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赞赏的点头道:“嗯,就是这个意思!”

    常炎林跟徐子文不禁露出了深思的神色,林丹汗现在占据了乌斯藏,原来他就拥有十万之众,控弦骑兵也有两万,青海还有却图汗的人守住,康区也有白利土司,可以说林丹汗现在是在乌斯藏的中央地带,要想绕过去借刀杀人,难度还不是一般的高。

    徐子文心中一动,小心恭谨的问道:“皇上是否已有了计划?”

    我呵呵一笑道:“计划也说不上,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咱们不能因为乌斯藏麻烦而放弃这么大片的领土!”

    常炎林跟徐子文对望了一眼,现在这位皇上对国土的热切几乎盖过了当年的太祖成祖皇帝,像乌斯藏地区只要他们形势上臣服就可以了,但皇上却似乎有心将他们纳入大明的统治下。还有蒙古,那个西伯利亚地区,只怕离中原有万里之遥,蒙古人尚且不要的地方,皇上却想着归入大明版图。这种急遽扩张的想法让两位国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从皇上的行事可以看得出,皇上并非好名之人,也不是说要夸耀文治武功。如果从实际出,大明即使打下了这些地方,真正要建立郡县制度,那么所花费的精力,国力只怕得不偿失。当年成祖时代打下了安南,兼管了没有多久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官员去那些地方履任,即使抽到了那里,官员们都想方设法逃避。如果皇上扩张到两个这么宽广的地方,不知道要填多少人力物力进去。只是他们作为臣子,总不能阻拦着皇上开疆扩土。

    徐子文道:“请皇上指教!”

    “去年乌斯藏的**喇嘛来投大明,朕手上有了一个进入乌斯藏的筹码。但是朕不想大明单独出兵,而是想邀请一位同盟参加。”

    “蒙古人!”

    “对,就是蒙古人!林丹汗跟却图汗是属于鞑靼人,而我们要找的同盟就是他们的死敌卫拉特人。”

    通过卫拉特人来制约鞑靼的做法,在大明初期就很常见,但是经过数百年展后,卫拉特人已经被赶到了极西北的地方,现在什么个情况中原已经不大了了。常炎林不由疑问道:“卫拉特人为什么要帮忙进攻乌斯藏呢?”

    “呵呵,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了。蒙古人现在也分为了两种佛教信仰,林丹汗跟却图汗信仰的是红教,而其他大部分人信仰的是**喇嘛的黄教。拉萨作为圣地自然不会想着让对方占领,何况林丹汗他们还要灭了黄教,这是卫拉特人不能容忍的!所以呢,只要**喇嘛派人跟卫拉特人说明情况,希望他们跟大明联手出兵,想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一个从青海进入,大明则从四川进入康区,这样乌斯藏就可以平定了!”

    我刚说完,常炎林却皱眉反对道:“皇上,臣听闻乌斯藏地区地势复杂,且瘴气极多,即使由四川进入胜负之数难以预料,况且粮草难以转运,即使谨慎进兵也难以说平定康区。青海那边也是如此,何况卫拉特人能否打败却图汗也是未知之数。这用兵之事”

    常炎林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就在几个月前皇上还亲自平定了辽东,自己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来

    皇上不知兵,而且这么贸贸然说也是犯了臣子的大忌,一时间不知道接口说下去的好。

    徐子文赶紧接话道:“这些便是用兵乌斯藏的难处,臣等以为还需要仔细筹划做到万无一失才好,否则第二次进兵就会更加困难!”

    我笑道:“你们也不用这么紧张,这个只是朕的初步构想。跟你们说就是一起商量,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不用这么忌讳,有些事情朕也会想得太当然,你们能提醒也是好的!朕打算先让**喇嘛派人去卫拉特沟通一下,看看卫拉特那边人的情况如何再做决议!哎呀,看朕跟你们说的,朕召你们回来可不是说这个事情的,一下子就离题万里了。嗯,都是因为从察哈尔说起的。”

    徐子文也笑道:“这是皇上对臣等的信任,不知皇上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臣等去办的!”

    “呵呵,定国公果然聪明,朕目前有两件事需要你们去做,第一件就是驻兵改制的事情,朕已经将五军都督府改了个样,需要一位大都督统领五军都督府,这个位置只有你们两位国公才可以坐得住。”

    “啊,这个”徐子文第一想到的就是推辞,他们已经位列国公,如果再占据个大都督的位置,只怕太过尊荣。

    “不要推辞,能够压得住那些世袭侯爷的只有你们了!这个位置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只是领衔而已!”

    皇上既然这么说,只要把嘴边的话收了回去。不知道第二件事是什么,便静听皇上吩咐。

    “第二件事情嘛,也不算太急,但还是要做做准备!”(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分工

    我顿了顿之后道:“朕让你们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做好平定漠南蒙古的准备。”

    常炎林跟徐子文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道:“皇上,这是不是急了点?”

