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尔羌汗国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断断续续地已经进行十多年了,而且国内黑山派与白山派的纷争似乎也从未停止,叶尔羌汗国恐怕无力派兵参战。”陈四道。
“不,不,叶尔羌汗国作为帝国的藩属国,派兵参战是义务,以往没有让叶尔羌参战,是因叶尔羌距离战场太远,而这次不同,叶尔羌是距离战场最近的藩属国。无论叶尔羌最后能否参战,但帝国一定要做出这样的要求。”朱由校一直想吞并叶尔羌汗国,在朱由校的领土观念里,叶尔羌汗国所在地方有大部分属于后世的新疆,如果缺了这一块,朱由校觉得帝国是不完整的。
“此事大都督府负责,一定要通知到位。”朱由校强调道。
“诺。”
“沙皇俄国与西方的波兰,北方的瑞典一直都处于战争之中,臣觉得可以联合两国从西边和北边同时进攻俄国。”陈四建议道。
“此事就交给东厂和大都督府一起负责,如果波兰和瑞典能同意出兵最好,如果不能出兵,也不能让联合起来。”朱由校叮嘱道。朱由校知道波兰可不是什么好鸟。
“三国应该不会联合起来吧,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十万大军可就没有办法解决西波尔的问题了。”洪承畴担心地说。
“这可不好说,有备无患才行。朕准备在西波尔筹建第九个军区,以应对来自西方的威胁,帝国未来陆上最大的威胁只会来自于西方,此事就交给太子来负责,在对俄战争结束之后,立刻着手筹建。”朱由校道。
“诺。”
……
这十年里,朱由校从来就不曾忘记中俄之间的这场战争,这使得帝国也一直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现在回头来看,朱由校发现十年的准备依然还有许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但西伯利亚一直都不是俄国人主攻的方向,俄国人一直致力于向西扩展,相对于贫瘠的西伯利亚来说,西方才真的是一块肥肉。在停战的这十年,俄国人兼并了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
但帝国的积极备战,使得俄国人的战略重心再次转移到了东方,俄国人也开始将驻扎在西方的军队调往东方。
十月底,明军联络瑞典以及波兰终于有了结果。
瑞典人同意出兵进攻俄国。其实在1656年7月,俄国利用瑞典与波兰交战之机向立窝尼亚发起进攻,连克若干城镇和要塞,8月底包围里加。守城的瑞军在援军配合下实施反包围。俄军损失约2万人,被迫撤退。在1658年瑞典人再次粉碎俄军进攻。但是立窝尼亚一直还在俄国人的控制之中。
而波兰却没有给大明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是此刻乌克兰已经发生了变故,亲波兰的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掌权,并在九月份,波乌双方代表签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
波兰与俄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为避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落入波兰人之手,同时俄国人也为了避免多线作战,俄国主动提出要于大明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
“瑞典人同意了俄国人的停战协定?”朱由校问道。
“是的。据臣估计可能已经签订停战协定了。”陈四回答道。
朱由校心想:看来历史又重演了。瑞典人此刻还没意识到俄国人是一头喂不饱的熊,这个时候瑞典人还能勉强占据上风,一旦俄国人解决波兰,接下来就到了瑞典的灾难时间了。
“帝国不会接受停战协定,帝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获得乌拉尔山以及乌拉尔河以东的广大区域。”
“陛下,现在鄂毕河一线的俄军的数量已经超过六万人,而且军队的数量还在增加。”
“虽然帝国的补给要比俄国困难一些,但俄国人的补给绝会不轻松,而且帝国的国力数倍于俄国,这次朕要举全国之力,一举击溃俄军的主力,确保俄军在数十年之内不敢跟帝国开战。”朱由校坚定地说。
……
大明的态度,使得俄国的历史再次发生巨大的偏移,俄国人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乌克兰用兵,全力投入到对大明的战争中来。俄国人的决定使得维霍夫斯基有机会镇压了国内反对他的起义,也使得乌克兰彻底脱离了俄国人的统治。
到十二月底,在鄂毕河一线,明军与俄军的兵力总数达到了二十万,其中明军十万,俄军十万。双方迫于天气的原因,大规模的战事暂时并没有开启,但小规模的冲突却一直到寒冬来临之后才逐渐减少。
明军早已全部换上了白色的军装,在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白色是天然的伪装色。但在帝国,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为了这次换装,朱由校可是费尽了心机才使得这条政策执行下去。
