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为后-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帮他垫场子,那是再好也没有了。遏必隆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做这个推荐人哇!

    而且,眼看着鳌拜被越捧越高,他有点自己也要被拽离地球表面的恐惧。遏必隆知道自己头上的光环能在关键时刻保住自己的生命。但问题是,自己还有个女儿在宫里当妃子。要是自己被皇上嫌弃了。那女儿的的日子怎么过?可怜天下父母心,遏必隆没有大志向,他只想当好一个家长,做好一个父亲。

    有了遏必隆的保证,事情变得顺理了,第二天朝会,玄烨点了遏必隆做主考,遏必隆提出请南书房上行走高士奇和陈廷敬做副主考。玄烨欣然同意,而且表示考试题目自己亲自拟定。这个决定一出,今年参考的考生们急煞了,原本得知今年的两位副主考是汉人,而且是帝师。汉人举子们都很高兴,以为自己的春天来了。

    但一听到皇上亲自赐题,他们心里又没底了。汉人骨子里是骄傲的,少数民族皇帝,读书怎么可能读得过我们正统的儒门子弟。更何况皇上才几岁?他能有多少学问?八股文还不知道会不会写呢!当年龙季叶的试卷,只有阅卷管们看见过,就算同场考试的举子也不知道皇帝还参加过会试。现在听到由皇上出题,大家都有种无从着手的感觉。

    玄烨却信心满满,由自己出题,那再好也没有了。他满肚子的问题,正好抽一个来问问这些考生。谁的答案让他满意,他就把这个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于是,早朝下来之后,玄烨又一头扎进了书堆里,寻找适合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科举考试的考题,必须出四书五经或者相关典籍,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玄烨为了找合适的句子又是一阵忙碌。好在会试在九月举行,现在才三月,他还有时间。让他去忙,太皇太后这边的心思又活络了。过了三月就是清明,她不能去给儿子扫墓,但又想念儿子,怎么办呢?也只有她想得出来,她想起来要去西苑吃斋念佛了。

    玄烨知道之后,当然是劝,说皇祖母您留在宫里,孙儿还能每天请安,也能就近照顾,眼下天又不热。您去西苑干什么呢?赫舍里也劝,说太皇太后您是不是嫌弃宫里住得不舒服,或者小辈们服侍得不尽心,所以您要搬出去住?实际上她是在想,你住在慈宁宫里,我差人探望儿子还有门路,偶尔哄得您高兴了,还能亲自看上一眼。您要是去了西苑,那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了。我想儿子的时候上哪儿看去?

    但是,老人家起了性子,那就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老太太一定要去西苑,拦也拦不住。没法子。赫舍里和玄烨只能送她出宫,并且眼睁睁地看着她把儿子一起带走了。胳膊抝不过大腿,她和皇帝加起来也抝不过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在寒食节前离开了紫禁城,赫舍里无比惆怅,无论做了多少心理建设,都不能掩盖对儿子的牵挂。说来也奇怪了,明明自己一下都没碰过,见都没见几面的小婴儿,自己怎么就这么想念呢?有的时候手上做着别的事情,脑子里会突然出现儿子越长越开的眉眼,细眉,凤目,微微上翘的肥嘟嘟的菱角嘴。还有那日渐白皙的皮肤,带着婴儿的粉嫩。

    她就这样想着,发了呆都不知道。宫人们见他走神,起先都不知道她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她是想儿子。大家都想着法儿宽慰她。却发现她其实一点都不悲伤。每天书照看花照剪茶照喝。还有每个月数着日子给松子观音上香。她的生活依然十分规律,就像没怀孕以前一样。

    寒食节一过,简亲王迎娶王妃,亲王是皇太后的外甥,娶的又是皇太后的娘家人。因此太后特别赏赐了贺礼到王府。玄烨这次给足了皇太后面子,不但表示简亲王结婚用的酒席光禄寺包了。还让自己身边的内侍送去了亲自撰写的贺文。

    新婚之后,简亲王正式加入到议政王大臣会议中。特殊的蒙古亲贵加上皇室贵胄的身份让大家伙都吃不准这个表面上弱不禁风的少年能有几把刷子。实际上,玄烨早就动过德塞的脑筋了。当初选伴读的时候,德塞也在候选名单之中,只是他和皇帝的弟弟们一样体弱,病秧子一个,所以玄烨把他舍弃了。

    后来因为皇太后心疼他年幼丧母,把他从王府接到宫中,住在阿哥所里。德塞和端敏完全不一样。一个壮得像头牛,颐指气使,飞扬跋扈。完全男孩子脾气。一个身体孱弱,性格文静,擅诗书文墨。玄烨不喜欢端敏,却看德塞顺眼,兴许他就是喜欢别人对他低眉顺眼的。

    于是很自然的,玄烨把他和福全,常宁以及七弟八弟列为了一路,替他看病,闲来跟他高谈阔论一番,或者让他来看自己和福全他们练武。在文弱的德塞面前,玄烨总是能轻易地得到成就感。因此德塞其实是以玄烨的亲信卧底的身份,进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玄烨放在安亲王身边的一个针孔摄像头。

