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上去,把袋子扔进沟里马上撤回来,不想死的动作就得快!”

    清军的骑兵在马上拿着马刀驱赶着炮灰往前冲。

    这一次,却不单是百姓往前,人群中赫然夹着一队队的背着弓箭、火铳的清军。

    在清军的驱赶下,那些填土的百姓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哭爹喊娘的往前跑去。

    百姓们鼓噪嘈杂,声闻十里,太平军在工事中,安静异常,一动一静,很是诡异。

    终于,负土的百姓冲于终到了壕沟,然后便听一声炮响,旋即无数炮声响起。大炮的轰鸣声掩盖了火铳打响的声音,这一刻,人耳之中听到的只有炮击声,没有其他。

    无数被清军驱赶来的百姓被炮子无情的打死,一颗颗铁球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忽沉忽跳,带起无数尸体、收去无数人命。

    霹雳叭拉的铳声中,一排排的百姓被铳子打中或是倒在地上,或是倒下沟中。后面的百姓却不为所惧,疯狂的踩着前面人的尸体将负满泥土的麻袋扔进了沟中,然后头也不回向着来路跑去。轰鸣声中,许多没有被火炮、铳子击伤的百姓就被后面的人直接推进了沟中,他们的尸体成了这壕沟的一部分。人活着,头顶却扔下无数麻袋,直接将他死死压在当中。

    太平军的铳兵只是机械的按着平日的训练装药、点火、发射。他们甚至都不去看那些被他们打死的百姓,因为他们不敢看。

    清军计算出了太平军不可想象的火铳射击密度,他们驱来了比以往更多的百姓,为的只是太平军的铳子和火炮发射速度和密度不足以压制填沟的速度。

    后方督阵的清军骑兵不断挥刀砍杀那些被炮子吓的往后跑的百姓,在他们的狰狞马刀威逼下,百姓只能向前冲去,盼着菩萨能够保佑自己不被铳子击中。

    广西这些年倒是没有什么天灾,百姓们日子都能过的下去,可是没有天灾,却有兵灾。与邻省广东一样,明清双方在广西来回争夺,造成境内生产遭到破坏,百姓妻离子散,人口直线下降。而柳州附近更是因为清军在柳州的屠城几乎十室九空。(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紧

    赵行不是柳州人,他是庆远人,这一次是全家一起被清军从庆远抓过来做炮灰的。赵行的两个哥哥已经死了,尸体在哪,赵行也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死了。老爹老娘也死了,一个是饿死的,一个是被清兵打死的。除了死去的兄长和父母,赵行还有一个小妹活着。

    比起被迫替清军填壕沟的哥哥以及被打死、饿死的爹娘,赵小妹很幸运,虽说每天都要被好多浑身散发臭气的清兵糟蹋,可赵小妹不必担心自己会和哥哥们一样被清军撵去负土填沟,也不用担心清兵会把她赶去冲明军的防线。

    乱世之中,身体就是女人最大的本钱,最大的活命本钱。很幸运,赵小妹是个女人,年轻的女人,而不是男人,所以她有活下来的价值。至于她所受的屈辱,难道又真是屈辱吗?屈辱在这个人命不值钱的时代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死人和活人。

    两个哥哥的死和小妹的受辱并没让赵行对清军有多少仇恨,他现在正紧紧扛着一袋泥疯狂的向前跑着。前面响起的哭喊和惨叫声他听不到,地上的尸体和血迹他也看不到,他只知发了疯似的向前奔跑着。

    他没有失去理智,恰恰相反,他很清醒,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好多人死了,如果自己不快点帮大清兵把那沟子填满,很快他也会死去。

    想要活下去,动作就得快,就得快!

    只有快点把背上那袋泥土扔进沟中,只有快点跑回去拿下一袋泥土,他才能早点看到大清兵冲进明军的防线,然后把他们屠戮怠净。唯有如此,他才能活下来。

    拼命的原因只在于想活下去;勇敢的原因也只是仅仅想活下去。

    无数和赵行一样抱着活下去念头的汉土百姓勇敢、毅然向前冲去,他们大喊大叫着,仿佛忘却生死一般,一个接一个的倒在明军的炮子和铳子下。但更多的却是前赴后继,以无惧死亡的勇敢姿态出现在对面明军的视线中。

    “他们疯了不成,他们为什么不回过头和那些清兵拼命?”

    机械射击着的太平军铳兵们脑海反复闪着这个念头,他们无法理解那些明知朝前是死亡却还要向前跑的百姓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虽然没有武器,可他们有很多人,他们为何不反抗!哪怕反抗会死很多人,可死去的人会比现在多么?

