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文衡上前奏道:“皇上此举自是圣明,不仅对官员有监督之功,也有教化民众之意。不过这主笔之人倒是难找。毕竟点评之事,多少有私人的偏向。需要找个刚直的学者。”

    “呵呵,不用如此,朕看,就你们几个吧。你们四个人一起编撰,写好后,朕看过就行了,这样你们也少份责任。这事交给傅山主笔吧,傅山的才学朕是信得过的。你们三个还有其他事,就兼个副职。”

    “臣等定尽心竭力,不负皇上重托。”

    刚说到一个段落,曹化淳快步走了进来,在殿前行礼后,禀奏道:

    “启奏皇上,御史吴玉有弹劾奏折上。”自督察院成立后,我给了他们独立的奏折权,凡他们的奏折只要在通政司留个底条,都可以直接呈到乾清宫。

    这个时候有弹劾奏折上来?我才刚在几天前斩了一批,罢免一批官员。难道有人敢顶风作案?会是谁呢?我心里满怀疑窦的摊开折子。

    吴玉弹劾的居然是辅刘鸿训!

    仔细看了下奏折,才现起因是这样的。京师三营在湖广打完战,士兵有了损伤,于是朝廷下旨,补齐兵额数。洪承畴回来后,前两日根据我的意见再下旨休整训练兵马。这旨意是我让刘鸿训去拟的。原本也没什么的,可到了旨的时候却现旨意变了,里面居然多了一句话:“兼辖整顿巡警司”。这巡警司是归顺天府管制的,为防止京师三营都督的兵权过于集中,巡警司是不能给洪承畴或者九门提督孙传庭节制的。这明显的是违制。

    我蓦然想起这就是历史上刘鸿顺倒台的原因。都已经崇祯元年了,怎么还有这事情生!据吴玉奏来,这事也有些奇怪的地方。刘鸿训身为辅,这样的基本常识不可能不知道。这兵部根据旨意撰写的诏书,内阁还要看的。没理由,刘鸿训没看到,而且其他内阁大臣也没有看到的。偏这两天前的东西,现在才翻出来,那这两天又诏书留在哪里呢?吴玉又怎么知道的呢?

    我想想头真是大!刘鸿训虽有魏党的印记,但对大明是忠心的,对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他应不会搞这小动作,就算要搞,也不是在这个时候。难道有人看到我整治了以前的旧党,以为刘鸿训也失势,想整倒他?——这些都有可能!  这到底是因为意外的笔误,还是有人乘机弄的手脚呢?

    我把奏折交给李邦华,让他们看看。

    “你们认为这事情怎样?”

    他们四人看完奏折对望了一眼,都不敢话。因为这件事情若追究起来,内阁大臣全部有罪。这可关系到数位朝廷重臣的仕途,甚至关系数百人的性命。

    李邦华是偏向吏治的,憋了半天,回奏道:

    “臣以为御史吴玉为人正直,断不会凭空弹劾朝廷重臣,这大约是在哪个撰写环节出错。皇上小惩便可,一则警告群臣,二则以显皇上仁德。”

    “小惩?说下去。”

    “臣以为皇上前几日才撤过各部大臣,此事可大可小,如今追查下去,不管是哪方出错,都势必大兴牢狱,这样朝廷必是人心惶惶,不利于大明的稳定。就此刹住,大臣安心,犯错的臣子也是感激于心。皇上惩戒几个小臣就可以了。”

    “朕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恐怕御史们不会罢休!”

    陈文一上前说道:

    “臣以为如此小惩也有弊端,内阁大臣是皇上钦定,皇上也一再强调为官需清正廉明,那内阁就是百官的表率,如果有什么污点,都是给人留下攻击皇上吏治不清,清而不净的话柄。下面的官员都在盯着朝廷,处理不好,那好容易建起来的革新氛围,就给破坏了。”

    “你的意思是一查到底?”

    “不,”陈文一吸了口气,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这事只有皇上认了才行,也只有这样,才没有什么后患!既可把事情平息下来,也可封住百官的口。退一万步讲,若这里面有人弄鬼,也可平息后再查。”

    让皇上认错,在古代那确实要点胆子,这个陈文一啊!

    “嗯,看来只有这样了!这事情就别查了,朕看,只不过是某个环节不小心,说不定就是朕说错了!”我想了想!没办法,看来只好牺牲我自己了!

    第二天早朝,我刚坐定,果然就有人再拿这件事出来上奏。

    在中军督府任职的提督郑其心又接着昨天吴玉的老调重弹。说是事关兵权,不能马虎了事,要我严惩相关人员,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朝堂上炸了锅一般,内阁大臣因为自己有嫌疑,都不好说话。好一会,工部侍郎刘宗周才出来说:

    “臣以为这必是中书舍人忙中出错,无需大惊小怪。如今圣明天子在上,朝中又有重臣,臣以为,并没人,也没有人敢调兵为乱。”

    这边话刚讲完,给事中李觉斯出班说:

    “此事由兵部拟稿,再送内阁辅臣审定,中书舍人缮写。因此仅处理中书舍人一人,不合情理。内阁和兵部是审阅过的,也应追究责任!”

    唉,这些御史们,我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好,我刚给他们提了官,就开始这样肆无忌惮了。居然不分轻重,难道要我把这些臣子全换了?!弹劾是他们的本分,我也不好批评他们!

    “各位臣工都很努力办差,朕很高兴,你们能仗义直言,朕也感到很欣慰。每个人都有不足,也有犯错的时候,这出错的这份旨意,朕看了,是朕让刘辅下去的。昨日朕便想起来,那日朕责怪巡警司治安不力,以至京师有官宦子弟横行,着人整顿巡警司。这是同着让洪承畴训练新兵的旨意一起讲的。这件事是朕讲错了,各位御史,言官参得对。能驳回来,说明大家都尽心为朝廷办事。这事就算了,内阁再改过诏书!”

    我说完话,大臣各人表情不一。他们没有想到我会把这件事认下来。不过既然皇上已经认下来了,下面的臣子也不好再说什么!

    我顿了顿,接着说:

    “内阁大臣自朕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勤工忠廉,朕今次特赐内阁大学士紫禁城骑马。希望列位臣工以大学士为榜样,为朝廷效力。”

    大臣们没想到我没有治他们的罪,反而恩赐他们,内阁大臣连忙磕头谢恩,我在上面却明显的看到刘鸿训身子颤抖了下,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

    我只希望这是一次意外,老这么搞内耗,实在没精力对外了!很快就到明年,皇太极要对大明用兵了,我是不会坐以待毙的。大家都等着瞧吧!

    《第二卷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