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博物馆-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一天?”刘伟还没说话,孔筱雨却突然道,显然这个故事连她都有点小感动。

    李树轩好笑的扫了两人一眼,叹道:“当初看了这个故事,我的愿望也是能乘坐一次飞机。后来有了机会,我第一件事就是摸起安全带,顺便练习一下智商。结果你们都知道,只要智力没有问题,飞机安全带根本就是小菜,比你妹的汽车安全带难不了多少。”

    “嗯?”

    对于乘坐飞机,刘伟和孔筱雨自然不陌生,听李树轩这一解释,再结合故事情节,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点哭笑不得。

    “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就算再没有见识,总不会连安全带都不会系吧?如果真是如此,我真怀疑这丫的智商有问题。本来或许是个好故事,只是作者选择的切入点实在不咋地,好好的故事反而落了下成,不过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点问题。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瞎编的。其实在初中的时候,我就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最终总结出一句话。”

    李树轩脸上流露出极度自得的神态,犹如降落世间的神邸。要说李树轩很少骄傲,即使有大师级书画技能,他都极少在别人面前显摆。但对这些在没有遇到小雪之前就顿悟的道理,他却颇为自得。

    刘伟果然上道,立刻问道:“什么话?”

    “嘿嘿,其实这句话是一片文章的标题,名叫《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不过后来我又引申了一下:‘凡是故事,基本上都是写给别人看的,如果当真,那你就输了。’”

    刘伟啧啧嘴,感觉李树轩这话貌似有点道理,同时又好像太过绝对。

    孔筱雨眼前一亮,很快就赞同的点点头,补充道:“很多故事都差不多,不过既然是在别人的故事中旅行,那就不必深思,只要对胃口就好。如果想的太多,很容易失望。”

    ***

    去了一趟聊城,更新有点晚,但是三更不会少,第三更估计要到十一点左右。

    书友们可以休息,明天早上再看。

第三百零四章 前往卢国

    航班起飞时间是在中午十二点。不过第二天一早,所有人就在会议室集合,韩明秋和周建做了最后的动员,同时提醒大家,等到了国外,千万不要丢国人的脸。

    临近出发,会议自然不能长篇大论,因此很快结束。接着众人立刻回房间收拾行李,登上客车前往首都机场。

    客车上,李树轩和孔筱雨坐在前排,刘伟和汪南则坐在两人身后。此时就听见汪南郁闷道:“刘哥,你昨天提到的画法,我想了一夜也想不明白,西方画的手法和国画相差实在有点大呀!”

    “废话,如果是个人就能想明白,那还有什么难度。小南啊,你可是我们中最天才的画家,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交给你交给谁。”刘伟眼中含笑,神情却很严肃。

    “可是……”汪南欲言又止,他和刘伟的成长经历差不多,从小就被发现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画,平时接触社会很少,不然也不会被刘伟忽悠住。

    “不用可是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听着身后两人的交谈,李树轩和孔筱雨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刘伟这货当真是焉儿坏,为了避免被汪南骚扰,他居然提出用西方画技法来画国画。而且为了表示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他特意指导了汪南一上午。结果就是汪南从昨天中午到现在,心里一直琢磨这件事,琢磨到现在却依然是满头雾水。

    其实刘伟真有点冤枉汪南,人家不过是难得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显得热情了一点而已。这么多人里,除了孔筱雨,就属两人年纪小,而且成长经历相似,稍微热情点也在情理之中。

    刘伟和汪南沉默之后,孔筱雨却有点好奇,低声询问道:“李树轩,你说刘伟的想法靠不靠谱?”

    要说这么多人,唯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真就只有李树轩一人。因为他不仅仅拥有大师级国画技能,同时还掌握着大师级西方画,对两种风格的画法研究最深。

    此时听到孔筱雨询问,李树轩沉思片刻,摇头道:“不怎么靠谱。中国画重主观,讲究神韵,追求“气韵生动”,西方艺术重客观,讲究写实。而且一个注重线条,一种几乎见不到线条。因此,西方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看就知道它是画。据说这是因为我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至于其他诸如透视点区别,对解剖学的重视与否,以及背景方面的讲究,作画工具的不同,两者差别实在很大。要想用其中一种的画法创作另一种风格的作品,我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小。”

    听得李树轩侃侃而谈,不仅仅孔筱雨看的意动神迷,就连刘伟和汪南都连连点头,至于其他比较靠近的书画家,也都惊奇的看着他,好像完全没料到他对国内外绘画居然都有研究。

    其中刘伟最为惊讶,李树轩话音刚一落下,他立刻追问道:“李哥,你也懂油画?”

