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悠田园乐-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一惊道:“怎么想去山上了?你一个人可不能去,你不记得你爹打猎的时候被熊瞎子给拍了?”

    程兆儿点点头,一边用右手有技巧的轻拍着李氏的手臂,一边柔声道:“我看村里人总要去山边或者田埂上寻野菜呢,今早我还听人说要去山上采蘑菇呢!我不走远,就循着她们去过的地方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和平村的地势真的不错。两面被山包夹着,又靠近石磨镇。她再不知道利用起来,就是笨了。

    况且,她也不想一辈子过这种吃糠咽菜,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再加上李氏和程定旺的身体急需要治疗调理,这些可都是要银子的。

    求收藏求推荐‘(*n_n*)′

    今天阅兵直播看的好激动,忽然就觉得热血沸腾,原来,我们对祖国的感情一直铭刻在骨子里……

034 姐夫

    李氏还是不放心,便道:“你干娘家新娶的大嫂子陆氏你不是认识,你去问问她要不要上山,要是她去的话,你就跟她一起去,要是她今天不去啊,你就给我好好的待在家里。”

    心里却是纳闷,这孩子往常是个孤僻的性子,等闲不出门。在村里也没见着她有玩的好的小姐妹。

    和她温柔的大姐程雪儿不同,在荣丰和荣年兄弟还没出生之前,她就是家里最小的。因此家里父母兄姐都让着她,惯着她。就养成了她有些执拗,有些倔强的性子。

    好在还是个懂事的,在家绣花补贴家用。这次回来却变了,往常一刻都不能离了绣花针的人这次回来都一天了,还没见她拿过针。还一反常态的往外跑。

    之前,荣瑞的死亡、兆儿的和离搅得她心乱如麻。昨天下午兆儿回来,她一下子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母女俩抱头痛哭了一通,程兆儿又多加安慰,她一下子觉得心里好受些了。

    她原本真的觉得自己要跟着荣瑞去了,可是兆儿说得对,她要是这么走了,她的乖孙怎么办,可怜的荣瑞就留了这么一丝的血脉,她可不能让他那不着调的娘给毁了。这么一想,她顿时觉得振作了许多。昨天晚上,她把兆儿劝她的话又和程长庆好好的唠嗑了一番,程长庆也自有一番宽慰。

    今早起来的时候,李氏觉得多日的郁结似乎有了好转的趋势。可是又出了邵氏的事情。现在,她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才发现她闺女出嫁一年,性格却有了变化,虽然依旧贴心,但是似乎更加圆滑了,瞧刚才她应对她爷奶的劲儿,原来的兆儿可做不出来?

    不过,她倒是没有怀疑其他的,她觉得大约程兆儿出嫁在外吃了好多苦,李氏心里也觉得又苦又涩,对这个女儿更加怜惜,也不忍多拘束她了。

    想了想便又道:“如果陆氏不去,你就让你爹陪你去,总归你爹的身体虽然不行了,但是,在山边走走还是行的。”

    程兆儿一愣,原来陆氏的婆婆居然是她干娘?又听她娘说话,连忙道:“不行不行,如果嫂子不去,我就不去了,爹身体不好,如今这风还挺大的,他还是歇着的好。”说着,就把吃饱的圆圆和栓子放在一起,放在李氏睡的床里面。让她娘半倚在床上,睡在外侧,看着点两个娃。

    两个娃娃都刚生没多久,圆圆才一个月大,栓子大约两个月多一点,程荣瑞还在家的时候,邵氏就确定怀上了。要不,说句不好听的,以邵氏那喜欢招惹是非的习性和那不安分的劲儿,程长庆和李氏还真要怀疑这栓子是不是荣瑞的孩子了。

    如今这两小的还在吃了睡睡了吃的阶段,所以好带的很,李氏倒也不费什么力气,再说还有程长庆在家帮着点。

    关键是丰年两兄弟啊。这两个孩子跑出去和他们爷奶打过招呼以后,就好像他们爷奶会吃人一般,也没见他们去爷奶家玩玩还是啥的,居然又跑回了内室来。

    两人也不哭闹,就只是睁着圆滚滚的四只眼睛,盯着李氏和程兆儿说话,也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懂。

    昨天程兆儿才知道,这两个孩子都四岁半了,看起来跟三岁左右的孩子一样,而且他们是男孩子,总是把他们拘束在家里也不好。

    这两个孩子程兆儿喜欢的不得了,昨天经过半天的相处,和程兆儿也亲近的很。但是,程兆儿还是觉得这两个孩子稍显胆小,机灵倒是机灵,就是少了一股子的活泼劲儿。

    想到这些,程兆儿就和李氏道:“娘,我把小丰和小年都带着吧。左右让嫂子带着,我们也不去远的地方。小丰小年让我带着,你还不放心啊!”

