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当他枪使,也不当嫡系看,明朝那帮官员又看不起他,恐怕郝摇旗这会也不会和李来亨他们一块行动。

    现在郝摇旗联合了塔天宝和贺珍有意拥韩王监国,李来亨这个名义上的统帅就是事前一点也不知,事后也没有办法阻止。

    事情变得有些棘手,唐桂相争又介入个韩王进来,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潘应龙和洪育鳌这二位也是愕然,因为拥韩王监国是他们想也没有想过的事,拥唐王监国就可能导致发生唐桂再次相争,这拥韩王监国无疑就是让这事雪上再加霜。潘应龙急的就要开口阻止此事,却被洪育鳌拉住,示意他莫着急,看看再说。

    摇黄十三家与会的诸位头领其实和忠贞营这些闯军余部一样也是军事同盟,相互间谁也指挥不了谁,对于是否拥立唐王监国,内部也是有不同看法的,甚至于有两家更是说朱皇帝跑了,那大伙就不奉明朝为主,各自当大王好了。要不是袁韬和武大定压着,这一次只怕有不少家都不肯来应城。

    袁韬和武大定还是有大局观的,他们倾向支持太平军拥立唐王监国,毕竟永历实在不成器,这天下没有皇帝跑了,臣民们还要将他供着的道理。再说了,永历一跑,这人心的确是乱了,所以太平军此刻打出唐王旗帜来,无疑对于稳定人心,收拾局面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为大局着想,唐王监国势在必行,且必须快,不能等人心尽丧之时再着手,那时可就是迟了。

    郝摇旗陡不丁的弄出个韩王监国说来,袁韬和武大定可是不理睬。

    “好啦好啦,闲扯个鸡。巴蛋啊!”武大定暴脾气,“豁”的一下站起来,冲郝摇旗骂道:“你个大旗手就别扯蛋蛋了,咱们这实力能和人家太平军比?周士相给咱们面子,联络咱们一下,咱们要是不上道,人家能理咱们?你小心韩王没拥成,反把自个命给拥没了!”

    李来亨也站了起来,道:“唐王监国好歹还是个兄终弟及,延隆武皇帝的脉,有那么个资格,韩王监国算怎么个回事?”

    “扯臊!”袁韬把手中的大碗朝大上一摔,“韩王监国?你郝摇旗还不如自个拉旗干呢!”

    “现在是什么个光景?永历都叫鞑子撵出国了,你还想着再拥个韩王打擂台,真是猪油蒙了心,没了太平军支持,你以为咱们能在湖广站住脚?做梦!”党守素是气不打一处来,郝摇旗这家伙怎的老在关键时候犯糊涂!

    “知道为啥咱们能在湖广风生水起吗?”李来亨怒哼了一声,“那是鞑子的大军都叫太平军给困在了云贵!没太平军,这几十万清军咱们谁个能收拾得了?。。。。拥韩王监国,就是个笑话!周士相便不与咱们计较,可他要是放开一个口子让贵州清军出来,咱们就得收拾收拾回夔东去!”

    说到最后,李来亨也是气得脸色铁青,瞪着郝摇旗、塔天宝、贺珍三人道:“怎么着,你们都是好日子过够了不成!”(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么意思

    刘体纯上前劝李来亨不要生气,尔后转身对郝摇旗道:“老郝,你是不是铁了心要拥韩王监国,要那样的话,咱们可和你走不到一块,你不是想就此散伙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贺珍起身道:“老刘,老郝不是那个意思,什么散不散伙的,咱们忠贞营熬了这么多年,兄弟们哪次不是相互照应着,再困难的时候兄弟们也没想着散伙,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老郝的想法实际也没啥不对的,太平军真要拥了唐王监国,那唐王日后做了天子,肯定把他太平军当嫡系看,咱们这些人在他唐王眼里也是可有可无,不见得能比永历对咱多上心。”

    “要是咱们拥了韩王,那可就不同了。你们想啊,韩王是咱们拥立的,他能不依仗咱们?”塔天宝也跟着说道,他之所以答应郝摇旗一块拥韩王,便是看中这韩王上位后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要比唐王那多。

    刘体纯摇了摇头,道:“拥了韩王,咱们和太平军就得翻脸,清军出来的话,咱们怎么弄?眼下各家实力都扩大了,可能打的还是那些老弟兄,各位手头又有多少老弟兄?湖广这些清军不经咱们打,云贵的清军也不经咱们打了?做什么事前都动动脑子,拥韩王的好处,我刘二虎也清楚,可这韩王咱们真拥得了么?万一湖广立不住,弟兄们又往哪去?难道还回夔东去受罪么?”

    “清军真来,咱们多是陕西汉,人熟地熟,大不了打回陕西老家,学当年闯王一样和鞑子周旋呗。”

    说话的是贺珍之子贺道宁,年方25岁,和其老子贺珍一样,也是个马上的厮杀汉,为人颇是豪爽,在顺军余部第三代中算是个领头人物,仅次于名义共主李来亨。

    不想,贺道宁这话却让忠贞营众人都不说话,摇黄十三家那些土寇也不吱声,忠贞营这帮家伙多是陕西的,他们可不是。要是这些顺军余部真按贺道宁的说法回陕西,摇黄这些土寇可是撑不了湖广的局面,所以他们对贺道宁这话可是紧张的很。

    “回陕西?”