直到一直游弋在两军前线明军斥候在换装之后生存几率迅速提高,而且提高了不止三成,这才逐渐使得换装被普遍接受。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一章 偷袭别列佐沃
天启三十九年四月初,西波尔的天气虽然逐渐变暖,但冰雪依然覆盖着大地。明军一支一万二千人的军队已经悄悄地从驻地出发前往别列佐沃。
别列佐沃位于鄂毕河的下游,扼守着鄂毕河的入海口。明军之所以第一个进攻对象选在这里,是因在夏天到来之后,鄂毕河下游便能通航,走水运完成后勤补给,是明军的一个选择。而且这座小城与俄国人苏尔古特互成犄角之势,这对于明军要夺取苏尔古特是个不小的麻烦。
别列佐沃只有三千多名守军,不过在一年之前,这座小城还不到一千守军。兵力增加了,防守的强度自然也提高了。但别列佐沃相对苏尔古特,托博尔斯克两座城市而言,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和规模就根本不值一提了。这也使得俄军根本没有意识到明军的第一次的进攻地点会选择别列佐沃。
“大人,我军距离别列佐沃已经不到五里地了。”
“传令全军原地休息半个小时,严禁生火,喧哗等,半个小时之后按原定计划发起攻击。”领兵的是提督雷孔文看了一眼怀表道。
“诺。”
雷孔文掏出一块已经冻得如石头般硬的干粮咬了一口,一口咬下去他发现居然没咬动。
“大人,吃我这块吧。”旁边的侍卫见状道。
“不吃了,等攻下别列佐沃,我们进城喝热汤吃热饭。”
“嗯。”侍卫也放下手中干粮。
……
寒冷的天气让别列佐沃的巡逻士兵明显减少,而明军的行踪也是非常的隐秘,当然合适的伪装也帮了明军的大忙。当明军出现在别列佐沃周围的时候,别列佐沃的俄军却依然没有发觉明军的到来。
半个小时之后,明军从别列佐沃的三个方向同时发起了攻击。面对着仿佛从天而降的明军,别列佐沃的俄军完全懵了。
整场战斗只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明军便完全控制了别列佐沃这座小城。
“大人,俘虏与百姓如何处置?”别列佐沃虽是座小城,但城内还居住着上百名普通百姓,这上百名普通百姓也没想到明军会首先进攻别列佐沃,他们原本还想着等天气暖和一点之后再迁到秋明城去的。
“修复被破坏的城墙需要人手,他们刚好能用得上。待修复城墙完成之后,将这些人暂时关押起来。”随着帝国的在西波尔的统治稳固,帝国在西波尔已经实行比较温和的民族政策。
“大人,城内的粮食和财物如何处置?”
“留给大军一个月所需的粮食,其余的全部运送回去。”
“诺。”
……
别列佐沃失陷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托博尔斯克,此刻俄军才意识到战争已经爆发了。俄军方一直希望能和大明达成停战协定,那怕在大明拒绝了续签停战协定之后,俄军方依然还在努力。当然这一切跟东厂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东厂利用强大的财力,给了俄军方一个错误的消息,那就是大明军方也希望能与俄国达成停战协定。
明军在夺取别列佐沃之后,明军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功向苏尔古特。这支军队的统领是右都督高甲。
苏尔古特始建于1594年,位于鄂毕河中游右岸,是俄国人在鄂毕河流域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堡垒,也是与明军对峙阵线中最突出的一座军事堡垒。出于军事需要,俄军在苏尔古特驻扎了三万大军,是除了秋明城之外,驻军最多的城市。
为了完成对别列佐沃的偷袭,这支明军在得到雷孔文偷袭成功的消息之后才从驻地出发前往苏尔古特。
五月十三日,明军对苏尔古特完成了合围。而此刻从托博尔斯克出来的一万四千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五月十五日,明军对苏尔古特展开了攻击,双方在苏尔古特的激战一时之间胜负难分。
“大人,从托博尔斯克出来的援军预计在两天后抵达鄂毕河左岸。”
“敌军援军现在的具体位置?还有具体数量有多少?”高甲指着地图问道。
“大人,敌军援军现在在此处,具体数量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斥候回报道。
“立刻派人将军情向祖都督汇报!”
“诺。”
“大人,敌军援军来势汹汹,我军现在虽围住了苏尔古特城,但一时半会恐怕难以拿下,但一旦敌军的援军抵达苏尔古特,到时候情况恐怕会有变,我军势必会腹背受敌。”
“我军恰好可以围点打援,只是为了防止苏尔古特的敌军策应敌军的援军,我军必须困死在苏尔古特的敌军。锗提督,我留给你两万人,你一定要困死城中的守军,而我将率领另外两万大军渡河迎击敌军的援军。”高甲道。
“诺。如果只是围困苏尔古特的话,两万人足够了。”锗提督应道。
“敌军的援军距离我军太近,我军只能在鄂毕河左岸构筑防线,到时候势必会让城内的敌军发觉敌军援军的事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