众士兵和工匠也只能唯唯诺诺地奉承。
老于世故的朱听得出来,他们这是敷衍,但他不会介意,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等自己干出成绩来,他们自然就会相信。
手压机很简单,一般的工匠都会制作,朱对此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是那个兰州大水车就十分复杂了,朱必须全程监控并且给予必要的指导,毕竟他是自己动手制作过那个玩意的。
制作大水车首先是要选址,安放水车的位置不仅要水源充足,还应该在河道的拐弯处,如果不在拐弯处发洪水的时候容易被冲走。
这个地方不难找,朱等人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地方。然后,众人沿河用石头筑了一个落差较大的水槽,到时候将水车安装在水槽之上,水流的冲力就可以带动水车转动了。
地址选好之后,接下来就开始准备材料。做水车最重要的是转轴用的木料,因为它承受的力是最多的,所以需要耐磨的硬木,还必须保证直径在两尺以上。这转轴的制作,工艺也不简单,涉及很多数学问题,但这个难不倒经验丰富的胡老汉等人,几天后他们便将这个转轴做好了。
转轴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做大车轮,这个工程比较庞大复杂,需要很多人辅助,出了工匠以外,朱又调来了许多士兵和囚犯前来帮忙。
大车轮做好之后,再装上篾织叶片,捆上提水的竹筒,大水车总算竣工了。前前后后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朱建设河西走廊的思路就是以农为本,兼顾工商。农业在古代是支柱产业,因为古代人吃、穿、用的东西大多都是地里长出来,或者是将地里生长的产物简单加工而来的。而商人只是把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本身并不生产财富。一匹布从长安贩卖到洛阳,商人们会赚不少钱,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财力并没有因为这个行为而增加,那匹布还是一匹,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所以古代高明的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这并不是见识短浅,而是大局观。古代的农业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代世界制造业的地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以强大的制造业立足的。因为当今社会人们所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大都是制造业生产出来的。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再有钱也不能成为强国,典型代表就是沙特,连面积比它小到不像话的以色列都打不过。许多大国领袖都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农业发达了,人们吃喝不愁的时候才有功夫琢磨别的事情,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前首先是农业革命,大农场式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农业的长足发展。
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必须重视,因为这是科技进步的主战场,来自后世的朱知道,未来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所以这一块绝对不能丢弃,他将会用后世的先进制度来管理这一领域。
至于商业,朱只把它看成是互通有无的手段,最多只是利用,但绝对不会扶持。
朱仰望着这个直径达到二十米的大水车,心潮澎湃,将来的农业大发展就靠它了,这个时候朱也只能种种小麦。虽然他也很想种高产的土豆、玉米和红薯等作物,但那玩意儿还在美洲大陆呢。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有一百年的时间,纯粹就别想了,这个外挂开不了。
朱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其他人理解的不同,别的穿越小说的主角一上来就航海,发现新大陆,掠夺资源,似乎这是中国发展的捷径一样。
第十八章 世界局势
殊不知,世界列强的崛起根本上靠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航海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只靠掠夺的国家最后也不是没落了?而德国这个没怎么参与过航海的国家不也是很强吗?更何况老子被封在了内地,想航海也没有港口啊。
所以朱将自己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农业和手工业上,当然对理科不甚精通的他也不期望在自己这一代弄出个工业革命,但历史发展的走向一定要告诉后人,让他们不再走弯路。
当然朱也不会故步自封,闭门造车,既然海陆走不通,那还不是有陆路吗?朱所在的位置虽然与西方世界相隔遥远,中间国情复杂,但大体上来说分为以下几个势力。
首先,朱的西边是哈密、沙洲这些后来被统称为关西七卫的小部落,力量较弱小;哈密西边就是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明朝人所说的回鹘;回鹘的势力一直到了今天的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东部一带;回鹘再往西就是朱最担心的帖木儿帝国,是由西察合台汗国演变过来的,占据了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到伊朗伊拉克的广大地域,这一地域在古代被称为波斯,实际上帖木儿帝国也只是波斯的一个朝代,相当于中国的唐宋元明清;过了波斯往西南走就是阿拉伯半岛,这一带在古代被称为大食;波斯往西北走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今天的土耳其一带,控制着黑海,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是突厥人建立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突厥势力;过了土耳其就是欧洲,一直往西北走就可以直入欧洲腹地,到达德国,德国再往西就是法国、西班牙,是大陆的尽头。当然,还有两点要注意,就是代表波斯势力的帖木儿帝国的北边是金帐汗国,控制今天的俄罗斯一大部分;另外就是南亚的印度诸邦,也是个繁华富庶之地。
如果朱像唐僧取经一样,一路西游,就可以和近代文明的中心欧洲接轨,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彻底改变封建末期的中国固步自封的状态,使自己的子孙后代避免落后挨打。当然这是很不容易的,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种势力地盘都比他大至少几十倍。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干点困难的事,那岂不是白穿越了?铁木真一开始的地盘也不大,哥还比他多几百年的见识呢。
朱面带笑意地注视着这个大水车,暗道:那就让一切从这里开始吧。
古人干什么都讲究个黄道吉日,朱也不例外,他特地为水车的开动选了一个吉利的日子六月初八。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底,甘州右卫、甘州中卫建成,老朱知道自己的儿子冒险去了张掖,一向护犊子的他命令甘州右卫、甘州中卫火速开往张掖,与肃王汇合。
六月初二,甘州右卫、甘州中卫在指挥使范朝西、孙显荣的带领下,开到了张掖。朱在自己的府邸内升帐议事,召见了两位指挥使,一起参加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