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原先跟我崇祯六年打赌的文震孟出任东昌府知府也已经快三年了,我倒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让文震孟出任地方的知府他就会明白现在下边百姓的情况,而且他慢慢的也会知道现有的制度的缺陷所在。但是可惜这位固执的官员没有等到打赌的日子,还差三个月的时候东昌府同知递上了一封奏折,告诉我文震孟挂了。

    他挂的原因比较简单,这三年来他日夜操劳不停的在东昌府的各县巡视,加上他年纪大了身体渐渐不行。东昌府的情况虽然比以前要有好转,但是距离当初文震孟夸下的海口还差了不少。他日夜忧心又任期渐近,没多久便老病作了。原本也要不了他的性命,但是他亲若儿子的外甥在这个时候病死了,文震孟一直把这个外甥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现在居然白人送黑人,文震孟顿时伤心过度郁郁而终。

    对于一个守旧的大臣死了,我只能感叹一声,但是我还是低估了文震孟的固执,他到死给我上的奏折都还是苦劝我遵从祖制,说东昌府只要按着他的办法就能够治理好。我也很干净利落的做了批示,朝中的大臣若是对我的政策不满,可以继续接文震孟的任,四品的做知府,七品的做县官,只要他们能够做出一个样板来我就听他们的劝谏。有了这一招,御史们都不敢随意上折劝我恢复祖制,当然若是真有忠直的官员执意要去地方做官也算是造福一方。

    不过文震孟死了,尽管政见不合,但我还是要表示下的,我让礼部给他拟个追谥,赠为少詹府少卿。

    这件事就算是这样了,后边按着旧年的规矩,祭拜宗庙、赏赐大臣,谢礼啊等等,春节也是这么一天天过去。因为接下来的一个月也没有什么事,我仍旧是教导炜儿以及编写我的教材,就在我的教材差不多完工的时候,孙承宗终于给我带来了好消息。

    神策、神羽两军已经集结完毕!( )

第一百一十章 训练京营

      第七卷辽东攻略  第一百一十章  训练京营  

    现在丰台大营附近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对于以前的京营而言十万人马并不是很多。不过总靠数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年土木堡之变后瓦刺领也先五万骑兵攻打京师,但守城二十万将士仍旧不够,如果能够野外作战,二十万何惧区区五万骑兵!我的观点当然是重质量甚于重数量,京营是未来大明军队的中坚,所以提高京营的战斗力是不言而喻的。

    神策跟神羽两军因为是从地方卫所调上来的士兵,这些官吏的作风我是知道的,因为京营的待遇是各军中最好的,而且驻防在京师不需农作,不少人巴不得往这里边挤。对此我当然是要求孙传庭跟李继贞两人重新考核两军的士兵,不足的再行补充。我相信他们应该会尽力去办这件事的,因为我在召见他们的时候已经明确说了,京营将随时出征各地,如果他们不把自己的兵训练好那么最后吃亏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而我要构思的就是如何提高京营的实战能力,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还是演习!

    对,就是演习,后世的部队来检验军队战斗力的时候都通常举行演习。现在为何不可呢?!没有空弹、演习枪支那就改用赤手对敌,参加演习的人数当然不能是全部,预计人数就在两万之间好了。我大概构思了下演习的方略,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够。转念一想我又有了心的主意。

    “方正华!”

    “奴才在!”方正华赶忙从外边进来。

    “你去给钱士升传个旨意,就说朕”我叮嘱了方正华几句。

    方正华复述了一遍,我想了又想道:“你让钱士升将他们带到刘之伦那,让他们多看看京营士兵的日常训练。算了,我还是写封书信给刘之伦好了,他看了就会明白朕的意思了。”

    “是,皇上!”

    我写好信交给方正华又道:“你再去派人将孙承宗叫来!”

    “是!”方正华应了声便去传旨了。

    孙承宗到了后我就将演习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孙承宗略微沉吟后道:“回皇上,历来解决京营实战的问题都是将京营跟边军互调,皇上若要提高京营实力何不将京营调往九边训练呢?”

    对于孙承宗的奏议我并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演习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大明或许还要四处征战,但到了哪天大明不再作战又或者没这么多实战又该如何?!再者,京营是在我一手改制重建,我还需要倚重他们而不是将他们的建制再度打乱。我微微一笑道:

    “孙爱卿的意思朕很明白,但是现在最容易作战的九边只有辽东,但朕想着这样调军颇费时日,再说京营各军的建制与辽东军各不相同,京营又是朕一手建立起来的,朕想着让它按着朕的思维成长!”

    说到这,老沉谋国的孙承宗明白了。皇上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法子,而是不愿意将京营调到辽东去。皇上是要将京营建成自己的嫡系部队,而辽东军已经有十八万之多,皇上并不想更多的大明部队跟辽东军再扯上关系。这些关系到皇权统治以及帝王心术,孙承宗哪敢去碰这个禁区,顿时拜道:

    “皇上圣心独运,老臣明白了。只是这样的实战演习,皇上打算怎么布置?”

