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勃没傻。于是,他对想让他回家的父母说:“爸、妈,我回去倒是可以,但是我走了哪个来收账?”

    “要不,喊你小舅母帮忙收账?”曾凡玉建议说。

    “妈,这个东西不是一块两块,而是每天一千多两千!小舅母人再好,没二心,但是每天兜里揣着一两千的现钱,一天几天还行,但是天长日久,你能保证小舅母不起点什么二心?手指头稍微松一松,就是几十上百的出入!一个月就是百百子,千千子,你舍得?如果你舍得,那我没话说!”王勃心头向小舅母钟晓敏说了句“sorry”,为了打消父母“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能不让你躺枪了。

    曾凡玉还没开口,王吉昌马上就跳了起来反对。

    “不行!钱的事情,又不是残的啥子(其他东西),哪里能开玩笑哟!”

    “那你说喊那个去算账嘛?我又算不来账!”母亲说。

    “要不,喊晓敏来冒米粉,我去收钱要得不嘛?”王吉昌一脸希冀的看着曾凡玉和王勃。他觊觎收钱这个又轻松又可以贪点小钱的活路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你不得行的,爸。一两个人还好说,你没看到,有时候人家来个七八个人,点个十几二十碗的东西,你算得过来嗦?人家不可能让你多算,可是一旦你少算一两碗舍(语气词),人家肯定不会高声(告诉)你的。一次一两碗,十次一二十碗,百次就是一两百碗,三四百块钱,你不心痛嗦?”王勃直接将王吉昌心头的那点小心思给掐死在萌芽状态。

    “吉昌,算账这个事情,就你那七个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哪里得行嘛!”曾凡玉也觉得王吉昌的提议不靠谱。

    王勃的老子王吉昌为了教育王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经常在他和母亲面前自扁,说他当初读书不得行,一连留了七次级,导致他读了七个一年级。王勃以前是真相信他老子读了七个一年级,稍微大点后就看出王吉昌是吹牛不打抄稿。

    “我不切(去),勃儿又要看书,那找哪个切喃?”王吉昌不高兴的反问,跟着眼睛一亮,说,“要不喊小田去收钱?小田在猪鬃厂就是干会计的,每天过手百百子,千千子,米粉店这点钱,绝对没问题。”

    “嗤——”王勃一声嗤笑,“老汉儿,你连小舅母都信不过,你信得过一个外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咋办嘛?”见自己的提议再三被这对母子反对,王吉昌有些怒了。

    “还是只有我来噻!钱这个东西,就像老汉你说的,大意不得,还是让我们自家人来收放心些。”

    “你来收?你不读书了嗦?而且就算现在你可以顶一两个月,那开学后又咋办喃?”王吉昌问。

    “老汉儿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现在我先顶一两个月,等到开学的时候,咱们隔壁这家中餐馆差不多也装修好了。到时候咱们不要专门收账的人员,咱们让机器来收。”

    “啥子?机器?机器还能收账?我咋没听说过喃?”王吉昌一脸的不相信。

    “那是你孤陋寡闻,老汉儿。收账的机器叫收银机,可以自动算账,结账,进行一天的总计,方便得很。到时候咱买两台收银机放在前台,让田芯和关萍去收账,每天晚上记一次账,汇一下总就行了,又方便,收钱的人还不敢贪钱——机器把每笔钱都记得一清二楚呢。

    “而且收银机的方便还不只这点,到时候让客人自己到前台去看图片点餐,你冒好米粉后他自己去端,咱们现在点餐的服务员和端盘子的人员都可以省下来……”王勃开始给父母介绍他准备在旗舰店上的收银机,但看王吉昌和曾凡玉两人一脸木讷,如同听天书一般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刚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算了,现在跟你们说再多你们也闹不明白那收银机是啥东东。四方前段时间不是在电视台附近开了家红旗连锁的超市吗?你们哪天去看一下就晓得收银机长啥样了。”

    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让王吉昌去见一下收银机好了。

    ——————————————————————————

    感谢嘉乐食品,部香魂聊,150901。。。三位朋友的打赏!

88,惊喜

    白天收账,利用上午、下午的闲暇时间看看数理化,做几道习题找感觉。王勃发现,虽然重生后自己的记忆力跟理解力和前世相比“半斤的八两”,没啥两样;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王勃现在看这些公式,定理,各种习题,王勃不再像当时老师灌输的那般是哪样就是哪样,只进行简简单单的记忆跟理解,他会更多的去关注这些公式,定理背后的推导,如何得来的,包括其相应的推论,延展极其应用。这条公式,这条定理,到底有啥用?能解决啥实际的问题?这都是他感兴趣的点。

    而在做练习的时候,王勃也经常转换角色,不在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被考”的人;而是更多的站在出题者的角度上想:这狗日的弯弯绕,绕弯弯,绕了半天到底想考些啥子东东?

