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公您也相信这种无稽之谈?”李休这时也更加惊讶的瞪大眼睛,在他的印象中,杨农一直是个十分睿智的长者,像这种鱼蝗互化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他之口才对。

    其实李休不知道的是,蝗鱼互化的确是中原故老相传的说法,不但普通的百姓相信,连杨农这种经验丰富的农业官员也相信,并不是他们迷信,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限制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这才出现了蝗鱼互化这种荒谬的说法。

    “不是我相信,这本来就是一件故老相传之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难道你有不同的见解?”杨农这时也一脸疑惑的盯着李休反问道,如果是别人这么说,他肯定会嗤之以鼻,不过李休的博学多闻是有名的,所以他才开口询问。

    “当然有不同的见解,鱼和蝗虫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怎么可能互化,鱼卵更不可能变成蝗虫,蝗虫自己也会产卵,虽然平时不容易见到,但仔细寻找还是可以找到的!”李休这时有些激动的道,他实在没想到古人的脑洞竟然这么大,连不同物种之间都能扯上关系。

    “驸马您不会是在开玩笑吧,我长这么大可从来没见过蝗虫的卵长什么样?”杨兑这时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虽然他平时跟着李休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蝗鱼互化一直是深植在他脑子里的观念,因此一时间也难以改变。

    “当然是真的,如果你们不信,我带你们去找一些蝗虫卵!”李休当即站起来道,事实胜于雄辩,他也看出杨农和杨兑对蝗虫的误解已深,所以光靠嘴上说肯定不行,还是带他们亲眼看一看才能彻底的打消他们的怀疑。

    杨农和杨兑对李休的这种新说法也十分感兴趣,当下也都站了起来,等到出了房间后,李休在农部找了个小铲子,然后就带着他们两人出了农部衙门。

    李休虽然对蝗灾所知不多,但对蝗虫的习性却有些了解,毕竟前世时他可吃过不少蝗虫,知道这东西喜欢将卵产在向阳的土坡上,而且土坡上的植被越少,蝗虫就越喜欢。

    李休很快在田间找到一个裸露的土坡,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土壤,很快就发现一些虫子活动的痕迹,当下立刻下铲子将表面的土铲掉,结果一下子就挖出一个小洞,然后再用手将洞口扩大一点,立刻露出里面一排排的长长的虫卵,就像是米粒一样,但比一般的大米要长,有点像东南亚一代产的那种长长的香米。

    “看到没有,这个就是蝗虫的卵,它们喜欢把卵产在土里,这样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等到明年天气转暖,虫卵才会孵化出蝗虫!”李休说着又随意在土里翻了几下,结果也不禁眉头一皱,因为他发现随手一铲子下去,就有不少虫卵被翻出来,由此可知今年的蝗虫产卵量之大,如果明年真的任由它们孵化,恐怕真的会是一场大蝗灾!(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笨办法

    一个不大的小土坡,李休竟然从里面翻出几大碗的蝗虫卵,刚开始杨农还有些怀疑是不是其它的虫卵,但是当李休捉到一只伏在地面上,将长长的肚子伸到地下产卵的蝗虫时,这才彻底的打消了杨农的怀疑。

    “李休,多亏了你帮我们解惑,这才让我们知道蝗虫卵竟然产于地下,如此一来,倒是多了一个防治蝗虫的办法!”杨农这时抚着胡须沉思道。

    “什么办法?杨公您不会是想让人把虫卵挖出来吧?”李休听到杨农的话却半是疑惑半是玩笑的开口道。

    “没错,就是要把蝗虫卵挖出来,现在马上就要冬天了,如果把蝗虫卵挖出来的话,很应该可以把它们冻死,这样一来,明年就算是爆发蝗灾,也能减少一些蝗虫的数量!”杨农却是一脸认真的道,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有效防治蝗灾的手段,所以任何能够减少一些蝗虫数量的办法都值得一试。

    “杨公,您不会是开玩笑吧,蝗虫卵的数量这么大,咱们怎么可能挖得完?”李休听到这里却一脸不敢相信的道,实在是杨农的这个办法虽然会有些效果,但也实在太笨了,简直可以和愚公移山相比,虽然愚公成功了,但那是受到天神的帮助,可是现实中可没有什么天神,而且他们也没有愚公子子孙孙那么多的时间。

    “李休,我知道你觉得我这个办法很笨拙,但除了这个笨办法外,你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吗?”杨农却是开口反问道,他和李休也算是老搭档了,自然一眼就看出李休心中的想法。

    “这个……”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无奈苦笑,好像除了这个笨办法外,还真没什么有效的办法,只是这个办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也只能减少蝗灾爆发时蝗虫的数量,并不能阻止蝗灾的爆发,毕竟人力也是有穷尽的。

    “好吧,那我们现在就进宫向陛下禀报这件事,看看陛下是如何决断的?”李休最后也只能无奈的道,如果真的要把蝗虫卵挖出来,肯定要动用举国之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需要李世民的同意才行。

    杨农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也点了点头,因为事情紧急,当下他与李休一同坐上马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宫面见李世民。

    李世民这时也正在与长孙无忌等人商议着蝗虫的事,事实上杨农早在几天之前,就把明年可能爆发蝗灾的事禀报上来,而且经过李世民的了解,发现今年整个关中都比较干旱,各地也都有些地方官发现蝗虫增多的情况,因此纷纷上书示警,可是蝗灾一向都被认为是天灾,非是人力可以阻止的,现在他们也只能商议在蝗灾爆发后,如何救灾的问题?