    ——————————————

    圣诞节加更……求表扬^_^(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公主选夫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公主选夫

    时间一晃就是大半年,八月中秋,太皇太后在慈宁宫设家宴,宴请小辈,席面上突然注意到至今未嫁的二公主。很是惋惜地感叹了一声。在场女眷们都在吃喝,没人注意到太皇太后的心事。只有她身边站着的苏麻喇姑跟着叹息。

    二公主身带有疾,婚假成了她的心病,也成了太皇太后的心病。无论如何总是自己的亲孙女,虽说宫里也不差钱养她一辈子,但每次看见她总觉得心里有根刺一样,不舒服。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把二公主嫁出去,而且必须嫁在京里,有公主的身份,不怕额驸欺负她。而且嫡妻无子,也不是大罪过。将来领养一个族里的孩子。她的人生也能圆满了。

    于是,她找玄烨商量,说你二姐至今未嫁,留在宫里总不是个事儿,还是嫁了吧。你看看嫁给谁合适?玄烨一愣。二姐是个天绝啊!谁家娶妻不为了传宗接代?你不能生谁要你啊?虽然宫里没有硬性规定说尚了公主就不能纳妾,但顶着一个公主老婆,纳妾的基本上不敢有,你这不是让我去祸害人家害人家断子绝孙嘛!

    但玄烨转念一想,自己这个二姐也怪可怜的,一直背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过日子,既然祖母提起,那就想想办法吧!可是,总得有人愿意娶二姐,二姐也愿意嫁才行啊!不然强扭的瓜不但不甜,还有可能会很苦呢!想来想去想不出合适的人选。玄烨又到坤宁宫蹭饭了。

    吃完晚饭,两人下棋。玄烨把太皇太后的要求跟老婆说了,然后叹气:“你说我上哪儿给二姐找这么一个额驸啊?”赫舍里一愣:“皇祖母要把二姐嫁出去?”“可不是嘛,说是再留下去真成老姑娘了,乘还没有年老色衰,赶紧地嫁出去。让她过上好日子。”玄烨盯着棋盘:“可逆说,谁会不在乎二姐的病,并且全心全意待她好呢?”

    赫舍里眉头一皱:“公主的额驸,至少也得是出自簪缨世家,可那样的家庭又极其注重子嗣繁衍。这的确是挺为难的。”“可不是嘛,我今天一整天都在想这个问题。”玄烨没好气地落下一子。赫舍里跟着落子:“皇上既然有心,不放找一下哪一家家中嫡子尚年幼,庶子正当年的。言明将来若有子嗣姓国姓。”这样一来,若无子嗣,别人家长辈也不会太过苛责了。“

    她想得很美好,家有嫡子,但因为年龄差,不能尚公主,只能由庶子出面,但就是因为庶子身份低微,所以尚公主就等于嫁给公主,将来有孩子,要姓爱新觉罗。再说,皇上的姐姐,也就是长公主,结婚会有自己的公主府,不跟婆家住在一处,有没有孩子婆家管不着。

    就等于说二公主买了一个丈夫回来一起生活。这丈夫的出身可以很低,但头上的光环必须很大,要给公主面子。玄烨听赫舍里这么一说,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于是答应明天让人查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一来二去,又是一个月过去,赫舍里也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玄烨乐此不疲地翻看这次会试学生的考卷和档案,整天和翰林院的贡生们在一起,太皇太后和赫舍里都只当他又是一时兴起,找到了新的乐子,都不去管他。却不知道玄烨这次真的是非常用心。他不但从这批会试的举子中,发现了未来的治河名臣小于成龙,还看见了康熙三年会试第十名姚启圣的卷子

    两张卷面一比较,汉人的文字功底和对儒家文化的独到见解让玄烨觉得自己当年的那篇文章只不过是做了搬运工。小于成龙和姚启圣居然能用八股文的格式,用全部书摘的句子,清楚地表达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独一无二的理解。这两个人,不简单。

    然而,小于成龙的问题好解决,现在四川有一个知州就叫于成龙,不过那个已经是天命之年的老臣了。据说为官特别清正,得到百姓,同行乃至上司一致的称赞。不如就先把这个小于成龙送到老于成龙麾下做个知县。让老于成龙好好****他。

    但是姚启圣却是麻烦事,他是康熙三年的会试第十名,入了翰林院不久就被外放到广东做知县,哪那儿是三藩的地盘,更何况他现在已经被耿精忠裁撤,当了个弼马温,玄烨这边已经是鞭长莫及。叹了一口气,他决定发现一个保护一个,想太多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暗自把于成龙的名字画上红圈儿,玄烨从试卷堆里钻出来,又被太皇太后叫去,问他二公主的额驸你有人选没有?要是没有,我这儿有一个。只是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心理障碍。玄烨一听喜笑颜开:“皇祖母,您有人选那是最好的了,孙儿相信您的眼光,是谁家的?”

    太皇太后嘴一张,吐出一句让玄烨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