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新近加入曹军的士卒望向中军曹操大旗的眼神都变了。

    曹操心里发寒,感到自己的脖颈凉飕飕的。

    与此同时,曹军大营外面喊杀声如雷,南边有徐晃领五千人马杀来,北边有文鸯领五千人马,东边有管亥领五千人马,西边有陈到领五千人马,四面围攻。

    因曹军主力都在围攻魏延的车阵,四面寨墙上无人把守,魏军轻而易举攻破曹军大营。

    内有刺猬一样扎手的车阵,外有实力强大、士气高昂、人数占优的生力军围攻,曹军大败,四路人马皆被打散,彼此不能相救。

    魏延见曹军大乱,拉开车阵,领四千近卫骑兵往曹操的中军杀去。

    魏延一马当先,乌骓马如同一道黑色闪电,赤血刀如同死神的镰刀,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曹军将领皆无一合之敌。

    夏侯部将钟缙、钟绅兄弟不自量力,舞动大斧,合战魏延。

    魏延抖擞精神,一刀劈死钟缙。

    钟绅见势不妙,夺路而走,正遇到徐晃。

    两斧相交,战不三合,徐晃一斧砍死钟绅。

    许褚重伤刚愈,不敢跟魏延接战,护着箭疮未愈的曹操亡命逃奔。

    曹仁、夏侯恩从南边突围,正遇上陈到。

    夏侯恩乃是夏侯的弟弟,长相俊朗,武艺不凡,颇受曹操的喜爱。

    曹操两年前铸有两把宝剑,一名倚天剑,一名青剑,曹操自己配倚天剑,青剑本来赐予夏侯恩佩之,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后来魏延把青剑强要了过去。

    曹操便又命人铸造一把新的宝剑,名为青冥剑,又赠与夏侯恩。

    当时夏侯恩手提铁枪,背着青冥剑,领着十几个骑兵往南冲去,正逢上陈到。

    夏侯恩此前一直以为自己从叔父夏侯那里学得了精妙枪法,在曹操第二代里面算是勇将了,遇到陈到后,并不惧怕,径直战在一起。

    两马相交,战不了几回,陈到轻轻一挑,便将夏侯恩的铁枪挑飞,然后又一枪将夏侯恩刺落马下。

    陈到见夏侯恩身后背着的这把剑配饰甚为精致,再细看一下,那剑鞘上写有青冥二字,知道这是曹操在倚天、青之后新铸的神兵,削铁如泥,便拿下来,挂在自己背后。

    曹仁见自己家族里的精英二代夏侯恩在陈到马前走不过三个回合,回想自己要十多个回合才能击败夏侯恩,便知自己绝非陈到对手,便命麾下精兵围堵陈到,自己策马落荒而逃。

    曹休、夏侯杰从西边突围,正遇到文鸯、潘凤。

    曹休狡黠,知道自己有几分能耐,便让麾下士卒拦住潘凤,自己择路而逃。

    夏侯杰初次出战,不知文鸯的厉害,挺枪跃马来战文鸯。

第301章 【荀彧来到】

    文鸯大喝一声,好似雷鸣。

    伴随着这声断喝,虎头錾金枪(长兵器是枪,短兵器是钢鞭)刺破长空,发出尖利的破空音。

    夏侯杰被文鸯一嗓子给惊住了,手中铁枪不由得抖动一下,而文鸯的虎头錾金枪已经刺入夏侯杰的咽喉。

    文鸯又厉吼一声,将夏侯杰的尸首甩到曹军阵中。

    曹兵见文鸯如此骁勇,纷纷逃窜,不敢接战。

    如此这般,曹操的四路人马经过一番厮杀,好不容易才从魏军的重围中逃窜出来,纷纷四散奔逃。

    魏延领大军在后挟尾追杀,曹操只得往许都方向逃去。

    曹操麾下骑兵哪里有魏延的精锐,眼看就要被魏延大军追上。

    “莫非天要亡我!”曹操拔出倚天剑,装作要横剑自刎。

    前方忽然闪出一人:“主公,无需多虑,某前去劝说魏延退兵。”

    曹操大惊:“文若,你不在许都,怎来此处?”

    来者正是曹操的谋主荀荀文若。

    荀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见到荀,大为惊异,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啊!”

