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拜占庭-第8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现在先方的斥候骑兵,还没有回报信德方的消息,这使得皇帝有些紧张,他银灰色的铠甲上悬着的流苏在风中摇曳着,包覆在环形甲片下的手腕勒紧了棕黄色的缰绳和笼头。

    就这样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几位斥候传令如箭般穿过不断前进的士兵阵列间,来到了皇帝立马的小丘下,高呼道,“他们出现了!”

    “很好,敌人的态势如何?”皇帝急忙伏低身躯,对着斥候骑兵。

    “人很多,也是仓促间发现了我军的阵列,所以现在也朝着溪流赶来。”

    因为信德大川的河水是浑浊的,只能耕作而不能直接饮用,故而数万人一旦合战,这条分割两军阵地的相对清澈的大溪就是双方共同的生命线,也是马上殊死搏杀的死亡线。

    高文军在马尔卡渡口突然出现,让信德土邦的二位土王感到非常惊诧,现在这座渡口已被高文占据,所有船只被捕获,和当地的百姓不是被驱逐就是被俘虏盘膝坐在象轿上的拉纳,和马尔瓦同时都看到,面前的原野上都是光着脚到处哄叫着跑来的土民,这说明敌人已迫在眉睫了!

    “必须得占据前方的溪流,不让士兵们在这片荒野上全得干渴而死。”这是二位土王的共识。

    可是临战时,他俩也发觉,己方的大军里没有什么骑兵,两个邦国都在印度河下游的信德丛林地区,不可能牧养出优异的战马来,所以军队以矛手、战象和箭手为主,而拥有北方牧马地的伽色尼汗国为了保持对整个印度的军事优势,也不会轻易出售战马给他们。

    最终前冲的骑兵力量,也只能托付给同行的撒米莱族族长,也是塔塔的总督官乌拉尔了。

    这时候一千八百名撒米莱战士,正做完晨拜,而后席座在地上用着早餐,撒米莱族的用餐模式和信德地区完全不同,他们用彩瓷大杯子盛着石榴果粒榨成的饮料,毯子上铺着面饼、烤羊肉、椰枣和无花果,完全不追求信德人的重口味,整个用餐是迅速而有效率的。

    族长乌拉尔头上裹着雪白的缠头,其下脸腮边是精心修剪出来的胡须,脸颊高耸,还在眉梢和眼角上涂上赭红色的朱砂,这显得他既威严又机警,族长端坐在族人的中间,穿着波斯式紧身金黄色长袍,束带上挎着锋利的长刀,对着土王的使节倨傲地回答,“让我们撒米莱族人先上?在理论上倒是没有什么,反正这场战争的武力也是要依仗撒米莱勇士,可是没有后援陷于险地如何办?”

第40章 受阻的右翼

    很快二位土王给了乌拉尔一颗定心丸:阁下带着所有撒米莱骑兵先攻,目标是占据分界溪流,而我俩各自派出五百名轻装步兵在左右支援你,不让敌人切断你的退路。

    而在你先攻的期间,所有信德士兵配合带来的十六头战象就此整备好队形,担当你的后继,“只要占据那条分界大溪,把敌人逼退在我方战线外,在这片荒漠当中他们必败无疑!”

    说到这份上,乌拉尔才答应结束进餐,而后要求所有族人上马,“信士们、族裔们,跨上你们忠实的母马,冲到面前六千尺外的那条大溪,击垮阻拦在马蹄前,敢于和撒米莱族争夺地形的任何敌人。”说完乌拉尔亲自上马,抽出了佩刀,“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历次血腥壮烈战斗里,撒米莱骑兵还没有丢过一匹战马,也没有丢过一面盾牌。”

    “安拉庇佑我们杀光对面所有的罗马狗!”写满经文的战旗下,人马嘈杂汹涌,撒米莱家族的武士们挎着圆形的紫铜花纹盾牌,背负着巨大的弓囊和箭袋,紧握手里的战斧或长剑,一个接着一个跃上马背,争先恐后地向那条大溪的方向奔去。

    这会儿,虽然来自苏尔曼山脉的风彻底驱散了这片大地原本的湿热空气,但马尔卡渡口这里依旧非常干燥荒凉,潺潺流过的大溪两侧全是黑色或青灰色的砾石,太阳晒出的蒸汽一缕缕,像是水流般掠过,转瞬无影无踪。

    最先和撒米莱骑兵们交手的,是高文先遣的乌古斯骑射团两个中队,双方骑兵都列成墙形队列,咒骂声不绝,对着踏入大溪当中,在飞溅的水花里互相挥刀劈砍,引弓射箭一刻钟后,乌古斯骑射团的骑兵败走。

    “冲啊,冲啊,安拉至大,拿出昔日阿拉比亚武士的风采来!”乌拉尔沙哑着嗓子,举着亮闪闪的大刀,不断驱使着四周的族人冲过去。

    接着,在越过大溪约一个半斯塔狄亚处,又有三个中队的科马洛伊骑射手奔来和他们交战,又是激突了数个回合,对面又遗下十多具人马尸体遁走。

    这时顺风顺水的撒米莱族,已经完全渡过了分界大溪,而后乌拉尔凝目四周望去:这条大溪在这里蜿蜒了下过去,己方左侧是片崎岖不平的岩石地,溪流在岩石间的峭壁里切割奔腾而过,而中央和右侧通往信德大川的,则是片广袤的荒野,这块该死的地方连树木都没几棵。

