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进城贩卖的城外菜农中间进的城,没走几步,就听到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王世充循声看去,只见一处不大书院里,几十名孩童端坐于堂上小桌之后,摇头晃脑地读着三字经,而堂上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先生,正板着脸,拿着戒尺,来回巡视着,那书院的门头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朝阳书院”。

    王世充在河北这一路行来,也见过不少州郡里有这种学堂,可是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学堂这么早就开始授业,而且这学堂乃是临近城门口,正好对面不远就是有个市集,不少刚进城的菜贩子们都在这里叫卖吆喝,而一些菜贩子们带来的孩子,也都跑到学堂外,站在堂院中,跟着那些堂屋内的小孩子们一起,读起书来。

    王世充刚才进城时就看到不少菜贩子挑着扁担,一个筐里装菜,另一个筐里则放着小孩子,当时还有些诧异,现在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便对一边的魏征叹道:“想不到这范阳居然有如此书院。也不知是何人所开。”

    魏征微微一笑:“其实在北方那些有着大姓人家和郡望的州县,都会有这样的学堂,不是每个五姓七望的子孙。尤其是支流子孙都能混进朝堂当官或者是在县里乡里谋个官差。所以立身之本往往就是这种祖传的书院。实在不行,也可以授业为生。”

    “虽说现在皇上罢了天下的乡学,可是未来的皇上不可能永远罢了乡学和太学,总要从民间选择人才的,现在没了官办的乡学,这些私人学堂反而更受欢迎了,尤其是范阳这里是文化之乡,卢氏。范氏,祖氏的子孙极多,读书授业的风气蔚然成风,就是那些乡间的农人,也希望着自己的儿孙能学得知识,以后出人头地呢。”

    “这家朝阳书院我以前来过,那个先生是卢家的支流子嗣,以教书授业为生,不瞒主公,其实我魏征年少时父母双亡。也是象这些农人孩子一样,每天放牛之余跑到私塾下面听课。稍长之后再游历四方,寻访名师,这才学得本事的。”

    王世充叹了口气:“果然是卢氏的子孙,此举恐怕也是在向他们的先人卢植学习吧,当年卢植师从大儒马融的时候,马融曾经故意在每天讲课的时候,让美女姬妾在堂下轻歌曼舞,一般的年轻学生根本做不到忍住不看,而卢植却是目不斜视,几年下来莫不如此,看来这种家风也传了下来,今天这卢氏朝阳书院对着菜市场大开门教书授业,跟其先祖也算异曲同功之妙啊。”

    张金称插嘴道:“我看这没什么用,要说大人能忍受得了,那还差不多,可这些小孩子在这么吵吵的环境里,还怎么读书做学问啊。”

    魏征笑了笑:“这是人家的独特门规,我们也不需要多说了,至少范阳卢氏靠着这种办法,累世人才不断,这本身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无心于书本,你就是再安静的环境,小孩子也是能变着花样玩儿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玄成说得不错,能不能成才,靠别人逼着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制力,范阳卢氏的教学之道,果然是不同凡响,就是这范阳的农民,卖菜之余也把孩子带进城来听课念书,此地的民风真的与其他地方不同,怪不得能出这么多有才的文人。”

    魏征微微一笑,上前低声道:“主公,看来你这一回是在这范阳有一番收获了吧,不过这些世家子都很清高孤傲,也不完全冲着钱,能做官最好,退而求其次也是要能发挥其个人所长,这点还请主公一定要牢记。”

    王世充点了点头:“我心中有数,这回不一定要把人带回去,先结个缘再说。”

    王世充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街边的一个小饭馆,时值早饭时间,这里也是刚刚开张,两个赤膊的师傅围着一块皮子围裙,正在一张大桌子前和面,然后捏出一个个的馎饨,扔进面前的一口大锅里,很快就翻到了水面上,而两个伙计则站在大锅前,一个从边上的一口煮着羊肉骨头的锅里打出一碗碗的羊汤,另一个则用漏勺把大水锅里的馎饨一个个捞起,数了个数后放进那羊汤碗里,三四个小厮则来回穿梭,把一碗碗的羊汤馎饨端到客人们面前的桌子上。

    王世充坐到了靠街口的一张桌子上,一个伙计跑了过来,一边勤快地抹着桌子,一边问道:“三位客官,吃馎饨吗,咱杨家馎饨可是这范阳一绝啊,看你这样是从外地来的吧,吃了保管再还想再吃!”

    王世充微微一笑:“那就来三碗吧,对了,小哥儿,请问这城里有没有位叫祖君彦的先生?”

    那伙计本来还喜色上脸,一听到王世充这样一问,脸色微微一变:“客官认识此人吗?是他朋友?”