    反抗或许还有一条生路,或许能够逃走一些人,不反抗却只能在阎王爷面前排着队,昏昏噩噩的等着死神向他招手。

    然而就是没有人反抗,相反却是争先恐后,相反却是自相残杀——为了能够将手中的泥袋扔进沟中,为了壕沟早点填满,太平军的士兵看到很多没有受伤的百姓被他们身后的人推进坑中。

    “百姓们不是不畏死,他们也不是勇敢,他们只是不敢回头,因为他们害怕清兵的刀。往前冲,他们或许还有再次回去的机会,若不往前冲,他们就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非要用个理由来解释他们的疯狂行为,那就是晚死比早死好,你死比我死好,明白么?”

    牛根生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也没有下令停止炮击,免得无辜百姓凭白死伤。眼前这幕,他看的太多,只不过从前是他驱使着百姓去冲明军,现在却是看着百姓来冲他而矣。

    人心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起初,牛根生也心颤过,也不忍过,可看的多了,他又能如何?

    这年头,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万余汉土百姓如人海般,如浪潮般一**向着太平军涌过去,又一**退去。周而复始,没有停歇。只那遍地的尸体和已经填得满了大半的壕沟在告诉战场上双方——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战争不存在同情。

    望着那些被驱赶过去充当炮灰的百姓,望着他们一片片的倒在太平军阵前壕沟里,广西提督线国安神色不动分毫,脸上没有不忍也没有犹豫,这些百姓的死活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一件事。甚至在给朝廷的奏报上他都不会浪费一个字来描述这些百姓如何勇敢替大清填壕沟,他只关心这些炮灰的死亡能否将那壕沟填满。要是不能,他还得头疼到哪找更多的炮灰,因为方圆数十里地的百姓都被他搜刮过来了。这一次要是还不成功,广西提督真的要焦虑了。他在柳州耽搁的时间太久,他在小北山付出的伤亡太大,信王爷对他迟迟不能拿下柳州已经很是不满了。

    “明军采用的是轮流发射,不间断射击,看起来铳子打的很快很密,不过他们的火铳也不比咱们强多少,打个五六铳总要停下,要不然铳杆子太烫药子都装不进去,所以总会有停顿。对面山上的火炮同样如此,我算着,大概七八炮,明军火炮就会有个停顿。不要小看这个停顿,这就是我们取胜的关键。”

    “提督大人说的是,明军确是有停顿。”

    左翼总兵全节听了一会炮声,点了点头,嘿嘿的笑了起来,颇有些得意的说道:“广东蛮子再怎么厉害,也顶不住咱们弄这么多人来冲。他们打的越凶,药子的消耗就越大,到时看他们还能撑多久。”

    “传令下去,闻炮声全军压上,今日无论如何也要拿下小北山!”

    “喳!”

    当下就有线国安的亲兵打马前去传令。

    “提督大人,咱们可是把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驱来了,要是全死光了,这柳州和庆远也就是个空地了。”全节有些遗憾。

    线国安不以为然道:“没人不要紧,等平了明军,可以从其他地方移人过来。”

    全节忽的眼前一亮,拿马鞭朝前方一指,兴奋道:“壕沟填了大半了,再有一柱香时间,恐怕这沟就填满了。”

    线国安探头看了一眼,把手一挥,吩咐道:“去,叫炮营把炮推上去,不能光听南蛮子炮响,咱们的炮也得响一响。”(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为了活下去

    清军的火炮打响了。

    线国安的嫡系兵本就是定南藩下汉军,而定南藩下汉军则是整个清军之内最擅长火器的部队,装备的火炮和火铳数量远超靖南藩下和平南藩下。线国安率部入黔时,一路又缴获了大量孙可望部明军的火器,使得线部成为西南清军之中火器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部队。也正因为火器强大,线国安部才能连败拥有象兵的明军,一路从贵州向昆明推进。

    这次线国安奉多尼命令率军回防广西,携带的火炮数量实际超过了驻守柳州的太平军炮镇,只不过在之前的战斗中,线国安并没有将他的实力完全展现,以致当面太平军并不清楚他的真正底子。如同独山州那一战,线国安先以示弱迷惑太平军第十一镇,尔后在第十一镇上下懈怠之时,出其不意一拳砸出,结果导致十一镇几乎全军覆没。

    同样,线国安的耐心用在了柳州战事,哪怕他急于打破柳州城,但还是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的试探、消耗、攻击太平军,为的就是能够捕捉最佳战机,在最有力的时候一举拿下柳州城北这处高地。而之前清军所表现出的种种不堪,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线国安的再次示弱而矣。为了让明军相信自己无法攻克小北山,他想撤军又不能撤,在此进退两难,线国安甚至命人将这消息透露给了一些绿营兵,而知道清军“实际情况”的绿营兵在第二天就会被派上去攻打明军,结果明军便从俘虏口中知道了线国安的难处。

    其实,打一开始,线国安就根本无意攻打柳州,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柳州的难以攻克,因为他曾亲自指挥过攻打柳州。三面环江,又有水师可以机动运兵运粮的柳州城从来不是线国安想拿下的目标,他的目标是桂林。而想要全军北上攻打桂林,则必须要拿下柳州城北这座高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