    李树轩头也不回的答道:“略懂一二。”

    “哦。”

    刘伟眉头皱了皱,这话听着真别扭。他估摸着李树轩可能是因为喜欢收藏的原因,所以对油画也有研究。毕竟他叔叔刘德明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品,刘德明几乎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刘伟不当回事,孔筱雨却是很上心。听见李树轩又说略懂一二,她很快想到李树轩赛马的时候,他同样说“了解一点”,但事实证明他不是了解一点,而是非常了解。

    抵达首都机场的时候还不到十一点,众人稍等片刻,很快通过安检。过了安检,几乎丝毫不停顿的开始登机,等到在飞机上坐下,孔筱雨调皮的拿起安全带,对着李树轩吐吐舌头,眼睛笑成了两弯月牙儿。

    看见孔筱雨搞怪,李树轩无奈的笑笑,抬头朝周围扫了一眼,发现班机上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少部分外国人,相熟的乘客都在低声交谈。他不死心的仔细听了听,郁闷的发现情况果然不乐观,除了零星几个单词,他能听懂的对话实在少之又少。幸好他已经做了全面准备,侧头看了一眼孔筱雨,李树轩对此行充满信心。

    ***

    就在李树轩等人前往机场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北荣博物馆,正迎来一位年轻的客人。这位客人很年轻,大概只有二十岁,穿着休闲,头发很短,身材也不高,唯有眼睛却是特别明亮。对这位连续三天都出现在北荣博物馆的年轻人,包括刘菲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怎么在意。毕竟连续几天待在博物馆参观的人着实不少,而且很多都是来自省外,他们想关注也关注不过来。

    自从李树轩离开,刘菲立刻对博物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各种规章制度也进行了完善。有这位行内人在,北荣博物馆正朝着正规博物馆的方向发展,在北荣县几乎达到尽人皆知的地步,每天过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而且随着博物馆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北荣县以外的客人已经远远超过县里市民。

    要想了解北荣博物馆发展给北荣县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博物馆对面的各种宾馆商店,房租据说已经增加了三成,而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除了现实中的发展,北荣博物馆十大文物评选已经在网上进行的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大论坛几乎全有相关的置顶帖子。同时刘菲还特意包下了整版的《中鲁晚报》和《阳泉时报》刊登广告,将整个活动的信息给予报道。

    而随着李树轩准时启程,北荣博物馆这艘大船,在刘菲船长的指挥下,也正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相信等李树轩再次回来,一定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

    现在天气真是冷了,坐在这里码字,脚都要冻僵了。还有一章,菠萝继续努力,争取十一点前写完!

第三百零五章 抵达卢国

    英吉利首都敦伦,欧洲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当然,无论这里多么伟大,和李树轩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对敦伦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这里有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而让他比较郁闷的是,由于这里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多元化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使用的语言居然超过300种。这么多语言体系,估计连孔筱雨都做不到遇到啥人说啥话,更何况是他。

    事实上对于敦伦来说,李树轩以及他们这些人仅仅是过客。

    京城和敦伦时差为八小时,抵达敦伦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多。而第二天上午八点就必须出发,错过了航班可没地哭去。

    经过近十二个小时的飞行,除了李树轩,其他人都有些疲惫。为了让众人能够休息好,最终以饱满的精神抵达目的地,所有人在出了机场之后,立刻前往事先定好的酒店,饭后各自回房休息。

    身处国外,李树轩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新鲜,然后是疲惫和不适应。虽然有孔筱雨在身边,而他也能运用简单的外语交流,比起母语终究有些不便。况且原本出发的时候是中午,经过十多个小时,到达的时间居然才是下午,已经稳定的生物钟以及生活节奏,短时间内实在难以调整。饭后回到房间,他发现刘伟居然又待在房间里上网,满屏的单词,这货却是看的津津有味。

    “学好一门外语真的很重要。”喝了一杯掺杂了各种调料的红茶,李树轩有点不爽的叹道。

    此时刚刚接近傍晚,李树轩却丝毫没有睡意。无聊之下,他有些好奇的端起茶杯,站在窗前欣赏敦伦的风景,零星闪烁的钢筋混凝土大厦,穿流不息的车流,偶尔会看见行色匆匆的路人。除了人种的区别,看起来和京城,中海差不多。

    第二天一早,众人准时集合出发。坐在车里,李树轩很快发现其中不少人眼神发直,神色疲惫,很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