    除着王世充的问话,周围的几桌客人也纷纷向这里望了过来,那眼神里充满了不屑。

    王世充极善察言观色,一看到众人这种反应,就知道这祖君彦在城中的名声人缘一定不算好,他哈哈一笑:“非也非也,我和那祖君彦素昧平生,只是听说此人家学渊源,本人也极有才气,所以路过范阳,想要拜访一下。”

    伙计冷冷地说道:“客官,我劝您还是别去见这姓祖的了,这人的名声在这范阳城里早就臭了大街啦,这范阳的父老乡亲没人待见他的。”他说完后,转身去为三人端馎饨去了。

    王世充没料到这祖君彦在范阳竟然这么不受待见,看了一眼魏征,魏征也无奈地摊了摊手,大概他也没料到会是这种情况。

    那伙计这时端着三碗馎饨走了过来,拉长了声音唱着诺:“三碗馎饨来咧,客官您慢用!”一边说着一边把三个大海碗从手中的托盘中拿出,分别放在三人的面前。王世充微微一笑:“伙计,那敢问卢楚卢公子家,又怎么走呢?”(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章 范阳遇故知

    ps:  感谢书友书友140409142039220;也想写的月票支持。

    那伙计一听是卢楚,一下子脸上堆起了笑容:“我就说嘛,客官来这范阳,就应该去卢家,那祖家家风不好,上一代就是奸臣,害得北齐亡国,把咱范阳人的脸都丢光了,而卢家可是世代忠良,代代为官啊,卢楚卢公子的学问可是没的说,依我看哪,要不是有点口吃,可比那祖君彦可强多啦。”

    隔壁一桌的一个黄衣中年人也搭上了腔:“可不是么,找卢公子的人可是每天都络绎不绝,刚才还有三个人,也跟这位客官的样子差不太多,吃了早点就直接去卢家了呢,只怕三位今天要见卢公子,还得在这里等一会喽。”

    王世充的脸色微微一变,看了魏征一眼,魏征的眉头也皱了皱:“奇怪,怎么会有人这么早去卢家?一般正常的访客都是中午左右去的。”

    王世充低声道:“看起来也象是外地人,事不宜迟,咱们先吃完了早点,赶快过去吧,我有种预感,那三个找卢家的应该也是老熟人。”

    三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早点,这馎饨的味道不错,包着的面团里面还有一点碎羊肉丁,飘香四溢,确实不错,但王世充现在满脑子都是卢家的那三个神秘访客,也无心这风味小吃,吃完后张金称掏出几个大子儿往桌上一丢,向那伙计问清楚了卢家的方向,就一起走了过去。

    范阳城的街道明显要比其他的小县城要宽敞了不少。黄土路的两边都种了不少柳树。把这夏天的暑气也遮住了不少。三人走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卢家的外面,远远地就看到一间气派的大宅院,鹤立鸡群般地立在一条宽敞的街道上,而周围的几处人家,虽然也都有着庭院,也不算小门小户,但跟这卢家的门头一比。还是差得太多,就有点类似于那些州郡衙门附近的百姓人家,跟那刺史大堂相比,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

    只不过卢家门外没有刺史府那种挎刀持枪的守卫们罢了,可是朱漆大门外,仍然站了几个强壮的家丁仆役,青衣小帽,眉眼间倒是颇为端正,不象一些大户人家看家护院的恶奴那样满脸横肉,凶神恶煞一般。

    王世充径直走向了卢家的门外。守门的一个青衣仆人走了上来,向着三人礼貌地一拱手:“三位。请问是来拜访我家主人的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一挥手,身边的魏征走上前去,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早已经准备好的烫金拜贴:“大兴支行满,求见卢家当主卢公子。请小哥帮忙通传。”

    那仆役脸上现出一丝惊讶:“您也是从大兴来的呀,真是巧了。还请稍等。”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了贴子,转身就准备向里走。

    王世充心中一动,连忙问道:“等等,请问已经有大兴来的访客了吗?”

    那青衣仆役回过头,说道:“正是,好象是姓李,名蒲山,先生认识此人吗?”

    王世充的心猛地一沉,几乎要脱口而出:“是他!”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转而微微一笑:“没什么,还请小哥儿先行通报吧,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是。”

    那仆役行了个礼,匆匆奔了进去,魏征的表情也变得很严肃,凑上前轻轻地说道:“来人可是蒲山郡公李密?”

    王世充叹了口气:“应该是**不离十了。看来有人和我们做同样的事。”这一路来,王世充和魏征几乎夜夜长谈,彼此间的信任也增进了不少,王世充把自己跟杨玄感结盟的事也跟魏征说过了,当然,对李密对自己一直抱有敌意的事情,也没有隐瞒。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若是杨玄感和李密一起来此,可就会有点麻烦了,你和那杨玄感约定了各自经营天下,若是给他在河北这里抢了先,以杨家和李家现在的人望,只怕才俊们会更乐意于为他们所效命的。”

    王世充微微一笑,低声道:“玄成,若是你的话,同样让你选择,你是愿意跟着杨玄感,还是跟着我?”

    魏征正色道:“如果是我,自然是乐意跟着主公,上次我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