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谍心不死-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请他帮忙揪出那只“猪”。大吃一惊的戈伦涅斯基仓惶逃往美国。失去了如此宝
贵的一个情报源,中情局不能不感到懊丧。他们认为军情六局应该对此事有个交代。
    军情六局随随便便派了个人去美国审问戈伦涅斯基。得知军情六局还没有找出
“钻石”,戈伦涅斯基吓坏了,他生怕来审问他的人就是“钻石”,说不定还奉了
克格勃的命令来干掉他。神经过敏的他想起以前听说过,克格勃有一种喷洒的药水,
可以导致被害者像心脏病发作般死去。因此他拒绝与审问者见面,要求由翻译来回
传话。而懵懵懂懂的军情六局,到这个时候,还认为戈伦涅斯基见过的文件副本是
他们在布鲁塞尔失窃的那些。又好气又好笑的“狙击手”尖锐地指出他们的无能,
他说,要是克格勃遇到这种情况,早就查出内奸并把他干掉了。他又详细地告诉他
们那些文件的情况,其中甚至包括军情六局在波兰的“监视名单”,即波兰有哪些
人在军情六局的监视下。
mpanel(1);
    如梦初醒的军情六局,这才相信“钻石”的确存在,并且仍然隐藏在内部。他
们重新审查了能够接触到那些文件的人员,发现一个名叫乔治·布莱克的人比其他
人员更可疑。但他们很快又打消了对布莱克的疑虑,理由是“他在军情六局的工作
很有成绩,因此不可能是间谍”。
    军情六局在这件事上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所有的间谍机关,尤其是克格勃,都
会让自己的间谍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以博得老板的信任。
    后来,戈伦涅斯基又提供了一个情况,1960年以后,“钻石”提供的机密文件
忽然中断了,而这时,布莱克恰好被派往贝鲁特某学校学习阿拉伯语。
    这下军情六局怎么也不能含糊过去了,他们将布莱克从贝鲁特诱回伦敦,“接
受新的任务和提升”,布莱克毫不怀疑地回来了,倒是军情六局驻贝鲁特的站长一
直提心吊胆,担心他听到什么风吹草动而叛逃。
    虽然诱骗是成功了,但后来的审问却困难重重。布莱克不仅否认一切,还引得
审问者大谈特谈。而如果他坚持否认一切,军情六局根本拿他无可奈何。这时,他
们请出了一个名叫特伦斯·莱基的审问者,此人是个审讯专家。他抱着一大摞与此
案无关的宗卷出现在布莱克面前,每说一句话就在里面翻一阵子,好像已经掌握了
大量翔实的证据。布莱克最后终于被他打倒了,供出了他为克格勃进行的一系列惊
人的间谍活动。
    他叙述了自己出卖“黄金行动”计划的情况。
    “黄金行动”计划在东西柏林的分界线下挖一条1500英尺的隧道,以便在苏联
与东德间传递秘密信息的电缆上安装窃听器,窃听苏联的密码信号和保密电话。这
项计划由英美合作完成,历时一年,耗资 2500 万美元,然而早在 1954 年隧道还
未动工之前,布莱克就把这项计划泄露给克格勃了。英美以为自己是在窃听苏联的
军事机密,实际上却是克格勃精心调配的大量加密的假情报,他们还又耗费了大量
人力物力来破译这些假情报。总之,布莱克一人的泄密,使得“黄金行动”变成了
“废料行动”。
    据布莱克供出的他在西柏林总部的活动情况,说明军情六局在那里的安全保密
工作极其糟糕。午餐时间,该部保存文件的办公室统统上锁,由卫兵逐屋检查,然
而,没有一次有人发现躲在办公桌后面的布莱克。等他们锁上门后,布莱克就有至
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毫无干扰地翻拍文件。
    同时,布莱克在军情六局伦敦总部工作时,还向苏联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情
报,包括“战斗序列”——全局工作人员的名单和分工部署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
响。按照每出卖一个英国特工人员判一年徒刑来计算,布莱克被判了42年徒刑!不
过结果证明这种判刑是徒有虚名,布莱克服刑6 年后,就逃跑了。据说他在克格勃
的接应下,最终到了莫斯科。
    布莱克的被捕,对克格勃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然而更头痛的却是军情六局和
英国政府。让一个如此重要的间谍在军情六局活动这么多年,严重影响到情报机构
的形象。更要命的是美国了解了事实真相后,会大大损害英国作为其盟国,与之分
享情报和机密的权益。
               胜利还是闹剧
    1961年,军情六局终于得到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由于他们“有力的活动‘”,
使得苏联情报官员奥列格·潘科夫斯基上校成为英国间谍。他曾被认为是“有史以
来俄国最大的叛逃者”。然而,军情五局的不少人认为,潘科夫斯基的“叛逃”是
