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你看懂唐宋传奇故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随后又叹息说:“由于这一个念头,我没办法住在这里了。还要重新堕落人世,并且将与皇上再续姻缘。不管是在天界,或在人间,一定要再次相见,和从前一样成为夫妇。”又告诉道士说:“太上皇也不久于人世了,希望他自己保重。”道士回来奏禀太上皇,太上皇心里又震憾又伤感,健康就越来越差。那一年夏天四月,在南宫去世。 
  【注释】①【新垣平】姓新垣,名平,西汉文帝时人,以善“望气”受宠信,后假造玉杯作为“天降祥瑞”,事发后被杀。 
  元和元年冬天十二月,太原人白乐天从校书郎调任县尉。好友陈鸿和琅琊人王质家都住在这个县城,空闲的日子就结伴游玩,谈到这件事都感叹不已。王质家举酒到白乐天面前说:“世上少有的事,如果没有世上少有的人才去描述它,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不能流传于后世了。你白乐天,那么会做诗,又是感情丰富的人。试着用诗歌吟咏这事。怎么样?”乐天因此写了《长恨歌》。不但是对这件事有所感触,还想堵塞导致祸乱的途径,作为将来的借鉴,劝人不要被女色所迷。诗歌写好,让陈鸿作传。一般人听不到的事,我不是开元年间的遗民,也不知道;一般人所知道的事,有《玄宗本纪》传世,现在只是为《长恨歌》作个注脚罢了。 
  【内容讲评】 
  唐代文人,有用散文和韵文合写一个故事的风气。白居易作《长恨歌》、陈鸿作《长恨传》,合力描写当时人们最喜欢谈论的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是这种合作的范例。两个内容相同,倾向也完全一致。前半部分谴责唐明皇的喜好女色,导致政治腐败,激发安禄山的叛乱,内容差不多是“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观念。后半部分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生死不渝和刻骨相思,天上人间,七夕情话,显然是虚构的,或许用了当时传说中的一些情节,但是这种缠绵俳恻的爱情描写,却又叩击着读者的心扉,使人转而同情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遭遇。故事的倾向前后有矛盾,只是由于生离死别的描写更为细致生动,所以诗文也是后面哀艳的悲剧部分,产生的影响比较深远。宋代乐史写作《杨太真外传》,吸收了文中的不少材料。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清代洪升的《长生殿》传奇,都是影响深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 
  【作者简介】 
  作者陈鸿,字大亮,贞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职做到尚书省礼部主客郎中。曾编有《大统记》三十卷,著作有《开元升平源》一卷。 
  文/元稹 
  贞元年间,有个张姓书生,他性格温柔,感情丰富;容貌俊美,风度儒雅,意志坚定,个性孤傲,不合礼仪的事就不做,有时和朋友一同游玩、饮宴,人员嘈杂,其他人都起哄吵闹,张生虽然随和却始终不受干扰,因此二十三岁了,还没有接触过女性。知道的人问他,他告诉对方说:“登徒子①不算是喜爱美色的人,他只是有淫欲,我是真正喜爱美色的人,但我却遇不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是美人,未尝不铭记在我心中,由此可知我不是个无情的人。” 
  【注释】①【登徒子】传为战国末年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说楚国人登徒子的妻子长得很丑,登徒子仍同她生了五个孩子,后人也就把他作为好色的代表人物。张生这里把起哄的人比作只是追求淫乱的登徒子。 
  过没多久,张生到蒲州游玩,蒲州有个普救寺,张生就借宿在这里。同时,正巧有个崔家寡妇路过蒲州,要回长安,也住在这里。这个崔氏妇人,娘家姓郑,与张生的母亲同姓,排起亲族关系来,崔寡妇却是张生的远房姨妈。这一年,节度使浑死在蒲州。有个大将叫丁文雅,不擅于治军,兵士乘机作乱,大肆抢掠。崔氏家境富裕,奴仆众多,住在寺里非常害怕,不知该倚靠谁才好。张生和蒲州的将领有交情,就请官员保护崔家,崔家才没有遭难。十多天后,观察使杜确奉天子的旨意来主管军政,兵士至此才停止抢掠。郑氏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便设宴款待张生,并对张生说:“姨妈是个寡妇,独自扶养着幼小的儿女,不幸遭逢军队大乱,实在难以自保。我的儿女就像是你重新给他们生命,这恩情实在超出一般啊。