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占领胶州的明军的底细,王鳌永派人查探,知道是来自浙江的一个海防游击的部队。他不明白一个海防游击来山东作甚,至于征募士兵,王鳌永以为那是笑话。在大明就人多,只要有粮有饷,想招募多少军队就能招募多少,没必要千里迢迢来到山东。
难道是在南京登基的弘光朝廷有了异动,想派兵北伐,而这个海防游击是他们派来的前站?目的是在山东建立搅动一番风雨,好为他们在正面战场的进兵进行牵制。
肯定是这样!王鳌永越想越觉得有理,若是那样的话,自己只要能迅速击溃胶州的明军先锋,就可以为满清朝廷立下大功!
想到这里,王鳌永的心情更加的急迫,他也不等青州局势稳定下来,迫不及待的带着所有军队向胶州进发。
他自己统帅的三千绿营兵连同刚投降的胶州军队,大军近五千人,浩浩荡荡的向胶州进发。
青州到胶州三百多里,他这边大军刚出胶州,路程还没走上一半,在胶州的任思齐已经得知了消息。
任思齐在胶州不光忙着招募百姓,训练新兵。他同样关心着周围清兵的动静。安东尼从山东籍的士兵之中抽调出大量机灵敏捷之人,组成了细作队伍,把他们广派到胶州周围。青州,莱州,登州,都有岱山军派出的细作。
王鳌永大军刚从青州出发,细作便火速赶往胶州,把消息送到任思齐面前。
得知清兵大举来袭,任思齐立刻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王鳌永率领清兵近五千人,于六日前从青州出发,向我胶州攻来。青州胶州之间,山峦密布、河流众多,大军行进速度不可能太快。清兵现在顶多能赶到安丘,距离胶州至少还有五日的路程。”
胶州州衙之内,桌案上摆放着一副巨大的地图,上面墨线曲折,画的正是山东全省的地形图,却是岱山军攻进胶州之后,从州衙中缴获。
“各位,清兵很快将兵临胶州城下,咱们应该怎么办?”任思齐手指点着地图,向众人问道。
“敌众我寡,咱们应该放弃胶州,退往胶州湾海边,等船队返回时迅速上船,回归岱山。”晋玉飞听到清兵竟然有五千人,立刻皱起眉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什么?退到海边!”一边的沙千里立刻不愿意了,嚷嚷道:“咱们岱山军自成军来,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岂能不战而逃!”
“是啊,是啊!”陈名扬等人也纷纷符合,这一年多来,岱山军几乎是连战连捷,这让他们的心气非常之高。(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战
晋玉飞老成持重,建议全军退出青州,等船队返回后乘船返回岱山。
而沙千里陈名扬等人则傲气十足,叫嚣着要和清兵争个短长。
晋玉飞也不是怯敌避战,因为现在岱山军实力太过微弱。在胶州的步兵不到千人,加上黄凤舞的舟山军也才两千。虽然城外还有三千余新募的士兵,可是那些人刚被招募几日,队列都还走不齐,武器也没有,让他们去和精锐的清兵作战,简直是送死。
这样的话,能和清兵作战的也只有不到两千的岱山舟山联军,而清兵的人数是己方的两倍多,这仗怎么可能打赢?
听着手下的争执,任思齐思考了一会儿,把目光放到了黄凤舞身上。胶州城内能和清兵作战的也就两千士兵,其中一半是黄凤舞的部队,他必须知道黄凤舞心中的想法。
“凤舞,你怎么看?”任思齐柔声问道。
随着任思齐的话,堂中众人离开闭上了嘴巴,把目光放在黄凤舞身上。
对于任思齐和黄凤舞的关系,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黄凤舞以后肯定会嫁给任思齐,成为自己的主母,对她,没人敢不敬。更何况黄凤舞曾经做过岱山军的教官,陈名扬沙千里等人均在她手下受过训,见识过她的本事,对她的能耐,没人敢不服。
“将军,”在众人面前,黄凤舞从来都是对任思齐毕恭毕敬,抱拳一礼,然后把脸转向堂上众人,“在下敢问诸位,咱们不远千里来到山东募兵,所为何来?”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吭声,不明白黄凤舞问话到底什么意思。来山东招募士兵百姓,自然是为了壮大岱山的势力,岱山势力大了,众人才能水涨船高,以后过的更好。至于更远的,晋玉飞沙千里这些人还从没想过那么多。
黄凤舞也没有打算让他们回答,自己继续道:“如今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大家也看到了,北方战乱频频,百姓流离失所。满洲鞑子窃据了大明的京师,他们会很快挥兵南下,咱们江南现在还看似太平,总有一天也会战火爆发。
咱们千里来到山东,招募百姓士卒,自然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好有朝一日外驱满鞑,内安河山,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既然咱们早晚会和满鞑对阵,现在清兵即将过来,咱们又何须避战?为何不痛痛快快的和他们战上一场!”
