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诗词例话-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通”呢?这两首究竟指什么还不清楚,与其武断,不如缺疑。

  还有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如《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钲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这首诗的用意在最后两句,怀古就是怀念“益德冤魂”“阿童高史”。“益德”是张飞,他在起兵攻吴时,被部下将官所杀,所以只有冤魂报主。“阿童”指晋国将军王濬,他在任巴郡太守时,“巴人生子皆不举,濬严其科条,宽其徭役,所活数千人”,所以称高义。“思乡”指上文的“忆归”。“忆归初罢”,当指他去东川当幕僚时,想到张飞、王濬的报主建功,“人生岂得长无谓”,希望也有所作为。所以这是感怀一类的诗,不是《无题》诗。有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偶合为一者,如《无题二首》:“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露花终选绲拷挎4说厝缧郑婢蛔粤摹!闭饫锏谝皇仔匆桓雠邮恰段尢狻罚诙仔从娜说纳屯婢拔铮癖坛厍澹痘ǚ绲皇恰段尢狻肥鞘Я颂猓颓耙皇住段尢狻肥煸谝黄鹆恕

  纪昀的批语,把《李义山诗集》中所有的《无题》诗,按照内容分为五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李商隐的《无题》诗,防止作穿凿附会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识破别有用心的影射。



  《唐诗纪事》云:“或说此诗①为议时之作,谓‘太乙近天都②,连山接海隅③’,言势焰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④入看无’,言有表而无其内也。‘分野中峰变⑤,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其说甚凿。

  王友琢崖⑥尝辟之曰:“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讽谕,各有指归。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为兴为赋为比⑦,而必曲为之说,曰: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诬实甚欤?试思此诗,右丞⑧自咏终南,于人何预,而或者云云若是。彼飞燕兴谗于太白⑨,蛰龙腾谤于眉山⑩,又何怪焉?

  “黄山谷谓杜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⑾矣。”斯言也,岂仅读杜者当奉为金科哉!(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终南山》)

①此诗:王维《终南山》诗。 ②太乙:终南山的别称。天都:天帝住处。这句状山高。 ③接:当作到。 ④青霭:云气。 ⑤分野:按照天上星宿来划分地上区域。中峰变:中峰的两面发生变化,分属两个分野。 ⑥王友琢崖:清代王琦,字琢崖,以注李白诗著名。 ⑦赋、比、兴:见《赋陈》《比喻》《兴起》。 ⑧右丞:即王维,曾官尚书右丞。 ⑨李白《清平调》:“可怜飞燕倚新妆。”用汉朝赵飞燕来赞美杨贵妃的美。高力士向杨贵妃进谗言,说李白用赵飞燕来侮辱她,李白因此被放还。 ⑩蛰龙:苏轼《咏桧》:“根到九泉无曲处,人间惟有蛰龙知。”御史李定、王珪等以为毁谤皇帝。参见《比喻》三。眉山:苏轼,眉山人。 ⑾委地:抛弃在地上。

  有的诗词,表面上在写景物,实际上是咏时事,是有寄托的;也有的诗词,诗人就是赞美风光的美好,祖国河山的壮丽,并不是咏时事。但有的读者深求作品的寓意,向单纯写景物的诗词中去追求寄托,不免发生种种穿凿附会的说法,引起了对诗词理解上的混乱。

  古代有不少传诵的诗词,它的写作年月和写作时的背景都无从查考,因此不能不从诗词本身来考虑。有寄托的,即使着重在描写景物,一般总会从描写中透露出一点消息来的,透露的手法似有下列各种:一,着重写景物,中间插进几句寄托的话,暗示写景是有寓意的。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写春末景象,中间插进“娥眉曾有人妒”,“玉环飞燕皆尘土”,不是写景,透露出全词是有寄托的。二,着重写景物,但从所用的典故里透露出寓意来。如王沂孙《齐天乐·蝉》,全首都是写蝉,其中说;“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汉武帝在长安造铜人捧露盘来承受露水,蝉是吸风饮露的,所以这个典故也是咏蝉。铜仙叩铜人,相传汉亡后,魏明帝把铜人搬到洛阳去,铜人眼中流泪,历来用它作亡国之痛的典故。这是从用典里透露出这词有寄托。三,从语气和感慨里透露。如陆游《卜算子·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里在咏梅,可是说的话很有感慨,从中看出他是用梅花来自比,是有寄托的。总之,真有寄托的诗,总有一点消息透露出来的。要是全篇都写景物,没有一点寄托的意思透露出来,那就不要去追求寄托,避免牵强附会。

