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绣-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年在女人堆里干活,巧兰深知女人嫉妒心是很强的,一个不小心就会得罪人而不自知,低调谨慎是她一直恪守的名言。

    “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么?谁还能样样都好呢。”秀花果然笑眯眯的安慰起来,却偷偷松了口气,原来她家务活上不行啊,这才说得通么?不过这样很了不得了,巧兰的本事一辈子都不缺银钱花呢,也是个好脾性的,求她指点一下针法从来没有推辞过,这点倒是值得称颂的。

    秀花像是有话要说但又迟迟没有说明白的意思,反而在屋里来回打量着似乎在找什么人,巧兰心中纳闷,但和这位不太熟悉,玩的不多,所以不好问,只能装没看见。

    “就你自己在家啊?你哥你嫂子呢?”

    “哦,我娘他们去拜年了,我哥他们去朋友家玩去了。”巧兰也没怀疑什么。

    “哦,那你二哥呢?”秀花不自觉的红了脸颊。

    “我二哥啊跟人去耍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我爷爷奶奶遛弯去了,清远兄弟两个也不知道去哪疯玩了。我嫌弃冷不乐意出门,就在家看书了。”

    因为李叔送了书,巧兰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书,古文比较晦涩,所以她读的也比较慢,但看的津津有味,也不太想出门。

    “哦,这样啊……。”秀花明显有些失望和落寞。

    “秀花吃水果,这个梨子是秋天那会储存下来的,挺甜的呢。”

    巧兰不太会热络的交际,也不太会聊天,这会子觉得没啥可说的有点尴尬了,她性子就这样有点闷,所以朋友闺蜜真的很少。

    村里的姑娘见面都能说上几句笑话啥的,彼此关系也算可以,但真心不亲近。她不爱玩,绣艺又远超村里的姑娘媳妇子,人都有点嫉妒心,小姑娘藏不住心事,时日一长都不和她亲近了,觉得不是一类人吧,但也不会对她做什么坏事,就是觉得亲近不来。

    “那我先回去了,还要去别人家拜拜年的。”秀花也觉得有点尴尬,没看到想见的人,有点失望也不乐意在和巧兰聊天了。

    “好,有空来玩啊。”巧兰还是笑眯眯的点头应允,亲自将人送出门外,还给带了些糖果麻花什么的让拿回去哄哄孩子们。

    等人走了,巧兰还在挠头,到底来干啥的呀,说的不明不白的,就是为了叫自己去玩的?以前没喊过呀。

    去年村里几个姑娘去玩也没人喊她,李母还嘀咕呢,心里有点替女儿委屈呢,但巧兰自己不觉得有什么,朋友么有亲近的最好,没有宁缺毋滥。

    何况自己本身也不是个热情的性子。

    奶奶和爷爷回来了,看见巧兰发呆,笑着问道:“你傻楞什么呢?”

    “刚才秀花来了,让我去县里看烟花去,说话吞吞吐吐的,也没说为了啥,总感觉好像有话没说完?奇怪!”

    奶奶顿时就哈哈大笑,巧兰更纳闷了。

    “奶奶,你笑啥呀?”巧兰也觉得秀花其实不是真心想请自己来找她去玩的,而是一个借口罢了,但她也不会说破。

    “她是为了你二哥,她追你二哥跑了二年多了,你光顾着你的绣品,啥时候能抬头看看呀,呵呵呵!”奶奶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啊,啥时候的事啊?”巧兰顿时惊掉了下巴,她怎么不知道这个劲爆的消息啊。

    看孙女一脸呆萌蒙圈的样子,爷爷和奶奶更乐呵了,孙女真可爱,眼里咋就只认得绣花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074章主意

    巧兰一脸我很想知道二哥八卦的样子,狗腿的去给爷爷奶奶倒了热茶,爷爷这才坐下来喝了一杯热茶后,才笑道:“你二哥识文断字会炮制药材也会诊脉看病,不缺银钱养家煳口,这条件在咱这四里八乡也不算差的了,明年咱家再盖上新房子,妥妥的好后生啊。有人惦记有啥奇怪的呢。”

    “哦,也对啊,不过我哥喜欢谁啊?”巧兰很好奇。

    “你哥谁都不喜欢,他心大着呢,看不上咱们这的村姑,嫌人家不认字,谁知道他想啥呢。”爷爷对孙子的脉摸得还是很准的,他想找一个像老伴一样文秀懂礼识大体的姑娘,最次也要像孙女这样内秀温婉的,那咋咋唿唿,哭天抹泪坐地上一行哭一行骂的肯定不中。

    “哦,那我刚才都答应秀花去玩了。”巧兰皱着秀气的眉毛有点懊恼,早知道就不答应了。

    “不要紧,你玩你的跟你有啥关系,不接茬就行,儿女婚事讲究的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你有啥关系。”爷爷失笑一声。

    “也对啊,不过我也没看上秀花,也不是她不好啥的,而是我觉得我哥不见得愿意窝在这,他心里还是想着多学点医术的。其实我觉得我哥是个爷们婚事晚二年也行的。”有些未尽之言巧兰没有明说。

    爷爷端着茶杯寻思了很久,才幽幽的问道:“你也觉得晚二年更好?”