    永历册封的新化伯冯启凤也是陕西出来的,按理人哪个不思乡的,不过他却是叹口气对贺道宁道:“大侄子,咱老家可是个穷地方,崇祯年间十年九旱,一遇灾年,乡亲们就带着婆姨担着娃子乞活,就这也活不下去。当年我和你爹他们就是因为在老家活不下去,这才跟着闯王爷造崇祯爷的反,这一晃也二三十年了,老家那边来来往往的过兵,天灾**,这才几年光景,老家就能变好了?真按大侄子说的,咱们这帮老骨头领着你们回老家去也行,问题是咱们回去了吃啥喝啥?难不成喝老家的西北风不成?”

    “道宁这也是随口一说,大伙不必跟他一般见识,这小崽子翅膀还没硬,能有多少见识。”

    贺珍笑着打了个哈哈,示意贺道宁不要乱插嘴。贺道宁也知道自己失言,只得讪讪的退到父亲后边去。郝摇旗手下的挂印总兵马进玉笑着拉他到身边坐,贺道宁不想坐,却被马进玉硬按了下来。

    “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拥韩王我是不同意的。”

    李来亨闷声说完,一屁股坐下。他是闯王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的养子,当年舅爷高一功和养父决定联明抗清后才在军中崭露头角。李过在南宁病死后遗言其部都归李来亨统领,永历朝廷又册封他为临国公,所以不管是按顺军的传承还是按明朝的册封,李来亨都是忠贞营名义上的统帅。但仅仅是名义上的,若真是实际统帅,李来亨大可一言而决是否拥唐,而不是和潘应龙、洪育鳌、刘体纯、袁宗第他们联名给各家头领派信,共商大事了。

    “小老虎不答应,老郝他们又想拥韩王,这事昨弄?”

    马腾云犯愁了,也有些担心郝摇旗他们会不会因这事拉杆子出走,真要这样,好不容易因太平军解救变好的局面又要坏了。

    “潘公公、洪部院,你们昨说?”

    忠贞营的意见不合让武大定感到这事怕是麻烦了,所以他想问问潘应龙和洪育鳌的意见,毕竟二人一个是监军太监,一个是部院大臣,永历虽然跑了,可他们在忠贞营中也不是一点份量也没有。二人要是能有个明确的意思,忠贞营这帮人怕也能听上一听。忠贞营要是达成一致意见,摇黄这边也就好办了。武大定打内心里可是不愿意再发生什么内讧的。

    “我们?”

    潘应龙怔了一怔,看了眼洪育鳌,想了想,实话实说道:“咱家是皇爷派来忠贞营监军的,眼下皇爷虽然暂避缅邦,但只要皇爷在一天,咱家便是忠于皇爷的。”

    众人闻言,又是一番表情,潘公公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他那是仍要奉永历为主,不支持拥唐,更不支持拥韩的。

    潘应龙当众表明态度,洪育鳌便也直言他是支持拥唐王监国的。这一说,在座众家首领更是哗然一片,闹半天,这两位主持大会的也是各执一见。

    刘体纯发愁了,潘公公和洪部院这一表态,无疑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而偏偏在座这么多人,没有一个能一言而决。难不成这会就开不下去了?

    袁宗第和刘体纯暗暗商量几句,想着是不是先行休会,然后找郝摇旗、塔天宝和贺珍商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不要再提什么拥韩王,而至于是否拥唐王,则看摇黄十三家怎么说。要是袁韬和武大定能达成统一意见,那这会便给定下。不拥唐就仍奉永历,免得自家兄弟再为这事争执。

    二人计定,便要将想法告诉潘应龙和洪育鳌,由二位出面暂时休会,不想摇黄十三家那边的呼九思却突然叫了一声:“这么大的事,文督师昨说?”

    “对啊,文督师昨说?”

    呼九思说到文督师,众家头领立时闹哄哄的问起来,论起在众家头领心目中的威望,文督师可不在洪部院之下。

    李来亨却是面露伤感,对众人道:“重庆一役后,督师就染了病,我们从夔东出来时,督师尚在养病,为了让他老人家好生养病,天子弃国的消息我们便没敢告诉他,免得督师病情因此加重。”

    “这倒也是,督师毕竟七十来岁的人了,要是知道皇帝跑了,怕是病情真会加重。”

    众人唏嘘一番,言语中对文督师都是十分敬重。见状,潘应龙和洪育鳌也有些可惜,要是文督师不病重,由他来主持大会,恐怕这会也不会开成这样。

    “既然文督师那边没法定夺,那老夫人那什么意思?”发话的是荆国公王光兴。(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们忘了隆武帝吗!

    王光兴是永历朝廷册封的荆国公,宋代也有个荆国公,却是一代名相王安石。王光兴本名叫光泰,家有兄弟三人,大哥王光恩、弟弟王昌。说起来,王光兴虽名列夔东十三家之一,但当年和大顺军却是死敌,这一点和贺人龙部曲出身的武大定十分的相似。

    王光泰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