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悠田园乐-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这种办法,这夫人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还在客商心里留下了宽容大度,为夫着想的美名,不仅是银钱铺子全部交由夫人保管,外面的事情也是和夫人有商有量的,到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哪怕再忙,也要回来住上一个月,享受一下儿女绕膝,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倒也是另类的一种幸福美满了。

    而赵氏就苦了,被客商金屋藏娇的赁了个屋子住,距离石磨镇也不远,但是,客商在这边的生意不大,因此,每年待在她这儿的时间不足两三天。

    有时候碰上月事,她连这两三天都抓不住,没过两三年,她就守不住了,**的当下,被客商的夫人所派来监视的家丁抓个正着,这下子,那**的男人被扭送到了官府,而赵氏就被客商的妇人活活的杖毙了。

    程兆儿压根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要稍稍的给她“安排一下”,赵氏自己就把自己折腾死了。

    再说到程绍博,那富商夫妇是程兆儿找人假扮的,买了程绍博的银子是钟云出的,孩子离开石磨镇以后,就被钟云接走了。

    程绍博毕竟年纪小,又是在赵家吃了苦头了。对赵家也没什么留恋,钟云对这个孩子还是比较上心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关怀倒也很多,程兆儿也没重点关注过这个孩子,只是若干年后,倒是听说钟云的长子回到了长顺城做县令,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而程荣耕经过这事儿,估计也是有所触动,周氏照顾完儿子回来哭诉,说程荣耕不想回来了。就想一直在外面做一个抄书匠。以后攒了银钱还想考秀才呢。

    后来,程荣耕一直没考上秀才,只不过后来又娶妻了,还生了个女儿。日子过得倒也美满。

    而周采荷。这本就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主儿。见程荣耕带着赵氏走了,她心里把他骂了个半死,自己在家破罐子破摔。干脆做起了暗娼的生意,没几年就得了病死了。

    不过因为周采荷的关系,周氏娘家在十里八乡名声臭了,倒是连带的压制了周氏,周氏在程家一度抬不起头来,因此算是彻底消停了。

    程兆儿把这些事情解决了以后,总算是安心了。

    在娘家也没待着多久,就走了,临走的时候,除了五个孩子要跟着她一道,还有照顾五个孩子的丫头和婆子,还有奶羊,她也把惊蛰带着了。

    惊蛰是家里买的小丫鬟,从程兆儿生产那会儿发现,这个小丫鬟倒是机灵的很,无论是交代的什么事情,她都能办的挺好。

    程兆儿身边也确实缺了个打下手的,便把惊蛰带在身边用着了。

    回到城里,就又投入了繁忙之中,自己的铺子有掌柜的打理的妥当的很,和欧阳璟的分红,竹青每个月都准时送到。

    只有这流民所和技工所。

    因为,技工所是归于流民所的存在,因此,虽然技工所已经建成,但是,总体外在来说,这地方就叫做流民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收容的流民越发的多了起来。

    这会子,程兆儿倒是佩服起新皇的远见起来。

    因为他的支持,程兆儿和鸿济大师做起事来才能不那么束手束脚,流民所是在新皇那里过了明路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流民所是在新皇那留了名儿的。新皇是无比推崇和认可的。

    无形中,流民所的广告由新皇给打出去了。

    从而,流民所以极快的速度为全大夏的人所熟知了。

    因此,从全大夏蜂拥而来的物资数不胜数,程兆儿和鸿济大师再也不用亲自动用人脉或者出去寻访物资了,自然有全大夏的热心人帮助。

    不仅这些,还有些想要在新皇面前留下好印象的官员们,他们这些人可都是人精儿。

    从这件事上可知道新皇是一个心怀天下的皇帝,流民所虽然是个民间组织,但是,极得新皇的看重!为了让自己在新皇面前更得脸面,他们也是会捐款捐物的。

    除了捐款捐物,关于流民所的事情,譬如买卖物资,需要通过皇商或者通过一些地方官员通融调派的,那些个官员倒是好说话的很,大开方便之门,让事情进行的非常的高效和顺利。

    程兆儿生完孩子回到城里,跟在鸿济大师身边,除了忙着规整物资,调派人手,她还和鸿济大师两人商量着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流民所越来越大,几乎全大夏的流民除了官府的官员把他们送过来的,还有好些都在自发的往流民所这边赶,大批量的流民居住在一起,怎么生活,怎么学习,物资如何使用,怎么让他们活的有滋有味,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和生活,这些都是问题。

    这些不是靠程兆儿和鸿济大师两个人就能办成的,其中人手的调派和各司其职,都有规定,都需要程兆儿和鸿济大师提前的、绞尽脑汁的去安排统筹。

    流民所如今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其中有万千的零件,这些零件必须都能够兢兢业业的进行,才能保证这个机器平稳的运行下去。

    一旦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即便如今不发现,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更不堪的后果,而提前制定的规定和规章就是保证机器平稳运行的润滑油,监督者!

