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俗人一枚-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半个月来,她甚至时不时的隐隐的开始盼望起那小鬼能够逃学,再一次跑到图书馆来,让她有机会再跟对方交谈一番,聊人生,聊文学,聊音乐,聊彼此双方愿意聊的任何话题。

    可惜,那小鬼真的像鬼一样,神出鬼没,到现在已经大半个月没来了。

    直到现在对方寄给她的,要她“批评指正”的小说。

    带着一种混合了好奇,期待,又有些少许紧张,大概是害怕失望的复杂心绪,程文瑾迫不及待的取出王勃寄给她的小说。

    小说有两篇,由订书钉单独订在一起,一份十几页,一份二十几页,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分量相当之不少。让程文瑾有些意外的是两篇小说竟然不是手写,而是用电脑打印!如此说来,那小鬼对办公软件这一块应当十分熟悉了,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向那小鬼请教一下电脑技术?程文瑾突发奇想。

    最近,刘志基那老色鬼不知是为了拉拢人心还是显摆自己的本事,树立权威,走马上任半个月后,利用他以前在文化局的关系,从文化局那里弄了一批经费。利用这批经费,刘志基为图书馆购置了七八台电脑,初步实现了图书馆办公的电脑化和无纸化。作为馆长助理,程文瑾也获得了一台电脑。这几天,她正利用女儿高一时候的微机课教材,自学电脑的使用。不过,因为没人教,全靠她自己看书摸索,学习的进度相当的缓慢,目前仅限于开关机和浏览网页。她最想学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些办公软件还没什么头绪。

    两篇小说,一篇的名字叫《乡村教师》,另一篇叫《朝闻道》。《乡村教师》放在最上面,程文瑾便先拿起《乡村教师》,一边喝着柠檬水,一边细细的读起来。

    坦白讲,相对于程文瑾对王勃本身的期待,她对王勃小说的期待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原因很简单,只要认真努力,看书看到一定的程度,每个人都能够言之有物,甚至侃侃而谈;但是要说道提笔写,那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胜任的了。那需要相当的天赋和才情!所以,老话才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因吟”;但并没说“熟读唐诗三百首,既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比起单纯的阅读和谁都可以发表的评论,创作是一个更高层次,一般人不能干,干也干不好,只有少数天资聪慧,天赋异禀的人才能为之的事情!

    程文瑾对王勃好感归好感,喜爱归喜爱,但也不太认为这小鬼在文学创造上也天赋异禀,有大才和奇才!创作除了天赋外,还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这就是为什么知名作家基本上没有二三十岁以下的。茅盾文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作家阿来,也是在他41岁的时候才获此殊荣,其他的,全都是四五十,五六十岁,人生都快过完了,最后才写出名垂青史的大作!

    所以,尽管程文瑾觉得王勃学识渊博,见识不凡,但这些学识和见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得来和养成的,是他人的东西;而文学创作,却是“无中生有”,倾倒出自己的东西。这东西,不论是人物也好,还是情节也罢,包括遣词造句,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乃至人生的起落而带来的对社会,生活,周围环境的深刻感悟,是无法创作出能引人共鸣,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的!

    如同《科幻世界》的编辑部主任田子意,仅仅看了个两三百字的开头,一开始还轻松无比,带着好奇心境的程文瑾,慢慢的便皱起了好看的嫦娥般的眉头。

    ————————————————————————————————

    万分感谢“丿灬same”老弟的再次50000起点币的豪赏!老瞎诚惶诚恐,心有戚戚,愧不敢当啦!

    总之,多谢多谢!

    十分感谢“aadghdf”老弟总计2000起点币的厚赏!

    一并感谢low拉条子,你有药,铁木仙尺,cheng787,**丝1哥,傲雪火焰,游泳的鲸鱼,昨天去年,珠江人,魔法门wog,暗然的小胖?,坏人2020,12位兄弟姐妹的慨慷解囊!

    谢谢所有订阅,投推荐票和投月票的朋友!(未完待续。)

519,怎么可能?(2/3)

    这是一篇陈文瑾以前从未看过的,十分怪异的小说。

    小说的前两千多近三千字,完全是传统文学的写法,描写了一位中国西南边陲的小山村,一个姓王的乡村教师在临死给村里的几个留守儿童教授牛顿力学三定律的知识。山村的闭塞,落后,村民的愚昧,无知,经济浪潮在繁荣城市的过程中却对农村生态的破坏,对人心人性的摧残和剥离,如同一卷卷风俗画面,如临其境,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程文瑾的面前,笔触朴实,毫不华丽,但却精炼,老道,直指人心!当看到那叫秀儿的女人难产时被接生婆用生锈烧烫的夹钳朝秀儿的下身捅乱时,同为女人的程文瑾寒毛乍立,全身上下猛地一紧,完全感同身受,痛彻心扉!当秀儿最后被重男轻女的关永祥关二蛋横担在牛背上走圈,秀儿嘶嚎不已,下身红艳艳的鲜血横流,染红了院子时,程文瑾含了半天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太惨了!”程文瑾一声悲叹。