一场阴谋,他是苏联“安插进来的人”,是苏联为了达到最大政治目的而开展假情
报活动的主要人物。
    不论事情的真相如何,从已知的事实来看,其中有一些十分可疑的现象。潘科
夫斯基是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高级官员,他先是大摇大摆地走进驻莫斯科的美
国大使馆去投诚,根本不在乎监视着大使馆的克格勃。美国人完全有理由认为他是
克格勃安插进来的,断然拒绝了他。
    接着他又去公然接触驻莫斯科的加拿大官员,遭到了同样的对待。此人毫不气
馁,进行了第三次试探,这一回,他瞄准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局。
    军情六局对这送上门来的“猎物”欣喜若狂,敞开大门欢迎他。他们坚信不疑
的态度使美国人开始疑惑,于是,中情局也要来插手此事,这反过来又使军情六局
更加肯定潘科夫斯基的价值。1961年4 月 20 日开始,潘科夫斯基几次参加苏联代
表团,到伦敦进行外事活动。他向军情六局和中情局提供了大量情报,从红军的导
弹训练手册(里面记载了苏联最尖端的导弹情况),到上百名苏联情报官员的姓名,
这些情报在当时被认为是无价之宝。这一回,军情六局得意洋洋地凌驾于军情五局
之上,他们与潘科夫斯基会谈的时候,军情五局负责一些反监听之类的打杂工作。
    然而,军情五局从一开始就怀疑潘科夫斯基。
    的确,潘科夫斯基的举动太过明目张胆,根本不是情报官员所应有的。他似乎
完全不知道克格勃会监视每一个像他这样出访的官员,或者对此毫不在意。有一次,
双方在蒙特皇家旅馆接头后,他马上要求英国人付他一千英镑,并表示自己要钱是
为了在英国买东西。
    联络人提醒他,被人看见在伦敦商店里花这么多钱,是极不明智的。潘科夫斯
基听后大发雷霆,嚷嚷:“谁的头会落地?你的,还是我的?今晚我给你们的东西
何止一千英镑!”
    他拿到了钱,买了一大堆匪夷所思的战利品,大部分是送给女人的高级礼物。
事后证明,这些礼物被送给了莫斯科一些官员的夫人。这样看来,潘科夫斯基更像
是为莫斯科采购而不是为自己牟利。
    但军情六局对潘科夫斯基的信任毫不动摇,他们派驻莫斯科的官员罗莉·奇泽
姆夫人担任他的联络员。他们接头14次,每一次都是假装在散步中“偶遇”,奇泽
姆夫人带着孩子,潘科夫斯基给孩子糖果,趁机把拍有文件的胶卷给她。如此拙劣
的伎俩成功了14次,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何况后来的事实表明,苏联间谍布莱克早
就把奇泽姆夫人的问谍身份告诉了克格勃,潘科夫斯基完全应该知道奇泽姆夫人已
经在克格勃的监控下。
    军情五局重新审阅了潘科夫斯基提供的情报,发现几乎所有的情报都是典型的
“诱饵”——他提供的导弹技术情报,要么是几年前的旧资料,要么是为了制造混
乱捏造的假情况;他交代的情报官员,大多是西方已通过其他途径掌握的,而没有
任何正在西方活动的间谍的情况。同时,他们有确凿证据表明,潘科夫斯基是克格
勃为搜查和核查科技情报而采取的一项行动的负责人,但他拒绝提供有关这方面的
任何情报。他提供的一些“事实”后来也被证明是迷惑人的。例如,他说苏联科学
家研制了一种精神性毒气,比西方现有的效果高一倍。美国人大惊失色,赶紧投入
大量经费,想研制出类似的毒气。在巨大的浪费之后,他们终于得出结论,那是根
本不可能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不是潘科夫斯基信口开河的话,就是他恶意
编造谎言以错误地引导美国的研究。
    总之,经过军情五局的分析,潘科夫斯基无疑是克格勃安插进来的“假间谍”。
但军情六局无论如何不相信这一点。似乎为了证实他们的信心,1962年,克格勃逮
捕了潘科夫斯基并进行了公开审判。公审之后,苏联宣布潘科夫斯基已被枪决。可
是,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戏,演给军情六局和中情局看。对间谍
进行公审已属不寻常,如此迅速的处决更是不符合克格勃的惯常做法,他们通常是
先进行很久的审问,直到确定己经问不出任何情况来,才会处决。有人甚至认为潘
科夫斯基仍然活着,只不过改名换姓而已。
    潘科夫斯基是否活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真实身份与英国情报工作人员的
职业荣誉紧密联系。在军情五局和六局之间针锋相对的看法之外,还有二种看法,
认为潘科夫斯基一与西方发生关系,就被克格勃发现并利用。而向克格勃“出卖”
潘科夫斯基的应当是个英国人,很可能就是军情五局的高级官员。
    这种看法就算不是真的,但也很妙,同时打击了军情五局和六局,说明这互相
攻汗的两个国家安全部门在安全上一样靠不住。事实的确如此,布莱克事件结束了,
潘科夫斯基事件结束了,但这类事件将层出不穷,永远没有真正结束的时候。

          出卖情报甘五载,退役上校遭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