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10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鞑靼人在以往,征服了那里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许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见,而鞑靼人本就是以放牧为主,那种地方,根本无法大规模地蓄养畜牧,自然而然,对这些土地便不能令他们有太大的占领兴趣。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

    本质上,任何民族的势力范围,都在于它的作息方式。

    汉人难以在关外生存,这是因为汉人是以农耕为主,大漠不适合耕种,所以汉人即便再强大的时候,也难以出关生活。

    叶春秋解决了这个问题,用的是商业的办法,让汉人们发现,放牧的盈利极大,所以大家对于放牧,趋之若鹜。

    那么鞑靼人也是一样,许多胡人即便是入了关,最终也败退回了关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胡人的经济在于放牧,即便是作为统治者入关,却很快发现诸多的不适应,除了作为寄生虫一般的存在,或者是抢一把就跑,他们根本无法依靠去习惯农耕。

    那些戈壁,那些冰原,还有那些高原,对于鞑靼人来说,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鞑靼人蓄养大规模的畜牧,需要的是丰美的水草,所以作为大漠中的强者,他们自然而然占据了草原中最好的草原,至于其他地方,则是一些失败的民族,在那荒芜之地上,勉强地在夹缝中生存。

    那么……现在叶春秋依旧还是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大漠的草原,他用已经改变了生活方式的汉人来放牧,这些牧场,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改变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使这大漠彻底为镇远国所用。

    现在,他依旧在改变鞑靼人的生活方式,从前那些无用的土地,现在有了经济利益,你们不需要放牧,只需要一路征服就可以。

    征服下来的土地,统统归镇国府所有,而镇国府,则利用这些土地,继续安置那无数出关的汉民,不只是如此,你们已经不必再用放牧来维系你们的生存了,因为做镇国府的尖刀,你们就可以吃饱穿暖,镇国府得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价值的,那冰原里,可能对于农耕和游牧的民族没有用处,可是那里有数不尽的矿山,有一望无际的林莽,而这些,都将化作镇国府工商的发展动力。镇国府可以用铁路,将这些不毛之地统统连接一起,前脚让鞑靼人为镇国府去征服,后脚,汉人的商贾和牧民们便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进驻这里,伐木采矿,建立集镇,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商贸的据点。

    鞑靼人得到的土地越多,他们便越富有,而镇国府的疆土越广,便会获得数之不尽的资源,得以安置更加多的移民。

    而所谓支付给鞑靼人的银子,其实就是一个内循环,鞑靼人得了银子,就必须大肆地购买武器和粮食,还有御寒的衣物,以及无数的弹药,这些银子最后又流到了镇国府的商人们手里,商人们为了解决鞑靼人的需求,就必须大规模的生产,而生产,就需要人口,银子开始流动起来,流入到匠人手里的银子,最后又成了衣食住行,而商贾们留下的巨大利润,最终,却又落到镇国府手里,道理很简单,因为商贾们扩大生产,许多无数的矿产,那么这矿山的开采特许,以及林木的砍伐特许,却也需要银子。

    鞑靼人在这个过程之中,虽然改变了生活方式,却可以通过征服来获得稳定的收益,在从前,他们征服是无法稳定获利的,即便是劫掠了大明的城市,他们除了得到食盐和铁锅,还有无数的生活消耗品,即便是得来了银子,却因为汉人不与他们进行互市,其实这银子的价值也并不高,因为往往走私的商贾,都会从中谋取暴利,一柄钢刀,在大明可能几两银子,到了鞑靼,就是几十上百,劫掠,只是一时的暴富,用不了多久,他们又返回了贫困,可现在不同,镇国府不但买他们征服的土地,还购买他们劫掠来的物资,甚至给予许多的奖励,准许与他们公平的交易,这便使鞑靼人完全可以舍弃掉放牧,专门从事征服。

    至于叶春秋做出这个选择,也是十分简单,随着工商的发展,镇国府宛如一只怪兽,需要无数的矿产,更需要无数的市场,可若是镇国新军远征,去开辟新的市场,却会出现一个问题,那便是杀鸡用牛刀,这世上的强国并不多,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这武装到了牙齿的新军若是远征,耗费可谓是惊人,要知道,这可是近代军队的补给所创建的军队,大炮一响,是正宗的黄金万两。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鞑靼人来做,鞑靼人的铁骑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补给也是简单,而且……就算是出现了损耗,叶春秋一丁点也不可惜,用别人的血,去换来别人的江山,这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要征服之后,铁路随之延伸到那里,这便算是镇国府的疆域之内了,随之大量的商贾和牧民蜂拥而入,几十年之后,一座座集市和定居点就会拔地而起。