    “参见陛下!”李休与杨农进来后,一起向李世民行礼道。

    “不必多礼,李休你可是朕这里的稀客,今天怎么有空和杨公一起来了?”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也颇为高兴的道,虽然明年可能爆发蝗灾的事让他有些担心,不过大唐每年爆发的天灾**那么多,他也早就习惯了,而且这段时间大唐的运势颇顺,别的不说,光是颉利与薛延陀打成一团的事就足以让他高兴好长一段时间了。

    “启禀陛下,臣与杨公前来,是向陛下禀报关于明年蝗灾的事!”李休这时也笑着回答道,说到这里时,李世民也请他们坐下,对此李休和杨农也没有客气,当下与长孙无忌等人并排而坐。

    “燕国公可是有什么办法能够防治蝗灾?”听到李休的话,旁边的房玄龄也不由得眼睛一亮道,他的话也代表了周围其它人的想法,毕竟在大唐遇到困难时,李休往往能有力挽狂澜的办法,所以这时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等人也都一脸兴奋的盯着他。

    “办法倒是有一个,不过却不能阻止蝗灾,只能说尽量减小蝗灾带来的损失!”面对房玄龄等人满怀希望的目光,李休也禁不住苦笑一声,随后就把他和杨农之前做的事与对话都讲了出来。

    “陛下,驸马已经证明蝗虫并非是鱼卵所化,而是将虫卵产于地下,所以臣希望陛下可以下旨,动员各州府的民力,将蝗虫产卵的地方翻一遍,这样等到冬天时,虫卵就会被冻死,虽然无法完全消灭蝗虫,但也可以有效的减少蝗虫的数量,就算明年真的爆发蝗灾,也可以减少一些损失!”这时白发苍苍的杨农也站起来向李世民行礼道。

    听到李休竟然颠覆了蝗鱼互化这个观念,大殿之中的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议论纷纷,不过他们都是国之重臣,又都见多识广,因此倒没有大惊小怪,只是脸上依然还是带着几怀疑,毕竟他们可没有亲眼看到蝗虫产卵的事。

    面对这种情况,杨农早有准备,因为他把之前李休挖到的蝗虫卵也都带来了,其中还有几只正处于产卵期的蝗虫,把它们的肚子撕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一肚子的虫卵,与挖出来的虫卵一模一样。

    眼见为实,这下长孙无忌等人也终于接受了李休的说法,李世民也同样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道:“李休,多亏了你的发现,才让我们明白蝗虫竟然是自己可以产卵,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像杨公建议的那样,动员百姓翻地,尽量的消灭一些虫卵。”

    只不过说到这里时,李世民却再次皱了一下眉头,随后就又有些不太满意的开口道:“只不过关中土地辽阔,哪怕是动员所有百姓,也只能消灭一小部分虫卵,如果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没有太大的雨雪,恐怕蝗灾依然会爆发,所以你还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阻止蝗灾的爆发!”

    李世民也有些贪心不足,觉得杨农的办法实在有些太笨了,所以想让李休想个更好的办法,对此李休也是摇头苦笑,他倒是知道可以用农药灭虫,但关键是大唐根本没有农药,除非他是神仙,否则怎么可能阻止蝗灾?

    “陛下,老臣这里还有一策,可以减小蝗灾带来的损失!”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杨农再次站起来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薯的妙用

    李世民希望李休能够想出一个阻止蝗灾的办法,可惜李休对蝗灾的了解不多,根本无能为力,不过也就在这时,却没想到杨农竟然站了起来,告诉李世民他有一个可以减少蝗灾损失的办法,这让所有人都是吃了一惊。

    “杨公快快请讲!”李世民在反应过来后,立刻急切的向杨农开口询问道。

    “陛下,蝗灾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在蝗灾发生之时,蝗虫遮天蔽日而来,将田间的作物啃食一空,导致当季的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从而导致饿殍遍地,但如果蝗灾爆发时,对作物的伤害很小的话,那么蝗灾也就不足为惧了!”杨农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怎么可能,蝗灾来临时,那些蝗虫就像是疯了一般,连树叶都会被它们吞噬一空,更不可能放过肥美多汁的庄稼了!”就在杨农的话音刚落,就见杜如晦忽然皱着眉头开口道,不是他不相信杨农,而是杨农的想法实在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