    巧兰重重点头,“爷爷,我想让二哥去城里名声最大的那个医馆去学艺,可惜缺个引荐的机会,等我绣完了京城的图,我再绣一副好的寓意吉祥的,到时候给哥哥做拜师礼,只是不知道人家收不收。”

    “知道你们兄妹感情好,这事急不得,行吧,有人问你二哥定亲没,就说你二哥还想在学医,家里欠了账晚几年在说亲,那传虎不也快二十了么?没啥了不起的。”爷爷对孙子晚成亲并不介意,反倒有点乐见其成的样子。

    大概是老太太的灌输,觉得男孩太早接触了男女之事会沉迷,所以年纪略大点再成亲是有好处的,对家会有责任感,也会更有担当一些。

    看看传虎就知道,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传虎站出去谁不夸赞稳重大气,心里一本账任何事都搞得掂,办事明明白白办事利索圆滑周到,村里没有不夸的,人家快二十了可是说媒的人就一直没断过,孩子优秀不愁找不到媳妇。

    巧兰也是极为赞同晚点成亲的,男孩子完全没必要那么早成亲啊。

    “我想着开春还会有不少药材可以炮制,到时候让我哥就去城里那家药堂卖,一来二去总能搭上线,指不定什么时候机会就来了,哪怕是指点一二也是好的,事在人为么。我还想着要是我哥能在城里扎根,将来清远他们上学也能更方便了。等家里条件再好一点,就在县里买宅子和铺子,把土地佃给人家种,自己少种一点就好,这样我大哥他们的生活也能越过越好的。”

    其实巧兰对嫂子的嫉妒心是可以理解的,哥哥就要下苦力,弟弟就可以学手艺,日子眼见不愁钱,可哥哥嫂嫂的孩子却要为学费发愁,这心里是有落差的。

    所以将心比心,她也希望能帮一下哥哥嫂嫂,两个都是亲哥,对她十分爱护疼惜,自己都没有一百两,孩子学费都有些发愁,奶奶说要为她凑一百两嫁妆,两个哥哥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这份压力全都担在自己身上,一句怨言都没有,她心里是感动温暖的,对李家真的融入了进去,一心想让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老太太听了这话露出微笑来,频频点头赞同,“这个我很赞同,咱家只是条件有限,只能一个一个的供,不能一窝蜂那什么都干不成了。开店我还是很赞成的,如果开年你两个嫂子还能一起干的愉快,每月都有剩余利润稳定的话,我就出钱给他们买两间铺子,算他们两房的,到时候就算两女人打架干不成了,也是你爹和你二叔的财产,他们自己分配去我不管。”

    其实老太太心里是一本账,这些年学文为了弟弟也没少出力受苦,她都看在眼里,可是家里条件就这样,不可能两个男孩一起供,何况学文没有读书的天赋,没有办法。但也为他留了后路,手里的银钱一直压着不敢动,想着再等等有合适的机会,在为学文安排筹谋一个长远稳定的来源。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也要一口一口吃,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我也是这么想的,想看看他们能不能干好干长远,要是能行,县里的宅院我给大哥买了,算是送给侄儿的礼物了,将来清远清刚去县里上学也得住在县里,早晚用得着呢。”巧兰手里有钱,底气也足。

    “现在不能说,时候到了我自有道理,送礼也要送的及时,送到心坎上。”老太太笑眯眯的应了。

    兄妹亲近老太太是乐意之极的,但不能养成依赖巧兰的坏习惯,亲人相处也讲究个你来我往,不能任由一方一味付出,另一方坐享其成,这肯定不对,时日长了会酿成大祸。

    “行,我听你的。”

    瞧着张氏现在很有干劲,但摆摊是很苦的,风吹日晒,少不得还要受点委屈呢,只要他们能坚持住,房子店铺都不是问题。

    老太太老了,手里那点银钱都是给儿孙预备的,他们又能吃多少,花多少呢,但他们更希望孩子有上进心,坚强勇敢勤奋踏实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压不倒打不垮。

    这是老太太用自己一生经的无数苦难,悟到的一点人生心得。

    “奶奶,我昨日想了个好主意,可以让嫂子试试,你帮我琢磨一番,等开春天会有点热了,卖面可能就不是那么好了,我想着开春到夏季肯定是要吃点菜为好的。我琢磨了一个新点子,一碗杂粮米饭,外加几样热菜,一荤二素一个汤算是一份,多整几样不同样式的菜,中午过来点上负责送上门,然后再把碗筷收回来就成。您觉得怎么样?”

    巧兰说的是快餐,她觉得码头的人辛苦,肯定会愿意吃点好的,但又能便宜一点的饭菜,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例如麻辣面,总有个调剂吧,这快餐就不同,菜色不同不影响食欲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