  王维的《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说终南山高到接近上帝的都城,山脉绵延直到海边,极言山的高大。“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四面望出去白云连接着,远看青色的云气,走近去却看不见了。“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在中峰的两面就属于两个区域,在同一山里各山谷的阴晴就不一样。“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山这样大,当天来不及回去,所以要问樵夫找个住处。整首诗里没有透露出一点寄托来,就不必从中去找寄托。

  有人硬要去找寄托,那一定会弄得穿凿附会,前后矛盾。像说头两句指势焰盘据朝野,那当然是指李林甫、杨国忠那样的人了,那又怎么会“青霭入看无”——“有表而无其内”呢?倘虚有其表而没有实际,那就说不上势焰盘据朝野,也不必要去避祸了。这里指出穿凿附会的说法,结合全篇来讲是讲不通的。



  元赵章泉涧泉①选唐诗绝句,其评注多迂腐穿凿。如韦苏州②《滁州西涧》一首,“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以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以此论诗,岂复有风雅④耶?(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

①赵蕃,字昌父,号章泉。韩淲,字仲止,号涧泉。 ②韦苏州:即韦应物,官苏州剌史,因称。 ③独怜:特别爱。 ④风雅:《诗经》中有国风和大小雅,风雅指诗,这里指诗意。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特别喜爱西涧的景物,那里有涧边幽草,深树黄鹂,春潮带雨,野渡舟横。这首诗给我们展开一幅画面,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从诗里看不出有什么寓意来。把它说成君子在下小人在上,那不但下两句不容易解释,也跟传统的说法不合。黄鹂即黄莺,在树上叫有莺迁的说法,本于《诗·伐木》的“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并不把它比小人。这样讲,不光穿凿,也把诗中有画的美的意境破坏了,所以说“岂复有风雅耶”,不再有诗意了。



  固哉,皋文之为词也①!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②,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③。阮亭《花草蒙拾》谓④:“坡公命宫磨蝎⑤,生前为王珪、舒亶辈所苦⑥,身后又硬受此差排⑦。”由今观之,受差排者,独一坡公已⑧耶?(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①固:固执。皋文:清张惠言字,他编存《词选》,这里指摘的,都是《词选》中评语。 ③飞卿:温庭筠字。永叔:欧阳修字。子瞻:苏轼字。 ③深文罗织:编织成罪状,这里指评语的牵强附会。 ④阮亭:王士禛号。 ⑤坡公:东坡的尊称。命宫磨蝎:磨蝎宫,天上星宿名,命运在磨蝎宫里,指命运不好,受到种种折磨。 ⑥王珪、舒亶要陷害苏轼,摘出他诗中的话,参见《比喻》三。 ⑦差排:犹拉扯、折磨。 ⑧已:止,说不止一人。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首词写一个富家女子,她还没有妆扮,所以眉山上画的黛色显出重迭来,额上涂的黄色有明暗,当时的富家女子是画眉涂额黄的。头没有梳,鬓发落到面颊上。她懒懒地起来画眉妆扮。妆扮好了,插上花,用前后镜子照着,花和人面交相映照,显得很美。她穿的绣罗襦上,新贴上一双金鹧鸪鸟。这首词,从懒起里透露人物感情,她的物质生活很富丽,精神生活是空虚的,所以显得懒散。从新贴双双金鹧鸪里,透露出她是孤独的,苦闷的。此外,就看不出有别的什么深意。

  张惠言《词选》里评道:“此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把这首词里写的女子比做有才能而不得志的士人,把“照花”四句比做屈原《离骚》的“退将复修吾初服”,就是政治上不得志,退而加强德性的修养。这个意思在词里看不出来。从整首词看,也没有透露出士不遇的消息。因此,这种深求的说法是不足取的。

  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首词也写一个女子,给关在深深的庭院里。她的丈夫骑着玉勒雕鞍的马在外游荡不归,她登上高楼也望不到丈夫游荡的处所。在这春天将尽的风雨里,担心自己青春的消逝,无可告诉,写出满腔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