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尧山堂外记-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节高兮一节低,几回敲镫月中归。虽然三尺无锋刃,百万英灵属指挥。”及军回,过梅岭岗,得留题曰:“马首经从庾岭归,王师到处悉平夷。檐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伯颜丞相与张九元帅席上各作一《喜春来》词,伯颜词云:“金鱼玉带罗栏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张九词云:“金装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绿杨影里骤骅骝。得志秋。名满凤皇楼。”师才相量,各言其志。
  【张弘范】 〔字仲畴,河内人,柔第九子,受学于郝伯常。〕
  张弘范围襄阳,赋《鹧鸪天》词云:“铁甲珊珊渡汉江,南蛮犹自不归降。东西势列千层厚,南北军屯百万长。弓扣月,剑磨霜。征鞍遥日下襄阳。鬼门今日功劳了,好去临江醉一场。”
  张弘范咏海棠《点绛唇》词云:“醉脸匀红,向人无语夸颜色。一枝春雪,犹染嵬坡血。庭院黄昏,燕子来时节,芳心折,露垂香颊,羞对开元月。”
  张弘范携妓泛舟遇雨,赋诗云:“醉漾兰舟去,欢声尽棹迟。舞回风过处,歌罢雨来时,凤传琼液,鸾刀玉丝。池塘烟树外,一片画中诗。”
  张弘范《远烟》诗云:“惨淡微风外,氤氲老树头。乍惊香雾薄?遥认断云浮。日落山腰暮,雨晴天际秋。晴明藏不得,一片晋家羞。”
  张弘范《烛泪》诗云:“惜别终宵话不休,煌煌灯烛照离愁。蜡花本是无情物,特向人前也泪流。”
  张弘范《雏燕》诗云:“羽为香润态含痴,睡足云兜力尚微。唤母但能秋唧语,恋巢犹倦往来飞。薰风庭院帘初卷,落日池台人乍归。白凤赤龙浑异事,争如随分着乌衣。”
  【卢挚】 〔字处道,号疏斋,涿郡人。座右大书一“天”字,其下细注六字云:“有记性,不争性。”。〕
  有以《采薇图》求卢疏斋题者,疏斋援笔云:“服药求长年,孰与孤竹子?一食西山薇,万古犹不死。”
  杜妙隆,金陵佳丽人也。卢疏斋欲见,不果,因题《踏莎行》于壁云:“雪暗山明,溪深花藻。行人马上诗成了。归来闻说妙隆歌,金陵却比蓬莱渺。宝镜慵窥,玉容空好,梁尘不动歌声悄。无人知我此时情,春风一枕松窗晓。”
  卢疏斋有《落梅风》一阕别歌者珠帘秀云:“才欢悦,早间别。痛杀俺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珠帘秀答词云:“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ꎡ”
  孔文升,字退之,先圣五十四代孙也。卢疏斋雅相推重,一游一燕,未不与退之同处,或赋诗词,必先书见示。一日,廉使容斋徐公琰云:“书中有女颜如玉。”戏谓退之曰:“试为我属一对。俗语尤佳。”退之即应曰:“路上行人口似碑。”容斋大喜。(退之幼在金陵郡庠,从戴表元游。表元每因暇即以方言俗谚作题,令诸生破,如经义法。一日,命破“楼”字,退之曰:“因地之不足,取天之有余。”表元大喜。又命以谚云:“宁可死,莫与秀才担担子。肚里饥,打火又无米。”破曰:“小人无知,不肯竭力以事君子。君子有义,不能求食以养小人。”按宋末人多戏为之。如古曲题云:“看看月上蒲萄架,那人应是不来也。最苦是,一双凤枕,闲在绣帏下。”破云:“时至人未至,君子不能无疑心。物偶人末偶,君子不能无感心。”小曲题云:“妈妈只要光光镘,我苦何曾管?雪下去送官卖酒,轮番几曾得免?怎容懒?有客教奴伴。”破云“吾亲徇利而忘义,既不能以忧人之忧吾身,徇公而忘彩,人强欲以乐人之乐。”)
  【姚燧】 〔柳城人,枢之侄,号牧庵。〕
  姚牧庵《醉高歌》辞云:“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场中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几个临危自省。”
  姚牧庵寄征衣《凭阑人》调云:“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里难。”
  张怡云,大都名妓也。姚牧庵、阎静轩每于其家小饮,尝佐贵人樽俎,姚偶言“暮秋时”三字,阎命怡云续而歌之,张应声作《小妇孩儿》,且歌且笑,曰:“暮秋时,菊残犹有傲霜枝,西风了却黄花事。”贵人曰:“且止。”遂不成章。(史中丞尝遇姚牧庵、阎静轩于道,笑而问曰:“二先生所往,容侍行否?”因命驺从归携酒馔,同造怡云海子上之居。姚命张取酒先寿史,张且歌“云间贵公子,玉骨秀横秋”《水调歌》一阕,史喜甚。席终,左右欲彻酒器皆金玉者,史云:“休将去。留待二先生来此受用。”)
