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悠田园乐-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脑子想,程兆儿也知道这伙人抱的什么想法和心思。

    那吴氏一家八成是听说了他们去把罗家人带到城里照顾了,私以为有利可图,仗着自己是小柱子亲娘这一点就想来捞好处。

    原本,听说这孩子一生下来,她连抱都没抱过,之前还想法子不想要孩子,要不是小柱子命大,怕是早就不存在这世上了。

    如今见着可能得了好处了,在那说起心疼儿子、想儿子的话了。当真把别人当傻子了,真心对儿子的,能等到现在?就没见过这么当娘的。

    还有那红英和耿以宝,就更卑劣了,耿以元封了将军,虽说没有大肆宣扬,但是,这家门口一天天的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不说和平村程家就被周围的乡绅富户踩塌了门槛,更何况是野鹤村耿家呢。

    前阵子耿家大爷爷和二爷爷就来过了。说家里来了很多套关系和送礼的。不仅有平时认识的乡亲们,还有好些原本可是大人物,十里八乡都数得上名号的,如今居然对他们客气的很。他们有些惶恐。不知道这事儿该如何处理?!

    耿家大爷爷和二爷爷这群人还是很知道分寸的。耿以元也安了他们的心,跟他们交了底儿:倘若就是一般的情况,人家没提耿以元的名字的。单纯的想拉拢拉拢关系,认认门,那收了礼也就收了,真个有什么难事儿,乡里乡亲的能帮忙也就帮忙。

    如同程荣瑞做了知县,程家就开始喧闹一般,古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这话说的不好听,讽刺的意味十足。但是,话糙理不糙,一个人有了社会地位确实能够带挈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今,程长庆和李氏不是在听竹轩,就是在程兆儿这儿,要不然就去程荣瑞那儿小住些日子,看看孙子孙女儿。

    王氏自从程定旺死了,才开始那会儿人有点儿“左性”,自从和家里仆妇婆子的关系好了,倒也不每天对着李氏横挑鼻子竖挑眼了,前阵子,程兆儿带着五个儿女回去,倒是难得的,得了王氏的笑脸儿。

    这事儿,程兆儿一直印象深刻,实在是她甚少得到这样的待遇。

    并不是说原本王氏不对着她笑了,而是从没笑的这么自然和真诚过,原本对着程兆儿即便是笑,那也是有目的的。没成想,这会儿,老人家似乎活的开朗明白了些!

    王氏身体硬朗,有时候还去程长贵和程长富家串串门,几个孙子家她是不走动的,只是在儿子家晃荡,这些年,邱氏倒是在她时不时的管束下,没再有什么奇葩的想法,而周氏,因为娘家的关系和最后孙子不是自家的打击,早就消停了。

    连带的,程家的妯娌三人前所未有的关系平和起来,竟然是连小话都没什么了。

    家里虽然有仆妇在,王氏又不总是在程长庆家待着,一时间那些个送礼物、送东西的人家就往程长贵和程长富家跑,送点儿土特产什么的。

    程长富和程长贵也不敢昧了这些,刚开始的时候,还巴巴的送过来给程长庆。程长庆看了看,也就摆摆手说知道了,只是也跟自家两个弟弟说了,那些金银之类的不能收,真要是收了什么,他们家荣瑞也就做了个小官,可摆不平。

    这话一说,程长富和程长贵也真不敢太过分,只不过平日里收的那些个布料、米粮倒也够他们欢喜的了。

    如今更多了耿以元,那更是不得了,程家几乎是天天有人登门拜访。

    只不过,耿以元和程荣瑞都是通透之人,别人送了什么,总不能完全都推拒门外,水至清则无鱼,做的那个“铁面无私”样儿反倒是让村里人当面不说什么,背后说嘴,未免太过不近人情。

    但是,这些事情也要有个限度,帮乡亲们做了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帮了点小忙,乡亲们送点儿苞谷面或者地里长的黄瓜韭菜之类的,那收了也就收了,真个收那些码的整整齐齐的大额银子或者古董字画,甚至是婢女家仆,那是绝对不行的。

    只是,耿家人不如程家人那么团结,耿大爷爷就提了一嘴,那些个不知道好赖关系的,又有歪心思的送了好些东西去张氏那一房,有一回,他们竟然看到一个人拿了一个攒木盒子,里面是码的整整齐齐的银锭子。

    张氏一家是百无禁忌,啥东西都敢往家里收。

    程兆儿听罢,当时就皱了眉,这些银子岂是那么好拿的,好在,耿以元早就和他们断绝了关系,以后真要追究起来,耿以元完全可以拿早前就去官府里的办妥的“断绝文书”说事儿。

    只是,到底影响不好。

    耿以元知道这些事儿以后,就和耿家人打了招呼,谁要是以他的名义收受了别人的银钱之类的,到时候可没什么情面可讲,他就和这户断绝一切关系,倘若耿家族里全都是这样的人,那他不介意脱族而出……(未完待续。)

334 选择(二更)

    这话是实打实的威胁了,不过,程兆儿觉得:这些伎俩也只能震慑耿家族里一时,震慑不了一世。

    毕竟人性本贪,更何况耿家族里那群人原本大多就是凉薄的性子。

    好在,耿以元也就做个几年官,等他辞官归田了,也不会有人送礼了。

    而收了那么多礼还不够,红英居然还贪心的想要更多,当耿以元是她的男人吗?可以任凭她予取予求?!

