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
  SAS就这么诞生了,设想出自一个“瘸子”,名字则出自一个“骗子”。
  L支队的第一批队员大多是斯特林在突击队里的队友,这些人大多受不了正规部队中的条条框框,憧憬着新部队会有不同的风格,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严格的纪律和更艰苦的训练。三个月后,在1分队的头一次伞降演习中,就有两名队员因伞包在空中没能打开而坠地身亡。
  斯特林把SAS的首次行动定在了1941年11月,目的是为了配合盟军在这个月即将展开的代号为“十字军战士”的反攻。他计划袭击沿海替米尼和哥查拉附近的五个机场,以减轻地面进攻部队将面临的空中威胁。SAS的队员将于16日晚,分5组空降至目标区域附近,迅速找到机场并隐蔽起来,等到次日晚间盟军发动反攻前再下手,炸毁机场上的敌机,然后分别撤至会合地点,由英军的“沙漠长途分队”(简称LRDG,主要负责侦察和情报搜集)用车辆将他们运送回大本营。
  老天爷总是喜欢在节骨眼上跟人开玩笑。天气预报显示行动当晚有大风,能见度很低,这对本来就没有太多空降经验的L分队来说是很不利的。但如果取消这次行动,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就会付之东流,部队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在与手下军官商量后,斯特林决定赌一回。但是,在狂风中挣扎的英军飞机根本看不清东西南北。一架飞机没多久就被德军击落,还有一架上了当,被使用英语说话的德国地勤人员诱骗降落到了敌人的机场。其他一些队员得以从另三架飞机上成功完成了伞降,可是他们的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名队员后来回忆道:“直到把我们放下来时,飞行员也不能肯定是不是到了预定的位置。当我跳下去后,狂风使我看不到下面,在触地时我仍蜷着腿,根本没有做落地的动作。在一阵巨痛后,我发现自己又被大风疯狂地卷走,一丛荆棘挂住降落伞才让我的身体停了下来,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在慌乱中忘了将放伞的搭扣解开。”
  很多队员在落地时受了伤,空投下来的武器装备更是无影无踪。斯特林被摔晕了过去,醒来后他总算找到了几枚炸弹,但却没有雷管。完成任务是不可能了,接下来只能赶紧收拢队伍,找到“沙漠长途分队”的车辆载他们回去。最初参加行动的65名队员中,只有22名最后安全撤回了基地。
  所幸,初战失利没有使英军指挥部对斯特林的部队失去信心,而斯特林也从失败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他想,既然“沙漠长途分队”能成功地将他们带出沙漠,那也应该有能力把他们送进去,完全用不着空降。就是在这个环节上的改变,为SAS后来在北非的行动带来了一连串的胜利。仅在12月,L分队就成功袭击了敌军在色替、阿吉拉、塔米特、诺费利亚等处的机场,炸毁敌机逾百架,还摧毁了大量仓库、油库和车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斯特林可谓是春风得意。L分队先是增加了60人,又于次年9月扩编为团,共650人,含一个指挥连和A、B、C、D四个战斗连。其中C连由法军组成,而D连就是最初的特别舟艇部队(SBS)。团长斯特林此时已被提升为中校,正当他踌躇满志地要大干时,一场灾难却悄悄降临了。
  1943年1月,斯特林在一次行动后,正想与手下队员找个地方休息,没料到那儿恰好是德军一个警卫营的训练场所,这个营又恰恰是用来专门对付SAS的。更令斯特林难堪的是,逮住他的竟是这个营的一名牙医。斯特林在被捕后曾试过越狱,但没多久就又被捉了回来,这回德军把他送到了意大利的科尔迪兹集中营。
  在斯特林被捕后,SAS中的法国连返回了原部队,特舟中队也被派往巴勒斯坦,剩下的两个连约250人重组后,被命名为特别攻击分队(SRS)。与此同时,大卫·斯特林的胞弟比尔·斯特林在第一军成立了第二支特别空勤团,他们和SRS后来一起参加了盟军攻占西西里的战役以及最后的D日反攻。
  斯特林于1945年4月从集中营生还,他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递交一份关于将SAS派往远东战场的详细计划。这份计划得到了丘吉尔的首肯,但不久后美军在长崎和广岛扔下的原子弹使它失去了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SAS在二战中最成功的战例要数那些破坏德军的机场和供给线的行动,他们常常以极小的代价、很少的人员和装备投入,换来大量常规部队都很难取得的战果,给敌人后方造成了极大地混乱。在这些战斗中,虽说有些牺牲在所难免,但SAS绝不作“自杀队伍”,他们会在战斗中算账,不仅不做赔本买卖,但凡不能一本万利他们也不干。有一份关于SAS在二战中一次行动的机密报告,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SAS的风格。
