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岛想起杀死久松的那把凶器。根据警方的公布,那是一把用细长挫刀改造成的刺刀,刀刃被涂成墨黑色。
当初听到警方的公布时,田岛对于凶手为何不辞辛劳地使用手工制的刺刀颇感费解,如今想起来,他觉得其中的理由极为明显。
对凶手而言,使用普通的刀子当凶器是行不通的,必须是像箭一般能刺进人体的细长刺刀。至于涂黑刀刃,显然是为了避免刀刃的反光曝露出陷阱的位置。警方也公布了刺刀上有一手工制造的护手,这护手的功用大概就是用来张挂陷阱的吧。
田岛知道昌子出生在熊狸频频出没的东北山村。在十九岁赴东京之前,一直都在家乡生活,当然可能懂得如何在山中设下捕兽的馅饼。而且凭她的聪明程度,想要将之改造成一组杀人的陷阱并非不可能之事。
或许昌子真的杀了久松。
然而,陷阱又是如何装设的呢?
是假借小石头跑进鞋内,趁着蹲下之际设好的吗?应该不可能,因为蹲下来的时间只有两、三分钟,不可能够用来装设一组杀人用的陷阱。
陷阱是事先就设好的。
田岛当天十点跟昌子在新宿碰头,只要昌子早点起床,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前往三角山装设陷阱,或许她也顺便将路标的指示弄反。
当田岛走过时,既无刺刀飞来,脚下也未碰触到任何东西,因为在那个时刻,扳机的部分并未套上去。
等田岛通过之后,昌子假装小石头跑进鞋内,蹲下来将扳机装置,也就是那根线张挂在膝盖的高度。因为只是如此简单的动作,所以有两、三分钟也就够了。
结果是久松中了那个陷阱。
田岛再度将视线投向银幕。昌子为了拍照之事而娇嗔,直说要讨回底片,原因并非是嫌拍照的姿势不雅,而是担心陷阱会被摄人照片中。
然而,在久松实遇害后,南多摩警署的众刑警应该也曾仔细搜索过林荫隧道,可是并未发现任何陷阱的痕迹,甚至连根绳子也没捡到。
(为什么呢?)
答案立即就解开了。
田岛攀下山崖到久松跌落处的那段时间,只有昌子独自一人在崖顶,那段时间应该够她处理掉陷阱了。何况还有那个袋子,那个袋子除了装三明治及海苔寿司之外,再装些绳子、铁丝等,应该还绰绰有余。
田岛关掉幻灯机,但却没心情拉开窗帘,只是抱着头,一动不动地坐在幽暗的房中。
7
翌日,田岛再度前往圣迹樱丘,他觉得非去不可。
跟昨天的阴沉天气恰好相反,今天是个晴朗的冬日,但寒风冷冽。
三角山依然静寂如常。
怀着比昨天更沉重的心情,田岛走进林荫隧道,脚底下的枯叶依然发出沙沙声。
纠缠交错的树枝再加上仅容一人通行的窄路,令田岛有一种后见之明,觉得此处正是装设杀人陷阱的绝佳场所。头上全是浓密的枝叶,若不用手拨开,简直寸步难行,一不小心,又有柔软的枝条反弹到身上,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既无暇注意陷阱,通路又狭窄得连避开刺刀的空间也没有。
问题是,如何调整陷讲,使得刺刀刚好能刺中心脏部位呢?究竟是以什么当基准来装设陷讲的呢?
由于解不开这个谜题,所以田岛才想再度赴现场调查。
或许某一树枝或树干上会留下绳子的磨痕,他想查明这一点。
一面受反弹回来的枝条所恼,田岛一面仔细地查看茂密的杂木林。
有了!在一株细而坚韧的村干上有一处绳子的磨痕,若非刻意寻找,绝对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道轻微的绳痕。
没有发现后的喜悦,取而代之的却是无比的绝望。杀死久松的凶手果然是昌子。就像课长及中村副警部所说的,那天的约会全是昌子精心策划的。
田岛又忆起,久松边淌着血边以游泳般的姿势出现时的情景。他记得清清楚楚,久松的脸孔因痛苦而扭曲,两手就像求救似地向他伸出,那双求救的手——不,或许并非在向田岛求救。久松在当天被昌子诱至三角山,原本以为昌子会单独前来,不料却带着田岛一道出现,依常理判断,当然会想尾随。
尤其久松是一个喜欢挖掘他人秘密的男人,而且性格又阴沉。昌子显然早就将这些计算在内,因而在该处设下了陷阱,久松果然被诱进了陷阱,在刺刀刺入胸前的那一刹那,久松必然明白自己中了昌子的圈套。如此看来,向前伸出的双手并非是向田岛求救,而是想抓住跟田岛在一起的昌子。
田岛穿过林荫隧道,来到久松当时滚落的崖顶,跟当时一样,山白竹依然浓密。
田岛茫然地从崖顶往下望。
就在此时,底下的山白竹丛中突然传来巨响,田岛惊骇地睁大了眼睛。
从摇晃的山白竹丛中出现了一张男人的面孔,那是身穿一袭旧雨衣的中村副警部。对方瞧见田岛,似乎也略感惊讶,但随即露出笑容,缓缓地攀上崖顶。
中村副警部的双手满是污泥,他边拍落泥巴边望着田岛。
“见到你出现在此处,就知道你大概明白山崎昌子是凶手了吧。”中村副警部说道。
“她设下陷阱杀了久松。由于凶器是涂黑的刺刀,加上她的家乡有熊出没,所以让我联想到陷阱。再者,岩手所流传的民间故事‘猎人万三郎’也是一道提示,那是一则猎人用矛杀熊的故事,那把刺刀就是矛。正如同猎人万三郎将熊驱入无路可逃的竹材小径一般,她将久松诱入这林荫隧道中——”
“陷阱之事我知道。”田岛用干涩的声音答道。“所以我才会到这里来。”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必多说了,虽然同情你——”
“不必同情我,倒是你刚才在山崖下做什么?”