    叶春秋看着巴图蒙克,继续道:“对于你们来说,这个选择并不坏。你们可以放心,既然鞑靼部归顺了我,自然也不会让你们当真流尽了血,若是遇到了硬骨头,新军可以立即开赴过去,你们要做的,就是一路横扫罢了,有新军作为你们的后盾,这天下之大,却又有谁拦得住你们?只要你们肯用命,就再不用过以往那种艰辛的日子。生活富足,也只在眼前,甚至你们的子孙,若是不愿意随军,迁至镇国府治下生活,那也没什么不可的!”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忠君爱国

    叶春秋将所有人脸上的任何反应都看在眼里,而他只继续说着他的话:“你们现在的牛羊,统统卖给镇国府,镇国府自然会赠予你们补给,甚至还有最上等的到刀剑,你们要弓箭和箭矢,这里有的是,你们要骑枪和弹药,只要拿银子来交易,那也没什么不可的,甚至若有必要,便是要火炮,也可以给你们几门,总而言之,只要你们愿意,任何都可以市价采买,而你们的每到一地,所得来的任何东西,也都可以交易。”

    叶春秋说到这里,则是含笑盯着巴图蒙克道:“如何?”

    显然,一开始,大家是非常的排斥的,可是听到最后,所有人都怔住了。

    说到最精良的武器,当然,他们的骑兵,自然还是刀剑和弓箭更好使,可是刀剑和刀剑却是不一样的,鞑靼部自己所炼的铁很是有限,武器多是粗制滥造,单凭这一点,就大大的限制了鞑靼部的战力,他们当然不奢望他们能弄出新军那样的神兵出来,可是打不赢新军,要想和自己的祖先一样,一路向西征服,却完全是足够了。

    虽然不能放牧,失去了草原,可是对鞑靼人来说,草原的本质,不过是谋生的工具,假如……假如真如叶春秋所保证的那样呢?这就意味着他们未来……

    鞑靼人从来都不怕死,事实上,在这大漠,对于鞑靼人来说,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便是女人生孩子,十个孩子也未必能有五个能够存活,被狼叼走的人,因疾病而死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既然都是生存,那么在战争中死去,显然也好过现在这般。

    更何况,他们没有选择了,要嘛被赶尽杀绝,要嘛彻底地依附于镇国府,成为镇国府中的一个工具。

    叶春秋此时反而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事实上,叶春秋采用的乃是沙俄的方法,此时的沙俄,本来不过是东欧的一个小公国,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一个巨无霸的存在,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便得益于他们的二元制,即一面压榨农奴,以工商和农耕来壮大国家,同时,收买哥萨克牧人,这些哥萨克牧人游牧为生,由沙皇分封他们土地,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同时,这些骑兵,几乎用最低廉的成本,为沙俄攥取了无数的土地。

    现在,鞑靼人就是叶春秋的哥萨克骑兵。

    巴图蒙克的精神气很不好,可是并不代表他的脑袋不好使,他眯着眼,此时不再似方才那般愤怒不已了,他在心里已经开始权衡起来。

    这……似乎是一笔好买卖,或者说,这对鞑靼部来说,在艰难条件下,已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到底怎么分得镇国府的赏赐或者说是酬金,当然还值得商榷,不过有一点却值得巴图蒙克动心,那便是……鞑靼人有了一条似乎能看到光明的生路。

    叶春秋这时候笑了起来,不再是方才那般冷漠,甚至声音也缓和了不少,道:“这大致的协议和条款都可以商量,这土地作价几何,受伤的鞑靼人,镇国府也将其进行安置,噢,还有,我这儿有一个章程,可以商量着办。不过……”叶春秋眯着眼看着巴图蒙克道:“自此之后,鞑靼各部,必须效忠于镇国府,这天底下再没有鞑靼部了,你们自此之后,都是镇国府的军户,各部的头人和首领死了,继承人必须由镇国府决定,鞑靼部内,我会派遣一批博士,除了教授你们汉话之外,还负有督促之责,我这里会签订一个效忠的法令,若是你们谁敢违令,博士有权就地格杀……”

    “效忠法令?什么效忠法令……”一个首领愕然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呵呵一笑道:“你们从此便是镇远国的人了,所谓的法令,就是让你们忠君爱国。”

    这些首领,心里早已泛起了惊涛骇浪,事实上,他们对于叶春秋的所谓新制,很多都不能理解。

    不过……唯一能令他们轻易理解的就是,叶春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方式。

    算起来,这个方式其实很残忍,可是鞑靼人在大漠,生产力低下,生存本就是奢侈的事。

    想到所有的草场都要被征收,不少人的心里自然是反感的,这是他们旧有的生存方式,可是叶春秋的提议还是很有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