    永汉元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荀弃官归乡,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却无人相随,荀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后来董卓派李等出关东,虏略各地,至颍川、陈留而归,荀乡人多数死于战乱。

    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来,待之为上宾。荀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荀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荀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为别部司马,荀时年二十九岁。

    兴平元年,曹操东征陶谦,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时荀和寿张令程昱守鄄城,吕布到后,张邈派刘翊告诉荀:“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进攻陶谦,应该马上供给他们军备粮食。”众人疑惑,唯荀知其计,立即命令军队加强防,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而兖州诸城皆响应张邈,投靠吕布阵营。当时曹操率大军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与张邈、陈宫勾结。夏侯到后,乘夜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乃安。

    豫州刺史郭贡受吕布煽动,率众数万来攻,军中甚惧。郭贡要求见荀,荀准备前往,夏侯等人说:“您是一州的屏障,如果前往一定会有危险的,不可以去。”荀说:“郭贡与张邈他们,平素并没有什么往来,现在来得急,计划肯定还没有定下;现在趁他计策未定来游说,就算不能帮助我们,也可以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怀疑,那他就会恼怒而定计了。”于是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引兵而去。荀又与程昱定计,保全了范、东阿。卒全三城。不久,曹操回师濮阳击败了吕布。

    兴平二年正月,曹操击败侵入定陶的吕布军。五月,曹操向驻军巨野的吕布部将薛兰、李封发动攻击,吕布亲自援救,被曹操击败,撤退而走。曹操歼灭巨野守军,斩薛兰、李封,乘胜进驻乘氏。

    此时,徐州牧陶谦已死,曹操获悉后,打算趁机夺取徐州,再回军消灭吕布。荀劝阻,曹操采纳荀深根固本的意见,放弃进攻徐州的企图。抓紧战机,收割熟麦,储存粮秣,积蓄实力。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吕布连夜弃营撤往徐州。曹操乘胜攻取定陶城,并分别派出部队收复兖州各县,兖州遂平。此战的获胜,对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成就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荀功不可没。

    建安元年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返回洛阳。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未平定,韩暹、杨奉刚刚将天子迎到洛阳,往北连结张杨,暂时还不能控制他们。荀则劝曹操迎奉天子,曹操认为荀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县。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从此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荀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虽然在外征战,但军国之事都由荀调度筹划。

    荀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早在曹操准备联合刘表对付魏延的时候,荀就奉劝曹操不要对付魏延,而是要趁魏延跟刘表冲突的时候去对付吕布,可曹操没有听从,还是跟刘表对付魏延,没想到屡次中了魏延的计策,大败而归。

    现在曹操有点无颜见荀,却猛然听到荀说他能劝魏延退兵,大吃一惊:“文若,如今魏延小儿正占上风,岂会退兵?”

第302章 【把曹操老婆送过来!】

    荀轻抚胡须,朗声说道:“主公,您还记得年前魏延给您的密函吗?”

    曹操这才恍然想起,魏延曾经托夏侯渊给他一份密函,想和他同盟对付袁绍,现在曹操却利令智昏,背弃跟魏延的盟约,竟然跟刘表联手对付魏延,却万万没想到,他的每一步战术都被魏延料中,全都落入魏延的圈套里面,节节败退。

    荀说道:“主公,魏延忌惮袁绍远胜于主公,只需属下如此这般……”

    曹操听荀那样说,豁然开朗,便道:“非文若,我命休亦!”

    魏延正统领大军,快马加鞭,追杀曹操。

    前军传报:“主公,朝廷派尚书令、侍中荀前来宣旨。”

    魏延红脸一沉,剑眉一挑:“尼玛,竟然忘了这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随时可以搬出那个傀儡来命令我退兵!这该如何是好?”

    就像三国志七里面策略“勒令”,控制献帝的势力可以传皇帝圣旨,让敌军退兵,敌军通常会有两种反应,要不说“你想假传圣旨来谋求和平,未免太捉急了吧,”这一方的反应则是“哼,你竟然污蔑我们为了稳定军心而假传圣旨……”;要不敌军说“皇帝的圣旨吗?皇上圣旨不听不行,不得已,全军撤退!”控制皇帝的势力则说“好,成功了,朝廷虽然没落了,皇帝还是皇帝,就看怎么利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