“我在寻找稻草人。”
“稻草人?”
“没错,稻草人。”
中村副警部望着田岛,得出笑容答道。
“我从南多摩警署得知,附近的农家在案发前几天遗失了一个稻草人,当时我觉得此事与本案无关,老实说,我还认为南多摩警署提供了无聊的报告呢。然而,若是山崎昌子利用陷阱杀了久松,那么稻草人遗失一事便有重大意义。我想你已经明白,凶手必须事先练习,以确定刺刀能准确地刺入久松的胸口,所以利用与真人同样大小的稻草人当做练习靶子。”
田岛心中最后的疑点也获得了解答,事到如今,昌子已经无路可逃。
“那么那个稻草人呢?”
“找到了。”中村副警部愉快地答道。
“就在这下面,藏在山白竹丛里,稻草人身上还留有多处刺刀刺过的痕迹。”
“另外还有一件先前疏忽掉的事,这事也是南多摩警署特别提出来的,但我却也认为与案情无关,所以未提出检讨。报告说在案发后的三、四天,附近农家的小孩吃下捡来的海苔寿司而引起食物中毒,在接获报告的当时,我就该想到山崎昌子携带的那个袋子。”
“要装设陷阱,得准备坚韧的绳子或橡皮筋,然而,南多摩警署调查过现场后,并未找到这些物品,为什么呢?因为被山崎昌子藏起来了,就藏在那个袋子中。然而,如果袋子鼓鼓的话,恐怕会引起你或南多摩警署刑警的疑心,所以她才将袋中的海苔寿司丢弃。案发后的三、四天全是难得的秋老虎天气,所以孩童吃了捡来的寿司便引起了食物中毒。”
“证据已经齐备,虽然同情你,但我必须逮捕山崎昌子,罪名是涉嫌杀害久松实与田能金。若你想阻挠,便会以共犯的罪名遭到逮捕。”
第十一章 A。B。C。
1
山崎昌子被捕。
田岛写了相关报导。既然身为社会版的记者,又负责该事件,他不得不写。依照原先向总编辑承诺过的,田岛的报导比其他报社更深入,因为遭逮捕的嫌犯是他的恋人,所以他还写了些只有他才知道的事。
田岛勉力提笔书写。写完后,他将原稿交给总编辑,然后要求道:
“我能请两、三天假吗?”
因为他已身心俱疲。
“好吧。”总编辑答道。“你暂时休息一阵子也好,然后就将这一切忘掉,知道吗?”
如果能忘得掉,他也想忘掉,但是人的心灵真能如此自由吗?
总编辑给了他三天假。
该如何利用这三天呢?如果只是轻微的痛苦,那么大可籍酒浇愁,然而,如此严重的创伤,根本不是酒精所能治愈的。
田岛考虑外出旅行,他想到某个遥远的地方茫然地度过三天。
田岛前往银行,将六万数千元的存款全部提须出来。他不喜欢储蓄,之所以存了这笔小钱,全是因为想跟昌子结婚的关系。说起来有些荒谬,是“梦”让他变得现实,然而,如今昌子已经遥不可及,存款也就失去了意义。
田岛想要到离东京最远的地方。他觉得北海道不错,于是买了十八时五分飞往札幌的机票。
四引擎的喷射客机仅飞行了一小时便将田岛载至札幌。
札幌正飘着雪。步出机场搭上计程车之后,田岛交代司机“载我到一处安静无人的地方。”然而,司机却将他载到游客众多的定山溪温泉。田岛原想去一处连电视、报纸都没有的偏僻温泉,但等他在旅馆前下了车后,便再也提不起劲去寻找符合期望的温泉。
这是一间钢筋水泥盖成的大而无当的旅馆。一名女服务生带领田岛到房间,她对每个房间皆装有电视及音响,设备不亚于东京的一流旅馆似乎颇感自豪,但田岛却为此露出苦笑。
等女服务生离去后,田岛立刻用布将电视机盖起来。
沐浴后,田岛随即上了床,虽然肉体极为疲倦,但却迟迟无法入眠。
脑海中浮起种种往事。
他想起第一次拥抱昌子的情景。当时她说:“我害怕会失去你。”或许那时昌子就已经有心理准备,知道自己可能会被逮捕了吧。
田岛丝毫不恨昌子,即使已经知悉十一月十五日的健行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