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眼:“姑娘快起来吧,我担待不起,你们母女安心要折我的寿,我可是不依的!”说罢大喝一声“让开!”便吓得几个婆子让开一条大路,让她干净利落地走了,没一个人敢拦,甚至有胆子小些的,相互商量了便跑去报告了。
曼如心中暗恨,忙回身扶母亲起来,花姨娘在旁冷笑着骂道:“果然你们母女俩都是贱骨头!成日扮个贤淑模样,实际上都是**!老的死了男人十几年,就没缺过相好!几十岁的人还涂脂抹粉的,想****谁呀?!小的就知道勾三搭四。挑拨离间,也不知道是哪里的破鞋,就敢痴心妄想攀高枝……”
春瑛走出老远,都还能听到她的污言秽语,心里十分不以为然。崔家母女固然不是好人,可花姨娘也没强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她们是因什么吵起来的,平白堵在大道上阻碍交通!
二太太卓氏理事的地方位于二门里头的一处侧院,离晚香馆不远,春瑛熟门熟路找上去,进了门见她就坐在堂中正座,也不叫人禀报,便忙走了进去,行了一礼:“太太。”
本来正在回话的媳妇子停了下来,卓氏抬头望她:“你怎么来了?”春瑛忙走到她身边,停头耳语了一番。卓氏越听神情越严肃,压低了声音磨牙:“怎么回事?!我们家与他家向无往来……”
春瑛用几不可闻的声音答道:“二少奶奶与恪王府是亲姐妹……”卓氏不由得瞟向坐在下手的宜君,皱了皱眉。春瑛想了想,又小声提醒她:“往年上巳节,小姐们都会到靖王府在城外的别庄上踏青……”
靖王府与恪王府同等级,靖王府作为侯府嫡长女,与娘家的关系自然比姻亲恪王妃要近得多,卓氏闻言眉间一松。便微笑着问宜君:“上巳节快到了,靖王府今年可下了帖子?”
宜君笑道:“本来是下了的,但是后来大姐姐叫人来传话,说是最近身子不适,便把今年的郊游取消了,叫我们自己办去。”
春瑛暗道不好,事情怎么就这么巧呢?她偷偷看了卓氏一眼,后者却丝毫没有慌乱:“靖王妃身子不适?是什么缘故?我们丢下她,自个儿去玩乐,未免太无情了,不如到了上巳节那日。咱们一块儿去探望她吧?叫你四弟四妹妹也一起去。自打回了京,也就见了一回,也该去请个安的。”
宜君似乎有些不大情愿:“要探望大姐姐,不拘哪日便罢了,婶娘为何非要在上巳节去?一年到头都闷在府里,难得有一天能出门……”
卓氏笑了:“你这孩子,最近还嫌出门少?你要去看你大姐姐,哪日都行,但那天别人都去玩了,唯独靖王妃因身体不适,要在家中静养,岂不寂寞?你们姐妹们很该去陪一陪才是。有这位姐姐照应,比讨几位太太夫人的喜欢强多了。”
宜君不知想到什么,脸一红,便低头应下:“那就照婶娘的意思……”
卓氏给了春瑛一个眼色:“你去吧,告诉四小姐,可以开始准备出门的东西了,别有遗漏。靖王府虽是她大姐姐的夫家,却不是一般亲戚能比的,万不可怠慢。”
春瑛会意,屈膝一礼,转身要走,忽然想起方才路上遇到的事,便对宜君道:“二小姐,方才在来的路上,我看到花姨娘与二少爷屋里的崔姑娘在花园门前吵起来了,有许多人围着着。您看要不要去劝一劝?那里毕竟是过道,叫人见了不好看。”
宜君一听便生气:“那崔曼如又干了什么?!”又有些气恼:“姨娘怎么又闹起来?!早说无数遍了,要她自重些的!”忙忙起身要走,但又忽然停下了脚步,脸上神色变幻。
卓氏有些奇怪:“二丫头,你怎么了?”
宜君讪讪地重新落座:“我一时忘记了……这种事,哪里是我管的?翠玉,你带几个人去,把姨娘请回院里,就说是我的话。”侍立在旁的大丫头先是愣了愣,然后才应了。
春瑛见接下来就没她的事了。自己赶紧传话要紧,便忙忙走出屋子,半走半跑,沿原路赶回,到花园门口时,那里的人群又壮大了,所幸他们同时也往门外稍稍迁移了些,没把大门堵死。
来了几位管家娘子,一个淡淡地训斥着花姨娘身后的婆子们,一个死盯着崔****审问,一个不咸不淡地教训崔曼如,花姨娘虽独善其身,却觉得非常丢脸,狠狠地瞪着周围看热闹的人,甩着狠话。
春瑛不想再被拦下来,便绕到人群边上,简单利落地要几个婆子让道,终于挤开一条路过去了。曼如原本被数落得脸色发黑,忽一瞥见春瑛走过,忙叫了她一声,却被那管家娘子发现,冷冷地讽刺道:“什么姐姐妹妹的?人家是二老太太跟前的人,别胡乱攀亲!姑娘若是不想听我啰嗦,还不如干脆些,让你母亲回家去,别再进来了!咱们侯府不是能随便进人的地方!姑娘如今身份不同了,不是想回家就能回家,想见娘就能见娘的!真想见亲人,就回明了二少奶奶,让二少奶奶去跟二太太说!不然,你就是把你母亲接了进来,也是大家没脸!”