    而后,就在程文瑾以为这名叫《乡村教师》的小说将继续以乡村老师的视角讲述主人公后续情节的时候,整个画面,犹如川剧中的变脸,突然为之一变,从地球上中国西南边陲那不为人知的小山村,一下子拉到了数万光年外的银河系。作者行文的笔调,也从极力内敛的,带着浓浓土腥味的朴实简单,一下转变成了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不食人间烟火的繁复华丽。

    “还真是科幻小说啊!”毫无思想准备,完全没缓过气来的程文瑾全身一震。眼前一亮的道。

    接下来,小说的情节便由完全不同的笔触和不同风格的描述在地下和天上,山村和外星,土气和洋气,内敛和张狂,接地气和高大上之间自由转化,交错呈现。程文瑾的心情。也如同坐过山车,时而冲到高峰,时而跌落低谷;时而紧张激动到千钧一发。紧紧捏住自己的拳头,时而又舒缓平和得恨不得快进以便马上知道结局,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为整个人类的命运揪心不已。为外星文明的壮美,灿烂而吃惊赞叹!在这种高低起伏中,自身,甚至整个人类都感觉如同蚂蚁一般渺小。

    程文瑾以前所看的所有的小说,基本上作者关注的主体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乡亲近邻,同事同学,大一点的。大概会上升到自己的族群,同胞。家国这些概念,但也仅此而已。差不多她看过的所有小说的主体对象,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之下发生和演绎的一幕幕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幸与不幸!

    今天,王勃的这篇《乡村教师》,第一次以整个人类的视角,将整个人类的命运和未来,以一种极端冷静,极端理智,但却极端残酷的面貌呈现在程文瑾的面前。地球上的事,最大,大不过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然而,今天王勃却让她见识到了什么叫“差之毫厘,整个人类,地球,乃至太阳系飞灰湮灭的大恐怖!

    在那几个被主人公在弥留之际教导的留守儿童,最终因为顺利背出牛顿定律,从而挽救了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候,一直紧握双拳,且时不时浑身颤抖的程文瑾才终于大松了一口气。

    “好险呐!”程文瑾自言自语的道。

    程文瑾看书是属于那种细嚼慢咽,逐字逐句的类型,约莫一个小时后,程文瑾放下了手里的一摞二十几页的稿子,思绪也从《乡村教师》那离奇的,极其不可思议的,且跌宕起伏的意境中回到现实。回到现实的她的第一个反应却是:

    “怎……怎么可能?王勃,他……他怎么可能写出这种小说?”程文瑾喃喃自语,掩卷沉思,心绪如同潮涌,澎湃激越。

    这时,蓦然回首的她才发现自己竟然流泪了。

    爱音乐,爱文艺的程文瑾,不用说,像王勃一样,也是属于那种多愁善感的类型。然而,她毕竟也是三十好几的过来人了,尽管心思敏感,伤春悲秋,但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若非大悲大喜,否则轻易也不会流泪。至于看书看哭,那也已经多年不曾有过。

    “里面科幻的部分还可以用想象力丰富来解释,然而,关于现实的部分,他是怎么做到的?那从哪里得到的经验和灵感?还有他的文笔,于平淡中起波澜,于华丽中见功夫,在质朴和华丽中自由转换,游刃有余,即使是一个传统作家,也不见得有这种信手拈来,毫不费力的拿捏,他一个17岁的小孩,竟能有如此了得的文笔,这,这怎么可能啊?”程文瑾一手拄腮,轻轻的摇头,玄黑色的眉头继续犹如波浪线一般皱着,脸上神情迷惑而又不解。此时的她,很想将那小鬼抓到眼前,厉声质问对方这《乡村教师》真的是他写的吗?如果是,他又是如何办到的?

    “难道这世上真有天才?”程文瑾咬了咬嘴唇,“再继续看他的另一篇吧。”

    于是,程文瑾捡起了放在下面的另一篇《朝闻道》,继续阅读起来。

    跟《乡村教师》比起来,《朝闻道》不以文笔见长,而以开脑洞,伸展想象力,堆积科学理论和科幻道具为主。不过,即便如此,王勃仍然以他不逊于传统作家的文笔在“刘电工”原作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作。尽管《朝闻道》里面有很多程文瑾闻所未闻,她看不太懂的前沿物理学理论,但是,她还是读得津津有味,痴迷于王勃那张扬,炫彩的文字所描绘、营造出来的,迥异于现世界的意境。

    《朝闻道》只有一万七千多字,程文瑾用了四十来分钟就读完了。

    “真是酣畅淋漓呐!”程文瑾一声感叹,掩卷遐思,“如果说科幻小说都是这样的话,自己以后怕是会成为一个铁杆的科幻迷了!”程文瑾想,“小鬼,你还让‘小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