黄凤舞语音清脆却铿锵有力,立刻得到了陈名扬沙千里等主战派的赞同。
“黄小姐,您说的很有道理。可是现在不是清兵势大吗,咱们要是和他们打下去肯定会损失很大的。”晋玉飞苦着脸辩解道。全军加起来才两千人,即使能取胜,也会伤筋动骨。何况大伙来胶州就是为了募兵,并没打算长久的占据胶州,既然早晚都会离开,又何必打这种莫名其妙的一仗?
“什么叫清兵势大?”黄凤舞沉着脸问道,“这股清兵都是绿营兵,并非满兵,他们都是以前明军投降过去的,能有多大的战力?若是连他们都怕,以后如何与满兵对阵?”
对黄凤舞的话,晋玉飞回答不上来,只能苦笑着连连摇头。
“哈哈哈,”任思齐大笑了起来,示意晋玉飞不必再说,“凤舞所见,正和我相同。咱家就他娘的和他们干上一仗,看一看到底谁强谁弱!”
任思齐既然发话,那么和清兵打上一仗就确定了下来。可是怎么打,在哪里打?众人又出现了分歧。
按照晋玉飞的想法,己方人少,自然是守在胶州城中,等着清兵来攻。有城墙相助,居高临下,应该能够打破清兵的进攻。
沙千里和陈名扬等人没有见过多少阵仗,根本提不出自己的建议。
于是众人都把目光看在任思齐身上。眼睛紧盯着地图,任思齐脑子紧张的思索着。
守城看似稳妥,却问题多多,因为那样相当于把主动权双手交给了清兵,任由对方来攻。
胶州城虽然城墙还算坚固,可是城内的情况却很复杂。
城外上万名百姓势必要迁到胶州城内,那样必然会和城内的百姓形成矛盾。而城中的士绅们虽然被自己逼迫的老实了许多,可是一旦清兵兵临城下,他们是否会继续老实下去,还难说的很。若是他们和清兵内外勾结,那么身处城中的岱山军无疑是自己进入了牢笼。
守城断然不可取!任思齐心中下了决断。
可是不守城的话,就得出城和清兵作战,那么战场应该放到哪里呢?
低头看着地图,手指不停的在上面划动着。
看着任思齐的样子,黄凤舞笑了一下,走了过来,伸手在地图上一个地方重重点了一下。任思齐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清兵从青州到胶州,走的路线必然经过安丘、高密,而黄凤舞点的地方正是高密东边的胶水边上。
胶水发源于莱州南部的胶山,自南向北穿过了整个莱州府,注入莱州湾(今渤海湾)。
而在高密的北部有一个百脉湖,方圆几十里,胶水就流经百脉湖。
而清兵自安丘到高密,必然经过百脉湖南面,渡过胶水,才能抵达胶州。
若是岱山军埋伏在胶水边上,乘着清兵过河之际,半渡而击,定然能打清兵一个措手不及。
而高密距离胶州六十里,即使无法在胶水伏击,这么长的距离总能找到合适的战场。
重重的捶打了一下地图,任思齐抬起头来,和黄凤舞相视而笑。
接下来,黄凤舞请命亲自带人前去探查地形,寻找最好的交战地点,而任思齐则暂时留守胶州,安排好胶州的事情,等黄凤舞选好战场之后,立刻带兵前去汇合。
兵者,大事也,不能不谨慎。无论是任思齐还是黄凤舞等人,对山东的地形都不熟悉,无法立刻确定伏击交战的地点。
任思齐一边安排着胶州城内的事务,一边等待着黄凤舞派人送回来的消息。
岱山人数本来就少,自然要全数抽掉到战场。任思齐便决定由晋玉飞统领着新招募的士兵,负责防守胶州城。(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 战前
胶水河边,黄凤舞带着几个精锐士兵,乔装打扮,正在查探地势。
在胶州城众人商议之后,黄凤舞就带一队士兵乔装出发,一日时间即抵达胶水河边。胶水发源于南边的胶山,穿过山峦平野,迤逦向北流去。一座木桥架在几丈宽的胶水河上,过了木桥,顺着大路就能直抵高密城下。
按说高密县城也在胶州治下,可是任思齐攻略山东不为占地,也就对高密置之不理,如今的高密还在清兵治下。
派了数个胶州籍士兵前往高密一带打探,探查高密城的情况,以及来袭清兵的行踪。黄凤舞的目光却紧紧盯着脚下的胶水河。
河水不宽,也就三四丈的样子,一个会水的士兵下河探查,河水最深的地方也就刚到脖颈。
“走,跟我来。”黄凤舞招呼一声,带着人沿河向上游而去。
沿着河岸向南,道路崎岖难行,尽是丘陵缓坡。丘陵之上灌木丛生,缓坡平地上分布着许多荒芜的田地,六月的时节正是农忙之时,却见不到多少农夫在田里忙活。
向南走了七八里,就见河水一拐,拐了个半弯,围起一块沼泽地,沼泽地里芦苇丛生,鸟叫蚕鸣,风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