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0-2-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众对格里菲斯的种族主义虽然很反感,但对片中那些优美的画面和卓绝的剪辑技巧却大为惊异。这些画面在影片结尾部分交替表现疾驰的三K党的白色马队和卡梅隆全家被黑人军队围困而焦急不安的情景上,尤其杰出。影片在进入这一结尾时,画面接替的顺序在以后的电影中成了典型的手法:先用远景显示一所孤零零屹立在原野上的房屋;然后用中景表现从窗户里看出去的外面景象;再用中近景表现影片中各个主人公的面貌,最后用特写表现室内的物品。这种不断增大形象表现方法,使人想起19世纪某些小说家的手法。格里菲斯有一次答复那些被他那种违背戏剧传统的大胆手法所吓坏了的比沃格拉夫公司领导人说:〃狄更斯的写作方法就是我现在所用的手法,唯一不同之处只是我的故事是用形象来叙述的而已。〃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戏剧性动作,始终和自然背景及摄影场里比较简单的布景完全协调一致。这种人物与风景、人工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给予人们以很多启发与教育,特别是瑞典人比其他国人从中吸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可惜这些完美的画面被影片结尾时描写吃人的战神的丑恶镜头所糟蹋掉了。从这个镜头里可以看到格里菲斯最幼稚的低级趣味。这位自学力很强的导演有一些幼稚的手法时常使欧洲人看了感到讨厌,特别是当这种手法不用来表现某种高尚的思想时,象在这部影片里所显示的那样,尤其令人厌恶。
  《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虽很快引起反响,但在其他国家,它的反响却不很大。法国电影检查机关认为:当殖民地军队还在战场作战的时候,上映这部种族主义色彩很浓厚的影片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法国人在过了七年以后,直到很多影片普遍地仿效它的作法的时候,才看到了这部杰出的作品。
  欧洲需要把历史回顾一下,才能了解到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自从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问世以后,美国工业中最年轻的电影工业开始觉察到本身的力量了。那些出身于估衣商、巡回演出商或者古董商的人,此时在华尔街都有了他们的地位。银行老板们不再对这些〃生财有道〃的企业家们的外国腔或蹩脚的英语贸然加以讥笑了。电影托拉斯解散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些规模宏大的联合组织。〃派拉蒙公司〃联合了五千家影院,〃第一国家影片公司〃也拥有同等数量的影院。
  除〃互助公司〃以外,又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制片公司,即〃三角影片公司〃,在库恩…洛埃伯银行的支持下产生,这家公司据说背后还有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作为后盾。
  〃三角影片公司〃计划专门摄制一些供给票价达两元美金的剧场上映的超级影片。它的主持人艾特肯把这一计划交给他的导演们去执行。
  D.W.格里菲斯、托马斯·英斯和麦克·塞纳特形成了三角影片公司的三个基角。公司用尝试的方式,聘请了一些著名演员,其中有路易丝·格洛姆、贝西·巴利斯加尔、邓斯丁·法努姆、W.S.哈特和道格拉斯·范朋克等人。道格拉斯·范朋克,此时年龄虽未满30岁,但已经以他熟谙各种运动技巧的才能和永远是笑容可掬的乐观主义征服了观众。人们把他当作年轻的美国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象征。他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而是和卓别林所饰的人物同样富于生气和为大众所知的典型。这种典型在第二次大战时期又被他的仿效者小范朋克(埃洛·弗林)继续反映出来。用莱昂·穆西纳克的话来说,老范朋克这个现代英雄典型是一个体格健壮、思想敏捷、动作迅速的人物,他的演技充分表现出沉着和健康、快乐和勇敢、本能和力量以及不受拘束的自由。
  范朋克主演的影片,如果没有他那种滑稽的讽刺感的话,便将变成一幅令人厌倦的广告画。他最早的编剧约翰·爱默生和他的妻子安尼泰·鲁斯曾在剧本里讥嘲美国生活的缺点和可笑的地方。范朋克在开始时,是以一个新的克拉克男爵①的姿态出现在的观众面前的。后来他虽然也演过一些比较稳重的角色,但吹牛的习惯始终保存着。格里菲斯在创造这种角色上曾贡献了不少力量;他曾监制范朋克初期的几十部影片,并编写过一部名叫《小绵羊》的剧本,由克利斯蒂·卡本纳导演成影片。格里菲斯还和阿兰·德凡合导了范朋克最早获得巨大成功的影片,使这位演员在1918年后享有世界的声誉。 