  行动报告
  目标:炸毁位于西地布兰尼121和05机场上的敌方飞机和仓库
  执行人员:斯考特上尉、沃尔上尉及8名战士
  运输工具:1辆吉普和1辆3吨卡车
  报告人:斯考特上尉
  我率领小分队于1942年7月3日从卡布里特出发,次日到达设在亚历山大港的第八军司令部,在那里见到了斯特林少校和沙漠长途侦察分队的戈登上尉。当日,我们一起向沙漠进发,并于6日下午安全抵达接头地点,与另外3支长途侦察小分队会合。我们停下来休整了一天半,做好了袭击敌人的一切准备。在这期间,有几架德国侦察机从我们头上飞过,但他们没能发现我们。
  斯特林少校作了最后一次指示,他要求我们在到达目标后,立即用无线电与长途侦察分队的指挥部取得联系,强调在确认两处机场停有12架以上的飞机前不要冒然采取行动。
  我们分两组出发,我带一组去打121机场,沃尔带另一组去打05机场。车开出去没多久,我开始担心车辆的油料不足,甚至想用无线电联络指挥部,请求派飞机空投油料和食品。这时,头顶上又传来敌机的轰鸣声,我们赶紧隐蔽起来。就这样又往前赶了一阵,并在通往西地布兰尼的路上有了意外的惊喜。我们发现一些过去英军从这里撤退时遗弃的油桶、食品,还有水!在接下去的路上我们又不断发现部队丢下来的一些装备,这让队员们很是欢喜。
  11日晚,两个小组都到达了各自目标的附近。按计划,我们下车的地方距机场应有6.4公里距离,但因地图上的误差,沃尔小组实际上离机场还有16公里,而我们离敌人却只有3.2公里。
  我们只睡了2个小时就开始搜索前进了。沃尔一组很快就找到了观察机场的理想地点,而我的小组遇上了点麻烦。就在我们快到一个观察点时,出现了一支6人的德军巡逻队。我们料想他们定是看见我们后回去搬兵了,于是,赶紧依着沙丘摆出了防御的架势,只等与敌人死拼。但一直等到第二天天黑德军也没再出现。看来,那支巡逻队要么根本没看见我们,要么就没认出对面是英国人。这时,我们才定下心来,开始观察起机场的情况来。有几架德军的运输机降落在05机场,但到晚上它们就又都出动了。而121机场根本就是一个诱骗英军轰炸机的假目标,根本没有飞机进出。我们将这些情况和敌运输机的进出路线报告给了指挥部。
  13日晚,我们回到了最初的会合地点进行补给并找到了沙漠长途分队。沃尔的小组没有出现,于是我们留下一些食品和水,又出发去另一观察点了。一直到16日,当我们前往破坏德军要道的巴格巴格的路上又途经那个会合点时,才看到精疲力竭的沃尔小组刚刚赶到。由于路况太差,我们去巴格巴格的计划落空了,最后也折回了会合点。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两个小组一直在附近地区活动,尽可能多地给德军制造些麻烦。我们破坏了从玛萨到西地布兰尼间的水管;沃尔小组炸毁了停在05机场上的4架运输机,皇家空军根据我们提供的情报,至少击落了另外10架满载货物准备出航的运输机;为了不让德军捡到便宜,我们还顺便将沿路英军遗弃的一些装备、车辆破坏掉。后来听说因为我们的袭扰活动,德军一度中断玛萨以西路段上的运输。
  8月7日,我们安全返回在埃及的总部。部队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一路上我们虽屡次被敌机发现,但由于有风沙的掩护,也因为能及时化整为零、巧妙转移,我们闯过了一关又一关。
  2.走进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SAS的发展曾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就在这时候,马来半岛的人民革命风起云涌。马来民族游击队已发展到三四千人,外围群众组织更有几十万人之多。他们隐藏在浓密的热带丛林中,不时袭击种植园、村庄和城镇。殖民地当局对游击队反复围剿,但收效甚微,不得不向英国政府求救。在当时的英军总参谋长威廉·斯利姆爵士的建议下,特别空勤旅的前任指挥官迈克·卡尔弗特少校被授命,就镇压马来半岛革命提出对策。
  卡尔弗特是一名非常有个性的军官。在二战时期,他曾是缅甸战场上的一员虎将,1945年时接任SAS的指挥官。据说在一次酒会上,蒙哥马利元帅曾向在场的许多军官征求对战局的意见,但他们大多支支吾吾,只有卡尔弗特能侃侃而谈,言之有据。
  经过七个月的调查研究,甚至长途跋涉数万里亲赴战地考察,卡尔弗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军事行动失利的原因在于当地的部队、警察和地方政府缺少配合,派往马来半岛的英军惧怕深入丛林作战,他们得不到丛林中土著人支持等。他还认为,丛林本来是“中性的”,那里生存环境无论对游击队,还是英军都是严峻的考验。如果英军能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