    这么角度一转换,如同一扇被戳烂了的窗户,很多东西一下就豁然开朗起来。凡是一眼就能看穿出题者意图,看出对方打算考察的知识点,这些题目,王勃也懒得做了,直接换下一题,直到他看不穿出题者意图的题目,才有兴趣花些心思研究一下。但也不会抓耳挠腮的穷思苦索,他会直接翻参考答案,看对方的底牌。因为有些出题者实在是变态,为了考倒学生,怎么怪怎么出,怎么难怎么整,不绕七八个弯子你是搞不清楚这些变态的最终目的的。

    比如奥数题,各科的竞赛题,在王勃的眼里,基本上就全是变态搞出来的。做这些题目真能训练人的思维,提高一个人的逻辑分析能力,大局观的掌控能力吗?

    怎么可能!

    不仅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把人越整越傻,越弄越脑残,直接给搞废了。中国学生一直是历年各科奥赛的夺冠大户,但追踪这些奥赛冠军,几乎鲜有成年后在学术上有过人成就的,绝大多数都成了伤仲永,泯然众人矣。以王勃现在的观点看来,这些夺金拿银,脑瓜子聪明无比的奥赛学生,不过是老师,学校,教育局等等一系列人物、机构和相关组织的牺牲品罢了。这些人物,机构,组织领了奖金,得了荣誉,长了职位,但却把一个个原本可能有巨大成就的高智商的天才们的智商过度透支,变成一个个的解题机器,最终给扼杀掉。

    王勃的时间宝贵得很,哪里有时间去和变态躲猫猫,捉迷藏?直接掀桌子看底牌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这种和出题人的斗智斗勇,王勃惊喜的发现,自己解题的速度不仅快了不少,准确度也大有提高,只要看穿了出题者的意图,除非是他的记忆有错,那解起题来跟标准答案一比,最终结果基本上**不离十。

    “看来,成为‘学霸’也并非遥不可及嘛!”这天,王勃又一次成功解出了两道数学大题后,把圆珠笔一扔,无不自得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除了收账和看书做题,王勃最大的爱好便是逗一逗关萍,田芯这两个小媳妇,大姑娘,占占嘴巴上的便宜,在李翠,解英等人的起哄下,经常将两人闹成一个大红脸。每当这时,关萍的反应基本上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田芯,则会“横眉冷对”,威胁着要向王勃的父母告状,让王吉昌来医治这胆大包天,荤素不忌的“坏胚色鬼”。

    但田芯嘴上威胁了无数次,最终却只是把威胁停在了嘴上,没有进一步的变成行动。

    王勃也因此见好就收,没让“嘴角便宜”升级成“手脚便宜”,这当然不是他改了性子,从“花和尚”变成了“素和尚”,主要是因为店里还有一位“老佛爷”跟一位“老太爷”压着,让王勃不敢过度造次,以免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

    店里不成,租房里当然就放松了很多。但他最多也就占占手脚上的便宜,实质上的动作到目前为止却是一个也没来得及做。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机会做。

    最初,王勃是想找个机会将关萍或者田芯给“办了”的;但是随着李翠跟解英一进来,人一多,嘴一杂,这事情就变得有些不好办了。

    而且,四女分睡两屋,田芯和关萍这两人就如同“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好得如胶似漆,走哪儿都是一对,根本就没落单的机会让他去摸。王勃这皮嫩心老,三十多岁,浴,火旺盛的“老男人”整日面对一屋子的莺莺燕燕,白胳膊白大腿,前凸后翘,看得见吃不着,好几个晚上都想奋不顾身的豁出去霸王硬上弓,又或者偷一件田芯或者关萍的贴身衣物包在管子上自我“疏导”一番。但最终还是被他用坚强无比的意志给克制住了。

    “总有一天,老子要把……(此处有删节)”四仰八叉,擎天一柱的王勃仰面躺在宽大的席梦思上,心中恶狠狠的意,淫道。他又一次“无限理解”并“无限同情”自己的邻居,狐朋狗友陈琨当初面对关萍的一双白大腿时内心那无比的煎熬与冲动。

    “陈琨呀陈琨,我和你不过是半斤的八两,跟你这禽兽相比,老子也高尚不到哪儿去。mlgb的,为啥想当个圣人就怎么难呢?”

    ————————————————————————————————

    今天是七月31日,七月份的最后一天。

    从今天早上一上班开始,王勃就发现店里的几个员工有点“不太对劲”。她们不仅如同吃了兴奋剂从早上一开始就保持着一种过度兴奋,过度热情的状态,而且时不时的在王勃面前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比如“时间过得好快呀,一晃就月底了”,“钟娘,你上得有没有一个月的班哟?”诸如此类的。

    王勃一开始还没太在意,直到收钱的时候听见一个食客抱怨他都工作三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