崔曼如暗暗咬牙,凭二少奶奶对她的态度,怎么可能让她如愿?更别说二少奶奶对二太太也有心结了,不过是请母亲进府看看自己,有什么大不了的?便道:“我已经回明了二少爷,二少爷也点了头的。我娘虽说如今没差事在身,但从前也是在府里当差的,不是什么来历不明的人。妈妈何必这样说?”
那管家娘子冷笑道:“二少爷点头又如何?总得二少奶奶发话。这里可是内院!哪家少爷管内院的事?府中的家生子也多,焉知个个都是老实的?你不告诉一声,就把人带进来,若是哪处屋子丢了东西,我们到哪里找去?!真要出了事,我们也要担干系!姑娘就安份些吧,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真以为你母亲是亲家太太不成?!”
崔曼如听到周围人的低声耻笑,又羞又气,心里更是添了几分怨恨:若不是春瑛发话,叫人通知管家娘子,自己怎会受这样的羞辱?!母亲又怎会被人当成贼?!
崔曼如又转头去看花姨娘,眼中闪过一丝不忿:一样是丫头出身,一样是妾,谁又比谁高贵?她凭什么辱骂自己母女?不就是母亲进来时,遇上侯爷从映月堂出来,问了一声来的是谁么?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她仗着生了少爷小姐,就敢给自己脸色看,若是少爷小姐都嫌恶她了,那时才是现世报呢!
这么想着,崔曼如忽地目光一闪,紧紧抿了抿唇。
春瑛赶回侯府,四小姐雅君早等急了,忙忙迎上来问:“母亲怎么说?”春瑛挨到她耳边说了一通,她神色一松,便叫过丫头:“请王府的人进来,向她们赔个不是,说我正用点心呢,怠慢了。”丫头们忙应了去。
春瑛转到后堂,捧了脸盆手巾出来,往雅君身边站了一站,雅君看着两个王府的婆子进来了,非常机灵地揪过手巾擦了擦,丢回盆里,春瑛便捧着东西退了下去。
拿靖王府的邀约推掉恪王府的邀请,多少会得罪人,但至少理由足够光明正大。那两名婆子等了两刻钟才等到这个回复,不免有些气恼。春瑛早从二老太太那里捧了两对荷包来,里头都塞了沉甸甸的金锞子。雅君一看便反应过来了,笑吟吟地赏给了两个婆子,请她们“多多美言”、“替她赔不是”。两个婆子拿人手短,都换了笑容辞去了。
雅君这边松了口气,午后二太太卓氏从侯府回来,到婆婆跟前商量了半天,便把春瑛叫了去,微笑道:“今儿多亏你提醒了,我们往年不在京中,靖王妃今年又恰巧没办踏青会,若不是你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呢。”
春瑛忙道:“奴婢不过是记得这件事,白告诉一声,后面的事,都是太太自己拿主意的。奴婢听说靖王妃娘娘今年不办了,心里还慌了呢,幸好太太想到了法子。奴婢什么也没做,实在不敢居功。”
二老太太笑道:“你太太夸你,你受了就是,这有什么好谦虚的?”又回头对卓氏道:“这孩子果然不错吧?你总说还要再看看。”
卓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问春瑛:“你来的时候,曾提过家里已经替你订好亲事了,那时没问清楚,究竟订的是哪一家?已经下聘了么?将来是个什么打算?”
第二卷 公子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主母的考量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主母的考量
春瑛不知道二太太卓氏这么问有什么用意。只得答道:“是清润店镇上一家姓胡的,那人与奴婢二叔、姐夫都交好,家里父母俱亡,如今在外头做些小生意,走南闯北的,眼下并不在京中。他已经下了聘礼,说好了要过两年再来迎娶的。”顿了顿,便稍稍拉高了袖口,露出胡飞嘱咐她戴上的镶了玉珠儿的银丝镯子,“老太太和太太请看,这个就是聘礼里的。”
卓氏抿唇微微一笑,只觉得春瑛说起自个儿的婚事,态度倒大方,一点都不扭捏,不过她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错,往常丫头们说起这种事,总是羞答答地磨蹭半日,逼急了才哼出一句话来,着实叫人不耐烦,只要本人是个正经知礼的,态度大方些才不显得小家子气。
她道:“既是熟人。又已下了聘,我也不说什么了,只是他在外头东奔西走的,将来你过了门,就得独自留在家里,也太可怜了。我们家也有店铺庄子要打理,不如去问他一声,可愿意替咱们家做事?不用入籍,只是请了来做伙计,每年除了工钱,到了年底,还能分一份红利,岂不比在外头四处奔波强?”
听起来有点象石掌柜的情形。所谓的伙计,其实更象是合伙人,有很大的决定权,也能分一部分盈利,对外是商人的身份,却不是家奴,只能算是附庸。而二太太的建议,却是叫人给东府办事,虽然能分一份红利,却没有多大自主权。就算胡飞不是那个出身,又有自己的打算,春瑛自己就不愿意了。她情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