    每一层每一级,如何的工作,如何的相互监督,如何的订立奖罚标准……

    光靠程兆儿和鸿济大师两人也是不行的,秦静石动用秦家的关系,寻来了在大夏朝法律上尤为专精的人才和各层级的高官,等得这些制度和规章订立完善,便上达天听,取得皇上的认可,才算完成了。(未完待续。)

306 两年(二更合一)

    等到这些事情初步做完,流民所平稳而有序的运行着,圆圆都越发的大了,而四胞胎也会跳会跑,前前后后,大街小巷的串街玩了。

    如今大夏朝谁不知道她生了四胞胎了,这几个小子自小得皇上赐名,自一出生就注定了和其他孩子不同,又因为知道他们的爹如今在军中生死未卜,保家卫国,他们的娘办下了流民所这样的大善事,因而街坊邻居们谁家都很包容他们。

    但凡调皮捣蛋闯了祸了,最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也就是用他们长的一模一样的外表去蒙人罢了。

    不过,这四个小子也聪明的很,平日里虽然顽皮胡闹,好在并不算过分,他们知道他们的娘虽然貌似很忙没空搭理他们,平日里也是笑呵呵的,但是,一旦惹怒了,他们四个的小身板儿可摆不平她了,因而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四胞胎很得人心,不仅是外在的乡民邻居拜倒在了他们四张粉嫩嫩的小脸和古灵精怪之下,就是他们自家人,也个个疼他们入骨,无论是程家人还是李家人,甚至耿家人、朱家人和韩家人,都稀罕他们的紧。

    不说其他,就他们几个的亲舅舅如今也是围着他们转。

    程荣瑞平日里带着自家儿子出去的时候,总会想着把四胞胎也一并带上,用他的话说就是,男孩子就是该出门见见世面的。

    如今,两个小舅舅程荣丰和程荣年已经长大了很多。平日里从学堂里休沐回来,必是要到自家二姐的铺子里看看四个小外孙的。

    程荣丰和程荣年两人虽然还是在念书,但是,程家人都清楚,这两人不是读书的料,书也就读的马马虎虎罢了,识字还行,让他们考秀才和举人怕是不能的。

    程荣年如今越发显示出他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平日里休沐回家,总爱跟着程长庆和程荣归后面转悠。似乎对竹编工艺非常感兴趣。

    惹的程长庆开心不已。侄子虽然也好,总归自家儿子也感兴趣的话会让他有一种后继有人的自豪感。

    程荣丰似乎很喜欢欧阳璟,如今他也不用人带着,自发的去寻欧阳璟。两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干啥。程兆儿私下里打听了。才知道程荣丰是看上欧阳璟作画的技术了,正磨着欧阳璟想让欧阳璟收他为徒呢。

    这样的事情,程兆儿也懒得管。就看这两人谁能磨得过谁了。

    欧阳璟也成亲了,不管他是不是对程兆儿依然余情未了,总归如今又恢复交往了,程兆儿就当他是放下了。

    他娶的妻子是秦家的女儿,倒是和皇上做了连襟了,这位欧阳夫人虽然是秦家旁支的闺女,但是,自小父母双亡,因此是在秦老妇人身边长大的,在秦老夫人身边就等于是在秦相的身边,可能是得了秦相的耳濡目染,处事上非常有气度和大家风范。

    程兆儿见过这位夫人。说实话,程兆儿骨子里还是个小老百姓,对于这样大家族出来的贵女,欣赏有之,但是,却亲近不起来,说白了,大约是因为自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不同,就是觉得隔了那么一层。

    和男人相交不同,因为男人粗放,不注意细节,但是,女人不同,真要程兆儿坐在那儿和人聊生意,她完全没问题,聊管家之类的她真不行。

    好在她懂医礼,和欧阳夫人聊点儿调理身体,倒是也相谈甚欢,欧阳璟就曾经说过一句话,他们夫妻俩都栽在程兆儿手上了。语气中唏嘘不尽,仿佛万千话语蕴藏其中无法出口!

    听他的意思,这位秦家出来的贵女还是蛮喜欢程兆儿的。

    至于欧阳璟其他的意思,两方都明白,但是,没人去无聊的点破。

    而圆圆如今俨然是个大姐大,她娘没空,她如今在家里就是说一不二的那一位,不仅兼管着她娘的铺子,还一并要管着那四个小鬼头,哦,不止四个,准确的说是七个,好在栓子回来也能帮她管管,要不真是管不过来了。

    从程兆儿生完了孩子,回到城里,就一直繁忙至今,这一忙就忙了两年多。

    不说如今还杳无音讯在战场上的那个人,身边的事情和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程定旺那回身体上毕竟是遭了重创了,此后就一直缠绵病榻,磕磕绊绊的,一年前,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