    两小子一听这话,四只圆溜溜的眼睛瞬间都亮了,他们一脸渴望外加可怜兮兮的盯着他们的娘。

    李氏本想拒绝,可是看到三个儿女都是一脸期盼的样子,终于还是咽下心里的担忧,微微点点头,只是到底把丰年小兄弟抓过去嘱咐了再嘱咐,又叮嘱了程兆儿。

    程兆儿找了一个竹编的背篓和几个布袋子,便领着丰年小兄弟出了门,到了门口看到送完程定旺夫妻回老宅的爹程长庆,便和程长庆说了要上山的事情。程长庆倒是很放心,点点头,放心的让他们姐弟仨去了。

    路上,程兆儿不着边际的问着丰年兄弟这陆氏家究竟在哪里。丰年兄弟人小啊,哪里知道他们的姐姐是在套着他们的话呢。跟两只小麻雀似的,虽然话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该说的也都说了。

    三人一路往陆氏家走着,一路说着话,倒也不寂寞。路上,小丰看到一只蝴蝶儿,他蹬蹬蹬的跑过去扑蝶,眼睛一撇,就高兴的跳了起来,喊道义哥哥~义哥哥……

    他这一叫唤,蝶也不扑了,姐姐也不要了。和小年两个人欢腾着往前面跑去,程兆儿抬眼一看,只见不远处有个身量中等,浓眉大眼的青年,他穿着普通的青灰色的粗麻衣服,背着个锄头,看见两小子跑过去,赶紧放下锄头,哈哈笑着把两个小子一左一右的抱了起来。

    一笑起来,那股憨憨的劲儿让程兆儿也会心一笑。

    那人抬起头来,笑着对程兆儿说:“兆儿不是才刚回来吗,这是要去哪儿?”语气极为熟稔,一听就是对待熟人的语气。

    程兆儿不认识这人是谁,但是从骨子里面的好感让她不自觉的对这人亲近起来,便也笑着道:“去找陆嫂子到山上看看,有没有蘑菇之类的东西可以采。”

    那青年爽朗一笑道:“行啊,你义大哥就住在山边,你和十二弟妹要是采的太多了不好拿,就去找我,我给你们提溜回来。”

    又看了看两个小子道:“回头,这两个小子要是不听话,就送到我家去,我来替你们看着他们。”

    两小家伙嘟着嘴,义哥哥太坏了,别以为他们小,就不知道他在说他们坏话呢!

    程兆儿笑着点头,唤了丰年兄弟下来,和这青年告了别,便分道扬镳了。

    路上,程兆儿疑惑的问丰年兄弟:“刚才那义哥哥是谁啊?”

    小年困惑的吸着手指头道:“义哥哥~就是义哥哥啊!”程兆儿绝倒,她是不是不应该问小孩子这么深奥的问题!

    小丰同样困惑的吸着手指头,忽然灿然一笑,一拍小手道:“我知道了,我听邱婶婶的孙女儿小菊说,义哥哥差点成了我们的大姐夫!”

    程兆儿:“……”

    求收藏求推荐‘(*n_n*)′

035 花样

    大姐夫?!也就是她大姐程雪儿的丈夫?

    程兆儿心惊了,在这么封闭的古代,听到这样的消息真是够劲爆的了!可是无论她再怎么盘问丰年兄弟,这两个小家伙儿都用困惑懵懂的眼神望着她,却是怎么也说不清了。

    程兆儿只能揣着满肚子的疑惑,跟着小兄弟俩去寻陆氏去了。

    好在这两个小家伙儿和陆氏也很熟,因此没带错路。到了陆氏家中,程兆儿就看到了传说中原身的干娘正在院中喂鸡呢。

    这干娘姓花,原本和李氏娘家就是一个村的,从小就熟识交好。和李氏一前一后嫁到了和平村来,连儿子都差不多大。又加上程长庆和韩老八关系很不错,因此,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甚至双方互认了干亲。要不是程荣瑞和花氏的长子韩十二郎都是男娃子,又得结个娃娃亲了。

    程兆儿出门前,特意又询问了一番,李氏就倒出这番话来。程兆儿听了就觉得很无语,这古代表达亲热的方式不是义结金兰就是娃娃亲,也真是够了。

    韩家是个大家族,同辈的子侄自然是有名字的,但是村里人一般不记得名字,只记得他们在韩家这个家族中的总排行。

    因此,花氏的丈夫,众人就叫他韩老八,而他的长子在韩家这一辈的子侄中又排第十二,因此便叫他韩十二郎。韩十二郎是陆氏的丈夫。

    程兆儿并不认识花氏,但是两个小家伙儿认识,才到门口,就冲了进去,冲着花氏干娘、干娘的直叫唤!花氏一回头,就笑眯了眼,走上前来,摸摸他们的小脑袋,很是亲热,一边抬头问:“兆儿也来了?”又朝着屋内喊道:“小红,小红啊,看看谁来了。”

    屋内想起来陆氏爽朗的应答声,紧接着陆氏就掀了帘子出来了。

    程兆儿也笑着叫了声:“干娘!”花氏点点头,招呼程兆儿在院子里坐下来,她自己就搂着两个小家伙儿进了里屋说给他们找糖果吃了。

    陆氏拿着针线篓子坐在程兆儿对面道:“妹子,你可算来找嫂子了,你不知道嫂子每天在家有多没劲儿。”韩老八和韩村长是嫡亲的亲兄弟,只不过韩村长是老大,韩老八是老么罢了。这程家的事情,就是不说花氏和李氏的这一层关系,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因此陆氏说起话来,非常的斟酌,就怕一不留意说到什么让程兆儿不开心的话。

    程兆儿倒是无所谓,这事情瞒也瞒不了。这和平村大约如今就没几个不知道的人了!便直言道:“嫂子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如今家里上有老下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