    我将方才演习的规划说了一遍:“朕打算从京营里抽调出两万人马,分别从五位提督里挑出两人来统领,他们将率军进行攻防战。地点在离丰台大营六十里外的两座城池,这是以前京师卫所的旧军营,两座军营相隔七十里,两军就此负责攻守以攻占军营者为胜!”

    孙承宗边听边点头道:“皇上的想法不错,不过都是自己的人马演习中出现大规模杀伤这样不太好了。”

    “这点朕也想好了,就跟当年卫所改制的时候想的办法一样,这两万人马会在胸口绣上特别的标志物,只要标志物被夺下就代表士兵被杀死了。死的士兵将不允许参战,否则现军法处置。爱卿认为朕的想法如何?!”

    “皇上既然已经有了妥当的办法,老臣无不赞同!”

    得到孙承宗的支持我心里也很高兴,一拍案台对他道:“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爱卿先去准备训练事宜,朕一个月后将用演习来检验训练的成效!”

    “老臣遵旨!”

    孙承宗出了宫也不敢怠慢,皇上要京营演习可不是小事,若是随便叫个兵部的主事去传旨意估计五个提督们也会搞得昏头昏脑,所以他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丰台。孙承宗跟内阁辅交待了一声便赶往京营,到了京营二话不说便召集五位提督进帐议事。

    五位提督中杨文岳资格最老,上前道:“总督大人匆忙而来,不知有何事交待属下?!”

    坐在主将席上的孙承宗也不拐弯抹角,道:“各位提督,今日召集你们是因为老夫接到皇上的旨意,神策、神羽两军组建后,皇上便要亲临检验,你等可要着意办差。”

    “属下明白!”五位提督齐声道。

    “但是,这一次跟以前可能不相同。”孙承宗又吩咐道:“皇上已经明言,京营训练好后将演习作战!”

    “演习作战?”

    “没错,就是从你们里边挑选两位将领出来,兵力各一万之间,两军将在京畿外进行攻防战。两军士兵将会在胸口绣上铜扣,铜扣掉则人亡。刀枪、火炮将是演习所禁用之物,每军赐棍三千条为进攻武器。至于演习的具体方略将会由皇上亲自颁布,你们可要好生听着了!”

    刘之伦听着有点疑问,恭声问道:“总督大人,皇上说的演习是两军攻防,但我们有五位同僚,不知到时如何分配?”

    这个问题孙承宗自然心中有数,他呵呵笑道:“皇上是言两军作战,这其中必然是考较三位没有随圣驾作战的提督,所以耿如杞、孙传庭、李继贞你们三位将会是领军的人选,你们下去后可要悉心准备。”

    “大人,演习何时举行?”

    “将在一个月后!好了,其他人下去传达将令,杨文岳跟刘之伦留下,老夫再跟你们商议下演习的具体细节,特别是圣驾的驻防问题!”

    “属下遵令!”

    出了主帐后,提督李继贞回到了自己的神羽军心中大是不安,他能够一下子做到二品大员中间跳了三级之多。皇上提拔官员向来都独具慧眼,但是作为被挑中的官员就要表现给皇上看--自己是匹‘千里马’。李继贞想了想,觉得此事得通报全军才行,要让所有的将士都有紧迫感。他瞥了眼远处自己军队的营地,叫道:

    “传令官!”

    “大人,小的在!”

    “你去传本提督将令,通知千总以上将领到大帐议事!”

    “是!”

    被叫到的将官们都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这个文臣提督要搞什么。现在京营的五军里边,神机军跟神行军那是不用说的,人家提督是参加了好几次战役。孙提督跟耿提督好歹之前还带过兵,唯独他们的提督大人是文官出身的,这点搞得下边的将领在其它军的将领前抬不起头来。神羽军手下的副将吴国俊、盛略,陈国威,鲁宗文都是从地方提拔上来的,他们都是带兵的积年老将了;中层将领则是通州一心学院的毕业生跟其它京营里调过来的,李自成跟李岩都从神行营借调了过来。不过等他们进了大帐,提督帐内的一干亲兵严肃的站在了周围,方才还大咧咧的将领们都噤了声。

    李继贞见手下将领都到齐了,站起身道:“蒙圣上错爱,本人忝为神羽军的提督,不瞒各位同僚,这是本提督第一次带兵。不过对于带兵打战本提督还是有些心得的,这些靠你们来实现。皇上组建神羽军,将我们调入京营是信任我们,所以我们当然要证明自己是最强的,我们虽然是组建的新军但不能给别人看扁了。”

    “谨遵提督将令!”众将齐声道。

    李继贞面色一展道:“好,现在就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