  姚牧庵为翰林学士承旨日,玉堂设宴,歌妓罗列,中有一人,秀丽闲雅,微操闽音,公使来前,问其履历,初不以实对,叩之再,泣而诉曰:“妾乃建宁人氏,真西山后也。父官朔方时,禄薄不足以给,侵贷公帑无偿,遂卖入娼家,流落至此。”公命之坐,仍遣使诣丞相三宝奴,请为落籍,丞相素敬公,意公欲以侍巾栉,即令教坊检籍除之,公得报,语一小史黄隶曰:“我以此女为汝妻,女即以我为父也。”史忻然从命。(史后至显官。)京师人相传以为盛事。嘉兴贝阙诗曰:“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昔在至元日,六合车书同。玉堂盛文士,燕集来雍雍。金刀手割鲜,酒给蒲萄浓。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叶)娉婷刘碧玉,绰约商玲珑。宝钏金雀钗,已觉燕赵空。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黎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迢迢官朔方,位卑食不充。侵贷国有刑,桎梏加父躬。粥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秋娘教歌舞,屡入明光宫。永为娼家妇,遂属梨园工,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自伤妾薄命,失落似秋蓬。客闻为三叹,天道何懵懵?遣使白宰相,削籍归旧宗。小吏十八九,勿恨相如穷。配尔执箕帚,今夕看乘龙。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弃汝桃花扇。红牙不复从。提瓮自汲水,自御冬。时多困咸轲,事或忻遭逢。安知百尺井,忽登群玉峰。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姚牧庵致政家居,年八十。时夏日沐浴,有侍妾在侧,公因私焉。公起,妾前拜曰:“主公年老,贱妾倘有娠,家人必见疑,愿赐识验。”公因捉其肚围,题诗于上曰:“八十年来遇此春,此春遇后更无春。纵然不得扶持力,也作坟前拜扫人。”公薨后。此妾果有子,家人疑其外通,妾出此诗,遂解。当时士大夫与其子交者,皆传诵以为笑。
  【陈孚】 〔字刚中,台州人。至元中,以布衣献《大一统赋》。〕
  陈刚中初尝为僧以避世变。一日,大书所作诗于其父执某之粉墙上云:“我不学寇丞相,地黄变发发如漆。又不学张长史,醉后挥毫扫狂墨。平生绀发三十丈,几度和云眠石上。不合感时怒冲冠,天公罚作圆顶相。肺肝本无儿女情,亦岂惜此双鬓青!只忆山间秋月冷,搔首不见蓬松影。”父执见之曰:“此子欲归俗也。”命养发。经半年余,以女归之。
  陈刚中虽获佳偶,自妻母以至妻之兄姊弟妹皆不然,遂挈家入京,馆阁诸老交章荐举,入翰林。端阳日,当母诞,作《太常引》二首云:“采丝堂上簇兰翘。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奈烟水龙沙路遥! 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急雨萧萧!万里梦魂销。待飞逐钱唐夜潮。”其二:“短衣孤剑客乾坤。奈无策报亲恩!三载隔晨昏。更疏雨寒灯断魂!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蒲醑漫盈樽!倩谁写青山泪痕。”时为编修云。
  至元末,朝廷遣吏部尚书梁曾使交趾,以陈刚中摄礼部郎中副之。至交州,赋诗曰:“老母越南垂白发,病妻塞北倚黄昏。蛮烟瘴雨交州客,三处相思一梦魂。”及抵安南国,以文字言语谕之,其国遂降。(梁曾字贡父,燕京人。后大德间,为杭州路总管,尝作《西湖迭眷》词一阙,调《木兰花慢》云:“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樽酒莫相推。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拼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陈刚中入安南,绝不作诗。清明感事集句云:
  十里宜春下苑花,五年寒食住京华。自怜惯识金莲烛,奉使虚随八月槎。
  回首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沉沙铁未消。
  水流花谢雨无情,独上高楼望帝京。闲忆金明池上路,人生看得几清明?
  江东行客思悠哉,不尽长江滚滚来。寒食清明都过了,鹧鸪飞上越王台。
  台州城阔海冥冥,人踏金鳌背上行。独在异乡为异客,无花无酒过清明。
  慈母年高鹤发垂,乡书无雁到家迟。初过寒食一百六,一日思亲十二时。
  共藉梨花作寒食,孟光举案与眉齐。越裳翡翠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寒食家家出古城,满川风雨看潮生。八千里外飘零客,起向朱樱树下行。
  一百五日寒食雨,风光别我苦吟身。尚书气与秋天杳,同是天涯流落人。
  (刚中在安南,有《纪事诗》曰:“鼻饮如瓴瓿,头飞似辘轳。”盖言土人有能鼻饮者,有头能夜飞于海食鱼、晓复归身者。《嬴虫集》中载:老挝国人鼻饮水浆,头飞食鱼。近汪海云亦能鼻饮。头飞则怪也。《星搓胜览》亦言:“占城国妇人有头飞者,夜飞食人粪矢,知而固封其项,或移其身,则死矣。”作书者自云目击其事。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