  ①18世纪法国喜剧作家柯兰·哈尔维(1755…1806)的喜剧里的一个喜欢吹牛的人物。译者。 
  玛丽·璧克馥(以后成为范朋克的妻子)当时扮演美国人理想的女性。这位部分由格里菲斯培养出来的有光亮棕色卷发、雅致朴素的装饰、一张洋娃娃似的脸蛋的女演员,同时又是一个精明的女企业家。1909年,她到比沃格拉夫公司拍戏时,每周薪金只有20美元,以后她转到楚柯尔处,待遇就增加到每周1000美元,过了不久,楚柯尔又把她的待遇增加一倍,这样就保证她在两年内可以得到10.4万美元。可是璧克馥仍然不感到心满意足,她又和互助公司洽商聘约条件,楚柯尔为了保有这棵摇钱树起见,只好答应在两年以内保证她能够最少获得100万美元的收入。这样高的薪金在好莱坞还是破天荒的纪录,就是今天好莱坞电影明星的收入也没有达到这样大的数目。
  另一方面,在影片摄制方面,也投入了巨额资金。托马斯·英斯,为了支持威尔逊总统的竞选,1916年夏天摄制了一部和平主义的名叫《文明》的影片。威廉·福斯则拍摄了一部由蒂达·巴拉主演的豪华片《卡门》。西席·地密尔为了和福斯竞争,也拍了一部由裘拉亭·法拉尔主演的《卡门》。在这以后,他还拍了一部替协约国宣传的影片《圣女贞德》。继和平主义的影片之后,接着出现一些战争片,如赫伯特·布莱农的《战时的新娘》,念念不忘自己是英国人的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和华纳兄弟摄制的《和平的战斗呐喊》以及其他10部宣传参战的影片。格里菲斯在拍了《党同伐异》以后,也拍了一些宣传性的影片(如《世界的心》等),这些影片有一部分是在法国战线上拍摄的。《废墟之花》一片使扮演那位卑鄙的德国军官的埃立克·冯·斯特劳亨由此成为世界驰名的电影明星。
  但对于战争宣传深感厌倦的战时欧洲人民,却对具有异国风味的美国西部片很感兴趣。他们对托马斯·英斯深表欢迎,把他当作一个杰出的天才来看待。
  托马斯·英斯这位唯利是图的影片商人,这位把他部下导演的影片归功于他自己的制片人,却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把电影艺术显示给当时还不知格里菲斯的欧洲美学家。他不仅对瑞典和法国的电影学派影响很大,而且对苏联的初期电影导演们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今天,即使从电影资料馆里把他的作品拿出来再看一遍,也很难体会当时人们对他所表示的热烈欢迎,这里我们只需引用路易·德吕克在看了《黄金的征服》这部影片后所写的一段文章,就可以看到这种热烈的欢迎:
  〃这部影片代表了电影艺术所表现的最惊人的成绩。这一形象化的壮丽诗篇……是一个永垂不朽的奇迹,它不仅在画面上非常自然恰当,而且在光线和人物形象上也决不是徒然模仿伦勃朗的手法的。
  〃试看那些仿自哥雅、贝尔拿或其他画家的近景。……它们一个接着一个飞快地过去,使我们宛如身临其境,胆战心惊。疯狂的马队在阳光耀目、尘土飞扬的大道上,在荒凉炽热、风吹日晒的莽野上飞奔,使人看了不禁叫绝。
  〃托马斯·英斯所有的影片都使我们看到他的手法和才能。……凡是看过《黄金的征服》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被他那种诗人的、思想家的和人的强烈真诚所感动。……他堪称为真正的创造者,他的影片就象一支交响曲、一幅绘画、一本小说、一尊塑像那样不是单纯的故事叙述,而是一部创作,一部个人的创作。……托马斯·英斯是世界的诗人,电影的大师。〃
  德吕克所谓〃世界的诗人〃,指的可能是荷马,而不是埃斯库罗斯①,因为英斯的作品是集体性的,是民间传统的综合。 
  ①古希腊诗人,希腊悲剧的创始者。译者。 
  托马斯·英斯于1880年生于一个演员的家庭,从少年时代起就当演员,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做过默默无闻的巡回喜剧演员,有时为生活所迫又做过饭馆里的侍者。以后,他的妻子爱丽丝·寇肖参加了比沃格拉夫公司的摄制组,因此英斯在导演玛丽·璧克馥主演的影片以前,有时就在格里菲斯的影片中担任角色。后来他接受了凯赛尔和包曼的邀请,离开了莱默尔。他替凯赛尔及包曼接管了一个巡回马戏团的班底,成立了〃皮松101公司〃,作为互助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
  英斯在开始时,是他早期影片的演员兼剧作家和导演。他自己剪辑影片,这些影片大都是在露天拍摄的,长度在300米左右。他专门拍摄以南北战争为主题的影片和西部片。他不仅取材于汤姆·密克斯和布朗柯·皮莱,而且也从分篇出卖的廉价小说、马戏、彩色画以及描写美洲开拓者事迹的戏剧里汲取题材。除这种民间故事以外,他还采用了美国新开辟地区过去或当时的民间生活。
  这位演员出身的导演同时又是一个有才干的组织家。他知道怎样导演马队、配角、群众、殴斗、拳打这类的场面。在保存到现在的,比《一个国家的诞生》早两年拍成的一部影片(《李将军的投降》)中,可以看出他在表现战争场面上要比当时的格里菲斯更为高明,但在指导演员和发现演员这方面他却远不如格里菲斯。皮松101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