    他们两个人在大同驻守了这么久,跟蒙古人就在咫尺之间,即使当初虎必特闹得这么凶,他们大同的人马还是没有贸然开战。现在平定辽东刚刚结束,皇上就想着跟蒙古人开战,这不是一个好的决策。

    “朕没有说马上开战,但是要做好准备!现在蒙古草原已经没有让斡赤伦忌惮的敌人,再让他急遽扩张下去只会成为大明新的敌人,那么大明跟蒙古的关系又会重新回到以前的状态。现在林丹汗西走乌斯藏,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朕打算在斡赤伦还没有称汗前,先一步限制住他!但是难保斡赤伦会突然袭击大明,所以朕让你们做好准备。现在辽东军已经闲置了出来,大明有足够的兵力来震慑住他们,早早打算的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徐子文想了下道:“不知皇上将如何处置蒙古草原?”

    我呵呵一笑道:“大明对待蒙古的方略已经说过很多次,朕还是那个意思,分而治之!辅以经济为制约,以黄教为教导,这样就可以保证蒙古草原的长治久安。”

    常炎林一体味,不由赞道:“果然好办法!”

    我接着道:“所以这个分而治之必须草原没有统一的时候进行,大明是盟主,况且苏泰福晋下落不明,撒云娜公主已经嫁入了皇室,朕自然要为每个部落重新划分牧区。现在最好划分的就是辽东蒙古,科尔沁跟喀尔喀的蒙古人虽然投靠过女真人,但现在都归了大明也是要安置的。让他们重新建立部落,镇守草原不失为一个办法。那些原本是阶下囚的蒙古贵族们知道大明将饶恕他们,想来他们对大明也会感恩戴德的!”

    徐子文道:“但据微臣所知,现在原来喀尔喀跟察哈尔的旧地已经给斡赤伦的长子岱钦占据,如果要他让出地方来,只怕会引起兵戎相见。”

    “所以朕才打算先礼后兵,先通知斡赤伦他们,恢复原来草原的旧样是其他蒙古贵族乐于看到的,就是朵颜部手下的部族领只怕也会动心思。”

    常炎林立马表态道:“既然这样,那微臣愿去辽东划分牧区!”

    我摇摇头道:“嗯,这件事情朕已经有了人选,而且他去做效果会好些!”

    徐子文道:“皇上说的可是满桂?”

    “就是他,他本是蒙古人出身,又知道蒙古人的规矩,所以他去做最为合适,而且斡赤伦跟他关系极好,满桂主持划分牧区,斡赤伦只怕抹不开面子!”

    常炎林道:“那皇上是要微臣做什么?”

    “你只要好好在京师坐镇就好了,只要一旦战事生,你就替朕出征便可!”

    “那太好了!”常炎林一抚掌,立刻又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仪了,赶紧道:“微臣粗人,但想到有仗打心里有点激动!”

    徐子文却是明白,常家自从第一代开国公后就没有在出过领兵的名将,这次皇上让常家带兵出征就是给常家一个机会,常炎林一了数年心愿自然激动万分。

    “你既是封开国公就要对得住这个名号,好了,这件事你记着就行了,若是让大臣们知道,我们刚刚平定辽东后就在谋划下一场战役,这‘穷兵黩武’的名声可就要落到朕的头上了!说了这么多蒙古的事情,我们回头说下驻兵的事!对于朕的改制你们怎么看!”

    常炎林跟徐子文听皇上扯到驻兵上的事情,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们私下自然是讨论过,但是具体怎么开口就不好说了。

    我看出了他们的迟疑,便道:“你们不要有顾虑,有一说一,朕不是搞一言堂!”

    徐子文咳了一声道:“嗯,关于驻兵的改制,微臣以为内地是可以的,最大的亮色是在于义务征兵制。但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怎样防止军务荒废,以前太祖立国的时候,卫所制度亦是可行的,但数百年下来后兵士不习战事,军屯弊端重生,所以臣等认为这是皇上要注重的!”

    我点头道:“嗯,你们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法久弊丛却是无法避免的宿命。从古到今又有那个法章制度能够万世不变的呢?!只要朝中君臣不失进取之心,那么何愁下头的人懈怠!”

    “皇上圣见,臣等不能及!”

    “呵呵,你们也不用奉承朕,朕的改制就是希望能够消除一些弊端,但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五军督府重新编制后,定国公就兼任大都督吧,朕也是取你的这个名号,希望能够定国安邦!”

    徐子文跪下领旨道:“臣遵旨!”

    原本以为驻兵改制只是地方上的事宜,但没有想到六部仍旧是忙的不得了。钱龙锡这才知道作为辅不是那么容易,忙了好一阵才得了个空闲,下午让李长庚在内阁大堂当值,自己回府休息一阵。

    以前有很多事情他不知道,现在作了辅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辅都是累的将身子熬出病来。那是因为皇上的想法太过惊人也太过快了,往往牵涉甚多。这次他本想丈量土地就够户部忙好一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