    所以乌拉尔很轻松就能看到赶来的罗马大军的架势,他们中央位置排着密密麻麻的矛手方阵,近万人拥堵在一段长约五千尺的地带,构成个不断缓慢向前移动的长方形,右翼是延伸成一条斜线的骑兵队伍,而靠着大川的左翼似乎是他们的轻装散兵和射击手,也列成双道横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河岸边的松软土地上迈进着。

    这群罗马军队,距离自己还有大概一个古里外(一罗马里等于现在的1。45千米),看起来十分焦急地朝这里赶。

    他们当然也知道争夺这条溪流的重要性。

    “可惜,敌人的右翼全是骑兵,待到他们赶到这里时才发觉他们所占取的对垒线全是片起伏不定的山岩;而罗马狗的左翼散兵拉出来的阵线又距离中央过远,超过了交战的焦点区,再加上溪流阻隔,很难对我军构成威胁。”深谙战阵的乌拉尔迅速看出对方的弱点,看来对方的奇袭虽然某种程度达到了目的,但在此对垒还是胜算寥寥,“罗马狗的皇帝根本不顾地形,或者在因为急速赶赴战场而忽略斥候情报,此战只增笑柄。”

    战象的鸣叫声轰起,乌拉尔回身望去信德两个土邦大王也将大队主力的阵型给整备好了十六头战象在战线上隔开来,每两头间便夹着一支步兵方阵,自远处望去士兵们宛如一道道城墙,而战象就是链接城墙的高大塔楼,铺天盖地后继而来。

    拉纳和马尔瓦亲自坐镇中央,盘膝在像座小塔楼般的象轿上,这二位皮肤黝黑身躯壮大,目光凶狠,缠头上嵌着象征王者地位的红色宝石,身上的铠甲和腰带皆为金色,手里握着带着刺尖的权杖,这东西也是他俩驱赶坐下大象的工具,身旁有一名神射手,负责在象轿上发射致命的毒箭,而另外名则是投掷“天竺火”(类似硝火矛)的燃弹手。

    大象下的全是信德土民士兵,大多人都持着锐利的竹矛,胸前挂着遮挡箭矢的甲片,赤足健步如飞,后方则是弓箭手们,他们扛着水牛皮做的大革盾,并背着单体弓,战斗时将弓插在地上拉弦弹射,“这世界上没人能抵挡得住信德箭手的大矢!”再后方,则是信德的战车,没错,这绝非高文方的营垒战车,而是上古时代疾驰突击的那种战车。

    而后面阵线上则是土王成群的仆役和奴隶:祭司、占星家、神油涂抹师、香料厨子、执旗者、扛行李帐篷、牵着各色鹦鹉、猎犬的,林林总总,就像片黑色的海洋般,吵吵嚷嚷地跟在阵线之后。

    当象足踏入大溪,掀起阵阵漩涡时,象轿里的土王看到罗马人还在朝这里赶来,便哈哈大笑起来,看来命运还是更偏向他们一筹,“他们就像群赶不及宴会的穷光蛋。”拉纳打趣道。

    不久,信德方所有战象和步兵的阵线都成功渡过了大溪,所有军士背水而立,列成左右中三翼,仆役和随从们都留在大溪彼侧待命。

    而罗马人的前锋也正式推进到了相距三个斯塔狄亚处的空旷地上,他们的右翼骑兵纷纷抵达到零碎的山岩丘陵处,发觉前方根本不能突进,只能勒住马匹在原地打转,这引起了撒米莱人和信德人的轰然嘲笑“愚蠢的罗马狗们。”

    现在高文也将整个军队分为左中右三翼:红手旅团和守卫者旅团的矛手居中,两个旅团射击军和雇佣来的乌古斯义勇箭手在左翼,所有骑兵几乎都集中在右翼,而旅团附属的火炮,再加上大炮兵团的特遣队,在一起共集中了十二门轮式的香水瓶炮,亦在组装之中。

    罗马人看起来很是被动:右翼骑兵被地形所阻隔,很难迂回包抄,而左翼的散兵们战线又游移太多。

    “敌人一团糟,高达突击!”象轿上的二位土王挥动权杖,发出狼叫般的声音,身边的仆役将铜锣敲得震天响!

第41章 印度高达

    随着土王的嚎叫和无数铜锣疯狂的击打,“战象塔楼”中间夹持的数个步兵方阵,立即呼喝起来,端平了手里的长竹矛和大砍刀,“高达选锋,战神与我们同在,准备向敌人中军冲锋!”

    原来,信德土邦里王公所豢养的先锋战士,名作“高达”。

    而后方的信德箭手们在听到进攻的讯号后,也将手里的长弓底端插于地上,拽动弓弦,嗡嗡嗡的一连串弹动声后,无数像小梭镖大小的箭矢飞离弦部,在空中微微摆动着躯干,在力学作用下越过己方士兵的头顶,开始向罗马人中央方阵的矛手们坠刺而下。

    三个方阵共九百名精锐的信德高达迈动赤足,如飞般列阵穿过大溪前的砂土之地,似乎要和己方飞下来的箭矢比赛速度,狂涛骇浪般向着罗马人的中央战线扑来。

    而乌拉尔则统率着所有的撒米莱骑兵,斜刺着让开中央阵线,优先于己方的右翼大军,前驱攻向罗马人的左翼散兵来。

    撒米莱骑兵行经处为大溪和信德大川交界地区,虽然土质松软,地下水较多,但骑着温顺母马的撒米莱骑兵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