    索性,程兆儿想了想,就改了主意,她还不打算回去了,直接让秋分调转了马车道:“去县衙,咱们去拜访一下知县大人!”

    又想了想对秋分道道:“回头把罗叔接过来。”

    秋分手上动作很是迅速,立刻调转了马头,就往县衙而去。到了县衙,把程兆儿送下马车,他就回头去接罗红岭了。

    罗红岭到的时候,程兆儿正和知县大人和师爷一道谈着这事儿,见着罗红岭到了,便招呼他一起过来相商,毕竟是罗家的事儿,总归要知会他的。

    罗红岭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当场就要下跪叩首,待得行了礼后,几方就坐了下来,程兆儿把这事儿给罗红岭叙述了一遍。

    罗红岭本来是惶恐,听到最后也顾不得惶恐了,脸色已经气的铁青了,他站起身来道:“兆丫头,我这就让我家大成把他们赶走,吴氏实在太过分了。”

    程兆儿连忙拒绝道:“罗叔且慢,赶走就不必了。即便这次赶走了,他们下回照样会再找来,更何况,这回,阿元的弟弟和弟媳妇也参与期间,按说,还是我们一家连累了罗叔。”

    罗红岭连连摆手,因为激动,早前被程兆儿帮忙调理的好了三分的身体又连连咳嗽起来,他赶紧喝下一口茶水压了压。才继续道:

    “这当然不能这么算的。都是这些人太贪得无厌了。哎,也怪我,家里穷,能给大勇娶上媳妇儿哪里还会挑的。早前就听说这吴氏比较泼辣。可是。我们总以为那是因为姑娘家家年纪小不懂事儿,岂料,最后却是这样的人。罢了,也是我们对不住吴家,大勇早早的不在了,害她守了寡!”

    程兆儿心里倒是赞了一声,再次感叹罗家人的厚道,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们还能够为吴家人着想,真的只能用本性淳厚来解释了。

    心里不由的更加为罗家人盘算了几分,便把她之前的想法和罗红岭解释了一番:“……按照我的意思,吴家人这样,以后只会更加的贪得无厌,只是,他们毕竟是柱子的外家,我这处理起来也是束手束脚的很呐。”

    罗红岭摇摇头,他继续道:“兆丫头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柱子这个娃自小就命苦,没吃没喝没爹也就罢了,还要受到亲娘的虐待,吴氏原本在家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都往自家孩子身上砸,柱子脑瓜顶上有一个疤赖,就是一岁多的时候,被她用碗在头上砸的一个窟窿……”

    程兆儿简直不能忍了,她忽然想起那红英原本为了银钱,也做过虐待自己亲生子的事儿的传闻,这表姐妹还真像啊!

    只是,无论再怎么生气,程兆儿总归是知道分寸,万事留一线,这事儿她再怎么抱不平,却不应该没经过柱子的同意就动手报复,还是以后等到柱子长大了,这恩仇都留着他去思考去解决。

    她先是回应了罗红岭一声,“罗叔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又转头对知县笑了笑:“大人,咱们师爷和捕快大哥们,小妹就先借走了?!”

    知县低头喝了口水道:“慈心夫人过谦了,这只是小事儿,何足挂齿啊?”

    转头对一旁的师爷道:“师爷,就按照你刚才和慈心夫人商量的办吧!”

    一番寒暄以后,程兆儿便让师爷带着捕快大哥去了。

    她自己本人和罗红岭就坐在茶楼里等消息。

    师爷带了捕快,去她那铺子门口平息混乱。

    铺子门口围了好些人,已经被砸的不像样儿了,好在程长庆夫妇随着程荣瑞去任上了,准备住几日再回来。

    韩义去放蜂了,程雪儿这回也跟着去了,两个孩子,她倒是放心留在这儿给程兆儿养着的。

    几个孩子平日虽然爱玩闹,但是程兆儿的规矩很严,这样的混乱场合,他们早前就被洪婶她们带回家去,是不会让他们出来的,乖乖的待在屋里,等大人把事情解决。

    圆圆去霍家上学堂去了。这个点儿还没有回来。

    家里只有二掌柜的和一众仆妇们,这些人平日里都是做惯了活计的,倒也不怕吴家人的蛮横,也没什么受伤的情况发生。

    师爷带着捕快们一来,先是看热闹的百姓们一哄而散,都躲远了些,不敢凑近了。

    百姓对官老爷还是很有些敬畏的。

    二掌柜得了秋分的信,赶紧上前来招呼师爷和捕快们。

    那师爷倒是办事利索的很,和二掌柜的客气了几句,便开门见山起来,他连看都没看耿以宝夫妇一眼,直接看着吴氏道:“我们大人受了耿家夫人的吩咐,特来跟你谈一谈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