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困难。在这些自杀者中,只有34人是通过网络联系进行集体自杀的。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就上升到了54人。日本警方说,真实数字可能还要高得多。为防止集体自杀事件的发生,日本网络服务商已经开始禁止登录某些自杀网站,但要想找到其他相关网站也并不难。
第二部分社会问题(2)…(图)
在日本采访期间,2005年1月25日《每日新闻》刊登的一则短讯,让我读了感到惊讶。上面讲,日本长崎县教委以3600名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生与死”印象的意识调查,针对“人死了之后还可以生还吗”这一提问,竟有555人(15。4%)回答说“可以生还”。进而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认为,49。3%的孩子说是从书里读到的或听人家说的;29。2%的说是从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7。2%的说是在电子游戏里体验过的;还有14。3%的其他理由,比如因为有死而复生的愿望,或者说克隆技术可以使死人复活等等。由此可见日本人从小对死就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 听听一些青年被访者是怎样解释自杀这个问题的吧。 大学生(女,22岁):自杀的人很多是对未来失去了希望,感到活着没有任何的快乐,干脆死了一了百了。 大学生(女,19岁):如今这个社会把死看得太轻了,杀人也太随便了。 专门学校生(男,20岁):可能自杀的人生活中只有网络,迷迷糊糊地沉醉在网络里,也不知为什么而活着,一有人招呼去死,自己也就跟着去了。 公司职员(男,25岁):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了就想自杀,或者对某个事件感到困惑了,为了寻找逃避场所,也想自杀。还有不少人是因为患有忧郁症而自杀的。 大学研究生(男,25岁):我认为想集体自杀的人可能觉得这样的死法能更安心一点。毕竟一个人死去是很孤独的,而且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读者朋友们透过这篇近2万字的调查报告,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及其那里的年轻人是不是多了一分了解?在中日两国彼此对抗情绪持续存在的今天,如果能通过我们这一调查和采访也能使情绪化的东西多少有所缓和,并能增加一点对对方更客观的认识的话,我们的功夫就没有白费,目的也算达到了。
第二部分人赏图片(1)…(图)
第二部分人赏图片(2)…(图)
第二部分人赏图片(3)…(图)
第二部分人赏图片(4)…(图)
第三部分人赏图片(5)…(图)
第三部分人赏图片(6)…(图)
第三部分人赏图片(7)…(图)
第三部分人赏图片(8)…(图)
第三部分人赏图片(9)…(图)
第三部分人赏图片(10)…(图)
第四部分人赏图片(11)…(图)
第四部分人赏图片(12)…(图)
第四部分人赏图片(13)…(图)
第四部分人赏图片(14)…(图)
第四部分人赏图片(15)…(图)
第四部分人赏图片(16)…(图)
第五部分人赏图片(17)…(图)
第五部分人赏图片(18)…(图)
第五部分人赏图片(19)…(图)
第五部分人赏图片(20)…(图)
第五部分人赏图片(21)…(图)
第五部分人赏图片(22)…(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