今天我叫他们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见你,希望能报答你的恩情。”她的儿子名叫欢郎,年约十多岁,长得温和好看;郑氏又叫女儿,说道:“出来拜见你兄长,你兄长救了你。”她过了很久也不肯出来,以生病为由推辞不愿见张生。郑氏生气地说:“是张兄保全了你的性命,不然的话,你就要被掳走了,哪还有理由避嫌?”又过了很久,她才出来。穿着家常便服,面容丰润,不加装饰,两颊绯红,容貌非常艳美,光采动人。张生大吃一惊,忙向她回礼。她顺势就坐在郑氏身边。因为郑氏逼她出来和张生见面,此时她便微微含怨看着母亲,娇弱的好像身体支持不住一样。张生问她的芳龄,郑氏说:“她生于当今圣上甲子年的七月,到如今贞元庚辰年,十七岁了。”张生慢慢用话套她,她也不回答。直到宴席结束也是如此。张生从此迷恋上她,想表白却苦无机会。 
  崔莺莺的婢女叫红娘,张生私下送她许多礼物,乘机说出自己心事。婢女吓坏了,红着脸跑开,张生很后悔。第二天,婢女来了,张生便羞愧地向她道歉,不再谈到莺莺的事。婢女便对张生说:“郎君的话,我不敢说,也不敢泄漏。然而崔家你是很清楚的。为什么不利用她们对您的感恩去求婚呢?”张生说:“我从小时候起,就不喜欢随便与人结交。有时身在穿着美丽的女子间,也从不偷看一眼。想不到最后还是被迷住。昨天酒宴当中,我几乎不能控制自己。一整天走路忘了停下、吃饭不知味道,倘若请媒人去说亲,行定亲礼,那么在这几个月之间,我就要死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婢女说:“崔小姐贞洁自守,即使是长辈也不能用非礼的言语冒犯她,下等人的主意,实在难以打动她。然而她擅于写文章,常常吟诗作赋,感动久久不停。你不妨试着作情诗去挑动她。不然的话,就没有办法了。”张生大喜,立即写成《春词》两首交给她。这晚,红娘又来了,拿着彩色的信笺交给张生说:“崔小姐叫我送来的。”诗篇名《明月三五夜》,诗句是: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隐约猜到其中含义。这晚,是庚辰年二月十四日。崔莺莺住处东墙有一棵杏花树,攀登上去就可翻越围墙。十五月圆的晚上,张生以树翻越围墙。到西厢房时,门已半开着,红娘睡在床上。张生叫醒她,红娘吃惊地问道:“您怎么会来这儿?”张生骗她说:“崔小姐写信叫我来的。你替我告诉她吧。”不一会,红娘出来,连声说:“来了,来了!”张生又惊又喜。等崔莺莺到了,却是态度庄重,面容严肃,狠狠数落张生说:“兄长救活我一家,恩情可谓深厚。所以母亲把弱子幼女托付给您。为什么叫坏丫鬟送来淫秽的诗词?您开始时保护别人不遭灾难,最后却是趁火打劫地想得到人家。这是用淫乱来代替暴乱,又有多少差别呢?我本想把诗压下来,但那就是包庇别人的恶行,是不道德的,若是告诉母亲,那就背弃您的恩情,是不好的;打算叫丫鬟转告,又怕不能传达我的真实思想,所以写一首短诗,希望有机会亲自说明。又怕兄长有顾虑,只好用鄙薄的文词,只有这样您才一定会来。不合礼教的举动,怎能不心中有愧。只是希望您用礼义约束自己,不涉于淫乱!”说完,转身就走了。张生不知所措,呆了好久才恢复过来。只好跳出围墙,从此绝望。   
  莺莺传(2)   
  过了几天,张生在睡觉,忽然有人推醒他。他惊慌地坐起来,却是红娘抱着被子拿着枕头来,拍拍张生说:“来啦,来啦!还睡什么呢!”她把枕头并排放好,铺好被子又离开。张生揉揉眼睛坐了很久,还怀疑自己在作梦,但还是等待着。一会儿红娘陪着崔莺莺来,莺莺到时,非常娇羞,好像连动动四肢的力气也没有了,和从前的端庄又不一样。这天晚上,是十八。月亮斜挂在天上,晶莹明亮,清幽的光洒满床,张生心里飘飘然。天快亮的时候,红娘催促莺莺离开。崔莺莺低声抽泣着,红娘又扶着她离开,整晚她没有说过一句话。张生看到天蒙蒙亮便起床,疑心道:“难道这是梦吗?”等到天亮,看到脂粉的痕迹留在手臂上,衣服上还有香气;泪珠亮晶晶的,还在床上闪着光。这之后又过十几天,莺莺没有一点消息。张生写《会真诗》三十韵,诗还没有做完,正巧红娘来,张生便把诗交给她,叫她送给崔莺莺,莺莺又开始和他来往。一样晚上悄悄地来,早上悄悄离去,一起住在西厢房里,差不多一个月。张生曾经追问郑老夫人的心思,莺莺说:“我已经没有什么办法。”没过多久,张生要去长安,先把情况告诉她。崔莺莺似乎没有不高兴的话,然而面带愁容的模样哀婉动人。张生要出发的前两天晚上,就没有再见到她,张生只好西去长安。几个月后,重游蒲州,又和崔莺莺在一起好几个月。崔莺莺很会写作,擅长诗文。张生拜托过好多次,却始终没有看过一个字。经常是张生自己写文章去挑逗,但她也不怎么看。崔莺莺的过人之处,也许就是技艺很熟练,但样子却像不懂;说话敏捷而有口才,但却很少回答。她对张生的情意深厚,然而从来没有用言词表达过,高兴或生气也很少表现在脸上。有时独自在夜晚弹琴。曲调哀怨凄恻动人。张生偷偷听到,求她再弹,她却再也不弹。张生因此对她更加迷惑。 
  不久因为科举考试日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